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的概念与特征:①概念:一般来说,青少年是指身心加速发育直至完全成熟阶段的人群,或者说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过渡年龄阶段,年龄一般在14-25岁之间(可后延至30岁)

②青少年本质:成长性和基础性,发展性.③青少年观:青少年观问题是一个关于青少年的社会定位问题,它是对青少年群体和每一个青少年个体社会本质的认识。

传统青少年观特征:青少年在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里都处于一种附属地位。

当代青少年观:功利观认为青少年是社会客体,权力观认为青少年是能动的主体。

社会工作中的青少年观:一种以青少年为本的青少年观。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

(1)生理特征(出现生理困扰):①体像与体态烦恼;②第二性征的困扰;③性发育和成熟

(2)心理特征(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期)①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均衡;②自我的同一和矛盾;③依恋关系的变化;④认知的变化

◆青少年期几个特别要素的发展:

1、青少年智力的发展

2、青少年情感的发展

3、青少年的情绪模式及其发展

4、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动机需求、兴趣爱好,以青少年为工作对象,以科学的、专业的服务方法为手段,解决青少年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社会工作领域。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①全体青少年:广义社会工作,涉及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②问题青少年:狭义社会工作,针对“问题”与偏差青少年的补救性服务。

二、为什么要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为什么要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微观上看:个人发展的需要;宏观上看:社会发展的需要。(二)青少年问题

1.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强迫、对立行为、多动、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

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游戏、过度沉溺网络中虚拟的角色

3.青少年犯罪问题:犯罪率上升:盗窃、抢劫、伤害、绑架、敲诈勒索、吸毒贩毒等

4.家庭矛盾冲突,亲子关系失衡:边界不清,父母过度保护;关系疏离,父母不闻不问;单亲家庭,家庭结构不完整

5.失学失业问题:失学,辍学、就业难

6.其他问题:道德品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分类:

1.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协助正常发展而涉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2.治疗性、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针对已经发生问题之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3.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现况而开展的青少年社工服务(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接纳、不批判、尊重、保密、个别化、服务对象自决◆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个别辅导、角色扮演、小组游戏、技巧训练、集体活动

◆“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视角

◆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五)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原则: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接纳与关爱青少年、注重青少年的个体需求、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第二章青少年发展的有关理论】

进化论的观点推动了人们对行为个体发展过程的研究,给青少年工作和研究一个视角,即从生物进化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行为;可以给青少年社会工作一个命题,即第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服务对象、内容分类、特点)、青少年观、青少年问题、第二章:青少年发展的有1

如何帮助青少年适应环境,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霍尔的复演论认为,婴幼儿期是在重现人类发展初期的“似猴”阶段,感官与动作的探索对个体的发展最为重要;儿童期则是狩猎时代的再现;少年期是人类进化中农牧社会的反映;青年期则是狂暴与冲突,风暴与压力并存的阶段,复演20世纪以来人类所处的骚乱状态。

面对儿童的工作,对应的理念为爱;面对少年的工作,对应的理念为虔诚;青年时期充满不安和躁动,

认为青少年工作者需要了解和熟悉青少年各个时期生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帮助青少年对自己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生物体行程正确认识;要认识青少年生理发展的差异性,帮助青少年克服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格赛尔

导的成熟才是成长的基本机制;2.成长是像螺旋一样,具有前进和后退的律动现象。顺境与鼓励可能促进青少年的发展,挫折和问题也可能造成青少年发展停滞;3.各种基因组合影响着人的心理、行为、人格、智力、性取向等等多方面发展,因为遗传编码是多重的、世代的、独特的,其间会有变异和违常,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发展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班杜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大于所处的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环境与认知状态一样,决定着人的行为,用函数表示为B=f(P-E)。其中,B指人的行为,P指个人的一切内在事件,

皮亚杰,这一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基模和适应。

·基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思考与动机的基本模式,基模的改变是学习的结果。

·适应是指当个体碰到新的情景,会用基模去解释这一情境,而后将解释结果融入原有的基模之中,从

而引发基模的改变,促进个体的成长,个体知识的形成和获得是适应的结果。

——精神分析学派

人格的心理分析理论包含两个学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荣格为代表的人格派

1、无意识理论:

人的心理是由有意识和无意识构成的。意识只是心理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无意识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荣格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扩展到了整个人类群体范围内来讨论。他把无意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无意识,一部分是集体无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将心理功能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存在,很多行为受制于不自觉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认同作用对其社会化有重大影响,接受认同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心理历程,缺少这一环节,会造成个体发展过程的减慢、停滞甚至倒退;

