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不愿说话可能是种病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11.02

【留美学子】第2437期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前期发表了令千万家庭泪奔的父亲泣血日记曝光:16岁儿子抑郁自杀后,家人才发现,当孩子向大人发出求救信号时,竟然一一被忽略!!!

也有这样一些孩子,从小不爱说话,父母往往以为是还没到时候,却不知道孩子可能得了一种病——选择性缄默症。

本文来自这位爱心妈妈为社区家庭做的【关于选择性缄默的科普讲座】文字整理。

最最重要的一点:早发现、早介入、防患于未然。

讲座一共10章,大纲目录:

1.什么是选择性缄默症2.选择性缄默与自闭症的相似和区别3.如何在学校帮助有选择性缄默症和或有这个倾向的孩子4.什么是“投射“疗法5.如何在校外帮助选择性缄默孩子6.校外的心理医生治疗是否有效7.如何帮助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8.升年级和转学的挑战9.对于诊断为选择性缄默的孩子,最佳用药年龄及药物的副作用10.华裔家长要从遗传、人种、语言和文化四方面理解选择性缄默的成因补充:SM和ADHD的对比

“选择性缄默”的概念、发现和应对

由于美国SM的发病率不到1%,大部分老师、儿科医生、儿科心理医生和儿科精神科医生都没有经验。很多孩子因此而延误了最佳干预和治疗时机。亚裔孩子在美国的SM发病率远高于其他族裔。在确诊之前,SM的孩子很小就会有一些焦虑的症状,但一般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因此,当老师反映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家长会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应对。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拍的照片给了我最早的暗示:女儿有焦虑的问题。相比之下,对待陌生人和镜头儿子非常放松。其他SM的家长也有类似的体验,很多孩子到了小学,在学校拍照片时,仍然是这种面无表情的焦虑状态。在她能够和PreK老师交流后,仍然很难让陌生人为她拍照。女儿的百天里没有任何焦虑的迹象。我在旁边逗她时拍的,她不能直视镜头和摄影师,肢体语言仍然显示了焦虑。

第二章选择性缄默与自闭症的相似和区别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在学校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自闭症,相似的行为是不说话、无眼神交流、独处、面无表情。无语言的自闭症孩子前额叶的连接不畅,后脑视觉神经发达,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图像的形式来表现的,要变成语言有一个艰难的转换过程,需要从小得到训练。

自闭症孩子的社交焦虑(无眼神交流、独处、面无表情)是因为他们不能明白社交规则、不能自然地注意社交信息、不会用语言表达造成的。选择性缄默的社交焦虑是由于他们过于敏感、害怕受到评判和对陌生人不信任造成的。同样的表象,但有本质的区别。自闭症的男孩比例高于女孩

选择性缄默女生多于男生

第三章如何在学校帮助选择性缄默或有这个倾向的孩子

首先,

要求校长为孩子安排两类老师中的一个:1.性格温和、不对学生大吼大叫的老师,本人小时候就很害羞的最好,孩子对这类老师比较有认同和亲切感,降低焦虑;2.或者性格开朗、智慧并且有幽默感的老师,孩子容易受到这类老师正能量的感化,变得放松(breaktheice)。第三,

允许家长陪读。4岁至6岁时的孩子处于朗读期,还没有默读的能力。如果家长可以在教室里和孩子读书,孩子可以学会适应在教室里听到自己的声音,老师和其他同学也知道孩子的读书和语言能力。第四,

家长尽可能多地去学校做志愿者,以积极、愉快的形象出现在孩子视线里,和孩子一起吃午饭,放学后可以在学校逗留,去图书馆读书,和老师打招呼和交谈,鼓励孩子与父母一起为老师做课堂准备。第五,

孩子与老师的交流要循序渐进。从点头摇头、yes和no、单个词、到整个句子;对于单个词都无法说的孩子,可以借助吹气管发声,然后用声带不震动的嘘声,进而用假声;从通过玩具(投射projection)的假声,到可以用自己的真声说话;从只和自己班的老师说话,到和其他老师说话。第七,

