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南①里,我们从普通人的视角了解和认识到正确对待流浪猫的方式,惯有思维里的随意喂养并不被提倡。那么从一个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该如何科学对待流浪猫?现阶段有关的救助公益组织又面临什么挑战?
|问题:有一派观点认为,流浪猫对诸如鸟类等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不应该喂养,您怎么看?
汤永豪:有人觉得流浪猫会影响物种多样性。目前在中国,流浪猫每年会扑杀大概3亿到5亿只的鸟类,对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事实上,对生态影响的更大反而是人类。
流浪猫是怎么造成的?有我们人类的责任。其他的一些演变过来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也是与我们有关。所以,我们要从自身角度去想,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共处。
|问题:救助公益组织面临的挑战?
汤永豪:广州的一个救助组织叫“熙熙森林”,它是广州市政府第一个承认的猫主题的非盈利的机构。因为它的非盈利性,如果没有资金支撑很难运营下去。
流浪猫的吃喝谁去负责,后续的照顾,包括转移、医疗费用,救助跟进和放归、领养,谁来提供资金支持,这是非常大的问题,当然也涉及责任归属问题。
现在网上也有很多筹款项目。当然大家要去识别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我们的爱心,去做一些虚假宣传,甚至去做一些虐猫的行为。去识别哪些动物救助组织是真的需要我们去帮助,这是很重要的。
|问题:科学管理城市流浪猫的方法?
汤永豪:关于城市的流浪猫的科学应对,除了去喂养或者提供帮助之外,更加科学的就是TNR的计划,TrapNeuterRelease的缩写,即捕捉、绝育和放归,这是能够有效管理流浪猫的。国内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小区已经开始类似计划。(补充:猫的平均寿命为12-15年,但繁衍能力极强。据专家预测,一公一母两只猫不加干预,7年后将繁衍42万只猫。)
那什么叫TNR呢?它通过对流浪猫施以绝育的方式来控制流浪猫的数量。通常我们会通过各种的方式,取得流浪猫的信任,再把它抓起来,带去相应的医院去做绝育。
我们绝育的动物会做耳标。在国内,我们一般会在猫咪的耳朵上切一个小角作为标记。当然这都是在麻醉状态做的,这样子是为了让人知道它是一只已经被绝育的猫咪。
如果不做这个,就很难判断它有没有绝育。如果在以为它没有绝育的情况下,又把它抓去医院再开一次刀,这个伤害是比切掉一点点耳朵更加严重。所以打耳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这也是所有的做流浪动物工作的人所达成的一个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