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闷热,猫狗等动物易躁动不安
闷热天气也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
被猫狗抓伤咬伤的情况增多
狂犬病病死率达100%,被猫猫狗狗抓伤了到底要不要打疫苗呢?被猫狗伤到了应该怎么办?如何防止被狗咬伤?......江海疾控来科普了,快来一起看看~~
那么我们先来认识认识狂犬病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abies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恐风恐水、怕光怕声、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hydrophobia)”。
二、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主要是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人的狂犬病99%由犬咬伤传播,其次是猫。在自然界中很多野生或流浪动物,包括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也是传染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蝙蝠,因为蝙蝠的暴露极难察觉。
三、狂犬病是怎么传染的?
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开放性伤口或黏膜导致感染,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途径。
被狗咬伤后我们该怎么办?
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的情况,被称为“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分三级:
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或者被舔,为I级;裸露的皮肤被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II级;皮肤被贯穿、破损的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舔舐或者暴露于蝙蝠,为III级。
对于I级暴露,要清洗暴露部位,无需其他处理。
对于II级暴露,需要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对于III级暴露,除了立即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之外,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确认为II级且免疫功能低下的,II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也按照III级暴露处理,也就是说也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狂犬病?
尽管狂犬病目前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但要强调的是,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在严格管理犬只的同时,知道在被狗咬伤后如何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对抗狂犬病的关键所在。
1.为了自家狗狗的健康,防止咬伤别人,应及早帮它接种疫苗。
2.照看好您的宠物,出门遛狗时,一定要带牵引绳。
3.不接近陌生狗、猫,尤其不能打扰正在吃饭、睡觉或者在照顾幼崽的狗。
4.不要和狗狗对视。儿童身材矮小,躲避危险能力差,极易伤及头面、颈部等部位,遇到陌生狗狗要把孩子抱起来。
5.如果狗狗冲过来,旁边有物体能躲则躲,躲不掉用手里的物品对着它的眼睛,可使它停下来。
6.不幸被咬伤,要尽快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和/或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