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吴会长介绍,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是海南唯一一家经海南省农业厅、民政厅批准的小动物保护协会。协会目前在职的医护人员有50多名,义工3000多名,汇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小动物的人士。协会的办公地点位于海口市世贸西路红街广场C—03铺面,此外在美兰机场那边还有个十几亩的基地,那里收养了800多只流浪猫狗,有十几位专职人员在照顾喂养,还有专门的宠物医生做治病防疫。
媒体人老徐:用微博的力量疾呼
如今的老徐,能不去外面吃饭就不去,衣服还能穿就尽量不买新的,省下钱来为动保多做点事。以前还经常组织朋友们聚会,现在无暇顾及,都是被动等朋友来叫。在单位里,同事见了她都爱叫她“海口老徐”或者“动保人士”。而她也乐于接受,“说明同事也受到了我的感染和影响,好事嘛!”老徐笑着说。而不管多忙,老徐也会抽空到社区里做义工活动,为大家宣传正确的养狗知识,消除大家对养狗的误解。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老徐。
陈老师:教会孩子们关爱小动物
关键词:流浪猫;损害赔偿;侵权
一、问题的提出:以因喂养流浪猫而被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为例
案情概要:2012年6月4日,肖某遛其所饲养的狗时未拴狗链,在路过乔某家门前的公共通道处时,肖某所遛的狗与一只猫发生撕咬,之后肖某为保护自己的狗将猫踢开,不料被猫抓伤。随后,肖女士和居委会人员找到乔女士,因曾在乔家看到过伤人的流浪猫,认为伤人的流浪猫实为乔女士收养,要求其赔偿全部损失。在赔偿要求被拒绝后,肖女士一纸诉状把乔女士告上法庭,要求乔女士赔偿。一审判决:被告(乔女士)作为流浪猫的饲养人应当对流浪猫进行管理,故负70%的责任,赔偿原告(肖女士)医药费及交通费共计1300余元。后乔女士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改判为两人各承担50%责任。乔女士拿到判决书后表示,自己就不应承担责任,因此不服二审判决,将向上一级法院进行申诉。
二、本案的分歧意见与问题的焦点所在:
本案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猫狗斗,偶然伤人”的案件,但在一审、二审判决后却引来社会激烈争论,各种意见纷至沓来。第一种意见认为乔女士应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而承担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乔女士应当依据《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一款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承担责任。第三种意见认为乔女士不应该承担责任。该种意见认为乔女士非常的冤枉,乔女士喂养流浪猫的行为是出于“爱心”,不应该为自己的爱心行为而买单。有网友调侃称,如果这样的判决成立的话,将是更大的灾难,比如说对路边的乞丐进行施舍,难道还要对乞丐伤人承担责任吗?
三、对本案的技术分析和法理评析
本案中的乔女士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承担多大的责任?这其实是一个法律规范的技术运用问题。如果乔女士的行为在民法上符合某一侵权法条文的构成要件,那么乔女士的行为就构成侵权行为,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反之,则不应当承担责任。
(一)本案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七十八条的规定
乔女士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法》七十八条规定的责任,争议比较大。在正确适用该法条时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本案中的流浪猫是否是《侵权责任法》七十八条中所说的“饲养的动物”?二是乔女士是否是本案的责任主体,即是否是饲养人或者管理人?
(二)本案能否适用《侵权责任法》第6条的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
首先,过错不仅是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也是规则的最终要件。从主观标准说来看,过错一般应当在综合行为人在当时具体情况下的年龄、性别、健康、个人能力等主观因素的情况下,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在本案中,肖女士是否有对损害结果的出现的合理预见的可能?这应该从肖女士的喂养行为会不会给该小区带来危险、增加危险和维持危险来判断。肖女士只是出于爱心偶尔的去喂养该猫,该流浪猫本来就生活在这里,所以肖女士的喂养行为并没有给该小区带来危险、增加危险和维持危险,因此肖女士对该损失结果的发生并没有预见的可能。其次,从客观标准说来看,即依据客观标准来判断被告是否能预见风险、是否有能力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从而衡量过错之有无。在本案中,肖女士在喂养流浪猫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注意义务,因此也就没有违反注意义务,也就不存在过错,那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更不用考虑,,肖女士已经不是《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责任主体。
(三)本案的应有结论:该损害赔偿责任应当由物业公司承担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肖女士不是本案损害发生的责任主体,那么该损失赔偿责任应当有谁来承担呢?
