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与扩大内需战略取向和现实选择

一、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与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

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又叫供求平衡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经典著作中,把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即社会生产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归结为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其中生产即供给、消费即需求、流通与分配则是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中介。他科学地阐明了供给与需求平衡,即供需平衡发展,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社会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从有了商品和商品生产以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繁衍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即供给与消费,即需求的矛盾一直是推动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因而,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也适用于认识分析和正确处理一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与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即平衡比例关系,或协调发展关系,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才能保持正常健康状态,整个社会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和发展。

在历史和现实经济生活中,供需关系发展不平衡或者说存在矛盾(差异)已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同样是各国政府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谋求供需平衡发展,早已成为中外经济理论界和各国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研究解决的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个重大理论、实践和现实问题。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从有了商品及商品生产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相对贫乏,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也在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在不断提高,但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生产满足需要的水平和程度相对低下,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多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生产或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消费或需求多呈现为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期以前的相当漫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和国家政策的重心往往多是放在怎样治理“短缺经济”方面。治理“短缺经济”主要是要解决供给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即如何才能扩大供给,如何才能刺激和推进生产发展,提高社会供给能力和水平问题。

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期,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创造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47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自此,人类社会才出现了“过剩经济”,才产生了治理“过剩经济”问题。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多有“过剩经济”状态发生。治理“过剩经济”早已成为各发达国家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难题。

所谓“过剩经济”,是指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过剩经济”,而不是指供给超过人们全部需求的“绝对过剩经济”。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绝对过剩经济”,而只可能产生或存在“相对过剩经济”。在“相对过剩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贫困人口,并且全社会仍有许多人的有效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相对过剩经济”只是表明从社会总体上看,在社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中,由于生产的商品供给相对过剩,供给超过需求,需求不足成了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治理“过剩经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发展问题,即如何才能扩大需求,刺激和推进消费扩大,提高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问题。

扩大需求包括扩大外需(出口需求)和扩大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但以扩大内需为主,是当今世界大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呈现的发展趋势。1996年西方七个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收入水平最高的美国和日本,其出口依存度分别为8.8%和8.9%,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人口较多的英、法、德、意等国出口依存度在21—23%之间,经济发展也是以内需为主;只有人口较少的加拿大出口依存度达到36%,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注:国际经济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由于社会所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不同,它们是不能相加而得出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的。因此,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比例关系,应是指社会总产品供给量与需求量的价值量的平衡比例关系。也就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供给的价值量必须等于社会总产品需求的价值量。但因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实现与其使用价值的实现具有同一性,只有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商品才能在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实现该商品的价值。而要同时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或供给必须是有效供给,即生产或供给的商品必须是社会需要的商品。消费或需求必须是有效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供给不是有效供给,即社会供给的商品不是社会需要的商品就不能卖给消费者,进入消费领域,实现消费以满足社会需求;如果需求不是有效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消费者就不能把社会供给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买到自己手中,进入消费领域,实现消费以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我国在实行扩大内需长期战略方针时,要保持社会总产品供需平衡比例关系,必须保持社会总产品的有效供给等于有效需求的平衡比例关系。

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这是很不容易的。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国内需求不足和无效供给太多与有效供给不足矛盾依然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国内供给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一是投资增长还是主要依赖政府增发国债和国债投资拉动的贷款,且投资增长内在动力不足,民间投资尚未充分启动。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差,而一些资金比较充裕的上市公司由于缺乏新的投资热点又处于观望等待状态。二是消费回升不太稳定,消费品市场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近几年来,虽然也出现过旅游热、教育热、网络热等局部消费经济热点,但许多主导型的、对经济增长作用较大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并且,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变迁和经济结构调整还影响部分消费出现了一些新的收缩效应。三是广大城乡市场需求,特别是农村市场尚未完全启动,启动城乡市场关键是增加城乡人民收入。但目前提高城乡人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城乡人民负担较为困难。

目前我国无效供给过多,突出表现在:一是大量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项目企业的商品卖不出去,形成无效供给;二是大量质量低劣的低档商品卖不出去形成无效供给;三是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卖不出去形成无效供给;四是大量价格过高的超前消费品卖不出去形成无效供给。

目前我国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高科技产品买不到形成供给不足。二是城乡居民许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消费品买不到形成供给不足。三是许多第三产业产品,如许多金融、保险、医疗保健、教育、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业花色品种和品牌不能满足城乡人民消费需要形成供给不足。四是大量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供给不足。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国投资需求,目前,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经济措施,加强扩大投资需求的力度。一是应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并加强这两大政策的配合,加强对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与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强财政对扩大投资需求支持力度的重点是要再增发国债,以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快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应进一步实行对内开放,大力推进民间投资的充分启动和全面扩大。为此,需要努力转变歧视民间投资的传统观念,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改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环境,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空间,加快发展金融市场。