第四章什么是“投射”疗法

投射(Projection)是将一个人的情绪和感受投射到其它实的或虚的物体上的方法。投射疗法对焦虑症和心理伤害(trauma)病人都有一定的效果,它的具体应用有很多种,严重的心理伤害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帮助进行。

1.选择性缄默:

我的女儿四岁时,通过一个羊绒玩具“小羊Lamb”帮助她克服了焦虑,逐渐在课堂上说话。这只小羊的头比我女儿的大一些,可以整个挡住她的脸,一只爪子上有个小按钮,按下去后会发出短暂而轻柔的咩咩声。她把脸埋藏在羊的后面,假装小羊的声音,举羊爪子、替小羊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同学交流。逐渐地,她可以露出自己的脸,用自己的声音。后来只需要抱着羊,最后可以把羊放在座位边。这个过程经历了5个月。这就是那只女儿最爱的小羊。

2.心理伤害:

老师制作一块展示板,上面有荷叶、青蛙和水塘。荷叶代表休息角。青蛙上有每个孩子的名字。水塘代表教室的活动。当某个小朋友不守纪律的时候,老师会对写着那个小朋友名字的青蛙说:“某某青蛙,你一定累了,去到荷叶上休息以下吧。”经过训练,那个小朋友会自动坐到休息角里等一会儿。一般的规则是几岁就坐几分钟。然后再加入教室的活动。这张图是一个类似的例子。4.课堂应用(Kindergarten):

老师在第一天开学时就引见一个假想的小朋友Freddie给全班同学。老师会告诉大家这个小朋友经常出岔子,大家要帮助他,而且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当一个小朋友做错事的时候,老师会让他说出自己的行为是什么,然后说,“Freddie也做过这样的事,大家觉得Freddie应该怎么做呢?”假想的Freddie例图。5.情绪化的孩子:

找了一些不同色彩的绒线,给一只孩子喜欢的羊绒玩具狗做成头发,每一根绒线代表一个情绪的名称。每次孩子发脾气又说不清楚的时候,把小狗抱来,把“头发”揉成一团,说,“狗狗的情绪头发乱成一团了,宝宝能帮妈妈梳理它吗?”当孩子能把情绪说清楚了,也就不发脾气了。这是实打实的“梳理情绪”。群里的一个家长曾用Snoopy做为梳理孩子情绪的玩具。

6.如果孩子被老师投诉,

但又说不清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可以通过画一个假想人物,来呈现一天中发生的事,或者是孩子记忆中的事。我通过这个方法了解到我女儿的第一个Pre-Kindergarten老师责怪她不说话,说她如同婴儿一样愚蠢无能。“Stupid”这个词,一直到初中她还记得,其负面影响是长远的。7.把个子高大、

怒气满面的人想象成小熊泰迪TeddyBear,会减少对那个人的恐惧感。这是Konefal博士的方法,帮助我消除了噩梦。8.把大吵大嚷的人想象成不停叫喊的

(小于十磅的)小狗,会减少烦躁感、屏蔽对方的无理、甚至会可怜对方。这也是Konefal博士的例子。9.还可以用于换位思考训练。

第五章如何在校外帮助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具体的措施有:1.老师家访是最有帮助的,

但每个州有不同的教师行为要求。我们在亚特兰大时,老师不允许家访;我们到了科罗拉多州后,老师很主动地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我家玩;新泽西州也不许家访,一个智慧的家长安排老师在公共场合“偶遇”孩子。孩子在这个年龄认为老师是住在学校的,和父母不是一类人,不食人间烟火,当发现他们也是一般人的时候,焦虑就减少很多。2.多安排与同学的playdate。