在2008年,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的一桩流浪猫伤人判决,与本案有很大的相似度。本案能否从上述案例中得到启发,根据本案的另外一个法律关系,即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而向物业公司主张民事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的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主体是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因此,在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前必须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小区是否是公共场所?一般来说,小区都是小区中人员的流动量比较大,除了业主的出入外,业主的亲友、服务人员如快递人员,都会经常进出小区。因此,小区是向不特定的人开放的,因此小区是公共场所;二是物业公司是否是小区的管理人?在物业公司进驻小区时,物业公司的身份就是与业主签订物业管理合同中小区管理人。综合以上二点,物业公司可以成为《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主体。
本案中,肖女士是在自己的小区里被“流浪猫”致害,物业公司作为该小区的管理人,应该负有消除小区里的安全隐患的义务,保障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时对可能伤人的流浪宠物进行处理,防止伤人。本案中的物业公司没有及时履行对流浪猫管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应该承担流浪猫伤人的民事责任。
注释:
《雄狮去流浪》讲的就是红飘带兄弟几个被新狮王赶出狮群后到处流浪努力生存的故事,动物世界真残酷。要是你也感兴趣,就看一看沈石溪的小说吧。下面是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请您阅读。
雄狮去流浪的读后感1读完了《雄狮去流浪》这本书,我被五只半大狮子的勇气深深吸引和震撼,我仿佛看见了小狮子们经历重重困难时的情景。
情节是这样的: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五只半大的雄狮稀里糊涂地被狮王毫不留情地赶出了狮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浪狮。为了让最小的狮子“红飘带”生存下去,四只大一点的狮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终于,红飘带不负众望,登上了另一个狮群的狮王宝座,流浪的生活从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流浪的日子里,最大的狮子黑鬓毛为了让其他兄弟能够存活下来,强迫着兄弟们吃掉自己;剩下的四头狮子中,大头狮成了首领,每天,它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有一个立足之地。终于,他们走出了沙漠,但刀疤脸为了喝道清凉的水,不惜生命与黑犀牛搏斗,结果他们同归于尽,倒在血泊中;大头狮、桃花眼、红飘带翻过了沙漠,来到了人类世界,但大头狮毕竟是狮子,头脑再聪明也敌不过人的智慧,一天,它不幸死在猎人的枪口下;桃花眼因为被黑菊雌狮的种种形态迷住了,却因背叛而死在沼泽地里。
黑鬓毛的死促使兄弟们团结;刀疤脸的死告诫同伴要用勇气面对一切;大头狮的死让桃花眼、红飘带明白了人不是“白猩猩”,而是统治全世界的高级动物;桃花眼的死让红飘带懂得了不要被眼前的美好所迷惑。虽然这四只雄狮已经去另一个世界报到了,但他们的小弟“红飘带”不辜负他们的期望,终于在生命的旺盛期登上了狮王的宝座。
塞万提斯说过:“丧失财富的人损失很大,可是丧失勇气的人便什么都完了”。是啊,同学们,让我们记住“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雄狮去流浪的读后感2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雄狮去流浪》。我刚一看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喜欢的不得了。
《雄狮去流浪》的作者是沈石溪,他主要创作以动物小说为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等多种奖项。
《雄狮去流浪》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非洲罗利安大草原上,生活着双色狮群。有一天,雌狮捕到了一头角马带回了领地,可五只半大的'雄狮不知深浅,抢到了雌狮前面,引起了公愤,这个领地的狮王觉得时机成熟,就把这五只半大的雄狮赶出他的领地。狮王怕他们长大以后抢他的王位,所以,狮王把他们赶出了领地。从此,他们开始了流浪生涯。
