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践
一、前言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渔业强国”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以教高函[2004]3号文批准设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简称水族专业),专业代码090703S,隶属农学学科(09)水产类(0907),属目录外专业,最先在上海海洋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该专业是在传统水产养殖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观赏水生动植物养殖与鉴赏、繁殖与育种、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质调控、水族工程设计、水族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在水族生产、休闲渔业、水族管理等领域从事观赏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背景
除了大型水族馆或展览中心外,观赏水族业总体上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业,目前市场上有着众多家庭作坊式的小型观赏鱼养殖企业,如何在一个“全民可入行”的行业中凸显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个高高的门槛。开展“产学研合作”,可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从企业生产中发现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与实践,为企业切实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显现出高校与普通从业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即“登高则望远”。同时,既然水族业是一个门槛相对比较低的产业。如何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开展创新科学研究,也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
在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上海海洋大学创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使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手段、实验实践教育、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水族专业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而在国际上的同类专业也并不多,包括美国洪堡州立大学的水族科学专业、新英格兰大学的水产养殖与水族科学专业、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动物园与水族科学专业等,很多大学通常是把水族作为生物科学或者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个分支,有时仅仅是几门选修课,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水族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借鉴处并不多。
我们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本科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自2006年起,连续召开了五届“水族科学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家,包括政界人士,探讨我国水族产业的发展以及水族专业的发展情况,指明社会所需的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就业去向等,从而建立了一套知识结构、能力衔接较为合理的水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开设了一批特色课程,如“观赏水族养殖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水族工程学”、“水族馆创意与设计”、“游钓渔业学”、“水族经营与管理”、“水草栽培学”等,使该专业学生更多地侧重于观赏水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领域,形成以鉴赏、保护和开发水生观赏动植物为中心的专业风格。
加大实验实践环节所占比例。以实践教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共有3项实习,包括“水生生物认识实习”、“水族生物调查实习”、以及“生产实习”。这些实习分别在基础实践训练、走出校门的调查实践、以及直接进入企业的生产实践3个递进的环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同时,在一年级开设“名师导航”,在四年级开设“水族高级研讨课”,均邀请产业界人士授课,自始自终把握社会需求。
2.注重培养、柔性引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教育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观赏水族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其“观赏性”,该专业的很多课程也就因此而更具趣味性,教育教学手段也就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教师们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形式,以生动的画面、动态效果介绍世界各国水族产业的发展情况、不同种类的观赏水族、它们的生理生态习性、增养殖技术、病害的防治技术、高品质观赏水族的鉴赏等。来自业界的各种视频、照片成为课程讲授重要的素材。
同时,自主学习成为该专业学生的一个亮点。学校成立了观赏鱼爱好者协会、水族科学商店、水族诊所,以该专业同学为主体,从事种类鉴别、养殖护理、水质监控、病害防治等常规工作,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例如,学校所有公共场所的观赏水族箱均由该专业学生建设与维护。
4.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与8家水族企业建立了长期实习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每年均可接受水族专业学生6周的生产实习。通过实习,学生们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基本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明晰了产业发展的需求,为自身进一步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学生还根据实习单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开展一些小型试验。例如,当观赏鱼生病需要投放渔药时,企业通常会根据经验行事,而学生们则通过开展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给出施药的合理剂量,既有防病治病效果,又不会污染水环境。学生们的青春也为企业注入了活力,而且他们也成为这些企业潜在的员工、水族市场发展的引导员和未来的客户。
5.拓展创新研究
鼓励和支持学生将创新性意识和想法付诸实践,进行创新性研究,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6.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让我们深知,大学最终是要培养一批能服务于社会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让水族专业的学生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成为专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设立了水族科学商店项目,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指导,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社区,向市民提供观赏鱼器材配置、水族箱布景与维护、水族疾病防治以及水族知识普及等服务。同时,针对居民日益突出的水族饲养问题,如家庭更换观赏鱼品种和水族箱无人值守等情况,提供水族收容、寄养、认养和代养等研究与项目服务。
在上海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水族馆等处都能看到水族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身影。上海国际休闲水族展览会上,水族专业教师成为重要的会展组织者,而学生们则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