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小朋友10部神级纪录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领妈在成长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定期带孩子观看纪录片,会发现孩子的格局提升了,认知也不一样了。适合亲子共看,作为父母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宝贝解释或是翻译一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清单,赶紧点赞收藏!
1.《蓝色星球》
豆瓣9.8分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海底世界,可以带孩子深入了解海洋,见识海洋最恐怖与最具魅力的一面,揭开了最隐藏的秘密。独家拍摄的珍贵画面被誉为全世界最高水准的自然地理纪录片。拍摄时长超过4年39个国家4000多次的潜水。最终完成了这部7集的纪录片。
2.《微观世界》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微缩版的虫虫世界,以纪录片的风格描述虫虫的生态环境,完全打破了我们平时对这些小昆虫的认知。小昆虫的故事有友谊有善良有嫉妒有理想有助人为乐团队合作精神,这部纪录片3D效果超级棒,会为孩子们带来超棒观感。
3.《地球脉动》
豆瓣:9.1分
摄影组走遍50个多国家和地区,有岛屿山脉、火山、冰川带孩子领略令人震撼的景色,感受生命和自然的力量。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到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计数的生物以及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众人面前。
4.《帝企鹅日记》
这部纪录片真实反应了企鹅生活的电影,为了让企鹅宝宝健康成长,企鹅爸爸每年都会从南极北部来到南部孵化小企鹅蛋,他们轮流进行孵蛋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去寻找食物,途中历险记艰辛,而柔和的企鹅每年都这样往复进行着,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5.《萌宠成长记》
豆瓣:9.4分
这部纪录片每一集围绕三组初生的小宠物来记录他们的生活,从出生到蹒跚学步、睁开眼睛,再到断奶离开母亲照顾的心酸时刻,让孩子了解并尊重生命。
6.《鹬》
豆瓣:9.4
这部纪录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虽然只有6分钟却制作了整整三年,完美阐述了关于勇气和独立的故事,叽鹬三五成群,鸣叫着落在湿漉漉的沙滩上,啄食着可口的扇贝,妈妈有意识让小叽鹬独自走向海边,而后发生的一切......
7.《王朝》
豆瓣:9.5分
这这部史诗级的自然记录片,讲述五大家族权值得更秩,展开动物世界家族大战。这里有社群生活权利的斗争、生存博弈也有亲子的温情。
8.《我们的星球》
豆瓣:9.8分
我们的星球需要共同来守护,这部记录片采用令人惊险的摄影和技术,倾情打造,耗时4年之久的制作。取景遍布全球各大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一部将环境保护渗透其中的纪录片,气候的变化,全球变暖。让孩子从小意识到保护环境多么重要。
9.《北极故事》
这部纪录片阐述的是在寒冷的北极冰雪世界的生命奇迹。小北极熊在妈妈的带领下学习生存技能和逃避天敌的骚扰,同时也要摸索应对全新环境的的挑战。北极圈动物的后代和祖辈一样生息繁衍。但他们将面临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如果我们人类不再做点什么的话。
10.《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豆瓣:9.7分
从郁郁葱葱的南美洲丛林到冰雪覆盖的亚洲山峦之巅,从欧洲熙熙攘攘的都市到非洲的广袤平原,开启一次七大洲之旅,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
很偶然的机会,昨天看到一位教育从业者宣传素质教育的短视频,突然间对这么多年国内所谓素质教育的变迁很有感触。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没有能力评价现在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是不是个坑,或者说是骗人花钱的托。所以只能举个例子来说明西方真正的精英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和美国通常意义上的精英阶层是什么样的。
1969年6月6日,美国密歇根州荷兰市,一个婴儿,埃里克普林斯降生于一个超级富翁的家庭中。他是这个富裕家庭的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男孩。他的父母拥有整个密歇根州最大的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和共和党保守派以及共和党内偏右翼的团体关系紧密。换句话说,他们家是共和党保守传统价值团体幕后的大金主。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家有一个度假庄园。很多共和党的党内大佬都曾在那里度过愉快的假期。这其中就包括了一家人,一个未来将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家族——布什家族。
