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归属专业类
专业代码:090401
专业名称:动物医学
专业类:动物医学类
二、专业简介
三、培养目标
目标3: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奉献精神,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胜任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成为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管理者等。
目标4: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或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职业道德。【理想信念】
2.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三农,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立志做“知农爱农为农”的新农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三农情怀】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我评价客观,有良好的择业心态,就业中能主动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注重培养高尚的情感和人格,正确面对挫折与挑战;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要求。【身心素质】
4.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美育和劳动教育方面知识,具备较坚实的外语、政治、经济、哲学、艺术、数学、化学、计算机及生物学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能力,热爱、崇尚和践行劳动,同时认识、爱好和创造美。【文化素养】
7.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在兽医创新创业活动中付诸实践;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能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处理、科学研究等获取知识,具有一定的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及创业的能力。【创新创业】
8.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一定的人际交流技巧,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现代信息技术等表达方式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并作为主要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交流协作】
10.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有自主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管理个人的意识和能力,能持续不断地通过学习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素养和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学习发展】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1.理想信念
2.三农情怀
3.身心素质
4.文化素养
5.专业能力
6.审辨思维
7.创新创业
-
8.交流协作
9.全球视野
10.学习发展
五、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要求
学制四年。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20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3学分(必修课35学分,选修课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104学分(必修课56.5学分,选修课47.5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34.5学分);应用能力培养课程6.5学分(必修课3.5学分,选修课3学分);实践教学课程46.5学分,其中创新实践学分7学分。达到《宜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要求的,可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六、核心课程
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等。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有课程实验教学、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或技能训练)教学周、科研训练、兽医综合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1.课程实验与实践(或技能训练)
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或技能训练)、综合实验。
2.毕业实习
3.毕业论文
4.创新实践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文化活动、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知、实践、科研和创新能力,要求每个学生毕业必须修满不少于7个学分。
八、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
专业能力、能力要素和课程对应关系表
专业能力
能力要素
对应的主要课程、模块或教学环节
动物形态结构观察
动物解剖技术
组织切片制作与常用染色技术
生物显微镜操作
动物器官形态结构与位置
主要器官组织结构
动物解剖学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践教学周I
动物机能与调节
常用生化实验技术
动物主要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动物基本病理变化
动物剖检技术
器官病理与材料采取、保存和送检
常用抗生素应用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
兽医病理解剖学
兽医病理生理学
兽医药理学
实践教学周II
兽医病原学与检
查方法、动物疫
病防控技术
无菌操作与常用培养基制备
病原分离、培养、染色与鉴定方法
血清制备与免疫诊断技术
兽医生物制品制作原理、方法
常见动物传染病的诊断、防控和治疗
常见寄生虫病原、虫卵认识与检查法
常见畜禽寄生虫病防治
兽医微生物学
兽医免疫学
兽医传染病学
兽医寄生虫病学
兽医生物制品学
兽医综合实验
实践教学周II、III
兽医临床技术与
普通病诊断防治
技术
兽医临床诊断与治疗基本技术
粪便、尿液、血液的常规检查
外科手术基本技能与操作
常用外科手术与外科病治疗方法学会X线片的拍摄技术,并学会解读典
型疾病X线征象
兽用B超仪的使用
兽医临床诊断学
兽医外科学
兽医外科手术学
兽医影像学
兽医产科学
兽医内科学
小动物疾病学
了解心电图的原理和各种窥镜的临床应
用
常用助产术与产科病诊治
常见内科病诊治方法
常用中药认识与中药制剂
中兽医学
动物生产技术与法规
畜牧场设计
养殖场舍内外环境指标
畜禽繁殖技术
常见畜禽养殖技术
兽医统计方法
兽医法规与动物福利
兽医公共卫生与人类健康
家畜环境卫生学
畜牧学概论
生物统计学
兽医法规
动物福利
兽医公共卫生学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九、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理论-实践)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开课学期
起止周
考核方式
开课单位
必
修
课
(固定模块)
x03000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2.5
4.0-0.0
40
1
03-12
※
03
x03000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1-10
x03000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3
01-12
x030001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64
4
01-16
x030001005
形势与政策(含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省情教育)
2.0
理论课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
32
1-4
x030001006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具体方案
由马克思
主义学院
制定
x050001001
大学英语(1)
2.0-2.0
56
28
03-16
05
x050001002
大学英语(2)
x150001001
大学体育(1)
1.0
在体育教
学俱乐部
完成
160
1-5
15
x150001002
大学体育(2)
x150001003
大学体育(3)
x150001004
大学体育(4)
x150001005
大学体育(5)
