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策划:丘脊梁采写:本报记者丁瑜
【调查】宠物可进入公园、公交等公共场所
8月17日晚上6点,在王家河风光带,记者看到前来散步的市民很多。在路上,有市民牵着狗出行,也有市民在小道上和狗追逐嬉戏,时不时两条狗相遇,还互相吠叫几声。
“孩子都在北京上班,就这条小狗陪我们老两口。小狗到家的当天,我们就给它做了防疫,小狗的陪伴是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已经退休的王老先生每天都要带着自家的这条泰迪犬出门溜达,他说,这条狗一岁多,每个月要花去他近千元的退休金,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每天晚饭后去王家河散步,是我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但不少去散步的市民都会带着自家的狗去,有的牵着狗绳,有的则让狗自由跑来跑去的,让人觉得有点害怕。”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个人并不讨厌狗,只是每天晚上王家河来往的人流很大,狗在密集的人群中来往穿梭,总是有点不安。
“在南湖广场散步,我踩到过几次狗便便,那种感觉很糟糕,恶心透了。”家住南湖附近的唐女士说,看到有的市民遛狗时,带着狗狗随地大小便,她都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狗的主人素质也太差了,“岳阳的城市很美,南湖广场、千亩湖风光带、王家河,都是散步纳凉的好地方,一到晚上,人就很多。有时候,地上的宠物粪便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案例】叫声扰民、恶犬咬人事件时有发生
“南湖大道上多了一只流浪狗,有人出于好心,将一些食物给它吃。”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有晨跑的习惯,经常发现这条狗会跟过来。“小时候我被狗咬过,所以特别怕狗。我不反对有人饲养狗,但对于来历不清不楚的,还是不要养为好。因为不知道这只狗,有没有病菌,要是咬伤人了,该怎么办?”
除了不文明养狗之外,流浪狗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2016年3月9日早晨,在花板桥岳阳公交总公司公交站台附近,一条毛色发亮,高约40厘米、长约45厘米的黑色恶狗咬伤了一名13岁男孩后,相继流窜市委、八中红绿灯路口、金鹗山等8处接连咬伤多名群众。据统计,从早上6点半至15时20分,已有12名被咬伤的市民前往市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其中最严重的已于当晚送至长沙接受治疗。
2017年3月2日早上,当曾爹散步至通海路碧桂园附近工地时,一条突如其来的藏獒将其扑倒,右手被咬得面目全非,全身被咬得遍体鳞伤,地上布满了血迹。两位好心人下车准备将老人移到安全位置时,也被藏獒咬伤。当天老人就进了重症监护室观察,未脱离生命危险。
【数据】被动物咬伤患者每年达1万人次
“市疾控中心每年来就诊因被猫、狗、老鼠等动物咬伤的市民达到1万人次。其中被狗咬伤,来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可能会达到8000多人,平均每个月达到7-800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连戈桦告诉记者,这些前来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市民,有三分之二是被自家豢养的猫狗抓伤或咬伤的。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约为100%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狂犬病毒的犬类、猫类等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传染给人。”连戈桦介绍,由于目前动物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率较低,尤其在农村边远地区免疫几乎空白,加上由于饲主遗弃、自行走失或野生繁殖原因导致流浪动物增多,我市每年被动物致伤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人感染狂犬病的病例不断出现。
【现状】宠物注射疫苗靠自觉,暂不需办理养狗证
“宠物的疫苗注射,需要到专门制定的宠物医院。这是一个自愿行为,不具备强制性。我们平日会举行活动,或是在网站上宣传动物免疫的重要性。”市农委兽医药证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城区只有两家具备给猫、狗注射狂犬疫苗资质的宠物医院,注射疫苗后,宠物医院会给宠物发放检疫证。
“现在城区市民家养的宠物一般都愿意接种狂犬疫苗。”具备给猫、狗注射狂犬疫苗资质的岳阳楼区仁爱宠物医院负责人王建新告诉记者,幼年犬接种防疾病的疫苗一年三次,第二年开始一年接种一次。而所有犬只需接种的狂犬疫苗只需一年接种一次。
