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作业答案

婚姻家庭法形成性考核一(试题)-----(第1---第3章)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在我国的法律中,率先明文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的是(D)

A)《妇女权益保障法》B)《刑法》C)《民法通则》D)修正后的《婚姻法》

2、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A)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血缘属性D)功能属性

3、婚姻家庭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属于(B)的范畴。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物质生活D)精神生活

4、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选项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作用方式是“通过依着社会舆论,依靠信念、传统和教育力量起作用”的(B)。

A)法律B)道德C)宗教D)风俗

5、阶级社会形成以来的婚姻家庭制度是(B)。

A)群婚制B)一夫一妻制C)普那路亚婚制D)对偶婚制

6、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第一部婚姻法作了重要的准备的是(A)。

A)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婚姻制度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民法亲属编

7、继原始群体以后出现的氏族组织,是在(A)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产生的。

A)群婚制B)对偶婚制C)一妻多夫制D)一夫多妻制

8、在欧洲,首先采用选择民事婚制度的国家是(C)。

A)英国B)法国C)荷兰D)西班牙

9、在对偶婚制下的婚姻是以(B)。

A)男子为中心B)女子为中心C)子女为中心D)老人为中心

10、一夫一妻制产生于(C)。

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崩溃时期D)文明社会

11、群婚制的高级形态是(B)。

A)血缘群婚制B)亚血缘群婚制C)对偶婚制D)一夫一妻制

12、婚姻家庭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是因为它具有(B)。

A)伦理属性B)自然属性C)人身属性D)社会属性

13、在我国,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的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为(B)。

A)包办婚姻B)买卖婚姻C)变相买卖婚姻D)借婚姻索取财物

14、在我国古代婚姻家庭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其影响远播域外的是(C)。

A)汉律的户律B)隋律的户婚律C)唐律的户婚律D)明律的户律

15、“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主要体现的是婚姻法中的(C)原则。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制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婚姻家庭法形成性考核二-----(第4---第5章)-一、单选(15×2分)

1.胡玉成的祖父与何风风的祖母是表兄妹,按照罗马法亲等计算法胡玉成与何风风为(B)。

A.八亲等旁系血亲

B.七亲等旁系血亲

C.六亲等旁系血亲

D.五亲等旁系血亲

2.结婚这种身份法律行为(D)。

A.可以附条件,但不得附期限

B.不可以附条件,但可以附期限

C.可以附条件,也可以附期限

D.不可以附条件,也不可以附期限

3.下列称谓中与己身不属于直系血亲的是(c)。

A.曾祖

B.外祖母

C.玄孙

D.侄子

4.下列可以引起配偶关系发生的是:(A)。

A.领取结婚证

B.提出结婚申请

C.生育子女

D.订立婚约

5.武警女战士甲,现年23岁,与现年25岁的美籍华人乙持必要的证件,申请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认定其(B)。

A.符合结婚条件,准予登记

B.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

C.经武警部队批准,可以准予登记

D.经美驻华大使馆批准,可准予登记

6.父母不顾其女王丽的反对强行将其送到河南与吴权子结了婚,王丽的父母从吴权子处索得人民币30000元。王丽父母的行为已构成(B)。

A.包办婚姻

B.买卖婚姻

C.借婚姻骗取财物

D.借婚姻索取财物

7.在我国《婚姻法》等法律中,概括血亲关系的亲疏远近所用的概念是(D)。

A.行辈

B.亲等

C.服制

D.世代

8.亲属在现代法律上的分类不包括(C)。

A.配偶

B.血亲

C.宗亲

D.姻亲

9.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主体是(B)。

A.受胁迫的当事人的近亲属

B.受胁迫的当事人本人

C.受胁迫的当事人的本人和近亲属

D.受胁迫的当事人住所地的基层组织

10.王华是杨玉妻子的哥哥的妻子;王华是杨玉的(C)。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

C.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D.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11.按照亲属的分类和寺院法亲等计算法,表兄弟姊妹是(D)。

