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英语、音乐表演、物理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蚕学、动物医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心理学
2023年重庆市级特色专业9个:地理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园林、动物科学、新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体育教育
二:西南大学专业排行榜(国家级特色专业)
1.英语
西南大学英语(非师范)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西南大学英语(非师范)专业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学贯中西的大师吴宓,著名诗人方敬,翻译家邹绛等数代外语大师和全国著名专家曾在此任教,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良的学术传统。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任课教师80%以上拥有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十多名全国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本科学生授课。常年聘请多名富布莱特教授、美国国务院语言学者等外籍专家在此任教。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设立了交换、访学、实习等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在政府机构和著名企业建有10余个实习实践基地。开设的核心课程有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中国文化、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译汉、汉译英、英语学术写作等,另有语言文学方向、商务英语方向和翻译方向模块选修课程。其中,获批建设校级在线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
近五年来有多名学生在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技能比赛、口译大赛等专业比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奖励。每年逾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生,以年终98%以上的就业率持续成为全校就业率最高专业之一。
2.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表演学科以及音乐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门及以上的音乐演奏或演唱技术;
3.具有独立研习、分析音乐作品,并在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分别为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以及重唱、合唱或重奏、合奏;钢琴、乐理、视唱练耳;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论文写作、和声、复调、曲式。
修业年限:四年。
3.物理学
物理学(立惠创新实验班)专业简介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等、物理专业外语、物理学前沿与现代科学技术、计算物理、光纤通信、粒子物理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4.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介绍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外专千人”1名,“长江学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农业部岗位科学家2名,重庆百人科技人才1人;拥有“土壤多尺度界面过程与调控研究”重庆市创新团队和植物营养学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拥有“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国家监测站,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西南耕地保育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资源与环境、数字农业和土壤多尺度界面过程与调控三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控制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科研平台。
本专业以资源环境需求为导向,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为原则,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环境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为评价指标,建立起符合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实验体系,将学生培养成为农业生产、环境生态建设、资源合理利用、农业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并重的新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企事业、科研、教育、规划等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环境生态建设、资源合理利用、农业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保护、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近3年就业率均高于97%。
5.园艺学
园艺,即园地栽培,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园艺一词,原指在围篱保护的园囿内进行的植物栽培。现代园艺虽早已打破了这种局限,但仍是比其他作物种植更为集约的栽培经营方式。园艺业是农业中种植业的组成部分。园艺生产对于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该专业同时属于农业类、农学类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6.蚕学
7.动物医学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已有近80年办学历史,历练并坚持了“爱生命、精业务、显个性、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几代兽医人的长期实践、总结,探索构建并推进了“政产学研用”互动联合培养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2014年动物医学专业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农业部和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以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为支撑学科,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实践技能过硬的双优型师资团队,拥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大学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优越的教学条件。为适应我国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分类管理的要求,以培养合格的兽医为根本目标。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动物医学理论知识,较强兽医专业技能的、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扎实的动物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动物医学专业(兽医模块)的学生具备动物疾病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动物疾病研究、畜牧业生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应用现代医疗及生物技术预防和控制畜禽及伴侣动物的群发性疾病和常见病,保护人类免受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毕业后能在兽医业务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防疫检疫、食品安全、新产品开发、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畜牧兽医模块)的学生不仅具备动物疾病诊疗、防疫检疫、动物疾病研究的能力,还具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畜牧生产经营及管理、防疫检疫、动物产品安全、动物生产与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宠物医学模块)的学生不仅具备动物疾病诊疗、防疫检疫、动物疾病研究的能力,还具有宠物饲养管理、驯养、宠物美容和护理、疾病诊疗、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工作,也能在宠物饲养、宠物医疗与保健等领域从事宠物驯养、繁殖、美容和护理、宠物销售、宠物用品生产和宠物疾病诊疗等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生物技术模块)的学生不仅具备动物疾病诊疗、防疫检疫、动物疾病研究的能力,还能应用现代医疗及生物技术预防和控制畜禽及伴侣动物的群发性疾病和常见病,保护人类免受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毕业后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工作,也能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动物疾病快速诊断、兽用生物制品研发、质量控制与生产,还可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培养要求:
1.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与社会公德,人格健全和心理素质优良。主要学习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兽医事业现状,了解国内外兽医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兽医行业实际问题,有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能独立担负兽医科技服务、技术监督、管理与开发、项目规划与实施工作。
2.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外国语应用能力。
(2)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动物科学的基本知识,能科学分析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后及转归,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开展现代诊断、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技能和使用药物及常规医疗器械进行畜禽疾病诊治的技能。
