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贸易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属于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要素总量。

B.假设条件:

1)2×2×2模型,即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

2)一国资本充裕,另一国劳动充裕,一种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另一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生产技术相同。

4)两国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是不变的,且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5)两国的需求偏好是相等的,并且两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6)生产要素在国内充分自由流动,而国际间不能。

7)两国没有运输费用、关税等。

C.理论内容:

一个国家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就会便宜,比如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工资就低一些,资本充裕的国家,利息率就低一些。反之,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当然就高些。如果各国都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那就会得到互利的结果。比如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相对优势,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国际贸易分工的格局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所决定的。

四个定理:

①H-O定理,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为了产生国际贸易并且使两国都能获利,资本充裕的国家应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充裕的国家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②H-O-S定理,即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贸易最终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不同国家趋于一致,不仅相对价格相等,绝对价格也相等。

③S-S定理,即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升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

④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会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主要取决于行业使用该要素的密集程度。

D.评价:

①贡献:

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多种生产要素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问题。

②局限:

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视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使理论难免存在缺陷。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主要是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忽视了需求的作用。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只能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的分工与贸易行为,而对大量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需要格局接近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现象无法说明。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根据一系列的假设,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以至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

三.里昂惕夫之谜

A.提出背景: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美国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

B.理论内容:

1)生产要素密集度交换论

同一种商品的产出可以存在要素密集度的交换。比如美国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可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在别国却实劳动密集型产品。从美国的角度看,就会造成进口是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错觉;同时,美国出口的产品在国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别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用美国的标准衡量也会造成出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假象。只要贸易双方有一方存在要素密集度交换这种情况,其中一国就必然存在里昂惕夫之谜。

2)要素非同质论

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本身就是同一的,没有任何差别,然而实际上每一种生产要素并不是同一的,它包含有许多小类或亚种,他们的组合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忽视了生产要素的禀赋的质的差异,就难以对贸易格局作出合理的解释。里昂惕夫也认为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出现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人拥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3)贸易壁垒说

由于美国出于某些政治和集团利益的需要,对雇佣大量不熟练工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这就会势必会造成外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进口,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却相对容易输入,外国如果采取相反的措施,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进行贸易保护,那么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难以进入外国市场,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却相对容易出口。

4)需求偏向论

一个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如果国内需求强烈的偏向资本密集产品,其贸易结构就有可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美国,它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这就造成了美国违背其在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状况。

5)自然禀赋论

里昂惕夫的计算局限于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而忽视了自然资源这一生产要素的作用。

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中资本-劳动力比率。美国的进口竞争工业之所以是资动密集型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是大量矿产和木材的进口国,这些资源不仅使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使用了大量的资本。在出口方面,美国出口的农产品碰巧相对来说是使用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的。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了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①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及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

②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即不同的商品生产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

二.要素丰裕度: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例的比较。

①要素丰裕的实物定义:乙国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高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

②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若乙国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低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

三.要素密集度:指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设生产两种商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和L,如果生产Y的K/L比率高于生产X的K/L的比率或生产X的L/K的比率高于生产Y的L/K的比率,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四.要素禀赋论: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五.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①在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了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两国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上升,两国进口竞争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降低。

②在开展贸易后的长时期内,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致了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到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收入。

六.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升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

拓展的定理: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裕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跌。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

评价:国际贸易虽然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七.为什么说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个趋势(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限制条件/原因)

①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

②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八.贫困化增长(“福利恶化型增长”“悲惨增长”)

A.含义:当一个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产品(通常是初级产品)的供应量急剧增加时,它的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下跌,甚至跌到使这个国家受到损害的地步。一般说,这种贫困化增长的情况大多发生在生产,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大国。

B.条件:

1)增长只发生在出口部门;

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3)一国极端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以至新增资源只能进入出口部门;

4)出口扩张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

5)外国对本国所增长的出国产品的需求几乎无弹性。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上述条件很难同时满足,故贫困化增长很难发生。

九.荷兰病(“悲惨增长”的典型例子)

“荷兰病”(theDutchdisease)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20世纪6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国家的荷兰发现大量天然气,荷兰政府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可是,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却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削弱了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世纪70年代,荷兰遭受到通货膨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的困扰,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

“荷兰病”的经典模型是由W.M.Corden和J.PeterNeary在1982年给出的。两位作者将一国的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即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可贸易的资源出口部门和不可贸易的部门(主要是一国内部的建筑业零售贸易和服务业部门)。