A.三亲等旁系姻亲

B.二亲等旁系姻亲

C.三亲等旁系血亲

D.二亲等旁系血亲

12.下列有关重婚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是结婚的禁止条件

B.是婚姻无效的原因

C.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是婚姻关系解除的法定理由

13.我国古代结婚程序中的"六礼"不包括以下哪项(D)。

A.纳采问名

B.纳吉纳征

C.请期亲迎

D.亲迎庙见

14.下列属于旁系血亲的有:(B)

A.父母与子女

B.兄弟姐妹

C.儿媳与公婆

D.配偶

15.在我国,婚约的解除(C)

A.须经男女双方合意而解除

B.须经一定的仪式经群众公认而解除

C.可由一方向对方作出意思表示而解除

D.须由一方书面通知另一方而解除

婚姻家庭法形成性考核三-----(第6--第7章)试卷总分;分-一、-单选

1.《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征得军人同意,但(D)。

A.女方怀孕的除外

B.双方感情破裂的除外

C.离婚原因在军人一方的除外

D.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2.因第三者介入而引起夫妻感情破裂,导致离婚的应如何处理(A)。

A.调解无效,应判决离婚

B.调解无效,可判决不准离婚

C.调解无效,应判决不准离婚

D.调解无效,可以判决离婚

3.依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A)。

THE END
1.社工备考:家庭类型和家庭教养模式知识点总结1.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2.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3.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类型。 4.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 5.丁克家庭: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https://bijie.huatu.com/2024/1114/1918233.html
2.2001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婚姻家庭法”试卷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 ) A.原告的本国法或住所地法律 B.婚姻缔结地法律 C.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D.被告的本国法或住所地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http://www.crzkw.cn/lnzt/10637.html
3.家庭状况的解释和发音「法语助手」法汉从实际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承认了会员国的多样性, 在实际家庭状的问题保障了国家的法律将适用于本国公民。 声明:以例句、词性分类均由互联网资源自动生成,部分未经过人工审核,其表达内容亦不代表本软件的观点;若发现问题,欢迎向我们指正。显示所有包含 家庭状况 的法语例句用户...http://dict.eudic.net/mdicts/fr/%E5%AE%B6%E5%BA%AD%E7%8A%B6%E5%86%B5
4....接收临时入院登记表儿童入院离院家庭寄养儿童登记表.pdf...儿童福利机构弃婴(儿)临时代养协议、接收临时入院登记表、儿童入院、离院、家庭寄养儿童登记表.pdf,DB54/T 0214—20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弃婴 (儿)临时代养协议 甲方: 公安分局 派出所 乙方: 儿童福利机构 甲、乙双方于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就编号为ⅹⅹ年第ⅹ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28/5043322142003002.shtm
1.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促进寄养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家庭寄养,是https://m.xunlv.cn/laws/9580
2.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之间构成事实上的教育关系。家长既需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需要履行好教育的责任。 首先,家长需要理解亲子关系的复杂性。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以血缘为基础,在抚养、教养、赡养、互助中形成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且是一种多重的、...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1/t20241115_2111270164.html
3.父母的财产给谁就由谁赡养?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我国法律中,“财产归属”与“赡养义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并不因财产给某位子女就解除其他子女的赡养义务。赡养义务是法定义务,属于《民法典》中规定的亲属义务,不因继承或财产分配而改变。 下面我将从法律基础、财产处分、赡养义务分配和实际情况分析等方面,解答“父母的财产给谁就由谁赡养”是否成立的问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31773
4.婚姻家庭法知识点6篇(全文)B、结合当事人亲属意见 C、结合当事人单位意见 D、结合当地派出所意见 2.___发现本单位工作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A、学校及幼儿园 B、各级政府 C、用人单位 D、人民调解组织 3.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 ___、___,并通知 ___、___。 A、居民委员...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ghri41p.html