为了说明这个家庭的影响力,多说几句。老普林斯参与创建了一个叫家庭研究委员会的团体。熟悉美国过往政治的人应该听说过这个机构,在老布什总统时期大名鼎鼎的基督教团体之一。他的葬礼上基督教保守运动的两大巨头詹姆斯多布森和加里鲍尔联袂向他致敬!而小普林斯的姐姐们之一,贝蒂普林斯后来嫁给了一个叫迪克德沃斯的人,改名为贝蒂德沃斯。是不是听着很熟悉?她就是特朗普时期被全美国人民骂惨了的那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教育部长。她的丈夫,迪克德沃斯是德沃斯家族的继承人。德沃斯家族在国内名声不显,但是他们家族事业在国内名声昭彰——安利公司!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埃里克不出意料的与他的姐姐们都毕业于当地的一所基督教私立高中——荷兰基督教高中。所以,他自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基督教传统价值教育。然而,他自己曾经承认,他很厌烦那种刻板的教育方式,这导致他直到二十几岁才真正选择皈依。按照他的母亲和他自己的回忆,对他的世界观和以后的生涯造成巨大冲击的因素是他们的全家旅行。
传统的基督教家庭极度重视家庭观念,老普林斯亦是如此。因为生意的原因,老普林斯夫妇有机会带着全家人满世界跑,其中就包括达豪集中营,诺曼底战场遗址,柏林墙等等地方。我们没有找到关于他在高中的成绩的证据。但是,他高中毕业以后被美国海军学院录取。
这里要稍微科普一下。在国内教培机构的介绍里,大家多半听到的是哈佛耶鲁这样的学校。其实除了这些学校以外,美国还有几个非常好的学校。它们不仅录取门槛很高,而且毕业以后工作非常好找,是就业市场的宠儿!这几个学校就是美国五大军校——海陆空加上海巡和海商。这五大军校入学不仅要求德体双优,并且要求有参议员的推荐信。入校以后学费全免,自动按照士官(E-5)级别发放津贴,但是宽进严出,不脱一层皮,毕业是不可能的。证明就是几乎隔几年就会有体罚虐待的丑闻。拿西点举例,毕业时一般是少尉军衔,成绩优异者为中尉。一般不出意外上校退役不是难事。然而,也有不少人不愿意拿着金字招牌在军队中虚度青春。因为这五家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前国务卿蓬皮奥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人当年是以第一名毕业的。
总之,普林斯同学在这样的地方呆了三个学期就受不了了,自动转到了希尔斯代尔学院主修经济学专业辅修政治。按照他在自己的自传中的叙述,他热爱海军,但是讨厌军校。这要是放在中国家庭中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打个比方,你在清华读了一年半转到了一个地方大学,这不是脑子有病吗?人家呢?欣然接受。
而进入希尔斯代尔学院以后的普林斯同学相比起他的高中生涯就像换了一个人。不光在学业上得到了教授们高度的评价,更重要的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因为这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详细列举一下。
首先,在当地,普林斯同学担任了志愿消防员和希尔斯代尔县警局的冷水潜水员,并且最终成为一名紧急医疗技术员(就是美国急救车里呆着的那种)。你能相信某省首富的唯一儿子开着消防车和急救车满城乱跑救人吗?
在全美国层次,他曾经在老布什时期当过白宫实习生,为罗纳德·里根总统的前演讲撰稿人加州众议员达纳·罗拉巴赫(DanaRohrabacher)工作。他当时的老板后来对他的评价是“一个聪明,有野心有动力的年轻人,能够完成工作!”当然,能有这个机会,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们也看到过很多人即使有这样的机会却不能把握,最终使自己沦落为利益交换的棋子。
在国际层次,普林斯同学在大三暑假报名参加了国际援助机构的青年项目,任务是在尼加拉瓜寻找万人坑。这个应该不需要什么家庭关系,因为这样的暑期活动在美国非常常见。
之所以要详细列举这些项目是为了说明,西方精英层的素质教育和现在流行的素质教育宣传完全不是一回事。西方精英层的素质教育(我们在这里没有使用现在流行的“真正的素质教育”这个词组)是指世界观和能力。这些不是仅仅靠金钱可以培养出来的。尤其随着科技愈来愈发达,大多数的素质教育内容根本不用太多的金钱就能完成,但是确实需要家庭为之付出极大的精力。
会不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音乐方面的教育!听到一首乐曲,你是否能分辨它的好坏。会不会作画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幅画放在你面前,你能不能欣赏。至于什么围棋象棋奥林匹克数学的更不重要,那都是属于少数天才的世界。我们得承认,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真正重要的是动力态度和做事的习惯和方法。拿这位普林斯同学做例子。他的学习成绩到底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但是通过我们前面介绍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的前提下,他接受了什么样的世界观教育。他为当地作了奉献回馈了当地社会。同时也要看到,美国是一个靠证说话的社会,他能在上大学的同时考下那么多的证,不仅证明了他的学习能力,也说明了他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有极强的动力。
综合上面的讨论,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即使不提他的背景,有几个人会否认他的优秀?会否认他“德智体全面发展”了呢?
