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救护情况2002年,西安市渔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大鲵生态繁育及种苗培育研究”课题组,在周至县就峪大鲵驯养繁殖基地修建大鲵仿生态养殖池,对大鲵驯养、亲鲵培育、人工、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幼鲵培育及大鲵常见病防治等环节进行了专题研究,开创了秦岭北麓人工繁育大鲵的先例。该课题被西安市政府授予2007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西安相继建起了陕西梦园大鲵有限公司和西安康雁星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大鲵驯养繁殖场,繁育大鲵苗种逾5万尾。2009年以来,市渔政部门先后查处非法运输、销售、驯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案件50余起,登记保存没收大鲵近100尾、秦巴北鲵307尾,没收玳瑁和绿海龟10余只、鳄鱼10余尾,还救护大鲵和秦岭细鳞鲑逾1000尾,报请公安部门依法刑拘近10人,认真履行了法定职责,对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施了有效保护和救护。
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经费投入有限,基础性研究工作严重滞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对水生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资源分布以及受环境条件变迁影响的程度等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经费投入受限等原因,这方面工作还做得很不够。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最近,我报进行的采访调查表明:我市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谴责。要彻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为此,我们倡议: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力度,媒体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倡议: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林业、工商、卫生检疫、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坚决打击非法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全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举报并协助执法部门,坚决与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我们倡议:为了保护港城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
朋友们,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为了让港城成为更加美好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平安地生活。
让我们携手共创21世纪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
范文二
尊敬的广大市民们: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但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为了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使野生动物和我们共享一片蓝天,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伸出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以实际行动珍爱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为此,区农林局倡议:
一、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不滥食野生动物,禁止食用野兔、野鸭、野猪等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
二、不滥捕、不猎杀野生动物,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好公民;
三、关爱动物,保护林业资源,让林木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庇护场所;
四、各饲养、运输和餐饮企业不非法经营、贩运、加工、制作、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做绿色、环保、守法的经营者;
五、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劝说阻止、举报各类破坏林木、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做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
**区农林局
****年**月**日
范文三
各位动物保护协会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
自古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心甘情愿的为人类所奴隶,可是,我前些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却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在各大商场李,狐皮包、虎皮大衣、鳄鱼皮皮鞋、手提包总是最耀眼的奢侈品。在各大餐馆中,往往不难看到桌上是熊掌、蛇肉、后脑等野味。在许多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件件豪华的大衣、精美的奢侈品,是一席席美味的宴席,可是,你们可曾想过它们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我看见这些东西,就仿佛看见了一双双沾满鲜血的双手,更是看见了未来因缺少动物资源而一片荒芜的大地;仿佛听到了一声沉闷的枪声过后一只只动物倒地的闷响和随之而来的惨烈的叫声这难道就是人类对待朋友的态度吗
现在,有许许多多的人认为:动物不是多得很吗随便猎杀一、两只会有什么问题呢可是,如果人们肆无忌惮的猎杀,多少动物都会被捕杀殆尽的,不是吗就拿旅行鸽来说吧,只怕是现在好多同学都没听说过这种鸽子呢,就在上个世纪,它还是成百上亿只,据说,当时举起木棍在天空中挥舞几下就会打下几只来,可就是这么一种不可计数的鸟儿,却因为其鲜美的肉质而屡屡遭到人类的捕杀,在短短十几年中,旅行鸽的数量居然从几亿锐减到一只!这个惨痛的教训,难道还不足以唤起人们保护动物的决心吗
在此,我向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提出几条建议:
1、通过各大媒体大力宣传保护动物的紧迫性,粘贴标语,唤起人们保护动物的决心!
