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一个清晨,背着书包穿梭于街头巷尾的学生们再度塞满了城市的街头,学校里也再度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在位于成都的一家犬类培训机构里,狗也“开课”了——伴随“坐”“卧”“来”的口令,它们在草坪上时跑时停,奔来跑去,不亦乐乎。
随着大众对宠物犬行为文明程度要求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警犬、导盲犬、搜救犬等工作犬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有越来越多的狗开始“进学堂”。这意味着,给它们当“老师”,成了一份新兴的职业。
王一吉(左七)目前是成都市公安局某分局巡警大队的特聘警犬技术专家图/受访者提供
“坐!”“卧!”“搜!”,伴随着简洁精炼的口头指令和手势信号,成都市公安局某分局巡警大队的训练基地内,一场特殊的训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受训“战士”当中,有一批特别的存在——警犬。在特聘警犬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它们与“好战友”警犬训导员默契配合,衔取、扑咬、爬梯……各个项目练得热火朝天。
这名特聘警犬技术专家叫王一吉,是位90后,方圆脸、话不多,言谈间带着成都人特有的直爽和热忱。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是一名从事训犬工作近十年的高级训犬师。不过在大学时,他的专业方向是跟警犬甚至训犬八竿子打不着的建筑行业。2015年,从体制内走出,他创办犬校,靠着对狗狗们的爱,还有认真不懈的专业态度,他在训犬这份还并不那么大众的事业中找到了自己。
从半路出家到训犬专家
“那是2015年左右,我当时在体制内工作,收入在成都是比较高的,但是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有种说不出的乏味,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就想换个生活方式。”琢磨了一阵之后,一直非常喜欢狗的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先去学训犬,然后再开个“犬校”。
据他回忆,当时国内即便是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对职业训犬师这个工种,也几乎没有什么认知。所以,他一开始根本没有把辞职的消息告诉父母:“毕竟不像现在,大家知道有训犬师,可以对宠物犬做行为习惯的矫正,也可以培训警犬、导盲犬、搜救犬等等这样常见的工作犬。”当时人们只是把训犬师称作“玩狗的”。
那么,训犬要去哪里学呢?
他介绍说:“国内早期的持证训犬师,大多都是从欧美培训回来的。因为在欧美,无论是宠物产业还是工作犬产业,起步都比我们早,也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条。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以学习国外训犬技术和方式为主。”正是通过这一渠道,他考取了训犬师证。
“据我所知,国内目前持证的训犬师大概在几万人,具体到可以训练警犬的,可能在一万多人。”他补充说。
有了证之后,这位性子风风火火的成都小伙默默卖掉了自己的代步车,换了30万元,在成都一处农家乐盘下了20亩地。在经过工商注册、场地修葺、设备添置和人员招聘等常规操作后,他的“嘉林犬校”开张了。
或许是时运,在彼时的成都,宠物培训学校还是一片无人涉足的蓝海,嘉林一开业就受到了当地养犬家庭的欢迎,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最多时,犬校内一个月同时有八十多只犬受训。
就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城镇宠物数量也会逐步攀升,这一规律在中国也不例外。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宠物犬的数量达到2740万只,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攀升至5400万只。
乘着这一东风,从2015年至今,王一吉的犬校以几乎每年新增一家的速度拓展,目前在成都、重庆、上海、武汉、长沙已有7家直营店,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直营犬校,平均每年训犬量在一千只左右,训练对象主要是宠物犬。
与目前一些犬校采用加盟扩张的运作方式不同,王一吉始终坚持直营犬校的理念,“连训犬师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每家犬校都有十多名训犬师,另有一些后勤工作人员”。
坚持亦有回报,犬校不光在业界打响了名气,2021年时,他本人更是被成都市公安局某分局巡警大队特聘为警犬技术专家,为该大队的警犬训导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培训支持。和嘉林犬校对普通宠物犬每月6000元/只的收费不同,警犬培训属于警民合作项目,不涉及营利,但每年会有一笔财政补贴给到合作的警犬培训基地或者特聘专家。
小宠物闯出“大课堂”
相比小众的警犬训导,宠物犬训练的应用范围更广。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在中国城镇家庭中,宠物狗的数量超过5400万只,算下来平均每3户中国城镇家庭,就有一条宠物狗。普遍来讲,猫以宅家为主,但狗在社会活动中范围更广,所以人们对狗的社会化要求也就更高。
根据“狗托智库”统计,目前国内仅针对宠物狗的培训学校就有超过2000家,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宠物狗培训学校数量最多。
这些犬校的训犬服务主要针对犬的这几大问题进行培训:护食(咬到东西不肯松口)、爆冲(不顾牵引突然冲出去)、打架、难以召回、过度敏感。有这些问题的犬通常攻击性很强,危险系数大,严重时主人也难逃被咬。
王一吉介绍说,相比拉布拉多、金毛、萨摩耶等性格温顺、在工作犬应用中较多、且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经过长期驯化的中大型犬,一些小型犬犬种的社会化并不完善,“所以经常有人说小型犬更凶、更容易‘拆家’,比如泰迪、博美、吉娃娃等”。但总体来说,无论是中大型犬还是小型犬,都需要良好的引导,才能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最起码要做到不随意攻击、不乱吠、在指定地点排泄等等”。
作为爱狗人士,王一吉开设训犬学校,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改善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是规范源头的宠物狗的行为,也是告诉狗主人,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宠物,希望宠物狗受到正确训练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养狗引发的潜在问题”。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2022年发布的《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仅2011年,中国城镇宠物培训渗透率就同比增长了116%,而整体的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预计今年将突破1500亿元。看起来,主人花钱将宠物狗送到犬校学习这一趋势,正让小小的宠物,闯出一片“大课堂”。
那么,一条宠物犬的受训学费是多少呢?
