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养宠物,许多家长都存有保留,他们出于爱护孩子或者其他原因拒绝在家长养宠物,特别是猫狗,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至少提出过不只一次想养一只宠物的要求,似乎孩子与宠物之间,天生存在着一种割舍不了的联系。
宠物在家庭中,
对孩子有什么好的影响和作用?
01责任感的最好实践
给孩子读过绘本的父母都知道,绘本故事中大部分角色都是动物,以动物来演绎要传达给孩子的道理或主题,孩子更易接受,这是因为,在孩子看来,动物活得非常自由,散发着让人快乐的天性,比父母有趣得多。所以,养一只宠物,是大多数孩子从小都会萌生的一个愿望,不管是狗狗、猫咪,还是雀鸟、鱼虫,甚至乌龟、仓鼠,这些都非常吸引他们。
在绘本《照顾一条小狗有多难》:阿波林在公园的灌木丛里遇到了一只找不到主人的小狗,她把小狗带回了家。但是,阿波林发现养小动物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而在绘本《我要大蜥蜴》中,阿力经过与妈妈不屈不挠的劝说和谈判,终于拥有了自己想养的宠物。为了照顾好自己的宠物,阿力做好了打扫笼子、整理自己房间、用零花钱给宠物买食物、负责自己和宠物身体清洁等等计划。
有趣的故事背后,我们看到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有幸养了宠物一定要好好对它,这是我的责任。一般来说,孩子都会与父母协商,承担起照顾宠物自己能做的一部分事情,比如:打扫、喂食、陪玩等方面,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增强责任心,同时也提高了付出关心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把自己当作家庭中最需要照顾的角色,这点非常可贵,而这是宠物的到来让孩子自己明白的。
02尊重生命,学会感恩
不管是电子宠物、毛绒玩具,还是手机游戏中的角色,对孩子来说都不是真正的生命,没办法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奇妙。而一只可爱的宠物就不同了,无论大小,它们都是活的,温暖的,可以互动的,通过宠物,孩子可以看到另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生命。
2016年凯迪克金奖绘本《寻找维尼》,讲述了一头熊跨越几代人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熊从被一名士兵收养为军队的团宠,到后来成为小姑娘的朋友,这只全世界孩子钟爱的维尼熊,展现了动物与人平等共处,互相依赖的感人经历。从宠物身上,孩子拥有了另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养宠物的家庭担心一件事,那就是宠物的死亡。本文开头那位家有小狗的同学,告诉我他家里曾经养过一只猫,他经历了小猫出生、长大、生病、离开的整个过程,当猫咪因病死去的时候,他哭了很久,还为猫咪写了一篇长长的日记。后来,在奶奶生病住院时,他主动要求参与照顾,帮奶奶送汤,给奶奶擦脚......动物的离去,就像一场高质量的“生命教育”,只有参与了的人才能真的懂得其中的意义所在。
03贴心陪伴,疗愈心情
现在很多孩子放假在家里,面对的只有一堆冰冷的玩具或者电子产品,但是如果孩子有只宠物,它会给孩子带来的不只是欢乐。虽然宠物不会说话,不会写字,不会玩高级的游戏,但是它们的眼神里总有孩子的影子,大部分主流品种的宠物狗和宠物猫对孩子都很温柔。宠物对主人是忠诚的,他们会很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话,慢慢的,宠物对孩子也会有保护意识。
养宠物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狗和猫做动物医生,在国外也已经不是新鲜事了。现代护理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曾经记录道:小动物可以减少生活在精神病机构的儿童和成人的焦虑。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不乏关于动物辅助活动或干预的实例。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孩子或是已经患上抑郁症的孩子来说,宠物将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并且帮助治愈他们。