在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方面:(1)应积极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如积极支持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2)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主要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调整个人所得税设置(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额)。(3)应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居民对未来收支的预期。(4)应大力发展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教育、住房、旅游、汽车等。

为了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目前需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注重供给管理。一是应加强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在继续搞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同时,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三是应加大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西部开发和发展步伐。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推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应加大企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加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步伐。

THE END
1.资产评估3.3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在供求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均衡价格理论。它把供求关系数量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 需求理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https://blog.nowcoder.net/n/6c03eb14fe1e4b538e9196ca77db8f12
2.供求理论(微观经济学)第2章.ppt供求理论(微观经济学)第2章.ppt,计算 已知某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3Q,供给函数为P=5Q,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已知某时期,需求函数为Qd=50-5 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19/5023231102004202.shtm
3.美国实际利率持续为负之“谜”圣路易斯联储2016年的文章表示实际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的供求关系决定,表征资金供给的广义储蓄和代表需求的固定投资回报之间达到的均衡点决定了实际利率水平,储蓄相对投资需求的过剩会导致实际利率下行直到达到新的均衡以刺激更多的投资需求。文中提到了两个流行的假说:一为“全球储蓄过剩”假说(global saving glut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0114
1.市场调节的智慧供求法则如何塑造经济生态简介在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是理解价格形成和资源分配的核心概念。它通过市场机制,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意愿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影响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还深刻地塑造了整个经济体系。 首先,供求关系是由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的:需求量和供应量。当某个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时,如果供应量保持不变...https://www.gvc8vf4gh.cn/jun-lei-yang-sheng/173754.html
2.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精选6篇)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精选6篇) 篇1: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A.右下方 B.右上方 C. 左下方 D.左上方 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C.丝绸价格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843cgd8.html
3.货币银行学原理islm理论则认为利率是由资本的供求均衡点所决定.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 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7911707
4.供求市场分析揭秘供需关系背后的经济原理4. 供求市场的应用:供求市场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商业决策、政策制定等领域。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供求市场来制定生产计划、定价策略等;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影响供求市场,从而达到经济增长、就业、稳定物价等目标。 5. 供求市场的挑战:供求市场原理在理论上是完美的,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信息不对称、市...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22383.html
5.经济学:供求理论第二章 供求理论 需求 供给 供求均衡与市场价格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势力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家使用最多的两个词汇。供给和需求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两种势力。现代微观经济学是关于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的学科。 市场 买者决定需求(demand) 卖者决定供给(supply) 供给和需求的角色(role of demand ...https://doc.mbalib.com/view/f17c47e0637ecd2c6432400509e5c61d.html
6.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创新马克思的供求关系理论的当代启示在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社会主义条件的供求规律,更加主动地驾驭市场,推动经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习近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供求关系理论,坚持将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把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https://theory.dahe.cn/2024/03-01/1721978.html
7.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394-1020605763.nh.html
8.2017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120道(附答案)29.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3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它是: ...https://www.oh100.com/kaoshi/yanjiusheng/328712.html
9.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是关系定价成本合理性的核心指标,也是综合体现供求关系、价值规律、劳动生产率等理论和相关性、合理性等原则的复杂问题。权数的核定应贯彻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实际商品销量或服务量必须与能力匹配;二是根据能力和实际平均水平限定基础比例、饱和比例;三是运用好有权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四是不能因投资失误、经营...https://fgw.sc.gov.cn/sfgw/jgzcll/2009/11/17/8bb9940477fd4c309bc4fa72b3950aeb.shtml
10.经济·政治复习·看云**归纳: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即市场决定价格)。 ★★理论总结: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肉价、粮价、油价、棉价)常用表述语言 ①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根本原因)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 https://www.kancloud.cn/waker/test/1314845
1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求评价的空间分异特征与生态格局划分——以...目前, 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领域已有较多研究, 且形成较为成熟的计量方法[3,12-13]。近年来, 学者们开始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综合探究给予高度关注[5,8,14-15], 但由于缺乏恰当的供需量化方法, 现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供求关系的研究缺乏, 且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量化分析较弱[16-17]。 https://www.ecologica.cn/stxb/ch/html/2020/9/stxb201904120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