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副业的主力军,他们中许多人是为了维持生计才去寻找第二份工作,但也有人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才去做副业,其中有为了满足爱好的,有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还有为帮助他人的。这些“斜杠青年”在开辟副业的过程中又会面临何种挑战和困难?兼职工作对身心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副业到底有多火?
美国调查显示,过半千禧一代在疫情期间有第二收入
美国保险巨头万通人寿保险公司的调查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2021年10月18日到22日,万通在全美范围内对1000名1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进行了在线调查,对500名18到24岁的Z世代进行了单独的超额抽样,并在马萨诸塞州全州范围内对500名成年人进行了超额抽样,最后发布了名为《2021年万通消费者支出和储蓄季度指数》的调查报告。
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千禧一代”,千禧一代多是指1980年到1995年出生的人,这代人的成长时期几乎同时和互联网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千禧一代也经常被称为“Y世代”。如果是年长的千禧一代,那他们的父母可能是“婴儿潮一代”(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人);如果是年轻一些的千禧一代,那他们的父母可能是“X世代”(1965年到1976年出生的人);在Y世代之后出生的人,我们称之为“Z世代”,也就是在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
然而,随着疫情的持续,这份疲惫感似乎越来越强了,因为寻找第二份工作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多。在2020年10月,美国在线借贷平台借贷树公司也发起了一项调查,有超过两千名美国人回答了这份问卷,当时只有45%的美国人考虑在疫情期间找副业,这种想法在年轻一代中非常普遍,有62%的千禧一代和54%的Z世代都考虑过找副业;而在这两千多人里,真正有副业的人只有789人,占比不到40%,其中千禧一代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副业。
为什么大家都在找副业?
为了赚钱,但不只是为了赚钱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在2020年2月到4月期间,美国的失业率从3.5%上升到了14.7%,这些因为疫情被解雇或者被迫休假的人有三分之二都考虑过找一份兼职——这的确是副业人群增多的重要原因。
这种负面影响在年轻一代中更为明显,在万通的调查中,有90%的Z世代表示他们的财务状况在疫情期间有所改变,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说他们在经济上不太自信,还有五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的经济完全不独立,至今仍有45%的人和父母住在一起,这让他们感到了些许压力,同时还有61%的人表示自己仍在从父母那里获得经济支持,72%的人不能每月偿还信用卡。
在英国,年轻人的求职观也有所转变,英国非营利性组织英国工程在2020年对1100多名11到19岁的英国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英国青少年更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是一份“容易得到的工作”,相对来说,选择“我喜欢的工作”和“可以让我进步的工作”的人占比都不足三分之一。
然而,不仅是无法维持生计的人在热衷地寻找副业,高收入人群也有第二收入,并且据调查,家庭年收入在10万美元或以上的人中有57%都有副业,这比任何其他收入阶层都多。这些人的副业大部分不是为了单纯地挣钱,有22%的人是为了追求激情,有16%的人是为了帮助他人,还有10%的人是为了检验是否应该把他们的事业重心转移到现在他们所从事的副业中。
高收入人群的赚钱观念跟其他人也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只有花钱才能赚钱,所以他们会在副业中投入资金甚至是借贷,71%的高收入人群会借款来支持自己的副业,这些副业大多是手工制品、电子商务和销售等需要前期投资的职业,事实证明他们是懂赚钱的,因为高收入人群最后从副业中获得高回报的比例是总体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
对于想要找到自己适合哪种副业的人,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也提供了一些建议,他们采访了《副业:27天内从想法到收入》的作者克里斯·吉列博,克里斯认为每个人都不应低估自己的潜力,“我觉得许多人认为他们应该走出舒适圈去学习新技能,但其实我更愿意帮助人们了解到他们现在拥有的技能就已经足够(做一门副业)了。”
疫情还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一份能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工作的重要性,有36%的青少年在选择工作时会考虑“是否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34%和33%的青少年会在意自己的工作“能否帮助他人”以及“有多少社会责任”。
什么副业最受欢迎?
