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去露营”又成“顶流”。近日多家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仅浙江露营旅游产品的搜索量、订单量均较清明假期至少增长2.6倍。
图源:视觉中国
露营“扎堆”,却有乡村因此受到困扰。4月25日,宁波奉化区西坞街道雷山村村口,一条崭新告示将不少驴友挡了回去:“村内里岙水库周边道路禁止车辆进入,同时不接待携带帐篷装备、渔具装备的露营爱好者。”
村委会工作人员发朋友圈:
水库停止烧烤、钓鱼、露营等活动
当地工作人员发布的朋友圈
里岙水库位于奉化区西坞街道雷山村,属于一级饮用水水库管控区。因其水质清澈,在阳光下呈现出鲜艳的蓝绿色,被网友们称为“宁波小九寨沟”。
风景美、人流少,里岙水库成为周边游客的打卡地。小时新闻记者发现,早在2020年7月开始,网友们就陆续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水库短视频、美图等。但是闻风而来的露营客,也给当地水库管理人员造成了困扰。
抖音“里岙水库”短视频截图
临近五一,当地除张贴告示外,还有其他防护措施吗?“五一假期,我们禁止车辆进入水库道路,并派值班人员把守路口进行人员限流,同时劝返携带帐篷装备、渔具装备的露营爱好者;夜晚,水库防护员和村干部也会组成巡逻队,每6-8人1队,换岗、分段式巡逻,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想欣赏水库风景的游客,欢迎大家在做好防护、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徒步来打卡。
业内人士呼吁:
不扔垃圾、不乱野营、保护生态环境
“水库边特别是饮用水源的地方,是不能露营的。”江晓亮告诉记者,现在露营很火,想尝试的新手很多。“原先玩露营的朋友其实是比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也都比较强,但现在露营变得越来越大众,打卡新奇、小众的露营地也成为热潮。但有些地方并不适合扎营,特别是水库、草坪等,很破坏生态环境。”他呼吁,爱露营的游客,可以去配备齐全的露营营地。
江晓亮还呼吁,游客去露营基地,一是要有“无痕露营”意识,把垃圾带走;二是要有安全意识。“有些新手热情很高,但安全意识薄弱。有的人看着露营地周边有河道,水不深,就试图开车过去。殊不知,有的河床下面都是泥沙,车很容易陷进去。”
当地管理部门管控露营区域,不止雷山村一例。4月14日,湘湖景区就对帐篷搭建管理有了新要求。游客可在临时帐篷搭建区——湘农路停车场区域大草坪;同时,景区增设露营服务区——湘湖水街以西、湘湖帆船基地以东大草坪,预计5月进行试营业。
五一长假,
新手可以去家门口哪些露营地打卡?
浙江省旅游协会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分会
整理了一份露营地名单,
一起来看
▼
图片由浙江省旅游协会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分会提供
1、新手想体验又不想买装备怎么办?
2、新手想尝试露营,去哪些露营地体验合适?
建议去规模较大、名气较响、车程不超过3小时及以上的露营地体验。规模较大的露营地配备相对齐全,新手没法上厕所、洗澡等问题的可能性较小。一般露营地收费在600元~1300元不等(含帐篷租赁),游客可按需选择;如果预算有限,还可以去沉浸式露营咖啡店等场所体验,费用仅50元~100元。
3、亲子家庭去营地体验要注意什么?可以带宠物露营吗?
如果一家三口出游,可以选择配备露营基础课程、尽量远离深水域的露营地体验,这样的营地亲子互动性强,小朋友经过培训后也有一定的户外基础;有宠物的游客,出行前一定要致电营地询问。省内营地规定不同,出于疫情防控需求,规定也会有变化。
4、营地里可以烧烤、野炊吗?搜索不到无线网怎么办?
新手有条件可以携带户外电源、防火、灭火器、急救箱等,防止意外发生;不要选择太偏僻的露营地,以免出现意外无法及时获救;遇到危险时尽量避免跳入水中,防止多人牵连。
新闻+
宁波奉化发布重要通告
昨天,宁波奉化
发布“五一”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波及30个省份,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愈加频繁,疫情防控风险持续增大,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确保全区人民群众能够度过一个欢乐、健康、安全的“五一”假期,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国内中高风险及参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的人员应暂缓来奉返奉,如确需来奉返奉的,须提前向居住地村(社区)报告,村(社区)报镇(街道)同意。上述来奉返奉人员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出行,并在村(社区)工作人员引导下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按规定实施健康管理措施;该类人员在集中隔离期间发生的住宿费、核酸检测费和餐费,按照省文件规定,由个人自理。
三、严格落实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监测网”,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全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继续按有关规定做好核酸检测,各行业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各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确保重点人员“应检尽检”、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四、加强公共场所防控。旅游景区严格执行“预约、限流、错峰”要求,宾馆、酒店、民宿、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医疗机构、社区、交通场站等重点场所要加强环境消毒和通风,严格落实扫“场所码”、行程码、测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严格做好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饭店、餐馆堂食按容量50%控制人数,隔位就座,鼓励顾客打包带走消费。
五、严格聚集性活动管控。倡导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聚会,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主动减少探亲访友、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就餐人员落实扫“场所码”、现场测温等措施后进入就餐场所,非就餐期间规范佩戴好口罩,并做好餐厅的通风消毒工作;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村(社区)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