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闹养成了出门遛弯的习惯,并且一天中会发出多次请求,而我每天都不得不下楼遛一遛它。在外人看来:闹闹是一只很神奇的猫,它就像一条小狮子狗一样乖乖接受一条牵引绳的桎梏,很拉风,特羡慕。
饶是如此,我并不建议有更多的铲屎官做出遛猫的尝试。
最初遛猫的原因挺简单:闹闹从小是在农村的大院子中长大的,那时的闹闹跟着大猫在院子中肆意奔跑跳跃,两只猫在葡萄架上你追我赶,偶尔半天不回家,出去寻找,它正在西边院子中的草丛中扑蛐蛐蚂蚱,快乐的像个草丛中的小精灵。
后来生活变动,不得不将闹闹带到城市中生活,看到闹闹每次盯着窗外发呆的场景我便想到闹闹以前生活的那样活泼洒脱,总感觉它不快乐,所以萌生出遛猫的想法。
遛猫真的好吗?对于已有遛弯习惯的猫咪来说有一定益处,例如,闹闹每次遛弯上楼整只猫都会变得活泼很多,进食量也会增加,但是弊端依然显而易见,而对于并没有遛弯经验的猫,为了家猫的身心健康,着实要慎重考虑遛猫这件事。
今天我们着重探讨的是遛猫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与风险。
一、猫与狗不同的进化史造就不同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性,用遛狗的方式遛猫,并不能收获相同的效果
因此,户外遛猫的风险要远远大于遛狗。
对于一直圈养在室内的宠物猫来说,户外的诱惑很大,但引发它们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也很多,例如流浪狗靠近、汽车鸣笛、突发异响等。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做“狗仗人势”,遛狗过程中,当狗遇到危险时,最先想到的是靠近主人寻求庇护,然而当猫遇到危险时第一反应则是挣脱牵引绳、炸毛呵气、东躲西藏。当猫出现应激反应时,铲屎官的呼唤似乎并没有多大作用,猫挣脱牵引绳跑掉的风险很大,而室内圈养的猫不如有着丰富户外生存经验的流浪猫,它们基本不具备躲避来往车辆的能力,这就增加了猫被轧伤或轧死的风险;如果猫咪挣脱不掉牵引绳,在猫的应激反应中,铲屎官最好的做法是将猫抱离原地快速回家,那么这个过程中猫很容易误伤铲屎官。
还有一句话叫做“好奇心害死猫”,猫的探险精神是出了名的高,如果遛猫过程中猫并没有发生应激反应,对于性格比较活泼的猫来说,有过几次接触户外世界经历的猫会对户外的一切充满无限向往,它们会无时无刻不想着跑出家门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确切的说,遛猫的习惯会增加猫跑丢的风险。
二、了解遛猫给猫带来的隐形的心理伤害
三、了解遛猫给猫带来的隐形的身体健康方面的隐患
遛猫会增加猫咪感染疾病和寄生虫的危险。随着宠物行业的兴起,室内养狗的铲屎官越来越多,大部分铲屎官都会选择每日将狗带到户外遛一遛,而狗总是有随处排泄的习惯。猫在经过这些狗狗们经过的地方,总是习惯于寻着气味闻舔,这就存在很高的感染一些猫狗通患的疾病和体内寄生虫的风险。
当然,猫咪在户外活动,感染跳蚤、虱子、蜱虫等体外寄生虫的风险也会增高。
遛猫的铲屎官为了能够保障猫咪身体的干净度,通常会增加给猫洗澡的频率和体内外驱虫的频率。这无疑会增加猫咪身体的负担,长久来看,对猫咪的身体健康不利。
最开始遛猫,或许只是因为想让猫咪锻炼身体、活泼一些、晒晒太阳或者拍个照片视频。但对于部分品种的猫,例如中华田园猫,一旦有了一次经历,它们便会无休止的想要继续出去探险。
想要出去玩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猫甚至会出现不吃饭、精神萎靡等状况,为了能顺应猫咪的心意,很多铲屎官到后来都变成了不得不去遛猫。
所以说,对于遛猫这件事,不要轻易尝试。很多情况下,铲屎官看到猫咪对着窗外发呆就莫名心疼,忍不住想带猫咪出去透透风,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猫咪感到伤心,只不过是人类赋予猫咪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