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的宠物犬为何没活过一周?记者调查“星期宠”售卖乱象

近年来,宠物行业蓬勃发展。《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在中国结婚率下降与老龄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空巢老人和单身青年比重攀升,催生了更多宠物陪伴需求。《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犬、猫)数量已经达到1.1亿只,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到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114亿元,宠物经济呈“井喷式”发展态势。

受访专家认为,宠物短期内生病甚至死亡很可能是因为身上携带传染性病毒,商家有义务在售卖宠物时将宠物真实的健康状况告知消费者,如果故意售卖存在传染疾病风险的活体动物,涉嫌违法,应当进行赔偿。

“星期宠”大肆售卖

今年2月初,江苏南京的林女士在网络平台搜索到一家本地的宠物店,前期线上沟通让她觉得对方态度负责、宠物品相好、价格也合适,于是相约现场挑选,最终花费1600元购买了一只比熊幼犬。

林女士告诉记者,小狗刚带回家时很活泼,但是第3天就开始生病,出现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商家坚称自己卖的狗没问题,只是还不适应新环境,过两天就好了。林女士本以为小狗的状态会自行缓解,然而,到了第5天,小狗死了。林女士联系商家协商赔偿,但商家拒绝赔偿并表示是林女士自己喂养出的问题。

按照林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又联系了该店的另外几名顾客。南京居民王先生说自己去年在这家宠物店买了一只金毛幼犬,带回家还没一周就死了。

购买后的前两天,这只柴犬很活泼、胃口也很好,但第4天开始其精神状态就明显不好,并在宠物医院检测出犬瘟热和犬冠状病毒。卖家表示小狗生病很正常,并提出可以为胡女士换一只狗。尽管购买协议写明可以免费换狗,但店家提出需要补交300元,胡女士于是付费300元后领回一只店员满口承诺“包养活”的柴犬。但没过几天,换来的小狗又出现了呕吐、拉稀的症状,还检测出犬细小病毒,在全面治疗5天后,第二只柴犬也死了。

事后,胡女士回顾购买过程,发现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被自己忽视了:在首次购买时,商家提供了一个宠物疫苗本,显示首次注射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然而,注射记录中“疫苗贴标签处”一栏粘贴的标签显示当天注射的疫苗有效期仅到当年9月5日。胡女士怀疑商家为宠物注射了过期疫苗,也可能根本没有注射疫苗。

此外,约定现场看狗时,商家提供了一个地址,但胡女士并未在附近找到宠物店,随后商家改口称店铺搬迁,重新发送了定位。这一说法也得到林女士的印证。据林女士回忆,约定现场看狗时商家发了一个定位,但并非商家的真实定位,而是提供了附近一家维修店的地址,并称“到地方会来接你”。

记者采访发现,网络平台上直播、推广、低价“引流”,随后实体店交易并逐步涨价是“星期宠”卖家的常见套路,此类卖家在谈及宠物的健康情况时往往闪烁其词。

去年8月,家住浙江杭州的何女士决定养一只宠物狗,便在网络平台搜索卖家。通过对比,何女士最后选定了一家本地宠物店。何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首次购买宠物狗,“(卖家)写了标价就是卖价,打过疫苗也做了体内外驱虫,还有实体店,我感觉还算靠谱”。

双方线上进行沟通后,当天傍晚,何女士前往宠物店现场挑选。前期沟通和现场选购时卖家态度都特别好,也作了很多保证。在店家多番承诺下,何女士选中了一只比熊犬。

回到家后,比熊犬很快就出现了呕吐症状。起初,何女士以为小狗是受凉了,可处理后小狗又开始拉肚子。第二天一早,何女士将小狗送回宠物店,请卖家帮忙照看。其间,何女士线上询问宠物狗的健康状况和检查结果,商家都含糊其词。几天后,商家称可以给何女士换一只健康的狗。何女士的第二只比熊犬在领回家后的第二天同样出现了呕吐、拉肚子的症状,经宠物医院检测犬冠状病毒阳性。接连两只狗都在购入后短期内生病,让何女士不禁感叹:“这种网上包装‘引流’的卖家真不能信。”

事发后商家拒担责

消费者往往难维权

历时3个月,购买到“星期狗”的袁女士艰难维权成功。

2022年年初,四川达州的袁女士在某宠物店花费1000元购买了一只柯基犬,购买后第6天,柯基开始拉肚子,并且状况越来越不好。袁女士带着柯基前往宠物医院救治,不到3天,柯基在宠物医院死亡。

袁女士认为,柯基购买后不到一周即发病,10天内死亡,商家有很大责任,不仅应赔付买狗费用,还应赔偿治疗费用,共计2680元。最终,商家在诉前调解时妥协并同意赔偿1500元。

