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交接班时段,的哥须亮出这样的牌子
【动态跟进】将建的哥“黑名单”企业或负连带责任
今后,泉州将建立的哥“黑名单”,对多次发生拒载、不打表、不主动给票、服务质量差等违规行为的出租车驾驶员,在协会网站上公布。一旦进入黑名单,所有企业不得录用,并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凡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即1年),记分累计值满12分,将收回《从业资格证》和《服务监督卡》。
司机违规领罚,还将牵连企业。上述人员介绍,的哥一旦发现拒载、违规,除记6分,驾驶员还需离岗带车学习3天,企业负责人或经营管理负责人,应一同接受离岗学习,并及时统计、汇总,定期通报驾驶员名单。凡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即6年),同一部车累计违规记分达到48分以上(含48分),市运管处将收回企业单车经营权。
制定承包费最高限价严禁层层转包
泉州拟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制定出租车承包费最高限价,严禁层层转包。
目前,泉州有36家出租车公司,2900多辆出租车,约有近6000名的出租车司机。承包公司通过两方面来收取盈利,一是收取管理费,一般是数百元,二是承包费。层层转包导致的后果是,多数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关系并不是规范的劳动关系,而只是“承包关系”,出租车公司“只收钱不管理”,并不对司机负责任。按“行规”,承包费根据车辆年限,一般在4000-7500元,甚至更高。还有的司机,将租来的经营权,再转包出去,从而再额外赚取一笔承包费,就是所说的“二包流”。
“收益与责任不成比例,出租车公司的收益旱涝保收,更多的经营风险,实际上由司机承担。”采访中不少出租车司机这样说。
【进展回访】交接班须亮牌司机不够主动
昨天下午四五点,正值集中交接班,记者在客运中心站和高铁站现场观察,明显亮牌的出租车不多,但如果追问的哥,都会从车里找出来给乘客看。
高铁站出租车“趴窝”不见了!
昨日,在高铁站,记者现场观察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再看见曾经三四十辆出租车浩浩荡荡排长队“趴窝”的场面,队伍最长时才七八辆出租车,而且乘客一上车就会主动按下计价器打表。
在此巡查的交警和运管执法人员称,自从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来高铁站的出租车减少了一大半,尤其是4月1日傍晚,清明前夕,很多乘客都打不到车。(本网记者曾小琴陈建辉谢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