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人:终身不婚率25%,把宠物当家人

有不少媒体注意到,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宠物。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中国宠物数量从0.59亿只猛增至1.89亿只,其中城镇宠物猫狗数量突破1亿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虽然内心渴望恋爱和婚姻,但现实困难重重,因此他们把宠物视为家人般的存在。

在新著《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6月版)中,首创“婚活”“单身寄生族”概念的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指出,“宠物家人化”等现象的出现,表明家庭的形式和内涵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再如,家人是否可以自行选择?能否以“断亲”这种形式单方面解除与家人的关系?“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山田昌弘

编辑|谭山山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日]山田昌弘著,李燕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6

01一方面是宠物家人化,一方面是虐童事件持续发生

所谓宠物家人化,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饲养的狗、猫等宠物看作家人;虐待儿童则指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遗弃孩子等,极端情况下甚至将亲生子女虐待致死。前者是将本来不是家人的动物视作家人,后者则是将本来是家人的孩子视作外人。这样两个极端的现象在近二十年中急速增加,可以说是当下日本家庭的特征。

我意识到宠物家人化现象,源于1985年听一个家庭裁判所的调查官员说,一位老妇人来咨询有关让宠物继承自己财产的问题。这位老妇人与儿子儿媳相处不融洽,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她饲养的一只宠物狗。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讲述漫画师小岛麻子(宫泽理惠扮演)与一只叫“咕咕”的猫的故事。/豆瓣

因担心自己死后宠物无人照看,她想将自己的所有遗产都赠予这只宠物狗,因而来咨询手续上的具体问题。对于她来说,比起有血缘的儿子,这只宠物狗更像自己的家人。

类似的例子相继涌现。国势调查显示,甚至有人到市政府咨询能否将自己的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我也曾听说离婚双方为争取宠物的监护权而诉诸法庭的事情。也就是说,围绕曾经共同喂养的宠物应该归谁的问题,原本的夫妻对簿公堂。

这样的案子并非个例,可以称其为宠物家人化趋势的例证。并非宠物数量增加了,而是将宠物视作家人的人多了。为宠物穿上漂亮衣服、庆祝生日、细心提供美味健康的食物,生病则带去宠物医院看病,死后有葬礼和坟墓。

甚至还有专为失去宠物的主人提供心理咨询的专家。宠物享受着如同家人一般,甚至比家人更好的悉心呵护,主人们心甘情愿为它们花钱,为它们的死悲伤无比,完全将它们视为无法取代的亲人。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截图。/豆瓣

如果说对于宠物家人化我们还可以不当回事,那么虐待儿童事件数量的逐渐上升就是一件只能用悲伤来形容的事情了。在虐待儿童的事件中,施暴者有的是养父母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然而,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施暴者为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的虐待事件。

为什么呢?因为近代以来,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都是无条件的,这是一个家庭的基本信念。因此,养父母虐待孩子人们还能理解,但亲生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那就是一种有违人伦的做法。

然而,对于亲生父母为何开始虐待自己的子女,却鲜有分析,连儿童虐待问题研究的专家也对此保持缄默。

日剧《母亲》截图。/豆瓣

如果说虐待儿童事件极少发生,或多数施暴者是养父母的话,可能不会动摇“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样的观念。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虐待儿童事件激增,2010年全年甚至达到4万多件(注:2012年达到66807件)。

其中由亲生父母施暴的事件数量同步增加。这恰恰印证了一个事实:亲子之爱也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进一步说明的话,例如刚生下孩子的母亲,如果自认无法养育这个孩子,会将孩子放进一个盒子,以匿名的方式遗弃在医院——这一行为备受苛责,正是因为它抹黑了“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一神话。

此外,在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被广泛报道的同时,媒体不去追查子女遗弃父母的原因,而一味纠缠于政府为何没能及时掌握高龄老人行踪这类纯技术层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想回避“亲子之爱与生俱来”的神话。

02家人是否可以选择?

