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成年史宾格犬免疫接种英特威犬四联疫苗时,同时以0.1mL/kg的剂量给犬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免疫前1d、免疫后7d、免疫后14d静脉采血,采用荧光定量检测仪检测犬瘟热病毒(CDV)和犬腺病毒(CAV)的抗体滴度。将中药活性物质黄芪多糖引入到犬的疫苗免疫程序中,探讨黄芪多糖对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接种后7、14d试验组犬瘟热病毒IgG抗体滴度和犬腺病毒IgG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黄芪多糖注射液能促进犬机体CDV和CAV抗体的产生,提高CDV和CAV的抗体水平。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犬作为一种伴侣动物,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宠物犬发挥其忠诚可爱的特质给主人带了心灵的愉悦,尤其是留守家中的孤寡老人;工作犬利用其灵敏的嗅觉为部队、公安部、检疫部门等人员提供精准的案件信息。但是,犬瘟热(Caninedistempervirus,CDV)、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犬腺病毒(Canineadenovirus,CAV)等传染病一直威胁着犬的生命安全,为让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必须控制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等恶性传染病对犬科动物的危害。疫苗免疫接种仍然是预防恶性传染病侵害犬科动物的主要措施,但接受过正规疫苗免疫接种的犬,感染以上3种恶性传染病的病例时有发生[1,2]。
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n,APS)是中药黄芪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作为一种绿色动物饲料添加剂,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防疫保健和抗应激、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3,4]。随着人们对黄芪多糖研究的深入,其生物学功能不断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上。黄芪多糖可以提高动物体内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等的数量,提升动物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的作用[5,6]。在实际动物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把黄芪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使细菌疫苗对畜禽的保护力大大提高,很好地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免疫效果提升非常显著[7]。但是,国内外研究中关于黄芪多糖对犬的疫苗免疫效果的报道相对较少。
提升犬疫苗接种的效果是养犬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将中药活性物质黄芪多糖引入到犬的疫苗免疫程序中,探讨黄芪多糖对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以期探索一种能提高犬疫苗免疫效果的中药活性物质,为改进犬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思路。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药品
黄芪多糖注射液,由吉林省华牧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提供;犬瘟热、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和副流感四联疫苗,由荷兰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提供。
1.1.2试验动物
史宾格犬22头,其中,公犬14头,母犬8头;平均年龄(5.2±0.36)岁,平均体重为(23.2±1.82)kg,由芜湖市公安局警犬基地、安徽蓝剑犬类训导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1.1.3主要仪器
SP-4430型动物干式生化分析仪,购于日本爱科来株式会社;动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购于日本光电株式会社;V200型安捷荧光定量检测仪,购于韩国安捷动物诊断试剂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
以第一次免疫程序完成满一年以上的健康史宾格犬为研究对象,犬免疫接种疫苗满一年需再次免疫时,试验组犬免疫接种前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犬免疫接种前注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2组犬四联疫苗免疫接种前后的犬瘟热抗体水平和犬腺病毒抗体水平,分析黄芪多糖对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和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犬四联疫苗免疫接种前后的血细胞指标和生化指标,分析黄芪多糖是否对犬疫苗免疫产生副作用。
1.2.2犬抗体水平的检测方法
1)犬血浆的制备。在免疫接种英特威犬四联疫苗时,试验组犬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1mL/kg),对照组犬注射生理盐水(0.1mL/kg),疫苗免疫接种前1d、疫苗免疫接种后7d、疫苗免疫接种后14d,每头犬静脉采血,采血量为3mL,3500r/min转速离心8min,取上清液待测。
2)犬瘟热病毒(CDV)IgG抗体检测。取5μL犬血浆至稀释液中,混匀5~6次后,取100μL混合液体至加样孔,静置10min;在V200型安捷荧光定量检测仪上选择只读模式,插入试剂板,即可读取检测结果。
3)犬腺病毒(CAV)IgG抗体检测。取5μL犬血浆至稀释液中,混匀5~6次后,取100μL混合液体至加样孔,静置10min,采用V200型安捷荧光定量检测仪测定。
1.2.3犬机体生理指标的检测方法
1)犬血常规指标检测方法。在犬血浆制备好后,将试验组犬和对照组犬的3mL血浆加入EDTA-2K抗凝管,充分混匀血样,来回倒置10次,混匀后静置10min,再次混匀10次,自动上样,采用全自动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2)犬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在犬血浆制备好后,将试验组犬和对照组犬的3mL血浆加入到SP-4430专用抗凝离心管,混匀待测。采用SP-4430型动物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检测肌酐(Cre)、尿酸(UA)、尿素氮(BUN)]。
1.3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19统计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犬疫苗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的变化
由表1可知,免疫前1d,对照组的犬瘟热病毒IgG抗体滴度高于试验组,对照组的犬腺病毒IgG抗体滴度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7d,试验组的犬瘟热病毒IgG抗体滴度和犬腺病毒IgG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免疫后14d,试验组的犬瘟热病毒IgG抗体滴度和犬腺病毒IgG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表1犬疫苗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的变化