2、对偷猎者加以管制,在各个自然保护区设专门的机构严加看守,如果发现偷猎行为,应没收作案工具并予罚款,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键词
儿童动物福利环境教育环境创设
据记载,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已经消失。现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据专家估计,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迫在眉睫。
对保护动物而言,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为动物提供适宜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等条件,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也就是保证动物福利。
一、从儿童做起,培养其动物福利意识
“环境教育,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促进人类积极保护环境、关心地球的首要因素是他们在儿童时代就能认识和热爱大自然,即所谓“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帮助广大幼儿树立动物福利意识,养成自觉的动物福利习惯,并使之成为他们天性的一部分,是孩子一生的大事。
将动物福利理念融入到现代幼儿教育之中,不仅可以丰富儿童道德教育的内涵,使“人类中心”和“主宰万物”的思想走向万物共生共荣的生态和谐的价值取向,实现从儿童开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启蒙教育,且为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更好的实践契合点――从动物福利教育切入,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意识。
二、从感情入手,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愿望
三、从考查入手,激起儿童对动物生存状态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类,尤其是儿童,对周围环境和动物的喜爱是他们的本性。对幼儿进行动物福利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带孩子到附近的农场、养殖基地、动物收容所、野味餐厅、社区等地走走、听听、看看动物的生存环境,了解动物生活在垃圾成堆、苍蝇满天飞的恶劣环境里的无奈;感受动物被虐待、殴打时的痛苦;看看很多动物挤住在狭小空间里的艰难……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幼儿强烈感受到动物生存环境的恶劣性和危害性,从心灵迸发动物保护的意识。
在《认识猪宝宝》的活动中,我组织幼儿深入养猪场、农家住地,让他们感到猪宝宝的可爱、猪宝宝整天被圈养在猪圈里,没有自由,以及农场主怕它们互相撕咬而把猪宝宝的尾巴全部割掉的痛苦和到处都是猪粪、垃圾等脏乱差恶劣环境。从而进一步打消幼儿圈养小动物的意识。即使圈养,也要给他们自由,让它们有好的卫生条件,有自己的活动空间。爱心,要从爱护一个小动物,爱护一个小生命开始。从自己做起,不虐待、殴打动物,不吃野生动物等。以直观教育的方式,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里的所有生命,热爱青山绿水之情。同时,引导他们初步懂得保持生态平衡,就是要爱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让它们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它们的生存环境需要人们保护和创造,使他们明白自己能为保护自然和居住环境做些什么。激发幼儿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良好意识。
与此同时,我们借助于幼儿喜爱的电视节目和幼儿文学作品,让孩子观看、了解目前动物的生活状况、动物对人类的贡献及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动物福利教育。例如动画片《地球超人》、童话故事《嘟嘟鸭星球》《送子报恩》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爱护动物教育的好教材。另外,我们还经常给孩子讲解那些宣传环保、爱护动物的画报、图片,让孩子了解一些爱护动物的基本知识,通过图片、录像及大量的资料诱发幼儿的生命感动,树立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情感意识,自觉养成保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四、从环境创设入手,让动物福利权利在行动上得到落实
从这些家长的来信中,我们看到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进而增强了我们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信心。通过幼儿向社会、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促使大家知道“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懂得“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保护好她”的道理。
五、从课堂教学入手,渗透动物福利教育
如在主题《挂鸟巢》的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去森林公园实地调查,让幼儿听听树林里鸟儿的叫声、看一看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通过比较、感受,让幼儿明白:由于人类的关系,鸟儿、兽等动物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小,从而进一步增强爱护动物的强烈感情,最后,孩子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鸟巢,挂在公园的树上,希望每个小鸟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如在“好玩的汽车”中,小朋友发现汽车的尾气也给人们带污染和危害。有的幼儿甚至从汽车污染联想到环境的污染,如,高楼、河里的油污,乱砍滥伐树木、哭泣的老虎等等,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借用录像、幻灯播放污染泛滥片段,各种动物皮毛制品、各种虐杀动物图片等,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们看后,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许多许多的环保图画:河面漂浮的污油,翻着肚皮的小鱼,流着眼泪的太阳,面向上天求助的狮子、笼中哭泣的狗等。最后,大家共同绘制出一个满是绿色和清清河水的地球。通过这些适宜而丰富的内容,使孩子们了解了一些动物保护知识,为进一步进行动物福利教育提供了“食粮”。