宠物家人化,主要是指从一般不被视为家人的对象(宠物)身上看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情,而虐待儿童则是指从一般被视作家人的对象(亲生子女)身上看不到任何家人温情的现象。

以上这两个现象里还隐藏了一个对于家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变化——家人是否可以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家人是无法选择的,家庭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亲子关系自不必说,即使是夫妻,一旦结婚,双方的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

但是,在宠物家人化这一现象中,人们选择将宠物这种本来无法成为家人的对象当作家人看待。由亲生父母施暴的虐待儿童事件中,父母选择遗弃自己的子女,也可以说是解除了家庭关系。

结婚、离婚,现实情况姑且不谈,理论上是双方同意成为家人(结婚)或解除家人关系(离婚)的体现。然而,在宠物家人化现象中,其实是宠物主人单方面把宠物当作家人看待;同理,虐待儿童的事件中也是父母单方面想解除家庭关系。

选择成为家人或解除家庭关系,自这些单方面的行为发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还可以继续把这种关系称为“家庭”吗?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现实。

03“婚活”和“一个人”

正如字面所示,这两个词语意味着两个相对立的现象。既有因为想结婚而主动参加各种相亲联谊活动的单身男女,也有认为“为什么非结婚不可”,对结婚持质疑态度的单身男女。这是现代日本家庭特征很重要的一点,代表着两种意义相反的现象。

然而,在现实中组建家庭变得越来越难,这通常表现在结婚、生育方面。现今未婚率居高不下。2010年的国势调查显示,30—35岁的男性未婚率为47.3%,女性为34.5%;据预测,目前20—29岁这一代人终身不婚率将高达25%。

日剧《家庭的形式》截图。/豆瓣

独自生活的单身老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NHK制作的纪录片《无缘社会》如实再现了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其结果就是“孤独死”的数量也增加了。

看了如此现实的例子,“丁克”年轻人开始对自己今后的老年生活深感不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家庭很重要,然而现实中没有组建家庭的人却在不断增多。虽然想成家,但无法轻易实现。

这种状况下就产生了“婚活”和“一个人”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现象。“婚活”指的是面对结婚难仍然义无反顾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家庭的现象;“一个人”指的是认为没有家人也无所谓,总能找到替代品的一种现象。

“婚活”是结婚活动的略称,这是我创造的词语。虽然日本不婚化趋势愈演愈烈,但并非是因为独身主义者的增加。未婚年轻人中有80%—90%都对将来的婚姻有所期待。

未婚男女的同居率低(约2%,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拥有恋人的人数不多(男性约占三成,女性约占四成,出处同上),因此按照这样的状况,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消极等待的话,就无法顺利结婚。

现在已经进入为了能结婚必须有意识地参加联谊活动的时代。为说明这一情况,我创造了“婚活”这个词语。

图/《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想结婚但结不了的最大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丈夫养家的意识还根深蒂固,然而现实状况是如今年轻男性的收入已经不再稳定。

因此,我(和白河桃子)鼓励女性为了维持婚姻生活,做好婚后也出去工作的思想准备。而“婚活”这个词语被大多数人当成一些女性为了和少数高收入男性结婚所要进行的求偶活动。

《一个人的老后》[日]上野千鹤子著,杨明绮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

进入老龄社会是因为人们的寿命延长。一辈子单身的老人、伴侣早逝的老人、有子女但自己独居的老人等,这些高龄独身的老年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人的老后》讲述了一个人也能有滋有味地生活下去的诀窍,所以很受欢迎。

生活在一个结婚难的时代,与其委曲求全地追求婚姻,不如潇洒地活出自我的这种价值观,在读者中引发共鸣。

04家庭重组的问题

“婚活”和“一个人”这两个词语流行的背景里隐藏着这样一个现实:自然而然地就能成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努力就无法成家的社会现实。同时摆到人们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呢?

如果无论如何都想结婚,那么“婚活”就是必需的。如果无论如何都想要孩子,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利用人工授精、代孕等手段。但是,积极参加“婚活”并不一定保证可以结婚,离婚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工授精手术也有失败的例子。这样看来,人们不禁开始质疑:真的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去组建家庭吗?

