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国领养中国儿童数量锐减:从高峰时每年上万至今锐减8成
据美国《世界日报》网站5月1日报道,美国人领养中国儿童在2004年前后达高峰,是美国人领养中国儿童的最高峰,当年约有23000名国外孩童被美国家庭领养,其中中国儿童上万名。但到2014年,外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骤降至近2800名。据分析,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生活改善和福利体系的完善,而外国人的领养费用也相对提高。
从1993年11月10日中国颁布《外国人在华收养子女实施办法》起,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被外国人领养的中国孩子已经超过11万人。
跨国领养的历史起源于加拿大,加拿大家庭最早是收养二战后英国的战争孤儿。国际领养的增长,绝大部分原因是由西方人口数量变化引起的。近几十年来,由于节育、堕胎、晚婚等原因,不想过早生育的女性发现自己已经错过生育年龄无法生育了,还有些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生育。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在去年12月报道,美国仍旧是全球最大领养国,但却能清楚看到跨国领养的数量急速往下走:2004年约有23000名国外孩童被美国家庭领养,但2014年的数据却降到近5000名。
数据的陡降,意味着有更好的选择出现?还是全球被遗弃孩童的数量减少?
中国孩子一直十分受西方国家家庭欢迎,因为其他的国家提供的孩子要么多有残疾,要么就有“贩卖儿童”(比如乌克兰和一些非洲国家)的嫌疑。例外的只有中国,被领养孩子90%以上是健康且年幼的女婴,极少比例的男婴中绝大多数是有残疾或者疾病的孩子。
在收养儿童这件事上,中国和加拿大的“供求关系”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尽管这种供求关系是耻辱的。60%以上领养孩子的加拿大家庭希望领养到一个女孩,因为女孩更容易和养父母建立起交流和感情,同时女孩长大以后假如会有一些麻烦也无非是“未婚妈妈”或者不爱学习这样的小事,而男孩却有可能去抢银行或者成为黑帮。
其他西方国家媒体也注意到类似的趋势,西班牙《理智报》2月19日报道,截至2015年的过去18年间,共有超过5.3万名外国儿童被西班牙人收养。尤其是过去10年间,这些儿童中多数都出生在中国和俄罗斯。不过,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从那里被收养至西班牙的儿童数量也大幅减少:从2011年的978名降至2015年的363名。俄罗斯的情况类似,2011年被收养至西班牙的儿童为712名,到了2015年只有131名。这些数字对于那些梦想着通过收养成为父母的人们来说不太乐观。
美国收养理事会(NationalCouncilforAdoption)主席兼CEO查克·约翰逊(ChuckJohnson)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构建一个儿童福利体系,这个体系在五年前还没有。”
改善内部社会福利体系,中国不是唯一一个国家。在很多东欧国家以及菲律宾、越南、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国内内部领养儿童的数量也有所升高。
至于其他造成跨国领养减少的因素,还包括跨国领养费用的升高,以及民族主义造成的政治紧张局势。同时,由于跨国领养手续日渐繁琐,被领养儿童也越来越难融入一个新的家庭。
西班牙《理智报》报道,“这是一种持续的势头,几乎在所有西方国家出现了”,塞维利亚大学进化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赫苏斯·帕拉西奥斯表示,“现在很多符合收养条件的儿童都在本国被收养了”。
为数不多的输出收养儿童较多的国家之一是越南,2015年有123名儿童从该国被收养至西班牙。越南也是少数允许未婚者收养儿童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在2014年已经禁止了这种做法。
美国国务院在去年12月关闭了俄亥俄州的“欧洲领养咨询公司”,声称该机构被发现收费过高、被领养儿童信息不实等不当行为。数周后,在美国8州领有执照的国内领养机构“独立领养中心”宣告破产,留下烂摊子,令3000余客户无所适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新婚夫妇库兹和杨鲍比即受到波及,他们表示在两年内已支付该机构约1.6万美元。