对个体成长和适应的研究中,一直很重视人的早年生活经验,认为儿童时期,个体会逐渐形成调节自我需要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会伴随个体走过一生;

3、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定义:个体在心理平衡受到干扰时,自我为了保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即化解本我、超我和现实的矛盾冲突,所运用的心理策略和手段。

THE END
1.平舆县民政局实地开展收养能力指标调查评估平舆县民政局为规范收养评估工作,提升收养登记工作水平,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依据《河南省收养评估实施细则(试行)》(豫民文〔2021〕111号)有关规定,于近日,组织该局收养评估领导小组对收养申请人实地开展收养能力指标调查评估工作。 收养能力指标测评是指对收养申请人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进行指标量化评分...http://www.pingyu.gov.cn/content/detail/6732eedf9b94724c73005015.html
2.家庭教育调研工作要求及安排家庭教育调研工作要求及安排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我们计划开展一项家庭教育调研工作。以下是具体要求和安排:一、调研目的1.了解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和态度。2.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111/12/85367400_1139054299.shtml
3.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经过收养后一段时间的定期回访,如果没有发现问题,评估结果良好,通常在送养儿 童收养后6个月到1年的时间内可以结案。 (二)家庭寄养服务 家庭寄养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为永久或者临时失 去家庭监护的儿童选择合适的寄养家庭,并完成寄养安置的服务过程。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1234690_1091234690.html
1.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第三章 寄养关系的确立 第十二条 确立家庭寄养关系,应当经过以下程序:(一)申请。拟开展寄养的家庭应当向儿童福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家庭经济收入和住房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以及一致同意申请等证明材料;(二)评估。儿童福利机构应当组织专业人员或者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提出...https://m.xunlv.cn/laws/9580
2.内江:持续推进“类家庭”养育,为收留抚育儿童构建幸福家园据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筹建第一户类家庭以来,市儿童福利院持续推进类家庭养育,不断创新探索类家庭养育运行过程的管理、服务规范,从爱心家长的招募、入住儿童的筛选、家庭氛围的营造、家长与孩子的融合、服务质量评估等,都在探索中找到了答案。类家庭养育模式体系的建立,为全院持续推广类家庭打下了坚实...https://scnj.tv/bencandy.php?fid=137&id=2000934
3.康复科工作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康复科 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345245.html
4.康复科年度的总结(15篇)同时,基地继续实行内部培训计划,一是由基地主任负责,每周五下午组织专业业务能力学习,探讨案例,共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难点;二是康复人员对院内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定期下班组去家庭的方式,为院内一线护理员、家长、教师、寄养家长多次开展脑瘫及需康复儿童护理方面的知识培训。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10142918_2226422.html
5.康复科年度总结(精选22篇)2、开展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安全核查步步为营。护理工作安全为先,要求护士严格遵守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流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管理;患者识别至少使用两种以上方法,给每位患者佩戴手腕带;对年老患者做好跌倒/坠床、压疮危险评估,在病...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nianzhongzongjie/20230301105754_6558854.html
6.康复治疗师工作总结(精选15篇)但6月医保检查给了我们一次深刻的教训,说明这样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大家必须抓紧时间,下大决心把许多工作落实、抓好,理出一套合乎各类各级要求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样工作才能够协调有序开展,减少大家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不必要的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3747089.html
7.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问题研究优势视角 社会工作 家庭寄养 被寄养儿童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40-1013323011.htm
8.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2)收养家庭招募:接受收养家庭的申请、审核和筛选合格家庭以及告知合格家庭被选及后续程序等工作。 (3)收养家庭评估:开展家庭调查评估,通过实地走访和多渠道信息收集.对潜在收养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互动尤其是家庭育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其是否适合收养福利机构儿童以及适合收养怎样的儿童。 https://www.oh100.com/peixun/shehuigongzuo/338295.html
9.康复科年终工作总结一、积极开展康复救治工作 康复是残疾人恢复或部分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科室自开业以来重点康复救治人数为87人。接受“明天计划”术后康复人数为12人。下属福利院送来我中心康复寄养人数为3人,门诊咨询人数为30人,门诊治疗人数为3人。 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016855.html
10.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知识点①妇幼保健②学校卫生工作 ⑹家庭服务中的儿童社会工作 ①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②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 ⑺儿童权益保护 ⑻对孤儿、被弃儿童的工作 ①儿童福利院,或称院内救助、机关教养②家庭寄养③收养 ⑼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 ①首先是身体的康复 ...https://www.yjbys.com/edu/shehuigongzuo/32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