2.2犬疫苗免疫前后机体指标的变化
2.2.1犬疫苗免疫前后血细胞指标的变化
由表2可知,免疫前1d,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7d,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14d,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
表2犬疫苗免疫前后血细胞指标的变化
2.2.2犬疫苗免疫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由表3可知,免疫前1d,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7、14d,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3犬疫苗免疫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由表4可知,免疫前1d,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肌酐(Cre)、尿酸(UA)、尿素氮(BUN)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7、14d,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肌酐、尿酸、尿素氮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3犬疫苗免疫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表4犬疫苗免疫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3、讨论
3.1黄芪多糖对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影响
犬瘟热病毒和犬腺病毒是为害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已被动物医学界广泛研究。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能侵害犬的呼吸、消化、免疫及神经等多个系统,进而引发机体全身性病理变化,造成犬的大量死亡。犬科动物是CDV的主要宿主,老虎、大熊猫、灵长目猕猴科动物也有报道出现犬瘟热病毒感染的病例[8,9,10]。犬腺病毒(CAV)属于腺病毒科,主要侵害犬的肝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该病毒分为Ⅰ型、Ⅱ型2个亚型,犬感染后会产生不同的症状;CAVⅠ型主要侵害犬科动物的肝脏,能引起犬传染性肝炎;CAVⅡ型主要侵害犬科动物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能引起传染性支气管炎、肺炎和传染性腹泻[11,12]。犬瘟热病毒和犬腺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一旦犬科动物感染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2种病毒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范围定期疫苗免疫接种的情况下,仍有局部地区有犬瘟热病毒和犬腺病毒疫情暴发的报道[13]。因此,犬科动物免疫接种很重要,直接影响犬瘟热病毒和犬腺病毒的预防效果。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大量的医学研究证明,黄芪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14,15,16,17]。钱俊栋[18]在藏系羊饲料中添加黄芪多塘,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1、0.2、0.4g/kg黄芪多糖,对照组正常饲喂饲料,饲喂30d后检测藏系羊血清中的IL-6、TNF-α、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水平。结果表明,添加0.2、0.4g/kg黄芪多糖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添加0.2、0.4g/kg黄芪多糖试验组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证实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塘能提升藏系羊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汪宏才等[19]采用黄芪多糖溶液稀释V4株、HB92株,以104.0EID50剂量通过点眼滴鼻方式给30日龄雏鸡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后第7天、第14天采集雏鸡血液,用微量法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第7天,V4+黄芪多糖组新城疫抗体水平高于V4组,且差异显著;第14天,HB92+黄芪多糖组新城疫抗体水平高于HB92组,且差异显著。该研究证实黄芪多糖能提升NDV4株活疫苗、HB92株活疫苗雏鸡免疫接种的免疫效果。
关于黄芪多糖在增强犬免疫功能的报道相对较少。郭晔等[20]在45日龄幼犬首次免疫犬瘟热、细小病毒二联活疫苗后,给犬饲喂黄芪多糖粉,剂量0.1g/kg,每天1次,连续6d,对照组正常免疫但不饲喂黄芪多糖粉,免疫后第30天对犬进行静脉采血,用HA-HI试验测定血清犬瘟热病毒(CDV)和犬细小病毒(CPV)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试验组血清中犬瘟热病毒(CDV)滴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黄芪多糖试验组血清中犬细小病毒(CPV)滴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该研究证实,幼犬首免时饲喂黄芪多糖粉能提高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的抗体效价,提升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在成年史宾格犬免疫接种英特威犬四联疫苗时,同时以0.1mL/kg的剂量给犬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免疫前1d、免疫后7d、免疫后14d静脉采血,采用V200型安捷荧光定量检测仪检测犬瘟热病毒(CDV)和犬腺病毒(CAV)的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免疫接种前1d2组犬瘟热病毒IgG抗体滴度和犬腺病毒IgG抗体滴度没有差异,免疫接种后7、14d试验组犬瘟热病毒IgG抗体滴度和犬腺病毒IgG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证实黄芪多糖注射液能促进犬机体犬瘟热病毒(CDV)和犬腺病毒(CAV)抗体的产生。
3.2黄芪多糖对犬疫苗免疫后机体指标的影响
4、小结
成年史宾格犬免疫前注射黄芪多糖,能加快犬瘟热病毒(CDV)和犬腺病毒(CAV)抗体的产生,提高犬瘟热病毒(CDV)和犬腺病毒(CAV)抗体水平。将黄芪多糖引入到犬的疫苗免疫程序中,能提升犬疫苗免疫的效果,为改进犬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赵航.犬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F81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2]胡海英.犬细小病毒的治疗原则和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6,36(14):100.