六、从“节日活动”入手,渗透动物福利教育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挂鸟巢、放飞笼中鸟、收养流浪狗、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动物福利教育,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生长条件,树木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树木和地形的关系,乱砍滥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让孩子们意识到动物、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
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地球是我家”的教育主题系列活动。“认识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认识几种明显的标志,如海洋、河流、山脉、陆地、城市等;“地球生病了”,教师用地球仪表示地球,通过讲故事《地球生病了》,组织幼儿讨论地球为什么会生病,怎么办?以及“地球小卫士”“地球的病好了”等活动,通过上述主题活动的开展,拉开了生态教育的序幕。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理解生物、人和各种环境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这些为幼儿成长后,能与自然和睦相处,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培养。节日活动还有“爱鸟周、无烟日、世界粮食日”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结合教育目标,适时适地对幼儿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七、从家园合作入手,做好动物福利教育
父母是家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与家长朝夕相处,他们的动物福利意识与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言传身教。比如爱护动物、主动放飞动物、禁食青蛙等野生动物等等。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制止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激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另外向家长介绍新动态,传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使家长成为环保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万物皆生命,呵护始于人。教育儿童从小就以理性的、有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弱小的生命,珍惜动物的生命、善待动物的种群;树立关爱动物也就是关爱了自然界,关爱大自然最终也是关爱了我们人类自己的观念;要学会“站在动物的后面”,从它们身上学习很多东西,力争成为动物的朋友,而不是强迫动物成为人类挂名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生物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在中学生间开展生物科技创新活动,并将其作为一种探究学习的类型是较为新颖且有效的形式。
以厦门市鸟――白鹭,以及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课题为例,笔者尝试探讨在中学生中间开展生物科技创新活动的一般程序和具体操作过程。
一、选题
选题是开展探究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要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条件确定选题。选题应该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富有特色,并且有较高的新颖性。
在此项研究中,学生学会了到网上、到图书馆找资料;懂得了应用课堂所学分类知识区分生物类型;并且该课题的研究结果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其制定多项措施来保护白鹭的栖息地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对生态的保护起了一定作用,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和政策意义。
二、制订研究方案并实施调查
1查阅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课题确定后,学生先分头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已经做过的工作和目前白鹭栖息地的自然状况及白鹭生存状况;学习有关生态学知识,掌握研究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潮间带的分区、潮汐的测算。
3探究活动的形式。本活动以观察、采集、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采集白鹭栖息、觅食地附近岛屿的潮间带滩涂的,各种生物样本,进行分析统计,观察白鹭的生活习性,了解白鹭繁衍地和觅食地的地质地貌。
4做好采集观察准备。准备资料登记本,带齐采集用的水桶、铲子、标本瓶、解剖盘、采集筐和观察用具――照相机、望远镜,以及水、干粮等野外生活用品。
三、外出观察与采集的方法
2记录:记录当天气温、潮时、风向、海水盐份、海水PH值,记录行进中观察到的鹭鸟飞行或栖息状况,进行拍照。
3采集滩涂生物标本:携带工具,分组,按高、中、底潮带随机抽取样方,用铁筐限定挖掘范围,取得相同体积的样方范围内所有生物体,装入桶内,约取10~20个样方,上岸立即对所有样本进行清洗,并对各样方内生物的种类、数量进行统计登记。
4观察白鹭觅食地的地质地貌:根据有关书籍介绍,分析白鹭的觅食的地质状况;在不同潮汐时段,观察白鹭觅食、停栖的地点,观察滩涂上是否有红树林;对鹭群的远、近距离的活动进行拍照。
按以上方式,在白鹭栖息地附近觅食场所和非觅食场所的潮间带滩涂上,分别进行样方采集和地质地貌勘察及白鹭觅食状况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准确可靠,可信度大,说服力强。
四、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
最后要对调查所得的数据按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环境状况和不同生物样方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结果。此项研究进行下列分析:对在不同岛屿,不同地质滩涂的几次采样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将拍摄到的图片进行分析、筛选;应用香农一威纳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白鹭觅食地泥滩的底栖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多样性指数都远远大于沙滩。