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把孩子赶出家门,下面就有一个故事。
我们在电视台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位孩子的母亲,那是个后妈,因怕孩子妒忌他爸爸的财产,把他赶出门外,不认这个儿子。这位后妈太愚蠢了,那他爸爸的财产本来就是他儿子,他为什么要妒忌他爸爸的财产。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我想告诫大家,钱乃身外之物,只有亲情最重要。
《雄狮去流浪》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
雄狮去流浪的读后感3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书——《雄狮去流浪》,刚看到题目后,我感到很奇怪,狮子那么威武强壮,而且还是雄狮,跟“百兽之王”的老虎不相上下,怎么会去流浪呢翻开书后,我才明白:这是狮群的一种传统,狮群的狮王怕自己的王位被长大的小雄狮夺走,就在小雄狮一两岁的时候也就是半大时把它们从狮群中驱赶出去,这种传统就叫做“驱雄”。整个故事十分引人入胜,讲的是五只小雄狮从一个叫“双色鬣”狮群里被赶了出来,过起了流浪汉的生活,途中它们饱受折磨,在严酷的生活环境下,五只雄狮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只剩下最小的雄狮“红飘带”,还是过着被别的狮群追赶、饿肚子的生活,最后终于有一丝希望了,又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破灭了,书最后的结尾更令人深思:它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读后引人深思,也为另一本书埋下了伏笔。
五只雄狮中我最喜欢“黑鬣毛”,喜欢它的聪明和舍己为人,虽然它是第一死的,但是它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它经常为兄弟们而不顾自己性命,它的死正是为了给弟弟们找吃的在和猎物的斗争中受了致命的重伤,最后眼看大家要因为饥饿而危在旦夕时,他竟然又让四个弟弟分食了自己的身体。在死前它也苦苦挣扎过,到底该怎么办呢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是宝贵的,但想到用自己一个生命可以换取四个亲人的生命,它觉的值。于是它就是毫不怨言地把自己的肉分给了四个弟弟,并且在死前,它使用各种办法使兄弟们逃过了一劫又一劫,成了大家的保护神。
除了喜欢“黑鬣毛”的献身为了,我还喜欢“大头狮”的聪明,“刀疤脸”的勇敢,“桃花眼”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大头狮最聪明,在没有被驱赶前,它曾经帮助狮王吃到了黑猩猩,还识踊了陷井,它大伙免受伤害,最后却“大意失荆州”落在了人类的手里。“刀疤脸”的勇敢也很让人敬佩,它为了让大伙喝上水,竟毫不畏惧地咬死了一头阻挡他们喝水的黑犀牛,最后粉身碎骨,把水留给了同伴。“桃花眼”为了把掉到泥潭里的弟弟救出来,它让自己的弟弟“红飘带“踩着他的身体上去了,自己却沉到泥潭里面去了,让红飘带十分大感激,我也感觉很佩服。
我们要学习小雄狮们自强不息的这些品质,也要学会善等别人。另外狮群的狮王就是为了不让蹿权才流放小雄狮的吗真是太可恶了,我认为动物界也应该是平等的,生命也是宝贵的,如果是它小时候也被驱赶,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雄狮去流浪的读后感4在假期里,我读了一本沈石溪的《雄狮去流浪》。这让我更加了解狮子的社会。
在一个狮子群的领地上,有一颗红柳树的树荫下,聚着十来只半大的狮子,它们正在等待着母狮们为它们带来食物。
一会儿,草地上传来沙沙的声响,随风飘来一股甜蜜的血腥味,那十只小狮子兴奋起来,冲出了这片树林,迎了上去,果然有四只母狮子拖着一头角马,它们正准备围上去吃,树林中突然传来了“嗷——嗷——”成年雄狮严厉地怒吼。
一棵巨大的红柳树上跳下了俩只大雄狮,它们一面叫,一面向角马走来,母狮与幼狮见状,从角马身边退开去。等两头大雄狮吃饱后,它们马上蜂拥而上,可这时,五只半大雄狮抢先一步,将角马围在了里面,冲母狮与半大雌狮吼叫。
这一幕,被那一只大雄狮看见了,它是这个狮子群的掌门狮,叫双色鬣,另一头叫独眼雄,是双色鬣的助手。双色鬣认为时机已熟,大吼一声,准备把它们五兄弟赶出自己的狮群,以免它们以后夺走自己的王位了。
它与独眼雄扑了上去,展开了进攻,于是五兄弟开始了流浪生活。
后来,老大黑鬣毛到快要死去的时候,它把自己的肉供给兄弟们吃;老二大头狮因闯入了人类的领地,被人给打死了;老三在于黑犀牛抢水时被犀牛给撞没了;老四因被墨菊雌狮出卖,掉入了泥浆之中。后来,只剩下最小最弱地老五了。
我明白了现在的社会如同狮子社会一样,那么残忍,随时会淘汰掉任何一个人,也明白了要团结一心,团结在一起,也许可以一切困难。有时,你一个人遇到了麻烦,有些朋友曾会在后面默默地帮着你。有时,在正要成功之时,突然遭到了不幸,就会马上被淘汰掉了。或许有时也会被朋友出卖而伤心欲绝。
