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即: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2)工厂化养猪:指以工业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品种杂优化、设备机械化、饲料功能化、环境标准化、生产工艺化、作业流水化、免疫程序化、产品规格化批量化的一种养猪生产形式。(或者:指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以及猪场的劳动生产率都达到高效率。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杂种优势利用: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4)初生个体重: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
5)猪的生物学特性:是指猪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性质。
1)后腿比例:后腿重占胴体重的百分比。即:后腿重/胴体重×100%。
2)集约化养猪:指以“集中、密集、约制、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对猪群、劳动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适度组合的经营形式。
3)经济杂交:又叫杂种优势利用,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4)断奶窝重:是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
二、判断题
1)猪在胚胎期骨骼系统优先发育,表现为初生仔猪头部比例较大;(-)“骨骼”改“神经”
2)对种公猪而言,形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3)三元杂交与单杂交进行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三元杂交充分利用了杂种仔猪的杂种优势;(-)“仔猪”改“猪”4)后备猪若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已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轻,必须推迟配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使其体重尽快达到要求;(+)
5)对假死仔猪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呼吸法。(+)
1)猪在胚胎期神经系统优先发育,表现为初生仔猪头部比例较大;(+)
2)对种公猪而言,形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氨基酸是蛋氨酸;(-)蛋氨酸
3)三元杂交与单杂交进行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三元杂交充分利用了杂种母猪的杂种优势;(+)
4)达到性成熟的后备公母猪具有了繁殖能力,应该及早安排配种;(-)应该及早安排配种
5)对假死仔猪急救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捂住猪的嘴两边往里吹气的人工呼吸法。(-)用手捂住猪的嘴两边往里吹气的三、单项选择题
1)甲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588克,乙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659克,甲×乙的平均日增重为760克,乙×甲的平均
日增重为729克,子一代平均日增重的杂种优势率为__c_____;
a.26.61%;
b.21.89%;
c.19.41%;
d.16.92%;
2)瘦肉型品种后备公猪的初配月龄和初配体重为__b______;
a.9~10月龄,体重≥110㎏;
b.8~9月龄,体重≥120㎏;
c.9~10月龄,体重﹥100㎏;
d.8~9月龄,体重≥110㎏;
3)同一母猪不同乳头的泌乳量不同,一般是__a_____;
a.靠前的乳头泌乳量高,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低;c.中间的乳头泌乳量高,两端的乳头泌乳量低;
b.靠前的乳头泌乳量低,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高;d.中间的乳头泌乳量低,两端的乳头泌乳量高;
4)猪的肥育方法包括___d____;
a.直线肥育法和一贯肥育法;
b.直线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
c.一贯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
d.直线肥育法和阶段肥育法;
5)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但繁殖力偏低,适合做___a____;
a.终端父本;
b.第一父本;
c.第一母本;
d.第二母本;
6)广东地方猪种具有d____的共同优点;
a.早期生长快,耐粗,耐热
b.繁殖力高,早熟易肥,肉质细嫩
c.耐粗,耐热,繁殖力高
d.早熟易肥,耐粗,肉质细嫩
7)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d____三个方面;
a.增重速度、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b.产仔数、断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c.增重速度、断奶成活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d.繁殖效果、饲养效果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8)断奶窝重的遗传力比初生窝重的遗传力__b_____;
a.高;
b.低;
c.相同;
d.不同品种情况不一样;
9)下列品种猪中不属于华南型猪的是__c______;
a.滇南小耳猪;
b.福建淮猪;
c.广东大花白猪;
d.两广小花猪;
10)猪胚胎死亡的三个高峰期是__d_____。
a.受精第3-5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70-80天;
b.受精第13-15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80-90天;
c.受精第9-13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
d.受精第9-13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
1)甲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688克,乙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759克,甲×乙的平均日增重为860克,乙×甲的平均日增重为829克,子一代平均日增重的杂种优势率为_b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