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庆旺,赵志耘.财政支出增长的政治制度模型[J].地方财政,2008(9):28
[2]王雍君.发达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3-8
[3]陈晓倩.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
[4]陈晓倩,陈建成.生态林业市场化筹资方式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8(2):26
[5]马峻,郑康彬.西方财政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5-36
[6]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6-407
[7]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11
[8]李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J].林业经济,2002(3):4-6
[9]陈玲芳,金德凌.公共财政支持下的生态林业投融资体制[J].闽江学院学报,2005(2):39-43
[10]秦涛,环玉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现代林业投融资机制[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8(5):21-24
[11]田明华.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147
[12]吴素珊,李建明.构建融资长效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5):54-56
[13]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67-168
[14]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5
[15]张泰峰,EricReader博士.公共财政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28
[16]樊远翔.论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措施选择[J].西南师范大学,2009(5):2-4
[17]包庆丰,张建成等.试论天然林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及实施天保工程的经济效益[J].林业经济问题,2008(2):92-94
[18]周生贤.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95-205
[19]王兆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5-30
[20]师伟杰,邵树云;森林资源管护经营[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7:227-235
[21]雍文涛.林业分工论,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20-135
[22]石峰,李智勇等.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林发展模式及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9-81
[23]林风鸣.国外林业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8-130
[24]苏宗海·国外林业财政政策分析[J].绿色中国,2008(6):26-30
[25]陈晓倩.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运行机制[D].博士论文,2007:29-33
[26]孔凡斌.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8-45
[27]颜玲.对推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方式融资的思考[J].森林工程,2005(4):77-80
[28]周湘英.完善信贷服务机制促进林业融资发展[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9(4):87-100
[29]赵秀英.关于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政策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127-140
[30]胡秋明.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创新[J].财经科学,2004(5):236-255
[1]杨延双,张艺,袁小栋.基于ERP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应用技术,2008,(02).
[2]葛慧明.诠释ERP[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02).
[3]邓国如.企业实施ERP的思考[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唐文文,张彦鹏,黄萌,宫映华.ERP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01).
[5]杨伟.中小企业ERP选型分析[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6]黄水香.ERP实施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02).
[7]戴颖鹏.关于ERP系统与电子商务的有效集成[J].消费导刊,2009,(04).
[8]黄海霞.ERP中的资金管理[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8,(01).
[9]马春香.电子商务模式下的ERP功能需求分析[J].北方经济,2009,(04).
[10]金艳.如何认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J].长春医学,2007,(02).
[1]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发改规划(2012〕209号,2012.
[2]李苏.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04):12-14.
[3]张洪程.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杨汉明.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州学刊,2001(4):46-50.
[5]孙晓康.现代农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
[6]阎寿根.标准化:农业和名牌战略的基础[J].中国农村经济,2000(9):24-26.
[7]张灵光.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R].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网站,2002.
[8]刘兵.农业标准化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7(6):21-23.
[9]王林枫,谭学智.从“永胡”和“嵩胡”的兴衰谈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J].大众标准化,2008(3):51-53.
[10]章家恩,陈建军,骆世明.我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157-159.
[11]陈红金,何乐琴.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7(4):368-371.
[12]金仁耀,汪刚.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1(2):231-235.
[13]虞轶俊,白玲,王健,吴声敢,杨桂玲.浙江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5):30-33.
[14]骆浩文.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15]周洁红,刘清宇.基于合作社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研究一来自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6):88-97.
[16]曾建民.发迖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及其效果评价[J].农村经济,2003(9):45-47.
[17]杭州市农业概况.杭州市政府站一杭州农村经济情况一杭州市农业概况.
[18]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杭州市委[2013]3号文件.
[19]赵敏.杭州市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探讨[J].杭州农业科技,2012(增刊):7-11.
[20]杨敏.杭州农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1):705—708.
[21]朱时建,潘贤春,杨欢欢.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杭州农业科技信息网一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
[22]王小刚.战略绩效管理最佳实践:实战案例解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3]ZaharaMerican.TheroleofgovernmentagenciesinassessingHACCP—theMalaysianprocedure.FoodControl,2000(11):371-372.
