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寄养管理办法

1、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促进寄养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第三条【基本原则】家庭寄养应当有利于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寄养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四条【主管机关】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家庭寄养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家庭寄养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实施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家庭寄养工作

2、的组织实施,并签订家庭寄养协议。第六条【鼓励措施】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参与家庭寄养工作。第二章寄养条件第七条【寄养儿童】未满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被寄养。需要长期依靠技术性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第八条【寄养家庭】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有儿童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二)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三)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以及其

3、他不利于寄养儿童成长的疾病;(四)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五)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周岁以上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第九条【寄养人数】每个寄养家庭寄养儿童的人数不得超过人,且该家庭无未满周岁的儿童。第十条【寄养残疾儿童】寄养残疾儿童,应当在具备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条件的社区中为其选择寄养家庭。第十一条【知情同意】寄养年满周岁以上儿童的,应当征得寄养儿童的同意。第三章寄养关系的确立第十二条【寄养程序】确立家庭寄养关系,应当经过以下程序:(一)申请。拟开展寄养的家庭应当向儿童福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

4、供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家庭经济收入和住房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无违法犯罪记录以及一致同意申请等证明材料;(二)评估。儿童福利机构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提出申请的家庭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申请家庭是否符合寄养条件,了解邻里关系、社会交往、社区环境等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评估意见;(三)审核。儿童福利机构应当根据评估意见对申请家庭进行审核,确定后报主管民政部门备案;(四)培训。儿童福利机构应当对寄养家庭主要照料人进行培训;(五)签约。儿童福利机构应当与寄养家庭主要照料人签订寄养协议,明确寄养期限、寄养双方的权利义务,寄养家庭的主要照料人、寄养融合期限、违约责任及处理等事项。家庭寄

5、养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第十三条【家庭义务】寄养家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保障寄养儿童人身安全,尊重寄养儿童人格尊严;(二)为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咼生活自理能力;(三)培养寄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四)按照国家规定安排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负责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做好寄养儿童的学校教育;(五)对患病的寄养儿童及时安排医治。寄养儿童发生急症、重症等情况时,应当妥善处理,并及时向儿童福利机构报告;(六)配合儿童福利机构为残疾的寄养儿童提供辅助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服务;(七)配合儿童福利机构做好

7、。第四章寄养关系的解除第十八条【协议解除】寄养家庭提出解除寄养关系的,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儿童福利机构提出解除寄养关系的申请,儿童福利机构应当予以解除。但在融合期内提出解除寄养关系的除外。第十九条【强制解除】寄养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解除寄养关系:(一)寄养家庭或其成员有歧视、虐待寄养儿童行为的;(二)寄养家庭成员的健康、品行不符合第七条第(三)和(四)项规定的;(三)寄养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导致无法履行寄养义务的;(四)寄养家庭借机对外募款敛财的;(五)寄养家庭不履行协议约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条【强制解除】寄养儿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解除寄养关系

9、民政部门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家庭寄养工作负有以下监督管理职责:(一)制定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政策;(二)指导、检查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三)负责寄养协议的备案,监督寄养协议的履行;(四)协调解决儿童福利机构与寄养家庭之间的争议;(五)与有关部门协商,及时处理家庭寄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十五条【儿童福利机构职责】儿童福利机构主要承担以下职责:(一)制定家庭寄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寄养家庭的招募、调查、审核和签约;(三)培训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组织寄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四)定期探访寄养儿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五)监督、评估寄养家庭的养育工作;(六)建

10、立家庭寄养服务档案并妥善保管;(七)根据协议规定发放寄养儿童所需款物;(八)向主管民政部门及时反映家庭寄养工作情况并提出建议。第二十六条【人员要求】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聘用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学、医疗康复等专业知识的专职工作人员,参与家庭寄养管理工作。第二十七条【异地寄养】开展异地家庭寄养,应当经过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同意。寄养儿童的监护责任由寄养儿童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家庭寄养。第二十八条【经费保障】家庭寄养经费,包括寄养儿童的养育费用补贴和寄养家庭的劳务补贴等。寄养儿童的生活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

THE END
1.包含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的西语例句西语助手例句词典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doctype html> 登录_西语助手在线词典 http://www.esdict.cn/liju/es/%E5%AE%B6%E5%BA%AD%E5%AF%84%E5%85%BB%E7%AE%A1%E7%90%86%E6%9A%82%E8%A1%8C%E5%8A%9E%E6%B3%95
1.[政策解读]《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明确登记管理、人员资质、服务规模、监督管理等制度规范。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强调,制定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规范...http://www.mns.gov.cn/p202/ylwswsjkwyh/20241111/287597.html
2.子女怠于赡养,老人可否收回赠与的房产?澎湃号·政务年逾七旬的老人将名下房产过户给了子女,但子女在获赠房屋后,并未尽到赡养义务,老人能否要求收回房产? 陈某与张某系夫妻关系,共同育有一子一女。2016年,张某突发肢体活动障碍,经检查、鉴定,属于身体高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多年来,夫妇二人无法与儿子取得联系,女儿小陈定居上海,仅回家探望过一次,两位老人未享受到来自...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15626
3.小运说法照顾孙子10多年后,老人将孩子父母告上法庭……收到案件后,承办法官立即联系二被告了解情况,得知李某雷现已再婚重组家庭,不愿意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孙某丽则主动到庭表示愿意支付抚养费,在与孩子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协商后,当日便支付了16000元抚养费,并达成调解协议,承诺此后每年都会按时支付。 法院经审理认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父母系未成年...http://fw.mwfw.cn/fagui/218898.html
4.《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详细解读民政部近日发布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阐述了家庭寄养工作的目标、管理、服务、标准及责任,暂行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详细解读如下: 寄养儿童:家庭软硬件须“达标” 《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寄养家庭必须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要处于中等水平以...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3/10/id/88844.shtml
5.家庭学习生活现状5篇(全文)经过几十年的探究, 国外日渐成熟的家庭寄养模式进入了研究者的视角:家庭寄养, 即foster care, 是一种由社会儿童福利院机构, 以一定的法定手续使孤残儿童, 进入那些愿意对他们提供家庭照顾责任的家庭实施养育的模式。 我国民政部颁布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民发〔2003〕144号) , 为中国家庭寄养模式的运行提供...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dbpouzy.html
6.收养和寄养有什么区别,哪些家庭可以寄养孩子,寄养家庭应履行哪些...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 第三条家庭寄养应当有利于被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被寄养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https://mip.66law.cn/topic2010/a2104/
7.2024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全文对于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的内容,最近很多人很困惑,一直在咨询小编,今天律图网小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2024-02-21 20:00:05 已帮助2206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离婚协议书怎么写2024家庭暴力 双方协议书应该是这样写离婚协议书双方姓名,民族,生年月日,住址,身份证号码双方哪年登记...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14jtjyglbfqw/
8.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新规首提"家庭寄养"模式CCTV.com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新规 首提"家庭寄养"模式 背景: 由于人口流动、家庭困难、意外事件、个体选择等原因,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长期、现实问题。国务院分别于1982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6年,民政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了《...https://news.cctv.com/china/20090811/103636.shtml
9.中国实施家庭寄养新规或带来更多挑战中国民政部最新修订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2003年颁布的“暂行办法”,旨在为孤儿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提供更多保障。 与“暂行办法”相比,新办法提高了家庭寄养标准,将原来每个家庭寄养儿童数量从不超过3人改为不超过2人,且要求该家庭无未满6周岁的儿童。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确实能够更好地...http://3g.sdchina.com/show/314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