(3)掌握人畜共患病及畜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兽医防疫检疫、兽医学发展规划、兽药生产、动物生产、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4)具备病理病因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药物使用与开发、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食品卫生检验和动物保健等专门化技能。
(5)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查询、检索和处理文献资料和进行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6)具备良好的调查研究、分析决策、组织管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7)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学习期限为3-6年。
学生入学后,按大类培养,前2个学期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期分专业进行教学。
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五、核心课程
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病原学、动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兽医产科学等。
六、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课:家畜实体解剖;常规生理指标测定与影响因素;动物生物大分子的提取与鉴定;病死动物尸体剖检、大体病理及组织病理;常见药物作用及其配伍;常见动物病原分离与鉴定;动物传染病诊断及防控;动物主要寄生虫病的诊断;发病动物临床检查及诊断的建立;动物常见内脏器官疾病的诊疗;主要外科手术及术后护理。
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主要由校内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三个环节构成。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从实践中得到全面训练,从而掌握实践方法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育学
9.思想政治教育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党政军群机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政治学原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核心课程。
10.历史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11.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发展历史
曾先后获得重庆市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西南大学建设双“一流”学科培育专业。
二、专业办学特色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理工结合的特点:覆盖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集成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设计、食品生产管理、食品分析检测、食品安全控制和新产品开发等。
本专业设有创新实验班,面向级新生公开选拔优秀学生,秉承“严谨求实,锐意创新”的指导思想,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工作。
2、培养要求
具有正确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里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如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能力,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内容。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工程实践学习的经历,具有较强的学习、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毕业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贮藏原理与技术、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厂设计。
六、师资力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人,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博士导师7人、硕士导师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先后有近20人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乔治亚大学、肯塔基大学等,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爱媛大学等地访学或攻读学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4人,国外1人、国内3人。与美、日、英、法、德、新、泰、菲、加、澳大利亚、瑞典、以色列、韩国等国及台湾地区有关科研院校同类专业建立了校际联系。
12.植物保护
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13.心理学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心理学(64学时)、心理统计I(32学时)、心理统计Ⅱ-SPSS(32学时)、社会心理学(32学时)、实验心理学(6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64学时)、生理学B(32学时)、CNS解剖(32学时)、心理测量(32学时)、发展心理学(32学时,含实验)、生理心理学(32学时)、认知心理学(64学时,含实验)、组织管理心理学(32学时)、变态心理学(48学时,含实习)、生理心理学实验(64学时)、心理学研究方法(32学时)。
示例二:神经科学导论(54学时)、普通心理学A(72学时)、普通心理学B(72学时)、心理统计学I(72学时)、实验心理学I(72学时)、实验心理学Ⅱ(54学时)、心理学统计Ⅱ(36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情绪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学(72学时)、普通心理学I(54学时)、普通心理学Ⅱ(54学时)、实验心理学I(54学时)、实验心理学Ⅱ(54学时)、生理心理学(72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72学时)、心理统计学I(54学时)、心理统计学Ⅱ(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心理学研究方法(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学教学法(54学时)、心理健康教育概论(54学时)、心理咨询与治疗(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生理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以及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三:西南大学专业排行榜(重庆市级特色专业)
1.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及环境教育等各种基本能力。
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2.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该专业属于农业工程类专业。主要研究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农业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测试、维修等,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园林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目前情况看园林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园林专业毕业生可在城建部门、园林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绿地系统、各类公园、风景区、工矿区、庭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园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产等的教学研究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及公务员。
4.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
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生物统计学、饲料分析技术、动物繁殖学、动物环境卫生与畜舍建筑学、畜牧生产系统、动物育种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配合饲料工艺原理与技术、企业管理学、反刍动物营养、猪营养、家禽营养、鱼虾动物营养等。
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部门、进出境和国内各级动植物检疫机构、卫生监督检验机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集团等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执法、教学科研、新产品研制、商品监督检验、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监督及产品质量检测、科技推广等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及公务员。
5.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新闻学专业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询机构进行理论研究,而一般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网站编辑、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记者等工作。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学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各种机械厂,比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厂)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发动机设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设备维护、生产管理、销售等。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专业目录调整后,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该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8.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9.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四: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