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绘本《我的名字叫鲍勃》和同名电影曾经红极一时,故事中那只叫鲍勃的流浪猫,陪伴、治愈了收养它的主人詹姆斯的情绪,而且使他从一位伦敦街头艺人变成了畅销书作家。Bob以一只懂爱的猫,告诉世人爱,不光是接受爱,也要忠于爱,更要付出爱。
04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这是一项以前所有人都不会相信的结论,而现在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接触宠物是有益的。波兰科学家Hanski在《小儿科学》期刊的研究报告结果令所有人震惊,该研究发现,家里有养狗的孩子们比家中没有养狗或猫的儿童更健康,也就是说,一整年没有生病发烧的健康周数多出31%。此外,在家接触狗的儿童减少44%的中耳炎,减少20%的发烧,以及比没有养狗的儿童减少29%的抗生素疗程。
美国过敏、气喘及免疫学院(ACAAI)会长樊曼也表示:“从这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早期就暴露在特殊环境中,可以增加免疫能力而形成保护作用,降低日后发展成过敏的机会。”瑞典和美国科学家合作进行过一项针对宠物过敏症的研究,过敏症专家爱娃·莱马克的研究小组对瑞典2454名7~8岁儿童进行追踪观察,每4年进行一次皮肤过敏试验,得出结论:养猫不一定会增加儿童患病的风险。
广州电视台《健康100FUN》节目曾经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挂帅的国内呼吸科权威专家团队“钟南山团队”做过一期节目,钟院士在节目中提出:城市儿童患哮喘等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建议家长可以考虑在家中养宠物,这样可以帮小朋友适应过敏源。广医一院变态反应科主任李靖也表示,除非小孩真的天生就对宠物过敏,可能就不行,但是他从小家里就养狗养猫,其实是对小孩子的过敏是有保护作用的。
虽然某些家长认为不养猫狗就不会引起过敏的看法是不正确的,过敏症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如果病人患有过敏症,往往是因为有家族过敏病史。但始终要明白:宠物毕竟是宠物,在家庭中,家人,特别是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
如果家有宠物,父母应遵守的法则
孩子第一:
不要将孩子独自和宠物呆在一起,绝对不能让新生儿或婴儿和宠物单独呆在一起,父母要时刻的陪在孩子身边,防止宠物有攻击孩子的情况发生。
睡觉分开:
绝对不能让孩子和宠物一起睡觉,平时就要训练宠物不上床,养成固定地点休息的习惯,让孩子和宠物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环境卫生:
父母要负责绝大部分的卫生清洁,防止动物身上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传播给孩子。保持动物使用的碗盘干净,窝垫定时消毒,每天清理猫砂。随时用适当的工具清理房间和沙发,主要是针对动物掉落的毛,同时要经常给孩子的玩具消毒。
慎重选择:
挑选宠物既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格外谨慎,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小动物种类很多,如果孩子刚开始接触宠物,可以选择颜色鲜艳、易饲养的小型宠物为好,比如金鱼、小兔、仓鼠、小乌龟等。如果选择饲养了猫狗,则要按时注射疫苗,做好给宠物的驱虫。
如果家有宠物,孩子应遵守的法则
了解宠物生活习性:
宠物不会说话,是通过身体动作和叫声来表达情感的,如对你低吼、露出牙齿、背毛竖起、后退、耳朵向后缩,这些狗和猫的身体语言代表着的恐惧、害怕、紧张,有可能实施攻击等,对宠物的食物也要有所了解,以免喂错东西,影响健康。
学习与宠物一起玩的方法:
抚摸让宠物感到舒适的身体部分,不能用手去戳动物的眼睛、耳朵,或者把手放进宠物的嘴巴里,拖着宠物的尾巴或者乱扯它的毛。宠物吃饭、睡觉、抱着玩具时,不要打搅它们。
洗手:
摸完宠物要立即洗手,特别不能用摸过宠物的手揉眼睛,或马上玩玩具吃东西。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遇到陌生的宠物,即使有人栓链牵引,也不要上前触碰、挑逗,以免宠物发生应激发应,伤害到自己。
温馨贴士:
总结:
不养或不主张养宠物的人,以更客观的态度和更科学的精神去看待养宠物这件事,切莫再发生最近抗疫过程中,某些地方当街棒杀宠物狗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