去年年底,黑龙江的马女士在哈尔滨的一家宠物店购买了一只泰迪幼犬,购买后第二天狗便出现拉稀症状,还带有“血水一样的东西”,马女士联系宠物店,并按卖家要求让宠物空腹。第三天上午和晚上泰迪分别出现一次呕吐症状,并在宠物医院验出该犬携带犬细小病毒。

经咨询专业人士,马女士了解到犬细小病毒潜伏期为3天到14天,而宠物到家后24小时左右就病发,据此认定宠物在带回家前就已经携带病毒。她联系宠物店时商家却表示“活体售出不负责”,拒绝承担任何费用。之后,马女士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后进行了调解,但并未起到作用。

马女士说:“卖家当时说给狗打了一针疫苗,但是未提供接种疫苗凭证,我问他是否有接种疫苗资质时,卖家说给自己家犬接种不需要资质,由此我推定他没有资质,这也是我维权最为关键的证据。”

但记者调查发现,袁女士和马女士这样买到“星期宠”后维权成功的例子极少。很多被商家欺骗购买到“星期宠”的消费者或自认倒霉,或因证据留存不足而无法成功维权。即使是维权成功的消费者,也仅是要回买宠费用和医疗费用,而商家在赔偿后仍照常经营、推广。还有一些商家会主动与消费者签订购买协议,并在协议中注明“支持当场检测,一旦售出,概不负责”。

浙江杭州的白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于去年买到“星期狗”,找商家索赔时,商家以协议中的“一旦售出,概不负责”条款拒绝赔偿。

商家行为涉嫌违法

宠物店内能吃能喝、活泼可爱,看起来十分健康的小猫小狗,为何到家后短期内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记者咨询了一位业内人士,对方介绍,犬瘟热、犬细小发病一般就是7天,而宠物在店内看起来情况良好则很有可能是商家进行了操作,“血清、肾上腺素、强烈兴奋剂,3针打完就掩盖了,等买家把宠物带回家后才会慢慢暴露”。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店家故意售卖有病的宠物,还在合同中规避责任的行为涉嫌违法。

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显敏说,商家在售卖因存在各种健康问题而只能存活一周左右的“星期宠”等活体动物时存在未如实告知买家宠物实际情况的问题。而且,如果此类宠物身上携带有传染性病毒,商家不仅不应售卖此类存在传染疾病风险的活体动物,还可能涉嫌违反动物防疫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商家在合同中用文字规避责任的条款,属于免责条款,这种情况下并无效用。因为宠物作为活体,要疫苗和检疫合格后方可售卖,不能抛开责任谈免责。”陈显敏说。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何山教授认为,界定双方责任的关键环节是取得一份权威的鉴定结果。当宠物在购买后短期内死亡时,消费者应当将宠物送往专业的检验机构鉴定死因,特别是导致宠物死亡的病毒的潜伏期,以此来确定宠物是否在消费者购买前已经染病,为后续厘清双方责任提供依据。

