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28日讯晨光微露,12岁的小凯身穿一件灰色的运动外套,快速地在学校操场上奔跑。三岁时,小凯被带到爷爷、奶奶家一起生活。近两年,又和姐姐一起被寄养在叔叔家,这个懂事的孩子,常常因为吃块肉和家里长辈推来推去。
用力一推,沉重的铁门打开,“哗啦”的铲煤声吸引了陌生人的目光,小凯正在收拾煤棚子。别看是个男孩子,干起活来却细致、稳妥,条条件件都心中有数。“吃过饭了吗?”“吃了,米饭和一些炒白菜。”现在的小凯和姐姐一起寄养在叔叔家,算上叔叔家的两个孩子,就是两个大人担负四个孩子的生活起居费用。“小凯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我家一直都是我的小帮手,做家务、做饭都行,有时候家里做点肉,给他挑一块,这孩子还不舍得吃,知道家里条件有限,也是尽量的节省,不给我们添负担。”婶婶王伟告诉记者。
来到小凯家的厨房,饭锅里满满的米饭,青菜和肉却是丝毫未见。“中午都吃光了,没啥好东西,就是炒白菜啥的,夏天能好一些,自己家里种地,种啥吃啥。”王伟小声说着。屋子一角,有一张陈旧的饭桌,小凯平时写作业就是在这里,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学习资料。翻开资料,密密麻麻的笔记,还有优秀的红笔等级评定,这些都告诉记者,孩子对待学习的认真劲。
小凯的班任张老师告诉记者,小凯在学校不爱说话,但体育课上,一摸到足球就成了足球小将,技术娴熟且过硬,自信的微笑总是挂在脸上。“能从小凯的作业上看出来,这个孩子对待学习很认真,做题目总是爱多思考,爱问为什么,身为体委,还是个运动的好苗子,我也鼓励他,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张老师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