笔者咨询了上海多家宠物犬培训机构,这些犬校基本都是采用“寄养培训”、按月收费的方式,包含犬的食宿,学费基本在4000元/月到7000元/月之间,客户大多在25岁到45岁年龄段。
杭州90后养犬人Luci表示,她家去年送一只柯基“上学”的学费是5600元/月。
“因为它太爱在家撒欢了,一听到什么动静就要叫,不少邻居来投诉,我和家里人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但又管不住,所以就送去训练了。训练内容包括坐、卧、立、随行、叫和定等基础性指令动作,还会教它什么行为是不可以的。训练时是寄宿在犬校,主人可以预约去看自己的狗。一个月训完就领回来了,还是有效果的,不乱叫了,也更听话了”。Luci还提到,除了基础训练,部分犬校还提供一些更有可玩性的训犬项目:“比如有些人喜欢训练狗狗玩物体寻回的,那就要付额外的价钱。”
“生意没想象中好做”
从宠物犬的学费看起来,训犬似乎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有新一线城市训犬师向笔者透露,如果是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训犬师,“只要稍微勤快点,底薪加上提成,月薪两万以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做得再好的,月薪三万也有”。
由此看来,对训犬师个体而言,收入称得上令人满意。那么对训犬机构而言,情况又是如何呢?
据了解,一家成熟的训犬学校,正常情况下,每月在训犬数量基本能达到60只以上。但受访人也提到,宠物培训更多是一次性消费。经过数月的学习,宠物狗达到主人预期的效果即可毕业,很难收取二次及以上的培训费用,重新送返学校培训意味着训练效果不佳,犬校大多不会二次收费。也就是说,宠物培训,并非一门可以依靠复购率做大的生意。
此外,训犬也讲究因材施教,先要给受训犬做测试,判断其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每条犬的问题不一样,需要训练的项目也不同,这导致单个训犬师最多只能同时带训五六只犬。如果犬校想要扩大带训犬数量,那就必须招聘更多训犬师。然而,培养一名成熟的训犬师,通常也需要几年的周期。
对此,宠物培训机构纷纷在挖掘宠物培训之外的其他需求,将宠物培训、售卖狗粮和狗类用具、售卖幼狗、名狗种公借配、寄养、宠物美容和宠物摄影等服务组合起来,提供一站式消费,拓展营收方式。如此一来,宠物机构便可将一次性的培训课程转变为长期消费。
王一吉就提到,他的犬校不光有训犬服务,还有训犬师培训学校、自研狗粮、宠物寄养等服务,“但主要的业务还是训犬,收入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七成”。
当然,乘着宠物消费的东风,训犬行业在吸引越来越多人入局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有受访从业者表示,因为是新兴行业,大多机构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所以训犬行业目前有些“鱼龙混杂”,导致有些宠物主人的“送训”体验不佳,“最典型的就是有的人觉得训练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另一方面,由于外界对训犬师这一职业的认知尚不多,因此时常有人质疑其在训练过程中是否涉嫌虐待动物。有受访者提到,有时他们会在社交平台发布一些训犬视频,因为训犬时免不了要对犬只施压,可能会使用到击打等“警告”方式。部分狗主人和网友会对他们提出非议,甚至谩骂。“还有发私信来骂我们的,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一位受访者委屈地表示。
显然,当外界对训犬的认知依然缺乏的情况下,这些困扰只会继续存在。幸运的是,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修订版)》里,“宠物训导师”已作为一个单独的行业跻身在列。“如果有权威机构能为我们背书,外界对我们的理解应该也会多一些。总之,我们离‘专业’更近了。”一位训犬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