THE END
1.第三节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1. 证明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而且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以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2. 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 要素价格均等化图示: 国际贸易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图示: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http://dec3.jlu.edu.cn/webcourse/t000113/esource/r01_wxzy3_31.html
2.华龙:“比较优势论”是诞生在“海市蜃楼”里的理论在把“全球化”、“自由贸易”、“自由市场”大力推销给各个目标国家中,西方掌控的话语权武器库里配备着“贸易利得”、“比较优势论”等一整套西方经济学理论工具。 “比较优势论”是西方经济学主导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及社会发展导向的一个著名理论,由十九世纪的英国人大卫·李嘉图提出,如今已成为经济学课堂上必不...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24-11-15/182558.html
3.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正点财经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解俄林不仅论述了生产要素察赋不同决定了各国比较成本优势和贸易格局,而且还着重研究了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俄林否定李嘉图关于“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在国外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认为劳动和资本在国内外均能流动,两者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无本质区别...http://www.zdcj.net/other-15140.html
4.要素价格均等化.ppt要素价格均等化由NordriDesign提供挑战之二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南北贸易”“北北贸易”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 (2000要素价格均等化由NordriDesign提供挑战之二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南北贸易”“北北贸易”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 (2000年数据)出...https://www.taodocs.com/p-702282982.html
5.要素价格均等化(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精选摘要:量水平下降,;建材方面,水泥价格略微下滑,要素价格均等化玻璃价格略微回升;下游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农产品方面,本周猪肉价格有所回升,鸡苗价格大幅上涨,蔬菜生鲜价格有所回升。TMT方面,本周整体观影人数和票房都大涨;半导体方面,代要素价格均等化表DRAM价格的DXI指数本周有所回升。换行细。” ...http://bw.fygsoft.com/repinfodetail_57805.html
6.(13)3.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pdf(13)--3.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pdf 9页内容提供方:奉献教育1688 大小:360.43 KB 字数:约2.59千字 发布时间:2023-09-23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9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13)--3.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22/5212113104010332.shtm
7.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约束条件分析[内容摘要]: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和延伸,由于其简化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经济分析,因而就使讨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约束条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课题。现实情况下阻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即是由于该定理的假设前提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https://bbs.pinggu.org/jg/huiji_huijiku_481251_1.html
8.在下述哪一条件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将不能成立就是两国之间或多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相关国家的要素价格将趋于一致.即使在要素流动不自由时,也可通过商品流动实现,该定理又叫做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为什么不成立 又再往前走.或观望.看它睡着的人默不作声,大喊 去你的退休金! 如今我从云...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20a58a7d1b0ec95adef2da02ba7de60.html
1.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期货频道商品价格的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其背后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决定因素。理解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于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核心因素。供给方面,生产成本、技术进步、自然灾害和政策法规都会影响商品的供应量。需求...https://futures.hexun.com/2024-11-12/215494920.html
2.供求市场平衡点深度剖析供求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策略同时,对于某些关键产业,如农业、能源等,可以实施补贴政策鼓励生产增产,或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强制采购以保障物资安全。此外,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是为了维护公正竞争环境,而不是单纯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4. 案例分析 a) 电动汽车革命中的供需波动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389553.html
3.供求市场价格波动供需关系的微妙舞蹈在经济学中,供求市场是最基本的市场类型之一。它由两个主要因素构成:供给和需求。一个理想化的自由市场将始终趋向于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被称为“均衡”。在这个均衡点上,供应量等于需求量,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反映了这两者之间的相对价值。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实际情况往往与理论模型有所出入。在许多情况下,我们...https://www.wemvhjgm.cn/ke-yan-jin-zhan/298185.html
4.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价格均等化是保罗·A·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48)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它指出,由于国际化,相同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工资率或资本租金,将在各国之间趋于均衡商品贸易。该定理假设有两种商品和两种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和劳动力。该定理的其他关键假设是,由于商品的https://vibaike.com/198407/
5.要素价格均等化齐玲要素价格均等化简介书评先晓推荐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本书研究的主要课题,在某些条件下,用微分拓扑和凸分析等方法,研究在非结合生产、结合生产和统一世界经济模型中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成立。书稿给出了详细的数学证明,各章的附录中详细给出了所用的数学知识,因此本书既适合数理经济学读者,又适合经济学专业的读者。 相关海报 详情...https://xianxiao.ssap.com.cn/bibliography/1876305.html
6.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上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逐步缩小,即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价格在所有地区都趋于均等。其中,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该理论证明了在各国要素...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17030010011408.html
7.国际商务考研考点: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该题在湖北大学2024年国际商务硕士考试试题中出现过,建议有准备考国际商务硕士的考生注意,了解“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相关知识点,详细来看高顿考研的整理,供参考!?2024考研备考最新资料领取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 H-O-S定理: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https://www.gaodun.com/kaoyan/1607367.html
8.资源禀赋理论认为随着专业分工和贸易,贸易伙伴的生产要素价格会...【判断题】在要素禀赋理论中,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如果分部分项工程单位价格仅仅考虑人工、材料、机械资源要素的消耗量及其价格,即单位价格=∑(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位资源要素消耗量×资源要素价格),则该单位价格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88d9984dd9494253b2a7402c6e7f2bf7.html?fm=bdbds256e93cfde2761a92470c9ff22c027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