这位普林斯同学下面的操作更加“骚”了!
1992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应证了自己热爱海军的话,重新申请并且年通过军官候选人学校被任命为美国海军军官,更牛的是成为了一名海豹突击队员,并与海豹突击队第8分队一起部署到海地、中东和巴尔干半岛。相当于某公子成为“高原雪豹”的一员,天天在边境作战。按照他的自传,这才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然而,人生总是起起伏伏,真正考验一个人是看他如何面对挫折。普林斯人生中最重大的打击很快就到来了。他的父亲于1995年因为心血管疾病骤然离世,他的妻子也被确诊癌症时日无多。因此,他主动退出现役,陪伴妻子度过剩下的时光。
但是,他没有自此躺平。按照他自己的说法,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让他认识到,尤其在美国这样一个拥枪国家,平民绝对不能没有还手的能力。同时,美军突击队说起来神气,很多老兵或是伤残军人退役以后下场凄惨。于是,他搬到弗吉尼亚海滩,并出资购买了北卡罗来纳州6000英亩的大荒凉沼泽,并建立了一所培训中心。最早的业务是为民间团体和当地警察提供培训业务。按照普林斯当时的提案,开这个中心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只要不赔钱就行。他的目的是,训练警察和养活退伍的同袍。然而一场全美瞩目的枪击案中当地警察的专业表现使得这个培训中心成为全国警察培训的圣地。
后面,黑水公司接着战争的东风扶摇直上,小普林斯也成为亿万富翁,最后恶名昭彰都不再多说了。因为这样又会落入用金钱财富来衡量成功的俗套。按照我们一贯的传统——就事论事,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精英式教育的培养方式。重复一下,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对我们看到的精英式教育做一个注脚。几乎每一个美国私立著名中学的墙上都会写着这么一句话:“Successis99%attitudeand1%aptitude!”。翻译过来就是:“成功是99%的态度加上1%的天资!”(如果把所有的英文字母按照先后顺序的数字排列,把Attitude所有字母相应的数字相加正好为100!)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都有一场战争。父母最终的目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家庭的孩子和父母都有一场战争。
初三那年寒假他在家写作业,写着写着笔没水了便出去买笔。可父亲一看他不在家以为他是出去玩了,于是一把火烧了他的书本作业,开学后也不允许他去学校报道,而是将他扔在了一个汽修厂。他回忆到三天后亲戚来接我,接走了我的躯体。而我的灵魂溺死在了机油里,埋葬在了底盘下。
说罢便带着我去医院开药。回家的路上还给我买了一对亮晶晶的耳钉。或许妈妈并没有想到,正因为她当初的退让。正值青春期,像个刺猬一样的我才有了成长的空间。从此以后,我也鲜少有,再做那些标新立异的事情了。其实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他们看似斗志昂扬无坚不摧,其实内心无比渴望被接纳被关爱。就像《解码青春期》一书中写的。当一个孩子不断的推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的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该书的作者乔西西普,也曾是一个叛逆少年。作为一个孤儿,他曾辗转过多个寄养家庭,每次被送往寄养家庭时他就会捣乱惹祸。用各种方式激怒养父母,并暗暗的计算多少天后自己会被赶走。直到遇见一个无论他怎么调皮恶作剧,都愿意包容接纳他的养父。
当他酒驾被捕后,养父对他说:你视自己是一个麻烦,但我们视你为一个机会。正是这句话让乔西下决心改变,最终成为一个研究青少年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