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今年二十多岁,发现很多同龄人都在玩各种稀奇古怪的直播,或者发布有趣的小视频,能吸引大量网友围观。受到这一启发,她突发奇想,从去年七月开始在网上直播养猴,并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多条养猴视频。
违法!擅自收购饲养国家保护动物
经过比对扬州宝应警方发现,视频中的小猴子眉骨高,眼窝深,还长有颊囊,这是猕猴的典型特征。因此警方怀疑,小潘在视频中播放的小猴很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而擅自收购、饲养国家保护动物是违法行为。
面对民警的到来,小潘说根本没想到养猴还会惊动警察,自己平时喜欢很小动物,再加上看到有的直播平台上有人这么做,才动了养猴的心思。
那么,怎么确认小潘发布视频中的小猴,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呢?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看到女网友直播养猴联系购买
法律明确规定私自买卖国家保护动物是违法行为,那么小潘所养的猕猴,是从哪里买的呢?她有合法收购猕猴的资质吗?小潘说,她并未取得收购、饲养猕猴的资质,只是2017年6月,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个网名叫晓豆豆的女网友直播养猴,一下就被视频中的小猴子深深吸引了。
虽然期间有网友给小潘留言,告诉她这不是一般的小猴,而是猕猴,私自饲养是犯法行为,应该送到动物园,但小潘舍不得把猕猴送走,就抱着侥幸心理一直饲养,直到被民警抓获。小潘说只看到了猴子的可爱,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了。
追踪:是否存倒买倒卖非法交易链
根据小潘的交代,民警隐隐感觉到背后牵扯的问题不小,猕猴的卖家究竟身在何处?小潘是不是唯一的买家?这其中会不会藏着一个专门倒买倒卖猕猴的非法交易链呢?
民警还发现,网民晓豆豆和她的男朋友饲养了多只猕猴,有时在一场直播中,会出现两三只小猕猴,而且不同的直播中出现的猕猴还有不一样的,办案人员粗略估计,被用于拍摄视频的猕猴多达七八只。
经过缜密的分析和侦查,民警认为,除了直播养猴、发布小猴子生活状态的小视频外,网民晓豆豆和她的男友还存在着公然贩卖猕猴的重大嫌疑。
频繁换号直播真实身份难确认
警方侦查发现,每当网民晓豆豆的视频点击量飙高,平台就会对她作出封号处理,但封号并没能阻止他们直播养猴的行为,频繁地换号直播成为他们应对封号惩罚的对策。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以别的身份重新注册账户,再度以晓豆豆的用户昵称直播养猴、发布养猴小视频。频繁换号直播给锁定嫌疑人真实身份带来困难,为了尽快侦破案件,解救猕猴,民警几经周折查出卖猴人晓豆豆和她男友的身份,网民晓豆豆姓马,她的男友姓李,都居住在河北石家庄。随即,民警赶赴石家庄,经过半个月的摸排,锁定了他们的住所,随即实施抓捕。
直播期间,马某和李某不仅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还有不少网友询问如何购买,这让他们看到了“财路”,决定当个中间商,从中赚取差价。
循线追踪查非法贩卖猕猴源头
在查明马某、李某是“中间商”的角色后,警方根据两人的交易情况,循线追踪,找到了非法贩卖猕猴的源头。
经过摸排,警方锁定了非法销售猕猴给马某、李某的人,就是在河南新野经营猕猴养殖场的犯罪嫌疑人鲍某。2018年2月,警方在河南南阳将嫌疑人鲍某抓获。
在利益的驱使下,犯罪嫌疑人鲍某明知马某、李某没有收购、饲养猕猴资质,还是与他们进行了非法交易。谈好价钱后,鲍某通常通过大巴车托运的方式将猕猴运送到到石家庄某服务区,然后马某和李某将猕猴取走,再销往全国多个地区。对于非法出售猕猴的原因,嫌疑人鲍某给出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解释。
犯罪嫌疑人鲍某:因为它本身它就是小猴子,他们弄过去以后他特别特别娇,他们特别都是喂的好奶粉,我认为保护动物他们也在保护,比我保护得更好,我就当是是出于这个想法的。
罔顾法律,私养猕猴竟然被说成是在保护动物的说法,鲍某的说辞站得住脚吗?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民警又迅速辗转安徽、山西、山东等地,寻找非法出售的猕猴的下落,发现已经有多只猕猴都因饲养不善而死亡。
35人被抓16只猕猴被解救
警方将解救的16只猕猴送到了扬州市茱萸湾动物园内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被解救的小猴们,现在怎么样了呢?
徐兽医介绍,这16只猕猴刚送过来时只有三四个月大,有的猕猴还出现了不合群的情况。猕猴作为群居动物,并不适合私人饲养,这会对它们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而且猕猴身上的寄生虫对人也存在一定危害。
目前,犯罪嫌疑人鲍某擅自贩卖猕猴,其行为已涉嫌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扬州宝应检察机关依法对鲍某批准逮捕;马某、李某被另行立案追究责任;小潘等32名涉案买家均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为出名无底线网络直播乱象多
有些人为了成为“网红”无视法律底线,从而催生了网络直播乱象。比如非法买猕猴的小潘等人。
在这起案件中一位山东的涉案买家宋某,便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她希望通过饲养猕猴吸引网友,招徕生意。
多平台现“打野直播”吸引上万人观看
可让宋某没想到的是,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猕猴因饲养不善而死亡,不仅没有招来生意,反而惊动了警察。
虎牙直播平台上一个名为“翠花酒菜”的主播组合,就直播了两人捕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野生竹鼠的全过程。两名主播用树枝激怒捕获的2只竹鼠,导致其中一只被咬得血迹斑斑。目前“翠花酒菜”已被平台永久封号。
今年5月,江苏一网络男主播为了吸粉得礼物直播野外捕鸟,他将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封号处理了。经查,该男子先后捕获各类小鸟四十余只,均属省重点或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目前已被镇江森林公安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发布捕猎保护动物视频同样涉嫌违法
国家林业局表示:“必须严厉打击涉嫌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涉嫌无证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各类直播平台打野直播。”
直播饲养国家保护动物,直播捕猎野生动物,类似的违法直播为何屡禁不止?对此,网络直播平台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对于有的网络主播被封号后又换号违法直播等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呢?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规定,对直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