人类社会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雄狮去流浪的读后感5在美丽的罗莉安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双色鬃狮群。有一天,狮群中的雌狮猎到了一匹角马,所有的狮子按照尊卑顺序开始进食,由于五只半大的雄狮不知深浅,抢在雌狮之前进食,引起公愤,被赶出了狮群,就这样开始了它们在草原上的流浪生涯。
饥饿时流浪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他们必须学会袭击,学会狩猎,才能活下去。五只半大的狮子,老大叫黑鬃毛、老二叫大头狮,老三叫刀疤脸,老四叫桃花眼、老五叫红飘带。为了活下去,他们去抓捕长颈鹿,老大黑鬃毛不幸被鹿踢碎了下巴,身受重伤。为了不被鬃狗吃掉,它决定让其他四只雄狮,饮自己的雪,吃自己的肉,使他们有力气活下去,重振雄狮信心。老二大头狮在偷猎牧场的绵羊时,被牧羊人用枪打死了。老三刀疤脸和誓死守卫着沙漠水潭的黑犀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最后,它和黑犀牛同归于尽了。
老四桃花眼看上了另外一个狮群的雌狮,为了争夺配偶,和狮王展开了决斗,当它和狮王都陷入泥潭的时候,雌狮听从了狮王的命令,迫不得已,一掌掴死了桃花眼。
这个时候,只剩下老五红飘带了,它要独自去面对,这残酷的大自然。
在狮群里的时候,小狮子有狮王的保护,有爸爸妈妈的爱护,它们生活的很安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但是,随着雄狮的一天天长大,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赶出狮群,独立生活,独自去面对残酷的大自然。
我是一个男孩子,总有一天,我也会长大,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独自去面对残酷的社会。我也要做一头雄狮!
雄狮去流浪的读后感6放寒假了,天气变冷了,经常下起滂沱大雨,每次都下个不停,妈妈帮我买了几本书,都是动物小说,《雄狮流浪记》,《狼王梦》,《草房子》,《最后一头战象》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看的书是《雄狮流浪记》。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
EpidemiologicalAnalysisofRabiesExposureShiqiDistrictZhongshanCity/LIUYing-yu.//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4,12(20):85-86
【Keywords】Rabies;Exposedpopulation;Epidemic
First-author’saddress:ZhongshanCityShiqiSuhuazanHospital,Zhongshan528400,China
近年来,狂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并开始饲养宠物以获取更多的生活乐趣,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安全隐患。狂犬病为乙类传染病,其不仅起病急,潜伏期短,更具有高死亡率[1]。由于城镇化的加强,农村的留守人员不断减少,因此,大量农民开始饲养动物以看家护院或是发展经济[2]。以上情况使得加强对狂犬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刻不容缓,以减少受伤情况的发生。此次研究对2896例患者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8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011年患病1362例,2012年患病1534例,从两年间患病人数上可以看出,患病人数在逐年增加。其中男1627例,占56.2%,女1269例,占43.8%,男女比为1.28∶1。年龄3个月~87岁,数据显示,年龄跨度较大。受伤人群主要集中在16~45岁,该类人群为青壮年。其中3个月~16岁的患者有765例,占26.4%;16~45岁的患者有1215例,占42.0%的比例;>45岁的患者有916例,占有31.6%。不同性别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春季发病634例,占21.9%;夏季发病932例,占32.2%;秋季发病788例,占27.2%;冬季发病542例,占18.7%。不同季节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伤人动物、部位统计情况
