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月月起得很早。一睁眼,床边的“猫爷”和“狗儿子”已经站在一旁等着吃早饭了。
“这个春节确实很特别。”由于主动就地过年,这对90后月月来说还是第一次异地过年。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好在有猫狗相伴,月月觉得,“特殊并不孤单”。
和月月的宠物一样,今年的春节大概成为了很多宠物最开心的春节。他们不必被送到宠物店去寄养。甚至可以在除夕吃“年夜饭”。
这是春节“宠物经济”的侧写——不同于以往宠物寄养“一笼难求”的景象,今年的寄养需求大幅下降,但宠物过年夜宵和宠物美容迎来了“小高潮”。
过年有猫狗,寄养从关在笼子里难找到一个个退订
其实,早在春节假期前一个月,月月就已经开始为他的柯基犬挑选寄养家庭,“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等到假期前两天预订,绝对不会有地方的。”
于是,在得知自己需要“就地过年”后,月月迅速取消了寄养,开始筹划如何和猫猫狗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新年。
“在这个一笼难求的高峰期,很难找到条件好、价格合理的寄养家庭。”唐阳坦言,“就算终于找到好的宠物店,我还是会在宠物店里,放假的时候担心它吃好睡好不好,天天出去玩玩不。”
因此,在决定今年和女友一起过年之后,唐阳觉得,“每天能和狗子在一起也不错,也算是补过个春节了为了狗子。”
在当地过年的影响下,还有很多“月月”“唐洋”带着宠物过年。于是,过去一度火爆的宠物寄养,今年却遇冷了。
“本来我们设立了10个猫寄养犬舍和8个狗寄养笼,但今年只有4只猫和2只狗留在里面。”西南地区一家连锁宠物店负责人程瑞光告诉锌秤,“主要是现场过年,房间其实已经订满了,但因为不得不取消,所以取消了。”留到最后过年。”
程瑞光原计划在春节期间安排两名员工每天留在店内照顾寄养的宠物,同时兼顾一些宠物洗澡和美容业务。但最终,每天只安排一名员工留在店内。“事实上,往年春节寄养价格可以上涨20%-30%左右,不用担心没人订。今年不一样,很多宠物店都下调了价格。”价格,因为考虑到很多人可能会选择不带宠物四处旅游,我们可以以低价吸引他们来寄养,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Zindu还了解到,成都的一家大型宠物公园过去春节期间可以接收100只宠物寄养,但今年接收的宠物寄养数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Zincscale从近十几家宠物店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宠物店都有大量空置的寄养笼子,而且大部分都遇到了取消预订的情况。
相对于这种专业的宠物店和宠物公园,一些个人开的宠物寄养处的生意就更少了。
“因为我们个人寄养的主要是周边社区,或者平时遛狗的熟人,所以人数并不多。”2017年开始养了一只泰迪犬和一只美国短毛猫姜宇,购置了多只笼子和各种宠物用品,并在自己家里设立了宠物寄养点。“以前基本都是一些老客户,今年本来有5只狗,但因为疫情,有4只主人没有走,过年也没有回老家,但终于来了。”
十菜一汤加甜品,宠物也能吃“满族宴”
《上联:天长地久,岁月长寿;下联:粮足,坛满;横书:人猫共荣。除夕之夜,月月先是把自己早早买的春联贴在了猫砂盆上,然后又为狗狗“咕咕”穿上了一件大红袍拜年。
前一天,月月送沐沐去宠物店洗澡,做美容。反洗、切吹一条龙。”
当现场过年的年轻人不需要花高价把宠物送到宠物店寄养时,宠物店又推出了很多新花样,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涨价服务情况。
以宠物护理为例。由于以往春节是宠物护理的淡季,虽然价格略有上涨,但对宠物店的营收影响不大,但今年却大不相同。
“我们平时给中型犬洗澡的价格是68元左右,但是春节期间没有优惠,还要加收服务费,所以今年直接涨价到130元,所以我们会提前向客户明确说明收费标准”,程瑞光发现,虽然价格上涨了很多,但春节期间仍有不少人选择送宠物洗澡或造型。切一颗心什么的。”
“而且前来照顾的爸爸妈妈们也经常给宠物买一些零食或者衣服,所以这部分的销量比往年都多。”由于每天来照料的宠物很多,程瑞光只能洗洗,“有点意外,因为往年过年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寄养的宠物。”
除了宠物护理,不少宠物店、面包店、宠物民宿也推出了新的生意——宠物年夜饭。
在除夕的前一周,月月收到了他常去的宠物店发来的活动信息,“这个春节,不给主人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吗?”一家宠物店推出了188元的狗狗年夜饭套餐,包括南瓜鸡肉片、芝士鸡肉饼等主食,还有甜甜圈、华夫饼等甜点,还有蔬菜磨牙棒等辅食。这个年货桶一共有13种食品,并配有喜庆的包装。
月月立马订了一套,“以前这个价钱相当于养了两天狗,今年我要跟他们一起过年,他们也得好好陪我吃顿饭!“
锌秤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也出现了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宠物年夜饭产品。主要品类有磨牙棒、鸡肉干、鲜肉水饺等,多个产品月销量超过500份。
不过,比起电商平台需要快递的宠物年夜饭,“月月们”其实更喜欢宠物店或面包店提供的即食年夜饭。不少宠物店也推出了宠物试吃活动,让店内的宠物品尝年夜饭菜品,并进行直播。“看着镜头前的猫狗们狼吞虎咽,一脸幸福,怎么舍得给宝宝们准备一顿年夜饭呢?”月月笑了。
以杭州一家推出宠物年夜饭的宠物民宿为例。今年春节期间,他们推出了针对不同犬种的新年礼盒,包括羊脚、鸡腿、披萨等菜肴,还有蛋糕和冰淇淋在线销售,还开设教学班指导主人为他们的宠物做年夜饭。
》一套礼盒168元,大部分顾客都是同城的,也有一些是外地的提前预定的,从29号开始订单量大增。除夕和大年初一是高峰期,实际上这部分收入已经基本超过了之前寄养业务的收入。民宿老板表示,其推出的直播教学服务也颇受欢迎,“未来我们可能会在其他假期推出类似的活动。”
疯狂的“it经济”:“我可以有但必须有”?
和猫狗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春晚的跨年夜,月月内心感受到了“别样的幸福”。在这顿年夜饭结束时,月月举起小酒杯,摸了摸猫狗羊奶碗,“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了美好的一年,明年还请继续教导我!”
如果说春节是众多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那么“宠物经济”在这个春节期间则呈现出别样的火爆,也正在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消费常态。
除了春节,在双十一、6月18日等各种购物节期间,宠物经济正在成为新的蓝海。
要知道,“月月们”双十一不需要给自己买衣服、化妆品,但猫狗的食物营养品一定要提前加到购物车里。“唐阳”可能舍不得花20块钱去理发店理发,但给狗狗洗澡、梳理毛发,他们却毫不马虎。
显然,支撑起宠物经济繁荣的,是“月月”、“唐洋”这样的“主人”。在养宠大军中,大城市的年轻人成为了主力军。普华永道在一份报告中提到了中国宠物主人的分布:88%是女性,50%是80后和90后;57%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0%是单身。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70%的中国宠物主人将宠物视为孩子,12.78%的人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亲人,21.59%的人将宠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共计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达了情感对宠物的价值超越了宠物本身。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年轻人都想方设法满足宠物的所有需求,从基本的食物,到各种保健品,再到一件衣服或一顿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