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狗··希望它是人类历史最后的人性扭曲!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道德沦丧与人性扭曲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在当时的时代,身处其中的人们并不觉得有何不妥,甚至于以之为人间至美。事易时移,当人文情怀向前发展的时候,后人不断地审视前人,沦丧的道德观念与扭曲的人性才会被人们普遍认识到。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许多。
比如,魏晋时人们偏爱的五石散这样的毒品,有些买不起的人,甚至会脱光衣服满街打滚,假装自己在发散。人们对发散的人羡慕有加,吃不起的人也会假装发散,试图收获别人的羡慕。
比如,女人裹小脚。在裹小脚的年代,整个社会普遍认为小脚是美,天足则会被人骂嫁不出去。
今天的养宠物狗也一样如此,养狗的人一样觉得自己充满了爱心,并将不养狗的人斥为性情凉薄,没有爱心。何其相似?
------------------------------------------
早期养狗,看家护院也好,打猎守林也罢,狗与人是一种在生活或者工作或者兼而有之的共生关系。
常被用来骂人的看门狗,实则狗为人看家护院,为人的财产安全保障提供助力,人则给狗提供食物与安全的居住环境。
在门禁森严的今天,个人的财产安全已经不需要靠狗的力量的时候,这样的共生关系本来应该停止,人类正常来说会停止在家中养狗。就好比,农民饲养耕牛进行农业劳作,当农业机械开始普及的时候,耕牛不再被需要的时候,就没有人再在家里饲养耕牛了。而狗的命运却与牛不同,走上了另一条岔路,一条被奴役,被拘禁,被虐待的岔路,被当做情感炫耀或者财富炫耀的工具。
他们为什么养狗?
养狗的理由有很多,但是说来说去不过几条而已。
1,炫富
当年,藏獒被某些人大肆炒作,价格一天一变,一些人以饲养藏獒为荣,组织各种各样的小圈子,还举办比赛,这种事情相信许多人都有耳闻。
2,炫耀爱心
当时,笔者也以为很有道理,后来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其实养狗的人心思各异,又如何能用这样武断的观点来套用呢?这种观点即使在今天仍然很有市场,有不少人就为了炫耀自己是个有爱心的人,便开始养狗。
不少渣男也学到了这一招,他们总会养一条狗,在傍晚到晚上,牵着狗出去溜弯,看似溜狗,实际上是借狗来与女人套近乎。
3,情感代替
这是一个孤独的时代,许多人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孤独无人疼惜的,这些人或许不会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意识。
他们便养条狗,然后投入自己的感情去照顾它,去给他自己以为是关爱的关爱。其实,在这个时候,他们并不是在养狗,而是在潜意识中,将狗当成主角,将自己代入其中,通过关爱狗来满足自己被关爱的渴望。
4,陪伴
这类人与上面一类人不一样。他们发现自己的孤独,所以他们养狗虽然也会或多或少将自己代入狗身上,但是有时候也仅仅只是将狗当成陪伴自己的宠物而已。
当然,原因并不只以上四点,其他的情况比较少就不说了。
他们养什么样的狗?
这个问题很能说明问题。
1,贵的。
对于炫富的人来说,养狗当然就要养贵的。不贵何以炫耀?比如,前文说到的藏獒,还有所谓的名贵狗。
2,“可爱”/“可怜”
既然是炫耀爱心,那自然就要选择可爱的或者可怜的。理由不外是,这狗好可爱,好喜欢。这狗好可怜,看它可怜就带回来养。
3,适合自己养的
既然潜意识中,将自己代入到狗身上,自然就需要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工作,好让自己为狗投入更多的“爱心”。
4,与人兴趣或者个性相似的
养狗陪伴自己,本质上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如果人比较忙或者比较懒,那么还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在狗身上,这样的人是不愿意的。所以,一般会选择一些比较安静,不闹腾的狗。比如巴哥,斗牛之类的。
5,玩乐
并不是指陪人玩乐,而是拿狗来当玩乐的工具。比如说,斗狗。
当然,养什么狗还可能受限于,养狗人现实中的其他因素,这里列举的五点并不是绝对标准。
人性扭曲在哪里?