据统计,所有患者中犬伤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534例,占87.5%,这些犬一般为宠物犬、家犬及流浪犬;猫伤排名第二,为234例,占8.1%;而鼠伤96例,占3.3%,其他32例,仅占1.1%。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上肢,为1592例,占55.0%;下肢受伤率也较高,有822例患者,占28.4%;头面部受伤患者则有313例,占10.8%;而躯干受伤几率较小,有169例患者,仅占5.8%。不同伤人动物和不同部位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951例(32.8%)患者在3h内对伤口做出了处理;1332例(46.0%)患者在4~48h对伤口进行处理;613例患者并未对伤口及时处理,占21.2%。患者的暴露程度不尽相同,其中1级暴露的有21例(0.7%),2级暴露的有656例(22.7%),3级暴露的有2219例(76.6%),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最大。据统计在所有研究患者中,仅仅有少部分患者并未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有84例,占2.9%。
3讨论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山市石岐区狂犬病暴露人群对于狂犬病的防治认识还是不够,了解不多,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对于居民养宠并没有做好管理工作。这就导致了居民在养宠物的过程中乱养,乱放。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并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宠物,并且在饲养过程中可能会受伤。更有甚者,饲养过程中随意丢弃宠物,使得宠物无家可归,成为了流浪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周围环境、人群的威胁[5]。其次,社区对于受伤暴露后的处理办法以及及时处理的重要性的宣传不到位。这就使得群众并没有意识到狂犬病的危害性,更加对其处理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以至于在受伤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致使伤口程度加深,增加了治疗难度。最后,猫咪抓伤的事件逐年的增加,并未引起群众的重视。大家对狂犬病的认识较为肤浅,只是认为犬类的造成的伤口为引发疾病的发生。殊不知,猫类的抓伤也能够引发狂犬病[6]。与狗狗相比,猫咪显得更加小巧可爱,爱逗,爱玩。这就增加了人们逗耍猫的机会,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受伤的几率。
参考文献
[1]WHO.WHOExpertConsultationonrabies[R].WorldHealthorganizationTehnicalReportSeries,2010:1-88.
[2]张永振.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J].中国计划免疫,2009,11(2):140-143.
[3]李靖.基层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规范处置知识知晓情况[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6):63-64.
[4]陈青,刘咏洁,张红利,等.2009-2011年科学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狂犬病暴露病例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2):133-135.
[6]马淑萍,王天满.张家口市2006-2011年狂犬病暴露者发病因素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3):318-320.
[7]王文明,薛黎坚.6550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应对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6):262.
[8]胡红媛.406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13(2):138-140.
[9]孙建伟,陈广玉,郝宗宇,等.河南省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6):328-335.
在自然家园中,大象住在多代同堂的社群里,记得多年来的朋友和亲戚。但我们将他们从家人身边带走,囚禁并毒打,逼迫其表演愚蠢的马戏团把戏。
老鼠这么小型的哺乳动物,向来被抹黑,但它们像我们一样,被搔痒时会笑(人类听不见这种频率),还会舍命救助其他老鼠,尤其是小宝宝。然而当它们对我们造成轻微不便,我们便对它们下毒并痛下杀手。
