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那么,诱发躁狂症的因素有哪几个呢
1、遗传因素:无论是群体调查、高发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还是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大多数资料提供与遗传有关。
2、体质因素: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3、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中枢5-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电解质代谢异常,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4、精神因素:外界环境及精神刺激的因素,也可诱发该病。
爸妈在线心理网建议:导致患有躁狂症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导致的结果。首先患者要尽量的把自己的心情放轻松一些,这样对缓解他们的病情是很有帮助的。
二、躁狂症的概念及标准
概念
其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和复发性躁狂症。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其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行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三、躁狂症的诊断介绍
严重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1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说明]本躁狂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
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30躁狂发作标准。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除了在30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除了在30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复发性躁狂症
[诊断标准]
(1)目前发作符合上述某一型躁狂标准,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1次发作符合上述某一型躁狂标准;
(2)从未有抑郁障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双相情感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
(3)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躁狂发作。
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轻躁狂。
符合复发性躁狂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轻躁狂标准。
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符合复发性躁狂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
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符合复发性躁狂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
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
四、躁狂症的药物治疗
1、碳酸锂
(1)适应症和禁忌症:是目前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主要用于躁狂急性发作及预防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躁狂或抑郁的复发,总有效率为80%以上。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并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并急性感染、电解质紊乱、低盐饮食患者禁用。年老体弱、怀孕及哺乳期妇女、12岁以下儿童慎用。
(2)用法和剂量:口服是惟一的给药途径,一般开始给0.25,每天3次,以后每隔1-2天增加1次药量,7-10天内加至治疗剂量每天1.5-2.0g,分次服用。锂盐治疗一般在7-10天内显效,经治疗血锂浓度达到治疗浓度2-4周后,病情无改善,则应更换其他治疗。
用药剂量必须个体化,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不良反应及血锂浓度调整;增加剂量宜缓,每日药量应分次服,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期间患者应用含盐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治疗中毒反应。
(3)维持治疗:碳酸锂维持治疗,有预防复发的作用。经双盲实验,证明锂盐能减少复发次数和情感疾病发作的严重程度。维持治疗量为治疗量的一半,即每日0.75-1.0,维持血锂浓度不应低于0.6ol/L。疗程至少1年。
2、其他药物
(1)抗癫痫药:以卡马西平为代表,临床上常用的二线抗躁狂药,适用于碳酸锂治疗无效的患者。另外丙戊酸钠亦是常见的抗躁狂药,特别对以上药物无效、不耐受及快速循环型双相躁狂患者。
(2)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和氟哌啶醇能较快地控制躁狂发作且效果较好,但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碳酸锂等合用。
(3)其他药物:如氯硝西泮、可乐定和维拉帕米等,尽管有研究发现此类药物治疗有效,但治疗的效能不如锂盐、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可。
躁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表现多为情绪高涨、兴奋、爱动等,躁狂症的危害有很多的,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躁狂症,那么躁狂症该如何治疗,如何护理呢?躁狂症的食疗法又有哪些呢?
躁狂症如何护理治疗
1.家庭环境要求
兴奋躁动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间的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
在患者发病这段期间内,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快的乐曲,以免引起病人兴奋。
2.如何与兴奋躁动病人接触
在与躁动的病人接触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耐心一点;对与话多的病人不要与其有过多的交谈或争论,更不可因病人有夸大的言语而讽刺、嘲笑患者。
3.如何做好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病人的护理
对待这类病人,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躁狂病人大多表现为好关闲事。
好打抱不平,小题大做,平时看不惯的事情此时更看不惯,非要周围或家人按他的意愿办,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
躁狂症的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
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
临床上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却不是轻松、愉快的,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是冲动行的。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病理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2、中毒性精神病
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
3、脑器质性精神病
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躁狂症的日常调理须知
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躁狂症治疗除了要采取常规措施之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日常调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充足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可以防止躁狂症的发作。
4.躁郁症患者喜欢刺激和冒险的活动,比如超速驾驶,这是相当危险和难以控制的。家人应予以控制,不给其任何机会。
躁狂症的食疗法
避免含食品
躁狂症患者应避免咖啡、可乐、茶、巧克力、酒精等含兴奋元素的食品。同时也要避免糖制品、乳制品、和添加化学成分及色素的食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燥热性食物,如鸡等。
多吃蔬菜
饮食中应包含蔬菜、水果、核果、种子、豆类。全麦等谷类是很好的选择,但勿食用过多的。每周可以吃两次白肉鱼,对病症的缓解有帮助。
补充营养素
1.镁
用量依产品标示,研究指出镁能代替锂做为治疗躁郁症的药物,用以应付关于该病状连续变换的情况。它无毒副作用。
2.L-牛磺酸
用量500毫克,每天3次。与50毫克维生素B6及100毫克维生素C一起服用,以利吸收。缺乏牛磺酸将导致过度好动、焦虑、大脑功能力差。
3.L-酪胺酸
用量500毫克,每天2次,空腹使用,添加维他命B6及c,以利吸收。是治疗抑郁的重要物质,能稳定情绪变化。氨基酸是治疗此病的重要物质,尤其是牛胆氨基酸及酪胺酸。
4.维生素B群
躁郁病患者不易吸收维生素B群,因此需大量补充。根据报导,躁郁症患者缺乏维生素B群,而且在注射B12及服用大量维生素D群后,状况出现好转。维生素B群对脑部有类似锂的作用。
5.不饱和脂肪酸
用量依产品指示。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稳定血压的重要物质。
6.维生素C
用量3000~6000毫克,是强效的免疫促进剂,并有助抗过敏。
躁狂症的危害
一、自大
躁狂症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躁狂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长期不治或失治还会诱发其他脏腑病变。
二、哮喘
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躁狂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躁狂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着高于普通人群。
三、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四、多发性硬化
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躁狂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躁狂性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五、诱发其他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衰等疾病,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都比普通人群高。
六、胃肠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卵巢综合症以及肾衰竭等疾病。
七、偏头痛
躁狂型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几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症II型更多。
八、睡眠减少
长期处于亢奋状态,且不感疲惫。做事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会顾及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九、性格偏离
患者性格伴随思维异常活跃,话语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高、异想天开、不符合实际等精神异常问题。
行为也变得轻率、做事不计后果;然而患者过分兴奋缺少睡眠引发失眠后,也不曾感到疲乏困倦,性格严重偏离自我本性。
结语:看到这里,我希望大家通过上文的阅读可以对躁狂症的食疗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躁狂症治疗护理方法也能够多一些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对躁狂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要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