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铲屎官与宠物的故事背后,是国内自媒体内容行业发展的一个侧面。如今,内容生产者、内容平台、宠物用品商、养宠吸宠人群,更是形成了一个日渐庞大的垂直领域:据《2019年宠物行业白皮书》,全国城镇养宠人数(犬猫)2019年比2018年增长8.4%,去年中国宠物(犬猫)市场整体消费规模达到2024亿元,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2203亿元。
一个千亿级别的大盘已然形成。这些拍着宠物视频的铲屎官们,在新内容时代,诠释着流量价值和生意,他们背后,商业化机会在释放,一个细分行业正在蓄势待发。
铲屎官们自述发家史
吸猫吸狗越来越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项爱好,真的养宠人也好,云吸宠群体也罢,在这种注意力经济下,一些宠物养着拍着,就成了网红。
相比较其他内容精致、故事型的萌宠博主,@我是老段走上大V这条路实属偶然,他是实实在在的草根型博主,视频内容以现实生活环境为背景,以拍记录日常生活的Vlog为主。
由于生活环境和养宠经历的多样化,老段的内容层次也较城市养宠人群丰富。他的工作单位在乡野间一个火车站,在车站他陆陆续续收养了三只猫两只狗,在城市的家里还养着三只法斗,猫猫狗狗怀孕生孩子、帮助走丢的狗找主人、车站下夜班后的景色、带狗在山里奔跑玩耍……2017年开始,这些场景组成了老段每条Vlog。
感受到另一个身份带来的流量和红利后,老段有了辞职的念头。再加上车站的生存环境无法保证猫猫狗狗这一大家子的安全、经常上夜班对身体损耗过大,老段决定离开这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一个专职萌宠自媒体人。
老段告诉新浪科技,他已经在贵阳靠近山的农村里租了一个上下500多平米的房子,准备在那里开始养宠生活。
作为在短视频平台生态中成长起来的萌宠账号,其内容风格也极具短视频平台调性。在一则216万播放量的《狗狗自己在家会干什么》视频中,主人去上班时,路虎能“洗”衣服、自己盛狗粮,天气下雨后还会到小区门口给主人送伞。
今年,虎爸签约了MCN无忧传媒,开始借助专业内容机构的能力,精细化生产和运营账号,同时更顺利地进行商业化变现。他表示,未来还有可能会再养一只狗,孵化一个新的账号出来。
萌宠类内容仍是蓝海?
北京人野老多是个非常懒的宠物博主。
这几年,野老多对养宠越老越着迷,学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受过专业老师的指导,他开始以宠物行为学讲师的身份现身各大讲座、课程,提倡养狗人士科学养狗、对狗狗进行正确的社会化训练。
这样的线下活动为他带来了一部分收入,但更多时候是出于兴趣爱好,如今,他课程也延展到了线上。
和野老多一样,因为养宠、做号,而在专业领域获得成就的还有@李喜猫。
谈到自己的发展瓶颈,李喜猫表示,账号想要往上发展,瓶颈还在于视频过于生活化,戏剧性少了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我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团队”——虽然签约了MCN,但在内容输出上,一直都是李喜猫自己全职在运营这个账号,去年年底才加入了一个剪辑师。
她表示,未来会增加专业的团队成员,一起把内容做到深度和专业、科普向。
行业存乱象亟待遏制
受年轻一代欢迎、平台扶持等因素推动,宠物内容市场正在快速扩大。快手就曾公布其平台上头部动物宠物达人近5万人,每日动物宠物内容短视频或直播的播放量达5亿次。
从拍着玩到成为专职的博主,这是一个幸运的事件,但也具有很高的偶然性,不是所有的养宠者,都能享受到这波红利。
“这个行业做萌宠内容的人不少,但是月收入5万以上的,大概只有10%。”
虽然各项趋势在向好,但喻旸粢也指出,对比日本和美国,中国整个宠物行业的发展还不够,竞争很激烈,却还未像其他行业一样有寡头或巨头出现。
喻旸粢表示,当然也有一些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的客户,看中的不是产品销量,而是品牌曝光度,和触达人群。
目前行业中还是以第一种品牌商居多。而已经成功出圈的宠物博主,面对的客户不只有第一类的客户,还会有很多第二类的品牌客户。
在这个偌大的萌宠内容蓝海中,除了猫猫狗狗,也有很多拍猪、鸭、鹅、乌龟、鸽子、蜥蜴等冷血动物的博主。不过这类账号,除非做到特别头部,拥有一定的流量,否则商业化相对受限,他们需要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变现模式。
不过,人气和质疑,也是所有宠物博主都会面临的问题,当一个账号开始商业之路,不可避免会引发纷争,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
今天,也一度发生着有人为了红不惜制造噱头、不择手段的行业乱象,比如强迫“宠物吃播”等。在谈到行业乱象时,李喜猫就表示,宠物博主分两种,一种是因为爱好而成为了一个博主,这个账号就是他自己;还有一种是为了挣钱成为博主,这个账号就只要能挣钱和营销了。也可能会误导很多人,出了事情也不能担责,这样的人会破坏整个行业。
不过,行业在成长,平台规则也在逐渐完善,如火如荼的萌宠生意经背后,一个“新江湖”也将逐渐进入主流人群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