母猪在照顾小猪时会轻声哼唱,新生小猪会开心地循着声音跑向自己的妈妈。在工厂化养殖场上,母猪一生都被冰冷的金属栏杆包围,空间狭小以至于不能转身。被养殖作为鸡翅和鸡胸肉的鸡,从来不能享受新鲜空气或温暖阳光。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生态和演化生物学荣誉教授贝考夫表示:“动物的生存意义在于它们本身的存在,而不是它们能为我们做什么(尽管它们能做很多)。只要将它们视为美妙的生命看待,而非无生命的物体,我们便能创造和谐,改善他们的生活。我们必须这么做。”
我们必须承认动物也会感到痛苦、喜悦、爱、恐惧和渴望。当考虑动物的利益时,应当谨记动物并非供我们食用、穿戴、实验或娱乐用。他们有权过不受苦的生活。
食用动物
虽然人类食肉文化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我们的生理构造却显示出我们天生是吃素的。不管是口水中的酵素、下颚活动能力、牙齿形状,到肠子长度一一种种迹象皆显示出我们和别的草食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消化淀粉类食物,是人类能够在地球上蓬勃的原因。和其他灵长类相比,人类拥有较多能够分解富含卡路里淀粉的基因,而这些额外的卡路里,很可能便提供了人类大部分大脑所需的热量。
人类演化史上大部分都是吃素的。马铃薯等植物是我们祖先的主要主食。早期人类的饮食逐渐加入肉类,是由于火的发现——火能将肉类煮熟,降低受到肉类含有的寄生虫感染或死亡的风险。但这并未将我们的祖先变成肉食动物,而是让他们能够在植物不够的情况下存活。今日,每年有数十亿的牛、鸡、猪、羊和其他动物惨死,以供我们食用。光是在中国,每年就有估计四千四百万头牛、六亿六千七百万头猪、一亿三千五百万头羊、八十亿只鸡、二十亿只鸭被杀死,成为人类的盘中餐。
鸡的死亡数量是无法想像的。为防止在极度拥挤的情况下造成它们互相攻击,它们的脚趾前端和喙部都会被切断。有些鸡有充血性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它们不自然增加的体重经常超过腿部负荷,使其跛足。
屠宰场里,鸡被倒吊起来,头部被浸到“电晕池”当中。许多鸡奋力反抗,表示它们在喉咙被割断时还是清醒。若刀片没有完全割断喉咙,它们就会在褪毛池内被活活烫死。而每小时要处理的鸡高达上千只,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在专为制作肥鹅肝而建立的养殖场内,工人们一天内数次强迫喂食鸭和鹅大量的谷物和脂肪,直到它们的肝脏异常肿大。该公司的目标是将养殖场扩充到一亿只动物。
畜牧业是极度浪费资源的。生产每一公斤肉,都需占用大量的谷物、水和土地。一头猪每天要喝八十升的水,一头乳牛则要喝两百升。要生产一公斤的牛肉,需花费上千升的水;但生产一公斤全麦面粉却仅需几百升的水。生产约一公斤的牛肉,排放的温室气体比开车三小时还多。
若我们停止如此密集养殖这些动物,把栽种的作物拿去供给人类,每人都能享用到健康又便宜的植物饮食。
动物并不是肉品工业的唯一受害者。屠宰场工人由于操作危险的机器而断手或丧生的案例颇有所闻,但肉品工业为了保持利润,却拒绝将屠宰线速度放慢。
屠宰场附近的居民同样也在受苦。工厂化养殖场方圆几公里内都充满了污染的空气和水源,慢性病、脑部受损害、水中毒、患癌率增加折磨着附近的居民。伴侣动物
若人们不给伴侣动物做绝育手术,或是从收容所领养动物,而不从宠物店购买,就一定会有流浪动物存在。每年全球有上百万收容所动物由于缺乏爱心家庭,而被施行安乐死。有太多动物在街头流浪,自生自灭,其他则过着不受重视甚至受虐的生活。中国许多城市的官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流浪动物过剩问题,仅在社区施压(例如有出现狗咬人或狂犬病案例)时才采取行动。由于对该议题不熟悉的恐惧使得犬只的下场通常是被棒打致死。较人道的安乐死从来都不在考虑之中。由源头预防问题——从出生数量上着手一一才是政府应该斥资努力的层面。我们必须劝导人们替伴侣动物绝育,停止恶性循环。
皮草动物
今日多数年轻人都不会想穿真皮草,可是T台上仍然有许多皮草出现,原因就是皮草行业对设计师(尤其是新进设计师)进行强力推销,提供免费皮草样本以供使用。
用来制作皮革的动物承受不可想像的痛苦。视频显示出工人抓住动物后腿,将他们头部往地上重击。有些动物仅被电晕,接着被活生生剥皮。
动物被剥皮时四肢乱踢,若挣扎太过厉害,工人便使尽全力踩住他们的脖子,使它们动弹不得。当剥皮完成,动物便像垃圾般被扔到一旁,有些仍然活着。调查人员记录到一只貉在被扔到一堆尸体上后,还有力气抬起血淋淋的头,面对摄影机。
购买皮革制品直接支持了工厂化养殖场和屠宰场的暴行,原因在于皮革是肉品工业最重要的关联产品。肉制品工业靠贩售动物的每一个部分来赚取利润,其中也包括皮革。
大部分皮革来自中国或印度,动物保护法不是不存在,就是没有严格实施。善待动物组织关联机构调查发现,牛在前往屠宰场途中过于劳累倒下后,工人将辣椒抹进它们的眼睛,好逼迫它们站起来继续行走。
马塞尔范欧斯汀荷兰摄影师
荣获2012年Discovery频道举办的动物星球主题作品组图片展冠军。
其作品为纳米比亚共和国(非洲西南部)纳米布沙漠中的抖树……
我不知道抖树为什么要放在动物星球主题作品中,也许都是生物吧。
大师是这样做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在摄影师面前这条真理不适用,每一个设备都是真金白银“烧”出来的!
