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芦淞区1815线附近的一幢偏僻的农家小院,是株洲市唯一的民间流浪狗救助基地。王莉莎和志愿者们一推开门,数十只小狗冲到铁栏边,吠叫声里充满兴奋。
去年秋天,一个群友在湘江边看到了流浪狗“哈士奇”,已经奄奄一息。后经多位群友集体救助,哈士奇的生命得以延续。
“不到两年,我们救助了150多条狗。”王莉莎介绍,救助一条流浪狗,首先要隔离十五天,再做检查、打疫苗、做绝育手术。很多群友自掏腰包,弥补救助资金缺口,不少爱心人士还主动领养流浪狗。
困扰
收养的多,被领养的少
今年临近起伏,一条消息牵动无数群友的心:从武汉运过来200多条狗,正在湘天桥农贸市场出售。
“闻讯后我们都很气愤,不少群友当即赶到农贸市场,试图阻止买卖。”王莉莎告诉记者,由于是协会民间公益组织,商贩并不买账。他们只好自己花钱,买下部分狗狗送到救助基地救治。
一些群友还暗访株洲的地下宰狗场,从刀口救下了不少小狗。
今年8月,群友“方程式”惊讶地发现,他自己1年前走丢的串串狗,竟然安逸地生活在救助基地。
“需要养宠物的市民,可到基地领养。而目前最大的困扰是,基地收养的小动物越来越多,而被领养的却很少。”王莉莎说。
进展
为近50只小动物找到“家”
“救助流浪动物,就是帮助人类自己。”王莉莎介绍,很多流浪猫狗都没有采取防疫措施,其身上携带的病菌、寄生虫远远多于家养动物,也可能污染水源。另外,一些流浪动物还会袭击、伤害儿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