“一般有主人的宠物狗狂犬疫苗接种较好,令人担心的是在城市流浪狗的狂犬疫苗接种情况,在这一块,基本是空白。”王建新介绍,流浪狗多以垃圾为食,得不到定期清洁、免疫、驱虫等护理,往往携带犬瘟热、犬细小、传染性肝炎等病毒,以及各种寄生虫。因为流浪狗自身免疫力较强,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发病症状。由于家养狗不经常外出活动,免疫力逐渐降低,一旦接触到流浪狗排出的带有病菌的粪便及尿液后,容易感染疾病。此外,流浪狗身上携带有多种人畜共患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包括狂犬病、破伤风杆菌、鼠疫、钩端螺旋体等,与人不当接触后,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很大。
记者了解到,岳阳曾在2003年下发了《岳阳市犬类动物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城区范围内饲养犬类动物实施许可证制度,办理养犬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每半年必须持《城区养犬许可证》携犬到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免疫接种,领取《免疫证》、免疫牌。市农委兽医药证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岳阳市犬类动物管理办法》早已过期,没有出台新的管理办法,目前岳阳饲养犬类动物,暂不需要办理养犬许可证。
“目前,许多市民还没有形成文明养狗的习惯,很多养宠物者选择养宠物可能是阶段性的,一旦不养了,遗弃的狗只将成为新的城市流浪狗。”一位城管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样的弃养行为,目前无法拿出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他同时说,“尤其是在管理走失狗只和流浪狗只时,采取简单粗暴的治理方法往往会引起爱狗人士的不满。”
【探访】流浪狗民间救助机构生存举步维艰
今年45岁的李小冰是岳阳动物保护之家的发起人,生活并不富裕的她在两年里救助了23只流浪狗。“一开始是因为我个人很喜欢狗,我家狗狗去世后,我发誓再也不养狗。但看到街头的流浪狗,我很心疼,开始收养他们,从最开始一两只,慢慢越来越多,我发现自己一个人力量太小了。”为了让更多人参与救助,李小冰在去年6月组建了岳阳动物保护之家。
“目前,我们基地位于湖滨,室内面积有400多平米,室外面积1000多平米,有114只狗,都是被遗弃的,或是有伤病的。”李小冰告诉记者,岳阳动物保护之家是一个民间救助机构,所有的费用全部靠她和志愿者自筹资金。
李小冰本身没有固定的工作,对于她收养流浪狗的行为,家人一致反对,很不理解她,外界也对她有过质疑,但她一直在坚守。“岳阳现在的流浪狗管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规定,很多家庭遗弃狗后,它们只能在街头流浪,如果咬伤市民,则会面临被打死的局面。”李小冰告诉记者,曾经她想过放弃,但那颗爱狗的心,让她坚持到现在,她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建议】政府规范管理养狗人士文明养狗
“流浪狗大部分是被人为遭遗弃的。有些是因为家人怀孕,担心狗身上携带的病菌会影响到胎儿发育而被遗弃的;有些是因为宠物狗患病后,主人不愿意承担治疗费用,而将其一扔了之。”岳阳动物保护之家发起人李小冰说,流浪狗大多未做过绝育手术,任意繁殖也使数量不断增加。检疫疾控部门、社区应加大日常宣传,提高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并加强对于流浪狗问题的重视,协助做好流浪狗治理工作。此外,养狗人士也要文明养狗,承担起养狗的责任心,“如果不爱狗,请不要伤害。”
市民“随缘”表示,每天早上跑步,被主人带出来遛的狗,老远就又叫又跳,特别“热情”。“我认为公园、广场等地,不能让狗进入。”他表示,目前岳阳城市养狗不太规范,大多市民都是想养就养,想扔就扔。他建议,在城市养狗应具备一定的养狗条件,注重卫生,要实行养狗登记领证,加强管理责任,让市民做到文明养狗。
“因为没有刚性的执法约束,很多养狗户对政府的规定置若罔闻。现在大型狗越来越多,有的市民家里养好几只;有的甚至在小区楼内养大型名贵犬繁育幼崽出售赚钱,绝大多数狗主根本不给宠物办免疫。”市民张先生说,前不久小区里的一个孩子被狗咬伤,引起家长和很多居民的不满。张先生说,不能期待一夜之间每个养犬人都文明起来,当前,最应该完善的是对城市养宠物进行立法,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减少弃养等行为,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管理能力,减少不负责的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