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步长制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对其产品脑心通胶囊挂网价格进行了下调,目前已挂网省份均已执行调整后价格。
具体来看,原规格36粒/盒原价为21.89元-23.69元,调整后为19.90元;48粒/盒原价为28.95元-31.59元,调整后为26.26元;72粒/盒原价为48.31元,调整后为38.81元。平均每粒降价在5分到1.3角之间。
脑心通胶囊是步长制药心脑血管用药领域三大独家中药品种之一(其余两款为稳心颗粒和丹红注射液),心脑血管领域又是步长制药的营收大头,收入远高于妇科、泌尿、医疗器械板块。
近年来,脑心通经历了三个关键性事件:
2020年,国家药监局要求对脑心通(片剂、胶囊剂、丸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被国家药监局“点名”一事,使该产品临床使用受限。
2021年,首个公开围绕中成药的集采联盟——广东区域联盟启动中成药集采,多个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的中药大品种悉数在列,但步长药业脑心通胶囊最终未中标,是未中标产品中按最高日服用价格估算市场规模最大的产品。
而躲过了昔日集采的脑心通,在2024年进一步升级的药价治理中却遭遇了“约谈”降价。
降价、撤网、甚至是被纳入企业信用评级、取消挂网资格等事件的发生,象征着一个更严、更细、更缜密的集采常态化阶段到来。而在此影响下,那些涉事药企的盈利空间有可能被大大压缩,其未来甚至会被大大地打上问号。
步长制药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此次大单品脑心通胶囊被“约谈”降价,基于一大非常不乐观的语境:步长制药近两年业绩表现不佳,手握的另几张“王牌”,也不太打得动。
2021年-2023年,步长制药营收持续出现负增长,且一年比一年更甚,2023年,公司营收为132.45亿元,在近10年来首度出现两位数的降幅。其中,脑心通胶囊销售量较上一年有所减少。尤其是36粒/盒规格,销量同比下降24.98%,库存量增加113.6%。另一关键品种稳心颗粒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相比上年降幅也较大。
今年第一季度,步长制药营收与净利双双承压:营收为26.41亿元,同比下降24.88%,净利润达1.14亿元,同比大降74.96%。
在中成药企业业绩于寒冬中逆势回暖的大趋势下,步长制药这样的净利表现,显得尤为醒目。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步长制药商誉账面价值仍高达14.73亿元。此外,同期步长制药存货高达49.3亿元,较上期同比增长30%。
核心产品销售疲软,药价治理进一步露“威严”,商誉减值风险尚未化解,库存压力又至,步长制药这家曾经的中药龙头企业,遇到了传统药企在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剧烈结构性调整时,都会遇到的局面:以往最显耀的成功经验,在产业发展新格局中不再适用,而经营惯性让其在一次次产业的变革中,未踏准节奏,错失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