x090001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1.0-2.0
42
14
09
x190001001
军事理论
2.0-0.0
19
x18000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1.0
16
18
x190001002
安全知识
0
以专题讲
座形式开
展
12
x125900207
劳动教育
1-6
必修课合计
35
734
374
360
公共选修课
学生至少要修读8学分公共选修课,且在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美育)、社会科学、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中分别至少选修1门课程,其中文学艺术类(美育)学分不得低于2学分。
注:原则上不能选修本专业所属学科公共选修课。
8
128
合计
43
862
502
2.打“※”标注所对应课程以考试方式为主进行考核。
2.专业教育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计划表
周学时
必修课
学科基础课
x090001015
高等数学四
60
x110001010
无机及分析化学
3.0-2.0
70
11
x110001005
有机化学
3.5
3.0-1.0
x125900001
05-16
x125900002
动物组织胚胎学
x125900003
3.0-0.0
x125900004
x125900005
x125900017
x125900006
01-08
x125900007
x125900019
4.0-1.0
30
24
6
09-14
学科基础课小计
34.5
560
510
50
专业课
x125900008
x125900009
5
x125900010
x125900011
x125900023
30-00
x125900012
x125900013
x125900014
专业必修课小计
22
352
56.5
912
限
选
[食
品动
物方
向模
块课
程]
x125900034
动物繁殖技术
1.5
x125900035
兽医临床鉴别诊断学
44
01-11
x125900042
动物营养代
谢病和中毒
病学
x125900047
猪病学
2.0-1.0
x125900048
禽病学
2.0-0.5
x125900049
牛病学
3.0-1.5
36
限选课小计
220
176
[伴
侣动
x125900029
宠物美容与护理学
x125900032
伴侣动物营养学
x125900022
x125900038
动物医院临床技术
x125900045
兽医针灸学
x125900039
任选课
x125900027
细胞生物学
x125900015
x125900028
动物生物学
x125900016
x125900030
分子生物学
09-16
x125900031
专业英语
01-15
x125900018
x125900020
实验动物学
x125900021
动物毒理学
x125900033
药剂学
x125900054
兽医生物技术
x125900024
x125900025
x125900036
x125900055
中草药制剂
x125900026
x125900040
x125900041
畜牧业经济管理
6.0-0.0
12-16
任选课小计
37.5
需选修33.5学分
选修课合计
47.5
742
656
86
3.应用能力培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计划表
3.1应用能力培养课程设置计划表
开课
学期
x125900043
专业导读课
0.5
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
x02000100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01-06
02
x170001001
创业基础
3或4
17
必修课小计
20
x125900050
农业概论
x125900051
农村信息化概论
x125900052
兽医职业入门
x125900053
科研与创业案例
课(升学方向课程)
x125900044
营销知识
x125900046
文献检索与
科技写作(升学方向课程)
选修课小计
须修3.0学分,升学方向课程请在课程名称后注明
6.5
104
84
4.实践教学模块课程设置计划表
4.1基础实验实践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基础实验实践
x125900101
动物解剖学实验
0.0-2.0
x125900103
细胞生物学实验
0.0-1.0
x125900102
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
x125900104
动物生理学实验
0.0-1.5
x125900105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
x125900106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
x125900107
兽医免疫学实验
x125900108
分子生物学实验
x125900109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验
x125900110
兽医药理学实验
x125900111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
x125900112
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
x125900113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
x125900114
兽医寄生虫病学实验
x125900115
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
x125900116
中兽医学实验
x125900117
畜牧学概论实验
x125900118
兽医生物制品学实验
x125900119
兽医外科学实验
x125900120
兽医内科学实验
x125900121
兽医产科学实验
x125900122
小动物疾病学实验
x125900123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
小计
14.5
426
4.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计划表
实践
学时
单位
备注
x190001003
军事技能
2周
x125900201
实践教学周Ⅰ
80
x125900202
x125900203
4天
x125900204
实践教学周III
x125900205
毕业实习
10.0
7/8
22周
x125900206
毕业论文
6.0
10周
25.0
(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实践、专业实训、课程设计、大型作业、各
类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不包括未独立设课的实验实践课等。)
4.3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学分(7学分)
序号
(课程)项目名称
要求
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资格证(每一项)
不少于7学分
机动车驾驶证
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4级)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参加社团活动的证明
参加社会工作的证明
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
参加社会实践的证明
参加志愿服务的证明
学术科技
市级或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参与者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4次
参与老师科研项目或自已申报科研项目
学科竞赛
校级或校级以上奖励
创新创业
开展创新创业项目1项
7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参加业余党校、团校培训并结业
获校级以上荣誉表彰
校园文体活动
获院级前3或校级前6奖励
9
职业规划
参与就业或职业规划培训
10
公益劳动
参加组织安排的公益劳动
5.学分、学时统计表
5.1必修课、选修课学分、学时统计表
选修课
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81.4%
85.2%
18.6%
14.8%
专业教育课程
1654
54.3%
55.1%
45.7%
44.9%
应用能力培养
课程
53.8%
46.2%
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基础实验
9.5
65.5%
272
63.8%
5.0
34.5%
154
36.2%
单独设课
的实验、实
践课程
集中性实践教
学环节
25
创新实
践学
至少7学
分
200
3046
129.5
64.7%
1974
64.8%
70.5
35.3%
1072
35.2%
5.2理论课、实践课学分、学时统计表
理论课
实践课
31
72.1%
58.2%
27.9%
41.8%
95
91.3%
1518
91.8%
8.7%
136
8.2%
5.5
84.6%
80.8%
15.4%
19.2%
100%
践
131.5
65.7%
2104
69.1%
68.5
34.3%
942
30.9%
注:百分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十.毕业要求各维度下的指标点分解表
指标点
1.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爱党爱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1.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职业道德。
