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朱彬/文施培琦/图
7月27日,上海12个地铁站点布设的寄存柜正式投入使用。记者走访人民广场站、南京东路、大世界和一大会址·黄陂南路地铁站,发现不同寄存点的处境并不相同。为何部分寄存柜爆满,游客反馈柜子不够用,部分寄存柜又出现空置情况?
游客寄存需求量大
抢到免费寄存柜得要靠运气
贺同学和女朋友两人从南京过来,刚到人民广场寄存柜前正好有人取走行李,正准备扫码寄存,但站在一旁的王女士和朋友早已等待了十多分钟,所以在他扫码前提醒说自己是先来的。十分钟之后,贺同学两人又等到一个大号寄存柜空出来。他认为是自己运气好,只等了十分钟就有空柜了。“如果没有等到空柜子,可能会去南京东路那边寄存。”
但从同样从外地过来的谢先生运气就没那么好了。谢先生和朋友两家人从苏州过来,原计划打算将行李寄存在人民广场地铁站,然后步行去外滩,最后回宾馆。但现在寄存柜都寄满了,他们打算让谢先生在这看着三个行李箱,等有空柜后再寄存,而其余人去周边逛街。但他等了十分钟之后没有等到空位,便离开了。“别人寄存之后可能要玩几个小时才过来拿,我还是去找其他寄存柜吧。”他说。
周同学趁放暑假开始了特种兵旅行,27日晚上从长沙下火车到达上海南站,28日一大早又要飞深圳。她一晚上没睡,在上海逛了十几个小时之后,中途14点又来到寄存柜前收拾一点衣物,然后去开间四个小时的钟点房洗漱一番,然后直接取走行李箱去飞机场。在被问到怎么抢到寄存柜时,她向记者介绍,“幸好自己晚上12点来寄存的时候人少点,抢到了一个柜子。但是白天人流量太大了,而且寄存柜数量有限。”
寄存柜数量有限?
地铁公司安置考虑游客出行安全
此次地铁寄存柜试点,首批12座地铁站,包括上海火车站、人民广场站、陕西南路站、南京东路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豫园站、大世界站、陆家嘴站、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曲阜站、东方体育中心站和龙阳路站,共计24个行李寄存点,332个寄存柜。
对于游客反映的寄存柜数量不够的情况,小铁科技集团客户部总监刘龙表示,“寄存柜安置不仅要考虑到方便因素,还要考虑到游客行人的安全问题。寄存柜位置主要是地铁人员根据平时工作经验,在不影响出行的情况下安排的,要保证不阻塞通道。”
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志海回应,试点期间,运营方会结合实际情况对寄存柜大小组合、设置地点及数量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完善,欢迎乘客通过车站服务中心、服务热线和地铁官微等平台提出意见建议。
平台商灵活设置寄存规则方便游客
对于小铁寄存柜为何提供单次8小时的行李免费寄存服务,小铁科技集团副总裁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解释其原因,“由于公共资源有限,限时8小时主要是为了保证快存快取,服务更多游客使用。”
但8小时并非完全是红线,游客可与平台客服进行协商沟通。“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寄存到明天,到时候客服会联系你,可以和寄存方客服协商。”人民广场地铁工作人员说。
试点期间,丰巢和小铁寄存柜被放置在不同的地铁站点。丰巢工作人员严丰明告诉记者。除了人民广场、南京东路等人流量大的站点,黄陂南路等寄存柜站点仍有空余位置。
平台商回应:积极搭建后台联动机制
缓解游客扎堆寄存的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
人民广场站、南京东路和大世界站的寄存柜屏幕上显示,可用柜为零。但在这些寄存柜前,尤其是人民广场站三处寄存柜前,每隔一分钟都有一波人上前寄存行李。
在投入第一天,小铁和丰巢安排了一名客户部工作人员,在不同站点观察市场情况。当有游客停在寄存柜前时,他们便会上前提醒还有哪里有寄存柜,或者游客可搜索“无忧存”小程序到附近其他站点寄存。
但当寄存客户太多时,他们也难以兼顾。记者发现,在人民广场站A区寄存柜前,高峰期同时会有三波人同时来寄存。部门游客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会前往其他寄存点。而也有游客在无人支应或了解到其他寄存柜收费时,转身离开。
对此,小铁科技集团客户部总监刘龙表示,“技术是可以达到的。像广东清远市等其他城市,小铁寄存后台可以查看不同寄存区域之间的空闲情况,但由于上海地铁站是试运行,所以客户目前只能在后台看到寄存位置、使用时长等信息。我现在向公司技术部门反映一下。”说完,他便打开钉钉反馈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