讲了半天,如果还不说这个的话,就变成空炮了。
首先,我们得说一下我们常说的人性一般是指什么。(刚刚我打开百度百科,发现人性这个条目的题图,居然是一张人抱着狗的图片。多么讽刺啊。)
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笔者是没有能力把人性讲清楚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人性扭曲”大约等于“没人性”大约等于违反人类行为规则。
人活在这个世界就有一定的规则约束每一个人,这些规则可能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而可能是不具有强制性的道德。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法律是一种约束性更强的道德或者道德是一种约束性更弱的法律。养狗的扭曲就扭曲在道德层面上。
道德的产生?
传说有这么一个实验,有一群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在笼子里的上方有一条绳子,绳子上拴着一根香蕉,绳子连着一个机关,机关又与一个水源相连。猴子们发现了香蕉,有猴子跳上去够这根香蕉。当猴子够到时,与香蕉相连的绳子带动了机关,于是一盆水倒了下来,尽管够到香蕉的猴子吃到了香蕉,但其他猴子被淋湿了。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着。
在这个实验里,对于猴子们来讲不去拿香蕉就是有道德。从这个角度而言,道德是利已与利他博弈之后的一种平衡,为了保护这个平衡而规定出来的行为准则。
在我们历史上,有许多道德规范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落后的,是毫无人性的,但却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然而它是符合当时社会生活需要的,是一博弈之后的结果。
还有一种情况,社会并不对该行为发表任何看法,也就是人们不认为这个行为是对的或者错的,但是后来的人则觉得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
养狗正是如此。
为什么?
1,人工选育出来的先天疾病
为了培育所谓的名贵狗。人们往往会对狗进行各种各样的选育。比如,斗牛犬。斗牛为什么喜欢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喘气?正是因为有些人喜欢它这个样子。
然而,因为不断地选育,斗牛的呼吸系统先天并不完整,狗主人觉得斗牛趴在地上喘气的样子好可爱或者不闹腾好相处,但是这时候,斗牛却正在遭受煎熬。
绝大多数的名贵犬种经过人类反复培育,都会存在各种先天性疾病,狗的一生都在经受折磨,从它们出生起就是在面对一场生存考验,而狗主人却以养这样的狗为荣。有了这样的市场需求,这样的狗也会越来越多。
2,束缚
人也好,动物也好,都会有渴望自由的想法。当你把狗关在家里,拴条狗链拖着它走或者拖着不让它走的时候,是否考虑过狗也是渴望自由的。
有些人曾和笔者抬杠,说如果有人愿意好吃好喝地供养他,他愿意被人当宠物养,所以当条被约束的宠物狗也没有什么不好。我只能笑笑,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是这样的人还算人吗?
与其不给狗自由,不如一开始就不让它来到这个世界上。
3,亲情
动物有亲情吗?笔者相信是有的,或许动物并不像人类一样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动物之间也会有亲情。
有时经过宠物店的时候,看着一条条被拴或者关在笼子里的狗,它们大多数是落单的,也就是说它们很可能从出生的时候就被从它们的父母身边带走,很可能它们到死的那一天也没见过父母的面。
对于那些没有情感投入的养狗人,相信多数人都能明白,这里面的人性扭曲。然而,另几类养狗人,大多数人却不觉得他们扭曲之处,事实却并非如此。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在乎自由,不在乎亲情,不在乎疾病,那你继续过你那一团蛋白质加水的生活。但人之生而为人,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拥有人性。我们渴望自由,渴望情感。
你的孤独与寂寞,你应该寻找别的方式来排解,而不是以将狗与生具来应该拥有的东西剥夺了,然后再“给予”他们你愿意给予的,将它替代成你或者将它拴在身边。
你的爱心也不应该是以将狗与生具来应该拥有的东西剥夺了,然后再“给予”他们你愿意给予的,并将自己的行为美化为有爱心。
这样的行为,用人性扭曲来说并不过分。
与其让狗这样活着,不如让它离开这个世界。与卑微地活着,生下下一代,下一代一样卑微地活着相比,死已经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