电影《小偷家族》截图。/豆瓣

想要以非传统的方式拥有家庭的人也很多。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讨论,同性婚姻本身正是同性伴侣想让社会认同他们家人关系的表现。在日本一直无法实行的夫妇别姓,问题也是同样的。与家庭解体相反,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一些人想组建家庭的强烈愿望。

以宠物取代现实家人的人、在网络上以虚拟形式寻求家人的人开始出现。女仆咖啡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样的商业空间里,有人愿意付钱寻求家庭的温暖。

日剧《大龄美女想相亲》剧照。/豆瓣

我认为,家人意味着“珍视我并认为我是重要的人”。一个人能积极健康地生活下去,家人是十分必要的。只不过一直有争议的现实是:家人是否必须是传统形式的?还是非传统形式的家人也可以?

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然而,希望有某种珍视自己、认同自己必要性的家庭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对家庭关系的渴望,却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烈。在这两者的夹缝间,日本社会正在发生的是“问题的推后解决”。

05单身寄生族的出现

我创造“单身寄生族”这个词语是在1990年,当时年轻人还有可能作为正式职员就业。在那个年代,这个词主要用于称呼那些毕业后不求自立,住在父母身边,将自己的全部收入作为零用钱,过着轻奢小资生活的单身人士。这群人自愿将结婚延后。

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非正式雇佣和失业的年轻人数量逐渐增加,想自立、想结婚但无法实现,只能被迫留在父母身边的单身青年开始出现。无法结婚而一直随父母居住,年龄渐长,最终这群人就变成了“中年单身寄生族”。

根据总务省统计研究所西文彦研究员的分析,35—44岁与父母同住的单身者人数在2012年达到了305万人,且还在持续增加。这些人中约一成是父母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失业者,他们依靠父母的养老金生活,因此也可称之为“养老金寄生虫”。

松田龙平在日剧《0.5的男人》中扮演一个大龄单身宅男。/豆瓣

这群“养老金寄生虫”的将来连同2010年备受瞩目的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一起进入人们的视野。长年依靠父母养老金度日的中年子女,隐瞒父母的死讯继续冒领养老金的事件自2000年开始陆续被曝光。

与高龄父母同住的无收入单身者很难被视作社会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父母的养老金,他们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保障,上年纪的父母因为有子女在身边照顾,也解决了生病看护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彼此能珍惜对方。