照顾宠物和短视频博主成为“香饽饽”
在这份数据里,排名第二的是“制作及销售商品”,“电子商务”和“线上自由职业”并列第三,还有17%的人选择“送快递”,他们会为不想感染新冠的老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人送食物和杂货,4%的人会在线上授课,教导在疫情期间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或一些想要学习新东西的成年人。
年轻人对职业的选择确实发生了悄然变化。以前,许多人可能会想成为工程师、程序员或者金融白领,但现在,他们更想要一个可以更好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职业,这份职业最好比较稳定,能对社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由此,看护行业脱颖而出,医生、护士、照顾宠物或孩子的护工这类职业成了“香饽饽”。
此外,短视频创作者和社交媒体博主的数量也在增加,在最受日本中小学男生欢迎的职业排行榜上,YouTuber(短视频博主)以5.1%的票数排在第六位,比2021年上升了一位;而在借贷树公司的调查中,有11%的人选择了做社交媒体博主,排在第八位,这可能与YouTube、TikT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有关。
副业变成“探路灯”?
找对风口副业变“全职”
前文提到,在寻找副业的途中,有部分人是为了检验自己是否适合这个领域而去找了类似的工作,当他们发现副业才是自己的职业目标时,很自然地,副业就成了他们的主业。在英国的牛津郡,一位两个孩子的父亲就将自己的副业干成了主业,还干得十分红火。39岁的罗宾·杨在2020年前是一个全职会计,但他还有一份副业工作:建立网站并收集各类健身器材在不同网站的价格,让消费者通过比对价格来下单,这份副业在疫情前每月可以给他带来大约200英镑的收入。
然而,就在2020年,他的副业迎来了高光时刻。彼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地的健身房被迫关闭,居家健身变得流行,罗宾的网站也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而迅速发展起来,就在2021年,罗宾通过运营网站和创办自己的家具品牌,赚取了2.7万英镑的利润。
一开始,罗宾并没有建立网站的经验,但网站建立要比他想象中的简单得多,也不需要很多的启动资金。罗宾告诉《英国太阳报》:“我一直在想办法赚些外快,但却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投资,直到我注意到没有一个网站为人们提供家庭健身器材的比较价格,所以我就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如何去建立一个网站,然后在视频平台浏览了一些免费教程。我大约花了200英镑来建立这个网站——包括购买域名和支付网站托管服务费。”网站建立后,罗宾还通过写博客的方式来介绍自己喜欢的体育品牌,并得到了和这些大品牌合作的机会。
年轻人到底怎样看待副业?
“不要再美化副业”
有部分人可能会认为年轻一代寻找副业是因为他们有上进心,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去做社交媒体博主和短视频创作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托尼·查瓦里亚因为疫情在2020年失业了,沮丧之后,她找了一个在线辅导的兼职来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一家还搬到了新泽西。
兼职的时候,托尼一直没有放弃选择全职工作,她热爱教育行业,而且比起辅导学生功课,她更爱与学生面对面地授课。皇天不负有心人,托尼找到了一份全职的教师工作,但更忙碌的生活开始了——全职工作的工资不足以支付托尼的账单,她现在每天早上5点起床,从新泽西赶到纽约教书,晚上8点或9点全职工作结束,然后她还要在回家后进行4个小时的线上辅导工作。
这种压垮人的工作强度是疫情的另一种后遗症,副业并不迷人,很多人从事副业只是因为他们不得不找第二份工作来维持生计,就像27岁的卡罗琳·穆勒。穆勒原来的全职工作每小时赚16美元,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开支,于是穆勒换了一份自由撰稿人的工作,并兼职体育酒吧的主持,在穆勒最长的工作日里,他6点左右起床,在8点前到达白天的工作岗位,白天的工作结束后,穆勒在车上草草地解决晚饭,然后去酒吧工作到10点左右。
少数幸运儿能在这些漫长的、喘不过气来的兼职生涯中找到他们的出路,把副业当成一个契机,能一边赚钱一边满足自己的爱好,格拉斯哥大学的学生艾伦·贝蒂抓住了自己的机会。一开始,贝蒂只是在餐馆里做兼职服务生,但餐馆因为疫情关闭后,贝蒂只得另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