在分析、整理所获得的材料、数据时,应具有完整的资料,使其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应正确,基本可靠,数据可信,具有说服力。
五、撰写研究报告
1按一般科学研究论文要求写出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及参考文献等,附上原始记录和实地拍摄的照片。
2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提出观点――如白鹭觅食地的底栖生物多样性高于非觅食地,白鹭需要足够的食物才能生存、繁衍,因此保护白鹭觅食地也是保护白鹭所应开展的重要工作。红树林能保护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因而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底栖生物的多样性,从而间接起到保护白鹭的作用。
3分析现状,提出建议。在此项研究中,我们提出的建议有:①厦门本岛原本有多处是鹭类的主要繁殖地,后由于经济建设的增加和人为活动的频繁,繁殖地逐渐减少。鹭类生性胆怯、机警、易受干扰。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周边岛屿的管理,适当限制人类活动在该类岛屿的加剧,防止鹭类再次大规模迁移。②大屿、鸡屿两岛居民较少,有部分滩涂养殖业在此进行,争夺了鹭类的觅食地,应逐渐将赢利性的养殖业撤离保护区,适当放养鹭类可捕食的贝类。同时应该有计划地栽种红树,恢复红树林的生态景观,间接营造鹭类所适合的生态环境。③由于厦门的地理环境和白鹭的保护措施较好,鹭类的增长速度较快,在保护鹭类的问题上,应具有前瞻性,要扩大保护区,保护好附近有大片红树林的东屿,使其成为白鹭及其它水鸟的另一觅食地。
关键词:红外相机;卧龙;温泉;有蹄类动物;监测
中图分类号:S858.99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132073
本文以香港特区支援四川灾后重建――川港卧龙保护区持续合作SC08项目(《利用红外相机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热水河温泉附近高原野生动物行为监测研究》)中14台红外相机自2015年4月~2015年9月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热水河温泉周边有蹄类野生动物的种类、相对丰富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监测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样地概况
1.1.1卧龙自然保护区概况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保护区;它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岷江上游汶川县境内,地理坐标为E102°52′~103°24′、N30°45′~31°25′,总面积200000hm2;保护区处于邛崃山系大熊猫核心分布区,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辖区有高等植物217科,814属,18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区内有脊椎动物82科,45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7种。
1.1.2热水河温泉概况
1.2红外相机安装与维护
1.3数据收集整理
1.4数据分析
1.4.1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类分析
1.4.2相对丰富度分析
用有蹄类野生动物的有效照片计算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abundanceindex,RAI)
RAI=Ai/N×100
其中,Ai代表第i类(i=1…4)动物出现的有效照片数,N代表有效照片总数。
2结果
2.1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类
热水河温泉周边4种有蹄类野生动物监测基本情况见表1。
2.2相对丰富度
结果表明: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水河温泉周边监测到的4种有蹄类野生动物在整个区域内的相对丰富度达到了89.93%;其中羚牛46.49%,岩羊的相对丰富度为42.69%,水鹿0.45%、野猪0.28%;岩羊、羚牛的相对丰富度为明显高于水鹿与野猪。
3讨论
由于野生动物对人类活动较为敏感,并且数量相对稀少加之某些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如夜行性、警戒行为等,都增加了传统监测方法的难度。红外相机具有全天候不间断、隐蔽性强、非损伤性、较少受到环境条件和研究人员能力限制等优势,且红外相机安放位点可根据具体研究对象和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布置,因此在野生动物监测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利用红外相机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热水河温泉附近野生动物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有4种有蹄类动物,分别是岩羊、羚牛、水鹿和野猪,所涉及的4种有蹄类动物在研究区域内相对丰富度达到了89.93%,即在温泉周边所有动物有效照片中占到了近9成,其中岩羊、羚牛所占比列最为突出,这可能与该区域生境和温泉有直接关系,因为岩羊与羚牛都极其适应高山灌丛+高山草甸的生存环境,加之温泉周边区域人为干扰小、草资源丰富,在环境容量上能支撑其繁衍生息;同时热水河温泉泉水中含有的矿物质(钙、镁、钠、硫等)也对岩羊、羚牛等草食动物具有吸引力。同时分析表明:羚牛、岩羊对温泉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其中羚牛表现较为明显,这应该与该物种具有明显季节性迁移规律有关。
[1]吴洪潘,初,王渊等.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水源地蒙古野驴的活动节律: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J].生物多样性2014,22(6):752C757.
[2]贾晓东,刘雪华,杨兴中等.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分析秦岭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生物多样性[J].2014,22(6):73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