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蚂蚁的快乐是养其他宠物无法给予的。
从一只孤零零的蚁后开始,再到发展出千军万马的蚂蚁帝国。这一切都凝聚着饲主的心血,这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也有一种现实版模拟经营类游戏的感觉。
再到第一批工蚁的成熟,它们为了群落的壮大,比自己将来的同僚要小上一圈。
每次喂食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千军万马,都有种这是朕的江山,朕要御驾亲征的感觉...
-
在下作为我们国家最早的那几批将蚂蚁当宠物饲养的玩家之一,骤然发现十一年已然过去...
最早养蚂蚁的时候大家对各种不同蚂蚁的习性都不了解,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论坛上沟通交流经验。
在无数前人的经验上,现在很多蚂蚁的饲养经验已经十分成熟了。我们早期交流的那两个蚂蚁论坛也已经关闭多年。现在的饲养者很多是以蚂蚁吧为根据地的。随着养蚂蚁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喜悦于更多人了解到这类奇妙的生物,与他们长达上亿年的生存哲学。
但是,蚂蚁又是与众不同的,当你开始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活时,你会发现,亿年光阴,早已将蚂蚁打造无比精妙而又细致的工艺品。蚂蚁,是进化论的见证者,亦是进化论最强大的佐证者。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上万种蚂蚁,因为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性,生活智慧和身体形态早已判若云泥。有专门奴役它种蚂蚁的蓄奴蚁,在蚁巢中养蘑菇吃的ATTA切叶蚁,澳大利亚体型巨大粗藏花蜜的蜜蚁,亦有把蟑螂活活麻醉拖进蚁巢给幼虫分食的猛蚁,也有在严酷条件下储存种子的切叶蚁......此间奇妙,不甚枚举。
稍微跑了一下题...好吧。现在就放上我自己养过的几种吧。
1.日本弓背蚁
日本弓背蚁是我养得第一窝蚂蚁,当时日本弓背蚁的神经质着实让我苦恼,一有强光震动就会四散奔逃。在而后的几天,它们就会不吃不喝。更有甚者在受到惊吓后会把自家卵和幼虫直接吃掉....
可是一年之后当我辛辛苦苦把这窝蚂蚁养到一百多只工蚁时,胆小的日本弓背蚁一夜之间性情大变,变得胆大无比,而且会开始攻击闯入蚁巢和喂食区的一切生物。
直到有一年看了哈佛大学教授的一个演讲后发现这是进化程度较高蚂蚁运用信息素的一种群体性自我保护机制。
两年后它们发展成了一个大群落,送给了有能力继续饲养的蚁友。
2.拟黑多刺蚁(双齿多刺蚁)
拟黑多刺蚁的生活习惯就是在树上筑巢...大量的“疑似马蜂窝”其实是蚁巢....
这种蚂蚁在树上生活,经常在一个蚁巢里汇集上百只蚁后,这是和别的蚂蚁不同的习性,大多数蚂蚁都是一巢一后的。
有一天,我在公园里看到了这个:拟黑多刺蚁的成熟群落,由很多的蚁后组成。
把蚁后带回来培养,后来就变成了这个:
这张图片是透过玻璃拍的,但是拟黑多刺蚁会用幼虫吐得丝作为蚁巢的粘合剂,所以就糊了一墙...
3.卡泼林大头蚁Pheidolecapellinii
由于是本地物种,所以就放归自由了。保守估计那时候有1后1000工吧。
4.猎镰猛蚁Harpegnathosvenator
猎镰猛蚁的嘴巴(颚部)像剪刀一样,是演化的结果,这种蚂蚁专注于杀蟑事业。钳子可以控制住蟑螂身体,尾部有对蟑螂特效的毒针,蟑螂会处于麻痹状态被幼虫分食。
这种蚂蚁相当好玩,懂得垃圾分类放在专门的巢室。幼虫结茧需要辅助材料也是这种蚂蚁一大特点
5.石狩红蚁
较为危险,给张图片提醒你们长这样的最好别碰,它喷的蚁酸会很熏人。
自己2012年自制的石膏巢,现在看来简陋无比。
6.黄猄蚁Oecophyllasmaragdina
也就是非常有名的织叶蚁啦。黄猄蚁是属于进化程度最高蚂蚁之一,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蚂蚁之一,拥有高度分化的社会组织,整个蚁群就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
在网上找了两张图片,你们感受一下。
中国地区是黄色亚种,不是绿色的。
有一天在一座山上看到了从一个干枯的蚁巢转移到另外一个蚁巢的黄猄蚁群,于是.....
于是就抓了模特摆拍。
7.Messorbarburus收获蚁
当时友人从德国的antstore带了一些蚂蚁回来,顺便给了我一只欧洲的大型收获蚁Messorbarburus的新生蚁后。
那时蚁后孤零零的躺在试管里面,连卵都没有,一切从零开始
之后开始有了卵,幼虫,这张照片是摄于它有了第一个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