最好开始在自己家,这样的环境孩子最放松,也最容易和其他孩子沟通,然后到公共场合,最后到学校的playground、图书馆。3.宠物可以减少孩子的焦虑。

不怕苦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最终增加自信心,增强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选择性缄默的孩子,他们的焦虑水平比较高,不太容易参与新的活动。父母要有强大的信念,就算孩子显出极度的焦虑和哭闹也不放弃,耐心耐心再耐心地陪着。

我女儿参加过的校内外项目:体操、跳舞、游泳、网球、中文学校、钢琴、小提琴、法国圆号、学校越野长跑、学校田径、滑雪、旅游、暑期夏令营等,现在还保留有其中的不少项目。举例说明“宠物的作用”:

我家的狗名叫Cookie是女儿三年级开学一个月后来到我家的,当时只有两个月大,是一条淡黄色的拉布拉多(yellowLabradorRetriever)。这是美国最常见的家庭犬,对人非常友好,适合有小孩子的家庭。我家离学校很近,每天我都是走路送孩子们上学。

以前,女儿在路上很少说话,见了人也不打招呼,别人和她打招呼,她只是报之微笑。自从牵着Cookie上学以后,她就像变了个人,兴高采烈地指挥着Cookie,别人见到狗狗,问名字、多大了等,她都会回答。

不久,Cookie成了学校的明星,虽然不可以踏进校园,在岔路口,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和它打招呼,还问女儿是否可以摸摸它,家长们和值班的老师也和女儿聊天。女儿情绪不好时,只要狗狗在身边,就会烟消云散。这是女儿在学校画的她和狗狗。举例说明“耐心引导”:

女儿6岁进游泳队。由于她严重的社交焦虑,进游泳馆时常常以泪洗面。但她有个非常有爱心的大学生教练,只要她下了水,她的教练就会把她逗开心。正式比赛她也参加,而且要去附近不同的城市比。

刚开始她极度紧张,很多动作不到位,而且6岁要和8岁的一起赛,没有拿过奖条(ribbon),比赛前后都会哭,我每次都微笑地陪着,告诉她妈妈相信她能够做到,每次都会有进步。

8岁时,她每次比赛都能拿不少奖条(前15名),慢慢地对得奖淡化了,也不怕去新的环境比赛了。当她9岁要和10岁的一起比时,又是一个奖也拿不到,但她自己不着急,说,“只要练下去,10岁时肯定会拿奖的”。

举例说明“培养音乐兴趣”:

女儿7岁开始学钢琴,她是个自律的孩子,练习不需要我督促,第一年进步不小,但开始弹协奏曲concerto后,发现她可以学会曲子,但不喜欢进一步的练习,学了三年后,基本乐理和音准都掌握了,就决定不学钢琴,而是专注于已经拉了一年的小提琴。初中的弦乐队特别初级,在哥哥的影响下,她6年级又开始学法国圆号,8年级时进了学区的荣誉乐队HonorBand。

9年级时,她不忘刚学小提琴时的梦想,想尝试高中弦乐队,暂时放弃了法国圆号。坚持还是放弃,有时候不是那么明了,我的原则是三年为界。举例说明“培养集体运动”:

有焦虑的孩子,有时候不能把课外的活动能力,直接转化成学校集体活动能力。参加学校课外的TeamSport集体运动项目,对提高孩子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内动力(selfesteem)都很关键。不喜欢肢体碰撞式运动的孩子,可以从越野长跑入手。

小时候害怕参加新的项目时,女儿只会哭,有时候会找借口(如:泳池水太冷),还不敢说“不”。到了初中,翻白眼、发脾气是很正常的行为。“温柔地不放弃”是家长的必备心理素质。我要求她参加一个赛季的运动,如果不喜欢,下一年可以不参加。从此,她坚持了初中三年的三个秋季越野长跑。9年级由于脚趾骨折没能参加,还感到遗憾。

