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宠物行业蓬勃发展。《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在中国结婚率下降与老龄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空巢老人和单身青年比重攀升,催生了更多宠物陪伴需求。《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犬、猫)数量已经达到1.1亿只,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到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114亿元,宠物经济呈“井喷式”发展态势。
然而,在宠物行业蓬勃发展,宠物经济呈“井喷式”发展态势的背后,“星期宠”售卖却乱象丛生,消费者不仅遭遇宠物猫、宠物犬等宠物在一星期内死亡的损失,而且还被捆绑高消费。
首先,监管部门要到位。一方面,市场监管、动物防疫检疫等监管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宠物售卖商家的日常监管,做到勤督查、严监管,规避“星期宠”售卖乱象;另一方面,市场监管、动物防疫检疫等监管职能部门应提高对在售宠物的检疫频次,并提供对在售宠物的防疫技术指导,确保在售宠物的健康、安全。
其三,消费者要学会维权。消费者一旦遭遇“星期宠”,既要坚决说“不”,理直气壮地与商家协商退货退款,又要积极大胆地向监管、防疫检疫等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任凭无良商家售卖“星期宠”,忽悠、坑骗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商家要树立“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坚决摒弃“一锤子买卖”的短视经营行为。如此,才能让“宠物经济”行稳致远,蓬勃发展。否则,一旦消费者屡屡遭遇“星期宠”,就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那于商家而言,无论是信誉也好,还是收益也罢,最终只会“自己把自己作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