[3]吕萍.中药黄芪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4):193-195.
[4]胡光星,张焕峰.中药黄芪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3):166,169.
[5]胡妮娜,张晓娟.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1,38(1):766-82.
[6]刘颖,张金莲,邓亚羚,等.黄芪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0):6035-6038.
[7]孙晨,朱辉,董德涛,等.黄芪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山东化工,2020,49(8):27-28.
[14]吴英萍,张永杰,杨文奎.黄芪多糖联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3):1830-1832.
[15]何丽红,郑宣,莫佳航,等.黄芪多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表达VEGF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25(6):862-867.
[16]闫伟华,常静侠.黄芪多糖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8):953-955.
[17]刘丹华,张瑞莉,田旭,等.黄芪多糖在LPS诱导的DF-1细胞炎症反应中的抗炎作用及其调节机制[J].中国兽医学报,2021,41(1):143-149.
[18]钱俊栋.黄芪多糖对藏系羊免疫力水平的影响[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6):10-12.
[19]汪宏才,温国元,任项霏,等.黄芪多糖对新城疫活疫苗免疫增强的作用[J].中南农业科技,2023,44(5):49-51.
[20]郭晔,王秀敏,侯晓礁,等.黄芪多糖粉对犬瘟热和细小病毒抗体效价影响的研究[J].兽医导刊,2016(15):72-73.
基金资助:公安部警犬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jq01);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是对养殖业最具威胁的霉菌毒素之一,存在于谷物、油籽、坚果和香料等多种农作物中。AFB1污染属于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肠道是AFB1进入机体后首先接触的生物屏障。被AFB1污染的食物或饲粮进入机体后可使肠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调,进而导致肠道结构损伤。
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具有促进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影响生殖和免疫等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肌肉和骨骼等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方面[4]。GH基因在组织和细胞中发挥作用,首先与靶细胞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结合,由GHR基因介导将信号转入细胞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
由于ADV具有宿主范围广、感染效率高、易于培养和纯化、基因结构稳定等优点,通过修饰ADV衣壳蛋白构建的ADV载体已被用于基因治疗及疫苗开发[2-3]。重组ADV载体也被应用于对抗人类或动物病毒性疾病[4]。关于CAdV、PAdV及FAdV-4研究较多,主要倾向于Fiber、Penton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5],对其余ADV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在多羔母羊妊娠后期,由于日粮结构改变及胎儿增重,母羊激素水平、代谢状态及免疫机能都会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增加酮症、炎症性疾病及产前瘫痪等风险[2]。代谢组学是一门探究疾病成因、反映生物标志物、描述疾病及监测和预测复杂疾病的学科,其中包括对机体整体水平上代谢物变化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3]。
作为一种典型的原核表达系统,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因生长速度快、连续发酵能力强和成本相对较低,被广泛作为外源蛋白表达的细胞宿主,而外源蛋白的表达形式主要分为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8]。陈忠广等[9]利用稀释复性法探讨了不同条件对重组犬IFN-γ(rCaIFN-γ)蛋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猪流行性腹泻(PED)在我国传播并流行[1]。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猪肠道疾病。该病毒可影响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并使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仔猪感染的死亡率高达100%,临床症状为急性衰弱性腹泻、呕吐和脱水[2]。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能够引起家猪高热、皮肤发绀、内脏及淋巴结出血、呼吸困难、喜卧嗜睡等症状,最后导致急性死亡,病死率可达到100%。亚急性ASFV感染不会使猪群发生急性死亡,但致死率仍有30%~70%。慢性ASFV可以使少数猪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猪终生带毒的概率为10%[1]。
赤羽病又称阿卡斑病,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的赤羽病病毒(AKAV)感染牛、绵羊、山羊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反刍动物疫病,主要通过蚊虫和库蠓等媒介昆虫传播,也可通过子宫内感染垂直传播,临床上主要以怀孕母畜繁殖障碍以及新生动物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为特征,因该病于194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发生而得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