2.1热爱三农,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具有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志做“知农爱农为农”的创新型人才。
2.2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
3.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自我评价客观,择业心态良好,就业中能主动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
3.2具有高尚的情感和人格,勇于面对挫折与挑战,拥有坚持不懈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3.3具有强健的体魄,能够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要求。
4.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美育和劳动教育方面知识,具备较坚实的外语、政治、经济、哲学、艺术、数学、化学、计算机及生物学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能力,热爱、崇尚和践行劳动,同时认识、爱好和创造美。
【文化素养】
4.2具备扎实的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等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4.3具有较坚实的外语、计算机基础,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
4.4热爱、崇尚和践行劳动,认识、爱好和创造美。
5.1系统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兽医科学、医学、生命科学理论
与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5.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符合执业兽医基本要求,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技术、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检疫技术、兽药正确使用技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等基本技能,具有实验动物及动物试验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3熟悉国家兽医科学和动物生产发展规划、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动物疾病诊疗、动物疫病防控、人畜共患病、动物源食品安全、兽医公共卫生、兽药管理、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审辨思维】
6.1具有审辨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1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在兽医创新创业活动中付诸实践。7.2熟练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并能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能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处理、科学研究等获取知识,具有一定
的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及创业的能力。
8.1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书面、口头、现代信息技术等表达形式与同行、动物主人、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8.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调合作,并作为主要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9.1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了解全球动物健康与福利、食品安全、公众健康、生态环境安全等重大问题。
10.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
10.1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养成终身自主学
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有自主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管理个人的意识和能力,能持续不断地通过学习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素养和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学习发展】
习的习惯,能持续不断地通过学习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素养和能力。
10.2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自主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管理个人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实现
个人可持续发展。
十一.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
课程或环节
要
求
H
M
大学英语(1-2)
大学体育(1-5)
动物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学
应用能
力培养
科研与创业案例课(升学方向课程)
教学环
节
说明:在不同的毕业要求下方方格内,填写字母H(支撑程度高)、M(支撑程度中等)和L(支撑程度一般),分别表示相应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的支持程度。每项毕业要求必须受3门以上课程
(教学环节)高度支撑(H)。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规定的核心课、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规定
的必修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都应该高度支撑(H)某些毕业要求。
十二、辅修学位、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安排
1.修读辅修学位须修读30学分,具体课程如下:
x125800016
基础兽医学
x125800116
基础兽医学实验
x125800020
临床兽医学
x125800120
临床兽医学实验
答辩
2.修读辅修专业须修读20.5学分,具体课程如下:
20.5
专业负责人:刘犇审核人(分管教学院长):郭冬生责任人(教学院长):丁永电
十三、培养方案修订过程项
1.本次培养方案的执行对象:从2021级学生开始执行。
2.本次修订培养方案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李春林(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丁永电(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郭冬生(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刘犇(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动物医学专业负责人)、李鹏成(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预防兽医学教研室主任)、杨雪(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基础兽医学教研室主任)、胡威(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临床兽医学教研室主任)、胡迎东(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教师代表)、胡国良(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同行专家)、姜桂娥(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代表)、潘燕飞(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动物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代表)。
3.其他说明情况。
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表
课程性质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通识教育课
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FundamentalsofLaw
TheOutlineofModernChineseHistory
TheFundanmentalPrinciplesofMarxism
TheOutlineofMaoZedongThoughtandth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