马塞尔范欧斯汀经常使用的设备
配备镜头:尼康AF-S17-35mmf/2.8DIF-ED镜头
尼康24-70mmf/2.8GED镜头
尼康VR70-200mmf/2.8GIF-ED镜头
尼康VR200-400mmf/4GIF-ED镜头
尼康600mmf/4GEDVR镜头
腾龙90mmf/2.8微距镜头
其他装备:捷信GT3530LSV碳纤维三脚架
辛格锐ND偏光镜
大神&奇趣爱好者成功其实都可达成
35年捕捉研究伪装艺术
奇趣爱好者:亚特沃尔夫
走过的地方:非洲沙漠、南美洲雨林、美国山脉、加拿大积雪平原。
这些照片是由摄影师亚特沃尔夫花费35年拍摄的,该照片集名为《动物伪装艺术》。无论它们是掠食者还是被掠食者,这些狡猾的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能够愚弄多数目光锐利的“过路者”,看上去它们好像并不存在。
可想而知,当摄影师去捕捉伪装者的影像时,将是多难的一件事。沃尔夫穿过每一个大洲,他说:“发现并拍摄隐藏起来的动物令人非常愉悦,虽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目前我仍在不断地完善这个照片集。”有可能这个照片集会成为他终生都在收集和探索的一项事业。
坚持日系小文艺小细腻
奇趣爱好者:岩合光昭
岩合昭光先生19岁便涉足野生动物摄影,当问及为什么选择野生动物摄影师这一职业时,岩合昭光先生提起了他的父亲。岩合昭光的父亲是一名动物摄影师,主要对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进行拍摄,其照片用于活跃社会气氛。受到父亲的影响,岩合昭光先生也开始拿起相机拍摄动物,他选择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方式——拍摄野生动物。
世界知名动物摄影师
我们在此不会详细介绍每位摄影师的信息,因为后面将一一列举世界伟大的动物摄影师们的作品和事迹!
然而,也有一些摄影师独辟蹊径,用自己不同的视角和发现成就了辉煌!
最值得尊敬的摄影师
每一位成功的摄影师,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从意念到方法,都在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模仿别人,不去赶热闹,专注于人生、社会和历史,有的甚至对摄影技术和拍摄方法进行新的尝试,成为独树一帜的榜样。
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国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个性鲜明的摄影作品曾登上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的作品极具自然亲和力,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了一种艺术。
“决定性瞬间”是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手段。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布列松以自己的职业尊严感,借给了世人一双慧眼,让人们在自己身边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美。
相机是素描本,是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上世纪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师
理查德·阿维顿,美国人。世界十大优秀摄影师之一、美国人像摄影大师。将时装摄影升华成艺术,以人像摄影展现名人和市井小民的神韵,从高级艺术到商业影像,再由前卫时尚到波普艺术。赢得“上世纪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家”的美誉。
阿维顿的拍摄对象都是摆拍的,被置于画面的最前方,背景是白色或深深浅浅的灰。他从来不使用自然光源,也不喜欢影子,他想方设法避免闪光灯打亮时在背景板上留下阴影。不试图掩饰人物的生理缺陷,皱纹、眼袋、疤痕在画面上很显眼。就是这种不太有诱惑力的真实面貌,比完美更引起了观者的兴趣。他为时装照片注入情绪和动感,拍摄模特在户外活动、展现笑靥的片刻,一改时装照中的模特僵硬呆板的形象,掀起摄影界的革命。
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会有退休的那一天。
永远充满活力的摄影师
霜田一良,日本人。著名的风光摄影师,领导本国100多家摄影会员单位。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照片经常刊登在国际杂志上。
霜田一良用相机拍摄了大千世界的瑰丽景色,用镜头记录了山水的雄壮伟岸。当大自然给予霜田一良快乐、幸运和生命的同时,也让他经历了种种刻骨铭心的磨炼。火焰山60℃高温下的暴晒,可可西里-40℃寒冬的煎熬,帕米尔雪山海拔5300米高原的考验,这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精神。
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麦可·山下,亚裔美国人。是当代世界最著名摄影大师之一,服务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达32年。麦可·山下的拍摄地点遍及世界各大洲,而亚洲始终是他最爱的地方。麦可·山下曾赢得包括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协会(NPPA)、亚美新闻记者协会(AAJA)最佳照片奖、《国家地理杂志》最佳故事奖和最佳摄影奖等许多国际大奖,拍摄了一批世界摄影界里程碑式的作品。