THE END
1.人民日报节假日期间,不少人喜欢出门旅游,由此也催生出宠物寄养服务行业。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尽管不少宠物寄养门店价格攀升,但生意仍旧红火,甚至“一位难求”。 宠物寄养服务兴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寄养价格体系混乱、服务标准不统一、相关资质不健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有的宠物寄养店推出所谓VIP间、豪华间,春节期间寄...http://paper.people.com.cn/rmrbwap/html/2024-05/20/nw.D110000renmrb_20240520_6-07.htm
2.宠物医院收费乱象街采调查:养宠人士的困扰【宠物医院收费乱象】街采调查:养宠人士的困扰 【宠物医院收费乱象】街采调查:养宠人士的困扰http://m.yun.jxntv.cn/c/UlN5V09JRGZTYjBLZklWZnpPTGFyQT09.html
3.文明养宠:遛狗切记要拴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情感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其中犬只更是成为养宠的热门选择。据《三联生活周刊》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养犬人数突破8000万,平均每100个人中至少有7人养犬。在合川,犬只也倍受养宠人的青睐。犬类饲养增多的同时,各种养犬乱象也日益凸显。 https://hechuan.cbg.cn/wap/show/60840-3364587.html
4.无证兽医治疗后宠物狗死亡,宠物医疗乱象如何破解?在养宠人眼中,自家养大的宠物猫、宠物狗,就是自己家庭的一份子,是自己的“毛孩子”。然而,当这些“毛孩子”生病后因救治不力而出现事故,宠物主人是否能为援引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为“毛孩子”维权呢? 今年8月,上海普陀法院就审理了一起有关宠物医疗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在法庭上,宠物主人陈女士援引我国《侵权责...https://static.zhoudaosh.com/4FEA4455DEC3D256A7916EFE43B00F3B7169A2BE6B2672D376703CCA6A61C8ED
1.深度探访以狗儿市场,了解宠物行业现状(市场乱象与保护之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生活,宠物作为最忠诚的伙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有关以狗儿市场的报道却不容乐观。究竟以狗儿市场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保护宠物权益?本文将深度探访以狗儿市场,为您揭开真相。 市场乱象盘点 从产品到服务,市场乱象层出不穷。以狗儿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垃圾食品的使用...https://www.pettb.cn/article-26660-1.html
2.宠物市场乱象:购买血统纯正金毛巡回犬竟引发降危机现在看来,宠物已深深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不仅给生活增添了色彩,而且还成为了我们的亲密伙伴。然而,挑选一个健康的宠物则是新的养宠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不久前,一位宠物爱好者浏览到一则招贴,介绍说这里出售血统纯正的金毛巡回犬,价格实惠得难以置信。她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毫不犹豫地从...https://www.hedu.net/cwbk/2024/02/14/14311.html
3.文明养宠风尚“众”在行动,萌宠迎新年盛典现场直击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宠物,但是养宠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养宠乱象却频频出现:不拴牵引绳、随地大小便...文明养宠成为了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也成为每一位养宠人的“养宠必学科目”。 为了普及宠物科学及流浪动物救助行动的推广,让人与身边的动物相处得更和谐融洽、提高社会对流浪动物的关注度...https://www.gonerve.com/?p=10825
4.开宠物店暴利?揭秘宠物经济令人费解的低收入真相品牌、营销和渠道是宠物食品用品行业竞争的壁垒,这也是为什么像小佩宠物这样的宠品用品品牌和疯狂小狗这样的宠物食品品牌要做线下店的重要原因。 五、行业乱象中的机会与风险 随着单身人群和老龄化人群的不断增长,快节奏生活和缺少子女陪伴导致孤独感强烈,把宠物作为精神寄托,养宠物无疑成了最佳的选择。中国养宠家庭数...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247138142&efid=hhgjhsLbyVTOFaD8uCrkMg
5.宠物经济当道时,行业乱象却令人发指随着撸猫、撸狗风潮的不断盛行,近年来,养宠群体加速扩大,宠物经济持续增长。以“宠物”为中心的生产服务应运而生,比如,宠物的繁殖与宠物交易,围绕宠物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包括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和宠物服务——宠物行业已经逐渐发展出覆盖宠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产业链。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40697
6.文明实践看龙口文明养宠,做合格“铲屎官”文明实践当下,宠物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小区公园、街道两旁随时都能见到宠物的身影,养宠已然成为一种新时尚。但是,随着养宠家庭的增多,养宠乱象频频出现:有的宠物不拴牵引绳、随地大小便,甚至还有养宠人士把宠物养在室外、楼道等公共场所。养宠乱象不仅影响了市民生活,也降低了文明城市的颜值。 http://sdlk.wenming.cn/wenmingjiangtang/201907/t20190717_3050477.html
7.宠托师火了!春节上门“带薪撸猫”有人日入过千为维护双方权益,宠托师和养宠人士通常会事先签订书面服务协议,夏海龙称,类似协议有效,消费者要注意核实对方的服务能力和诚信情况,对履约时间、方式、违约责任等细节条款要约定清楚。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针对宠托师还没有更细致的行业标准和监管,这也更需要从业者加强行业自律。 https://m.jnnews.tv/guanzhu/p/2024-02/10/1033010.html
8.宠物殡葬:主人爱的供养,商家的财富密码近年来,养宠物成为一股热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养宠人数保持稳定增长,预计短期内将突破1亿人,并且68.7%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可能会购买宠物。 而中国单身经济的崛起,也助推了宠物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士愿意养宠物来降低生活的孤独感,这一现象在一、二线城市尤为普遍。数据显示,2021年,北上广单身群...https://36kr.com/p/1512797628241923.html
9.都在「铲屎」,为何他们年入百万?03 行业存乱象亟待遏制 受年轻一代欢迎、平台扶持等因素推动,宠物内容市场正在快速扩大。快手就曾公布其平台上头部动物宠物达人近 5 万人,每日动物宠物内容短视频或直播的播放量达 5 亿次。 从拍着玩到成为专职的博主,这是一个幸运的事件,但也具有很高的偶然性,不是所有的养宠者,都能享受到这波红利。 https://www.ithome.com/0/508/573.htm
10.观察应眷建立全国统一宠物犬禁养名单界面新闻·中国比如,2023年10月17日,“上海物业”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通知,要求物业企业加强公共区域巡逻,劝阻违法违规养宠行为,视情上报市网格化平台;河南省郑州城市管理部门自10月17日起严查未拴绳犬只,并表示每周不少于两次联合执法。 此外,西安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倡议书,提醒业主出门遛狗拴绳,定期给狗接种疫苗;四川“文明...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26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