[24]陈晓丹.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25]管志刚.常州市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7.12.
[26]郭学考.成都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农业大学,2012.6.
[27]熊明华浙江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对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4.
[28]林兰泸州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1.5.
[1]李世凯,王中华.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途径[J].吉林劳动保护,2011(07).
[2]许国泰.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矿工,2009(08).
[3]赵卫,潘馨.浅议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7(03).
[4]谢亦三.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浅析[J].安全,2011(09).
[5]宋涛.浅论如何加强烟草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职业安全,2009(11)
[1]柯晨丹《试析新时期我国烟草行业的现状及对策》
[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3]李景武《烟草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其对策》
[4]田蔚《自主创新: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5]《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6]钟陆文《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7]唐铭坚、谭礼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
[1]郭愈强,樊玮.数据挖掘技术在民航CRM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5(31):169-171.
[2]刘彬,白万民.浅析数据挖掘技术在CRM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01(17):16-17.
[3]杨虎猛,朱汝岳.金融业分型CRM系统探索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07(30):259-261.
[4]徐国庆,段春梅.数据挖掘技术在CRM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02(12):38-40.
[5]王一鸿.体检中心CRM构建及数据挖掘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6]潘光强.基于数据挖掘的CRM设计与应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
[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学术交流,2004(8)
[2]王光玲.CRM—企业管理理念新发展[J].经济论坛,2003(9)
[3]崔京波,陈颖.论CRM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6)
[4]田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5]左臻.浅谈客户关系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6]徐辉.浅析客户关系管理[J].商业经济,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1]廖雯.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CRM策略研究[J].商,2015(17):15-15.
[2]陈杭.电子商务的营销资源在CRM策略中有效分配探讨[J].现代商业,2015(11):42-43.
[3]金子琦.纷享销客中国式CRM商业逻辑大复盘[J].创业邦,2015(10):90-91.
[4]姚婷.探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中国创意产业园运营模式的指导意义[J].中国市场,2015(27):59-61.
[5]朱华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CRM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7);19-21.
[1]MRPII/ERP原理与应用,程控、革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ERP原理-设计-实施,罗鸿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3]ERP原理与应用,周玉清、刘伯莹、杨宝刚、王新铃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4]企业资源计划实施与应用,周室屏编著,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年
[5]企业资源计划与SCM、CRM,张毅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6]企业资源规划―制造业管理篇,叶宏谟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7]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一版),张公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秦建华、黄世界,计算机应用.Vol.21,No.8,Aug.2001.
[13]开放式分销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高娴静、高连生,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
[14]马士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J].电子商务世界,2003(6):68―69.
[15]徐贤浩,马士华.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对策的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8):375―378.
[1]FORTUNAC,MOHORCICM.Trendsinthedevelopmentofcommunicationnetworks:cognitivenetworks[J].ComputerNetworks,2009,53(9):1354-1376.
[2]赵季红,曲桦,陈文东等.基于反馈机制的自愈算法[J].通信学报,2012,33(1):1-9.
[3]林闯,单志广,任丰原等.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CRAWLEYE,NAIRR.AframeworkforQoS-baseroutingintheinternet[S].IEFTRFC2386,1998.
[5]吴斌.最经济控制研究[J].控制理论和应用,1999,16(5):625-629.
[6]蔡凌,汪晋宽,王翠荣.多路径网络中流量均衡的优化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37(7):74-78.
[7]刘思远.信息融合和贝叶斯网络集成的故障诊断理论方法及实验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8]胡汇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目标毁伤等级评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9]李琳.认知网络QoS态势的知识表示与智能融合[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10]杜艳明,韩冰,肖建华.基于贝叶斯模型的IP网拥塞链路诊断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2,32(2):347-351.
[12]冯光升,王慧强,马春光.面向认知网络的用户QoS动态自配置方法[J].通讯学报,2010,31(3):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