从2000年开始,他循着马可·波罗的脚步,历时三载,跨越十国,拍摄1万多卷胶卷。出版了《马可·波罗现代东游记》。之后又选择了另一位中国探险家郑和的西行路线,为《国家地理杂志》制作《伟大传奇再现郑和下西洋》专题。在他的作品中深入的故事性和极具震撼的表现力,是一位在行走中的摄影师带给人们的震撼。
时尚圈里的“一灯大师”
陈漫,中国人。新锐时尚摄影师,摄影作品曾多次刊登于知名时尚杂志。中国优秀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丰富且具有显著身体形象的照片,让人们在她的视觉王国中旅行,叹为观止,是国内众多知名艺人的御用摄影师。
陈漫的摄影作品,是诸多奢侈品牌、时尚杂志、歌手唱片、电子产品的最后一道包装,也是打出的第一张王牌。她的镜头阅人无数,演员、歌手、模特、甚至普通人,无论是谁,总能捕捉到他最独特的一面,让人惊艳。对于陈漫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陈漫的作品既有过去的东西,也有未来的元素,既主流也非主流,既时尚又有点另类。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她对人们的欲望的理解和用出色的形象让视觉再现的能力。作为80后的代表,她的作品抓住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个性和态度。
成为摄影大师的7个关键词
每一个学习摄影的人都希望成为摄影大师,除了了解你的装备,掌握熟练的摄影技巧,耐力、胆量、爱心、创意等这些大师身上的宝贵精神,你学到了哪些?
交流
一幅打动人心的摄影作品,不只是色彩的渲染,内容中所传递出的情感故事,将作品赋予灵魂。拍摄人像时,除了需要在拍摄技巧和用光技术上下功夫,还要去了解他,尽量同被摄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发现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在拍摄前同被摄者进行交谈,使其放松、自然。不论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如何,把焦点对准人物的脸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其神韵跃然于画面之上。
无声的传递
加德帕斯·费利克斯·图尔纳松,19世纪所有摄影家中经历最丰富而最具有才华的法国摄影师。一生中拍摄过许多著名的学者、艺术家、演奏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人物。拍摄时,他从不允许有道具或背景干扰,不论哪种情况,都要认真地引导被摄者,抓住被摄者的面部表情,从而拍了许多传神之作。读者通过照片上的人物神情,可以与被摄者进行无声的交流。
友爱
当你面前是一个饥饿的孩子,如果怀着一颗冷漠的心,必然拍不出他心中的渴求。面对一只无助的小狗,你若只是记录,就算手中拿着再高级的相机,也拍不出狗狗的内心世界。用一颗有爱的心去感受和关怀,必然会产生共鸣,拍摄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意志
这真的是一项体力活,你需要有非凡的韧性。独自一人进入荒无人烟的地方,尤其是还要随身带着很多沉重而且昂贵的设备,这对于人的体能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这组照片选自美国摄影师TraerScott拍摄的流浪狗系列。他镜头下的流浪狗形象让人心生怜悯,尽管这些狗的处境不佳,却让各地喜欢狗狗的人产生极大的兴趣。作品中表现了狗狗动人心弦的情感、尊严,以及憨态和怪脾气。通过这些摄影作品,摄影师引发了人们救助动物的意识。
创意
多重曝光是创意摄影运用较多的一个小技巧。在同一幅底片上拍摄多张相片,可以利用一次正常的焦点和一次出焦,令相片添加艺术色彩,或令一个人拥有分身术在相片中出现多次,增加照片的迷幻色彩。
摄影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将你对生活的感知通过镜头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天马行空,让一切无所不能。观察事物,并亲自做一些记录。摄影不应该只遵守刻板的规则。新颖的想法、新奇的角度,比笔直的水平线、传统构图还要出色。
视野
世界瞬息万变,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创新前行。电子、科技,先进的工具会为你的创作提供便利、提升品质。电影、音乐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会为你带来新的创作灵感。走出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去创作。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不要吝惜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全面
让照片充满故事
在20年的摄影生涯中,摄影师约尔萨托尼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野生动物保护上,将野生动物带进摄影棚,用专业的灯光给他们拍照,用动物们清澈的眼神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摄影师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这样的照片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