第六章校外的心理医生治疗是否有效绝大多数选择性缄默是在学校发病的。校外经验的心理医生Psychologist可以帮助家长制定干预计划和评测孩子的进展。儿科心理治疗childpsychotherapy,如果不是在学校进行的,不会有效果。语言治疗师SpeechTherapist,如果可以介入教学,在学校帮助孩子克服焦虑,会有一定作用,这在某些州,也许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儿科精神科医生ChildPsychiatrist是有处方权的医生。对SM有经验的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在行为干预和心理治疗效果不够的情况下,低剂量的提高血清素的药物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家长要注意,有SM治疗经验的医生很少,我查到的数据是只有约9%的儿科精神科医生有这个经验,希望会逐年增加。

第七章升年级和转学的挑战美国的小学虽然也有班主任,同学都在一个教室,但老师和同学都只在一起一个学年,下一年,不仅换老师,不同班的同学也重新组合,同过班的同学不多。对于有焦虑问题的孩子,新的学年是一个新挑战,要重新适应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转学的挑战就更大,要适应新环境,而且可能一个朋友都没有。因此每次升级或转学都要写信给校长争取支持,找到适合的老师,并在暑假前拜访新教室和新老师,次数越多越好。每一个学年结束以前,四月份左右,美国小学的校长会发通知给家长,可能包括对现在老师的评估和对下一个学年的期望。这是一个与学校沟通的最佳时机。家长要把现任老师对于孩子的好处面面俱到地描述一番,赞扬校长按实际情况为孩子配备了最适合的老师,孩子的进步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后,要把孩子需要的“两类老师”重申一下,希望下一年孩子顺利过渡。美国的学校分班时,家长不可以指定老师,只能提出什么样的老师适合孩子,然后,由校长分配。但要好的同学可以要求有一两个分到同一个班级,这对SM的孩子很有帮助。经常去学校做义工的家长,特别是PTO,会有机会接触高年级孩子的家长,从他们那里了解高年级的老师中哪个适合孩子,那个老师的特点是什么,因此,写老师要求时可以有的放矢,命中率较高。

有的学校校长还会听取现任老师的建议,所以,和现任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在班里做义工是最好的沟通方式。),让他/她推荐目标老师,基本上会稳操胜券。校长愿意在问题发生前防患于未然,如果安排不妥,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除非有严重的虐待问题,校长是会站在老师那边的。家长做足功课,极为重要!

第八章如何帮助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初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是“选课制”,这与高中和大学相似。美国的小学生有固定的教室和班主任,与中国的差别是每年都要把学生重新分班,每升一个年级,开学时都是新同学、新老师,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适应环境。

我的个人体验是,孩子一定要在自己擅长的某些方面参加功课academic以外的活动:管乐队、弦乐队、合唱团、越野长跑、田径、游泳、各种球类、国际象棋、科学杯、科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机器人竞赛等等。他们会在这些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其中,音乐是令人放松又有合作精神的活动,亚裔孩子大多数从小有一些这方面的训练,比较普遍的是钢琴,虽然钢琴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乐理的学习、音乐的欣赏能力等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它是一个孤独的乐器,很少有机会与其他人一起学习和表演,除非热爱,很多人到了高中以后难以坚持下去。

第九章对于诊断为选择性缄默的孩子,用药最佳年龄及药物的副作用选择性缄默症的治疗因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第一年龄阶段:4-5岁(Prekindergarten和Kindergarten)

是最佳的行为干预年龄,一般不需要吃药。如果过渡工作做得较好,环境没有太大变化,孩子的情况很可能就稳定下来了。

第二年龄阶段:6-7岁(小学一、二年级)

需要药物和学校的特教服务共同治疗,当孩子习惯不说话以后,会很难改变。第四年龄阶段:初中以上的孩子药物的作用会比较有限,

特教心理治疗也会更加困难。这类药物的负作用,最主要是影响入睡,还有的孩子会有腹痛、腿痛等症状。医生有相应的措施,还可能需要换不同的药,看哪个负作用小。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有差异,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向医生反应情况。在药效稳定后,精神科医生的复诊间隔会拉长,从一个月一次到三个月一次,不等。同时,儿科医生需要定期一个月一次随访。总之,6-7岁是治愈选择性缄默的关键年龄。

