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每7对夫妇中约有1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我国近期调查,国内不孕症者占已婚夫妇人数的10%,比1984年调查的4.8%增加一倍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辅助生殖发展空间广阔。
辅助生殖行业构成
二、宠物医疗行业PEST分析
1.政策环境分析(P)
2.经济环境分析(E)
2014-2021年中国人均GDP逐年递增,虽然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始终保持上升状态。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80976元,中国经济呈现出向好态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保持着同步增长。目前,辅助生殖技术费用较高,且需自费。居民支付能力增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开支外,才能有经济能力考虑和选择这类花费较高的支出,这助推了我国辅助生殖行业的增长。
2014-2021年中国人均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并未纳入医保,需要患者自费,且该项目手术前后花费的金额较大,因此对家庭的经济水平要求高,高净值人群成为我国辅助生殖市场的主要客户人群。2012-2020年总过高净值人群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增长至262万人,同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5万人,中国辅助生殖技术的用户人群扩大。
2012-202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万人)
3.社会环境分析(S)
过去30年间,中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少子化与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14-202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年“二孩政策”的出台,让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有小幅度的提升,但并未能改变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202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7.52%,相比2014年下降了近一倍。提高生育率、增加适龄劳动人口供给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而发展辅助生殖产业,让其覆盖更多人群,有助于缓解当下人口增长不及预期的困境,优化人口结构。
2014-202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
2000-2020年中国不孕不育率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3%左右上涨至2020年的18%左右。中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不孕不育人群数量庞大,而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根深蒂固,育龄夫妇迫切希望能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中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市场广阔。
2000-2020年中国不孕不育率
从2021年中国育龄妇比上一年度下降数据看,中国育龄妇女人数在减少,2021年15-49岁之间的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了约500万人,21-35岁处于黄金生育年龄的妇女人数减少了约300万人。中国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也是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生育率不仅要提高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还需要为大量存在的处于育龄期却存在生育困难的夫妇解决难题,因此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生育率将会发挥有利的作用。
2021年中国育龄妇女人数下降情况(万人)
对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学历的人群占比在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占比从2010年的13.01%上涨至2020年22.68%,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占比从2010年的3.85%增加至2020年的7.39%。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社会对不孕不育的偏见渐渐减少,不孕夫妇就诊率不断提高,社会观念的转变,促进辅助生殖需求将会持续上升,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2010年与2020年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对比
4.技术环境分析(T)
国家对于辅助生殖机构的监管较为严格,牌照审批周期较长。截至2022年5月,中国获批辅助生殖中心数量达到了539家,较2007年增加了437家。2016年后中国获批辅助生殖中心数量放缓,审批的严格限制了辅助生殖机构数量的扩张。
2007-2022年5月中国获批辅助生殖中心数量(家)
注:仅搜索关键词“生殖技术”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品牌理念,用专业的视角洞见行业趋势,提高用户的行业认知,助力商业决策。主要业务包含产业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商业计划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