5.台中市儿童少年家庭寄养及机构安置办法?法律法规申请为寄养家庭,应检具全户户籍誊本及其本人公立医院健康证明书,有配偶者,并应检具配偶公立医院健康证明书,向本府或其受托单位申请,经本府审查合格,列册登记为寄养家庭,经与本府订定寄养契约后,始得接受寄养。寄养于亲属家庭者,由本府斟酌实际需要办理。http://m.110.com/fagui/16435.html
6.但淑华准家庭暴力的主体——对《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这表明不具有法定的监护、扶养义务,但事实上承担了监护、扶养职责的人虽然可以适用《意见》规定,但并不属于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仍限于具有法定权利义务的近亲属。 此外,中国法律上与“家庭成员”含义最接近的概念是“近亲属”。尽管由于规范目的不同,在民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不同法律部门中,“近亲属”的范围...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09/10/1113159_677743194.shtml
7.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摘要】: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挑战与机遇并存。以西南地区M儿童福利院为例,一方面,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儿童福利机构的应对策略体现了我国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要求。总体来说,该地区参与非亲属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文章分析了这一现状的现实合理性:一、家庭寄养政策制定与实施层面...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4-1019115968.htm
8.2021年4月自考婚姻家庭法05680真题与答案自考B.特定亲属之间的扶养、抚养和赡养关系同-般的债权债务关系 C.婚姻家庭法领域中的财产权性质与民法中的其他财产权相同 D.民法总则中的一般规定应优先于婚姻家庭法中的特别规定适用 3.关于亲属关系法律效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亲属关系不仅仅具有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 ...https://www.educity.cn/zikao/251148.html
9.论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家庭教育责任是监护人教育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存在不同的形态,因此对于家庭教育的履行也应当存在不同的标准。 若未成年人的父母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而由其他近亲属来履行监护责任时,对于家庭教育责任的要求可能就要依据情形有所减轻。实际上,《德国民法典》对于监护人的选任要求除了底线性...https://sdsdwkxb.cnu.edu.cn/gkll/2021n/2021d6q/c099fc541d4b4de6bf8500a503fca798.htm
10.心理孤儿(精选十篇)为了分析家庭寄养是否有利于孤儿的社会性发展, 崔丽娟、杨志勇 (2002年) 随机选取儿童福利院儿童和家庭寄养儿童各30名。采用了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信任他人量表和自我容纳量表以及编制的亲社会行为量表, 分别对福利院儿童和家庭寄养儿童进行了访谈, 对比结果发现家庭寄养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优于福利院儿童, 主要体现在社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vy3dv1.html
11.中国签证种类(三)申请人与邀请人之间的家庭成员关系(配偶、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配偶的父母)证明(结婚证、出生证、公安派出所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或亲属关系公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 如系寄养事由,须提供: (一)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寄养委托公证或经过所在国或中国公证认证...https://www.visaforchina.cn/BEY2_ZH/generalinformation/visaknowledge/266223.shtml
1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婚姻家庭法学》形考任务答案电大之家既包括婚姻关系,也包括家庭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我国婚姻法关于禁止结婚的疾病是 性病 艾滋病 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未经治愈的麻风病 下面哪种行为是破坏婚姻自由的行为 订立婚约 包办婚姻 收取聘礼 介绍对象 甲男的祖父与乙女的祖母是同胞兄妹,现甲男和乙女申请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认为应该 ...https://www.diandahome.com/877.html
13.留守儿童与哪些人住属于亲属寄养寄养家庭可合法领养孤儿北京市市儿童福利院出台《寄养变领养办理办法》 www.zjmz.com 2006年02月16日 浙江民政网 今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的“爸爸妈妈”将可以成为法律意义上真正的父母了。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了解到,该院已制定出《办理寄养变领养工作的办法》。 据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介绍,家庭...https://www.77cxw.com/fl/44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