文化环境的不同是一些孩子SM的诱因。对于华裔孩子,中国的文化是“沉默是金”,课堂上不要求发言,不说话不是问题,有的老师还更喜欢上课不说话,但考试成绩好的孩子。一个家长根本不记得小时候不说话的事,因为从来没人批评她,成人后听姐姐提起,才记起有这么回事,她现在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和校长、学区委、律师、保险公司争取权益。

还有个家长,小时候不说话,但成绩优异,老师总是护着她,慢慢就开始说了,现在从事管理工作。我所询问过的大陆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都说SM的发病率在中国非常低。在家里说话正常的孩子,如果在学校不说话,大部分家长不会认为是一种病来看医生或进行心理咨询。在完全没有人种、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有数据显示SM的发病率只有0.03%,这比较接近中国的情况。目前美国平均发病率为0.76%。美国的课堂文化,近20多年有很大变化,SusanCain回忆她小时候与我们在中国时相似,大家都坐成排,面对老师;现在是几个人一小组,面对面坐着。这种讨论式教学,对内向、有焦虑问题的孩子很具挑战,是普通美国孩子SM发病率相对高的课堂文化因素。

另外,布什总统的“NoChildLeftBehind”政策,对学校老师特别是新的无教学经验的老师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压力也会转嫁到学生身上。PreK的老师有很多performance的要求,孩子不说话,就无法测试test是否在学习上有进步,就无法评估evaluate老师的教学水平。老师的焦虑会极大加重孩子的焦虑,特别是当老师认为孩子是故意不说话时,更是雪上加霜。

补充:SM和ADHD的对比SM和ADHD中的过于敏感同时又焦虑的孩子诱因相同,但由于大脑化学组成不同(SM血清素不足、ADHD多巴胺不足),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ADHD的孩子因环境的刺激而多动,因限制其多动行为而反抗,比较容易情绪激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SM的孩子在同样的刺激下容易畏缩shutdownandwithdraw,不愿意面对冲突,完全处于抑制状态。

问题回答:Q问题的简称

1.Q:你好!孩子与人对话时基本不正视对方的眼睛,是何原因?另外,对于其不想面对的问题,比如家里一个不在了的人,或者令他有压力的活动、学习等,在谈话时他会自然回避,即便你盯着他问,他还是环顾左右而言它,从五六岁到十一二岁一直这样。作者:有的人的思维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的,虽然与自闭症的具体图像不同,是抽象的图像,但直视人的眼睛,会干扰这种图像式思维,因此,这类人说话时会喜欢闭着眼睛、或者盯着远方、或者一个物体。逃避或屏蔽问题是焦虑的一个副产品,是人应激本能反应中的一种。

“标签”是一个双刃剑,家长要学会最大程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来帮助孩子,同时,要教育孩子,SM不是她/他的错,是大脑中化学物质不平衡的结果,家长和学校会尽力帮助她/他。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课外活动,特别是义工,帮助老人、智障人士、教小朋友读书(图书馆经常有需要)等都会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意义和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去照看别人的小孩,小小孩的身上找自己的影子。

孩子要下定决心,在新学校逐步建立语言沟通的能力,同时,药物会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也需要医生的协助。这会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还是有实现的可能。家长一定不要放弃!语言理疗师博士:“讲讲我一个学生的个案--他非常聪明,以前只和家人讲话的时候通过录音和我们交流。语音语调情绪非常活泼,经常一人扮演好几个角色,把一件事情像演戏一样讲出来。他非常不喜欢别人push他讲话,别人越push他,他越不说。

一般12岁是SM小朋友的转折点。这个孩子也不例外,那个阶段他开始跟不同的人说话了。但是他更愿意跟新认识的人说话,而不和认识他很久的人说话。原因是他不希望这些人过于激动,大呼小叫地表扬他说话。