家庭如何重组的问题如果被搁置,作为未来主角的迷惘单身者将会不断增加。日本社会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定义家庭并进行家庭形态重组的时候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东北证券11、高质量发展期(2020年至今):2021年开始,国内宠物数量持续增加,家庭饲养率进一步宠物行业成长空间大提高。 12、狗类宠物饲养人数增速放缓,猫类宠物保持较高增长,其他类型跨界布局事件增多小动物也步入消费者视野。 13、宠物市场逐渐成熟和完宠物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一善,自主品牌占据份额逐步提升,新零售崛起,“线上+线下...http://huiyunyan.com/doc-d1326d2d48583653630fb82d59fcbfff.html
1.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界面新闻·JMedia从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以及结婚率、出生率和平均家庭户规模的下降态势可以看出,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老龄化、少子化、单身化的特征趋势。而随着这类趋势的加强,人们对于陪伴和情感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宠物行业成为了显著的受益者:出于情感寄托和陪伴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饲养宠物,这为宠物食品、用品、医疗、...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967023.html
2.穷养?富养?放养?圈养?泉州宠物猫饲养调查在养猫人群中,女性的比例更高。根据数据,饲养宠物的主人中,本科率超过七成,家庭月收入在1.5万以上的宠物主比例达到了72%。报告还指出,新时代已婚家庭进阶养猫主流人群,他们为猫咪赋予情感角色,追求健康快乐养猫,同时显现出智能养猫趋势。 养猫精细化程度比养狗更高,猫咪主人为爱宠购买更丰富的商品,挑选的食物也更...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2-03/09/content_7130832.htm
3.2022年迈瑞医疗发展现状及细分业务分析动物医疗设备具有广泛的...我国家庭宠物饲养率远低于欧美国家,还具有相当一部分增长潜力。此外,2021 年,我 国宠物饲主家庭月收入在 15000 元以上比例高达 72%,具有充分的宠物消费实力。 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根据《中国 宠物行业白皮书》,我国 2018 年宠物消费市场即达到 1708 亿元,2021 年为 2490 ...https://m.vzkoo.com/read/20220607142461c5e25eb4658adc97fb.html
4.中国宠物行业的发展及特点,选自《中国宠物管理白皮书(2023年)》2018-2022 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亿元),资料来源: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西部宠物生命科学研究院整理。 饲养宠物种类中犬猫占比超 50% 从饲养的宠物类型来看,城镇饲养的宠物类型仍以犬猫为主,占比均超过 50%。2021 年,猫已经超过犬,成为饲养最多的宠物类型。除犬、猫以外,其他类型的宠物占比均在 10% 以下。 https://www.pmshe.com/77287.html
5.美国人均0.57只猫狗,产业规模超600亿美元,是当之无愧的“宠物乐土”除了狗和猫以外,美国家庭饲养较多的其他宠物还有鱼、鸟、马、仓鼠、兔子和爬行动物。从宠物数量上来看,全美国的宠物猫数量有9420万只,多于狗的数量(8970万只)。因为猫一般不需要主人带着出门去遛,“出镜率”相对较低,所以人们会觉得宠物狗的数量多于宠物猫。不过在美国饲养数量最多的是鱼,有1.58亿条,因为养鱼的...http://wenhui.whb.cn/zhuzhan/huanqiu/20180614/200767.html
6.我国养猫人群数已超过养狗人群!千亿优质赛道持续扩容,当前渗透率不...近年来,我国养宠人士逐年增多。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截至2021年年末,养宠人群中养猫人群数占比59.5%,养狗人群数占比51.7%,养水族类占比8.3%,养爬行类宠物的占比为5.8%;啮齿类占比4.5%;鸟类占比3.6%。 https://stock.hexun.com/2022-07-11/206331016.html
7.艾媒咨询2024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饲养最多的宠物是狗(62.8%)和猫(47.3%)。宠物饲养者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宠物的食品、用品和医护方面。中国消费者为宠物购买的用品类型主要为宠物清洁护理用品,占77.2%;为宠物购买的食品以干粮(56.0%)、零食(55.2%)居多;功能性食品方面,消化用途的购买率最高,为57.3%。https://www.iimedia.cn/c400/101557.html
8.中国一人户家庭超1.25亿户宠物猫成最佳伴侣如今,宠物的饲养已不仅仅满足于让宠物吃得好,不生病。养宠产业链越来越走向细化,针对性的宠物服务也更加全面。 随着文明养宠物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主人愿意将宠物送进宠物学校进行学习。 宠物驯导师陈伟:我们的使命是,让狗狗更懂主人,让主人也更懂狗狗,在狗狗和主人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让狗狗更好地融入家庭、...http://m.taogei.com/news/show-1689.html
9.我国一人户家庭超1.25亿户:成养宠主力,养猫人群超过养狗人群如今,宠物的饲养已不仅仅满足于让宠物吃得好,不生病。养宠产业链越来越走向细化,针对性的宠物服务也更加全面。 随着文明养宠物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主人愿意将宠物送进宠物学校进行学习。 宠物驯导师陈伟:我们的使命是,让狗狗更懂主人,让主人也更懂狗狗,在狗狗和主人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让狗狗更好地融入家庭、...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04&newsId=4951351
10.5900万中国家庭养宠物,据说养猫的人都年轻学历高摘要:“一日吸猫,终身想猫。珍爱生命,科学戒猫”,这句调侃对于爱猫人士来说绝对再熟悉不过,猫凭借着外冷内热的性格及高颜值的外表俘获一众宠物爱好者的心,近年来更是打败其他动物成宠物界新萌主。由于猫主子在萌宠界地位的上升,导致其在网上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吸猫”人群当中。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9849
11.我国动保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宠观网4.宠物制剂研发速度距满足市场需求仍存在差距 相比于畜禽产品的研发,我国对宠物用药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一些研发专家对宠物制剂注册评审的技术标准仍停留肤浅的认识上,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与临床试验实施仍有一些缺陷。这与中国蓬勃发展的宠物市场形成鲜明的反差。一方面国内的市场需求很大,国际巨头占据绝对高端市场...http://www.petgw.com/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