专门办理外国儿童领养的许多机构近年都歇业关门,其余机构面临美国家庭领养外国儿童减少也只能苟延残喘。2016年会计年度,外国儿童领养件数仅5372件,比2004年减少许多。
美国收养机构戈拉德尼中心(GladneyCenterforAdoption)亚洲部负责人吴巩展表示,2007年是中国儿童被外国家庭收养的最高年份,而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
从那年后,供收养的中国健康儿童日益减少,因此收养儿童的排期越来越长,从几年前的5至7年,延长到现在的10年左右。但是,收养家庭等不及,于是该机构6年前开始推荐收养“特许需要儿童”,每年平均收养50人,至今已经协助收养300名左右的“特需儿童”。
许多人将这些出生带有残疾的孩子称为“残疾儿童”,但是吴巩展坚持称他们为“特需儿童”。他说,“为了尊重这些儿童,我们称为特需儿童,这样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利”。他说,实际上,许多儿童患的疾病在美国不是大问题,可以治好,如唇裂、多指等。也有的儿童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如脑瘫等。
吴巩展表示,在这些收养的中国儿童中,约有八成是残疾儿童。按照这个比例估计,目前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残疾儿童起码有上万人。
这些残疾儿童来到美国后,有人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大部分适应了美国生活。被访问的收养家庭夸他们聪明、懂事,“成绩都是A”。有的孩子虽然没有手臂,却能用脚生活自如,他们是一群幸运的孩子。
美国国务院移民签证的统计资料显示,从2009年至2015年财年期间,美国家庭共收养1万8384名中国儿童,平均每年2626人。
而美国国务院在2015年4月发布的报告数据称,美国家庭跨国收养儿童的首选仍是中国,不过收养数字较此前有所下降。美国收养理事会负责人查克·约翰逊表示,从1999年起,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共计7.1万多名。
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家庭从中国收养儿童2040名,占当年美国家庭从海外收养儿童总数的2/5。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儿童人数的峰值出现在2005年,2014年的数字是峰值年份的1/3,较2013年也下降了9%。报告说明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鼓励境内收养,因此造成美国跨国收养的数字有所下降。
查克·约翰逊称,该机构目前掌握的数据显示,从中国收养的孩子中约有八成是特殊需要儿童,包括患有先天残疾或出生时患有严重病症的儿童,如先天性脊柱侧弯、出生时并发脑积水等。收养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美国人克罗尔表示,自己有能力照料特殊需要儿童,美国当地也有很多保育设施可以利用,但在中国、特别是偏远乡村地区则不具备这些保育设施。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收紧政策,大幅度减少了输出中国儿童的数量,可能由于男女性别比例的逐渐失衡、生活也都温饱了和诱拐儿童供国际领养类的丑闻。同时对外国领养家庭的限制也更为严格,单身、同性恋、肥胖、年纪大、不够富裕、经常离婚和结婚、服用抗抑郁药或者已有多个孩子,只要有其中一条,都会遭到中国的拒绝。
据《英国金融》引用的数据,中国约有70万名孤儿(无父母照顾的孩子),其中约有10万名孤儿被国家机构收养,剩下大部分孩子获得政府补贴。
养育儿童的最佳环境是家庭而不是机构,雅各布·布斯表示,“美国人的开放和爱心能给海外收养来的孩子提供充满爱的家庭环境”。美国有一个名叫“领养中国儿童家庭协会”的全国性互助小组,为收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提供保持联系沟通的平台。被美国父母收养的中国儿童并没有断掉与中国的联系,有的美国父母会带孩子参加到中国寻根的回访活动。很多被收养的中国孩子虽然现在只能讲英语,但养父母会也让他们去上中文课。
问题是,如果夏华斯不是拥有美国国籍已经在耶鲁读书,而只是一个在中国福利院长大,现在在富士康打工的普通中国女孩,会不会有这么多的家庭,这么多的中国妈妈流着泪来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