纽约特教老师石荟说:“SM的家长经常讳疾忌医,怕给孩子label成自闭症,所以迟迟不肯行动,错失最佳时机。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怕label,这个label是暂时的,有了label才能够获得额外的帮助,有了额外帮助才有可能去掉label。现在有label,是为了以后没有label。”

“Push”往往是以教训的态度,指责孩子的“不足”,孩子要以讨好或改错的心态来做事。

“Guide”以相信孩子会有进步的态度,正面地帮助孩子制定可行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让孩子自己摸索,做好后盾。引导要有孩子的input,计划要孩子自己制定,他自己决定的事,就不会“过”,如果失败,还可以重来,只要家长相信孩子,不断鼓励孩子。以我女儿游泳为例。

从我的两个群的人数估算,SM倾向的孩子是ADHD的一半,约3-5%。ADHD和ASD在学校有比较完善的诊治体系,SM在十年前几乎不为人所知,大部分儿科医生会告诉你,孩子会自愈willgrowoutofit。我自己是做医学研究的,先生是医生,当时我还在为一家国内的儿科制药公司做顾问,每年代表他们去参加美国儿科学会的年会,接触了几乎所有参加会议的这方面的专家,同时,我自己制定了治疗方案,后来又得到Cook医生的帮助,终于帮女儿走出了SM。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SM仍然知之不多。这十多年来,SM的公益组织一直在不懈地努力,普及SM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病。很让人欣慰的是,资源好的学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专家。我希望的趋势是,当更多的学校心理学家和老师对SM有充分的认识后,早发现早干预,在SM倾向还没有变成病disorder的时候,就帮助孩子走了出来。根源的四大因素是遗传、人种、语言和文化。

THE END
1.养狗害了宝宝一辈子到底该不该给孩子养宠物老师建议,在养宠物之前,应该让孩子明确他或者她的责任,并让孩子参与到养宠物的过程中。推荐所有打算让孩子养宠物的家庭,和孩子一起观看一部名为《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的电影,让孩子意识到养宠物是一种快乐,同时也是一种责任。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宠物也有生老病死,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但我们必须承担终将...https://news.120ask.com/post/348812.html
2.每日热点1123“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类型,是今冬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 一年四季可发生,冬春季高发 “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过,冬春季气温低、干燥,适宜病毒存活,与此同时人体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所以呼吸道...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500
3.小孩咳嗽吃什么好的快小孩咳嗽有痰怎么办环境因素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产品、冷饮等;家里不要养宠物和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等;不要让孩子抱着长绒毛玩具入睡;在浴室和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网;被褥要常晾晒。https://www.snsnb.com/post-3654-2.html
4.宠物掉毛,被婴儿吸进肺里?养宠物与小宝宝是否冲突?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养宠物的不易,体会到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生老病死,孩子便知道...https://www.pzxxw.com/thread-290934-1-1.html
5.把猫当儿子养的都是有病然而,如果这种“把猫当儿子养”的行为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比如过度溺爱、忽视宠物的自然需求,或者影响到了宠物的健康和幸福,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引导。 总之,养宠物是一种责任和爱的体现,我们应该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每个人的养宠方式,同时也应该提倡科学、合理的养宠理念,确保宠物的健康和幸福。https://www.chongwunet.com/cwm/cwmjbcs/wd/200426
6.养汪福利:家里养狗的孩子少生病,原因竟是……“脏兮兮”的环境在过去是让人厌恶的,然而如今却被认为能够丰富小宝宝身上的微生物,从而降低多种疾病的风险,例如肥胖和哮喘。并且,人类最好的朋友在这点上似乎可以帮助我们。 20年的研究表明,家里养狗的孩子比家里不养狗的孩子发生哮喘的几率要低。很多学者将这一发现归因于“卫生假设”,即早年适当接触不洁环境...http://wenhui.whb.cn/zhuzhan/yiliao/20180217/189830.html
7.职场减压方法把烦恼写出来是一种效果显着的减压办法,只要一支笔一张纸,走到哪里都可以实行。而且,没准儿你一不小心就成了作家,可以不再为生计朝九晚五了呢! 职场减压方法2 女性如何解决压力,当女性面对巨大的压力,如何为自己的心理减压也成了摆在面前的一岛难题。生活不该是一根紧绷的弦。为孩子、为家庭、为工作等。女性...https://mip.jy135.com/zhichang/627139.html
8.趣玩ChatGPT回答弱智吧经典问题13. **家庭传统**:在一些家庭中,孩子不参加父母的婚礼是一种传统,可能是出于某种信仰、文化或家庭习惯的考虑。 4. **意外因素**:有时候也可能是由于意外因素,如时间安排、场地限制等原因导致孩子无法参加婚礼。 无论是哪种情况,父母结婚时没有邀请你参加婚礼可能会让你感到失望或困惑,但请记住,这并不代表他们...https://blog.csdn.net/BetrayFree/article/details/137586001
9.新妈妈产后出现心理问题专家介绍,产后抑郁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产妇及其家人对于产后心理问题要有所了解,这是大多数产妇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是体内激素变化导致的一种正常反应,因此不用害怕。 https://www.yjbys.com/xinli/zixun/810271.html
10.英语四级作文:养宠物利弊(精选48篇)和狗一起玩可以让孩子们感到快乐,然后缓解孤独。最近,人们训练狗做某些工作。 例如,当盲人在街上行走时,狗可以成为他们的向导。 然而,养狗也存在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狗会传播疾病。 英语四级作文:养宠物利弊 3 Keeping pets has become a part of many peoples lives, bringing us a lot of joy and compan...https://www.ruiwen.com/zuowen/yingyu/60382.html
11.遗传学家解析爸妈易给孩子遗传的9种疾病你知道吗?父母能把哮喘、肥胖,甚至耳朵发炎这种小病的基因都传给孩子。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孩子身体的养生健康呢? 说起来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从耳朵发炎这种小病到严重的糖尿病……孩子的这些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一种长期困扰父母的疾病遗传给孩子的最高的可能性大约有80%左右。虽然爸爸妈妈不能改变...https://www.xywy.com/nk/82b1648054.html
12.什么是弓形虫病?准妈妈必须要提防的一种传染疾病准妈妈必须要提防的一种传染疾病 在怀孕期间很多家庭都会避免养宠物,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怕感染上弓形虫病,说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还不知道什么是弓形虫病,因此这里本文就来详细说说,尤其想要宝宝的备孕女性一定要来看看。 备孕女性要注意宠物卫生,避免感染弓形虫病...https://m.icheruby.net/news/3610.html
13.专四作文优秀范文(精选37篇)宠物在冲突或悲伤的时候是一种巨大的安慰,因为它们提供了无条件的爱。它们似乎经常知道我们何时悲伤,而且它们总是专注、不带评判性的听众。因此,通过减轻我们的压力、缓解我们的孤独和抑郁,宠物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心脏病,改善我们的整体健康。 其次,保持apet可以教会孩子们同理心和责任感。照顾宠物鼓励孩子们照顾动物并...https://www.oh100.com/kaoshi/zhuansi/467025.html
14.2024年01月江苏省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海洋和气候系统的调整过程使得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B.此现象在20世纪50~70年代曾出现过,随后又开始加速变暖C.联合国气候专家指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D.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53.当你决定养一只宠物狗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养一个孩子的准备,因为它不是带给你一时快乐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8259287.html
15.慧联网·资讯通是一种小分子团、负电位、弱碱性的高能量水,这种水含有极微量的二价、三价铁盐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胆固醇、泌尿系统结石以及疲劳、失眠、便秘、单纯肥胖等等都有一定的保健康复作用。因为这种水无极限的接近人类生命体,非常的神奇,人们就用...https://zixun.dtb315.com/article/index.html?id=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