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回民区的狗市上,一位市民推着自行车载着小犬向来往行人推销。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狗市中,未拴狗链的大型犬随处可见。
一位违规养犬的市民正在和公安人员软磨硬泡,拒不交犬。据城管大队的执法人员介绍,他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JINRI
GUANZHU
呼和浩特:治理7年收效甚微
□本报记者胡芳
实习生郭素贤
7月18日晚,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城管大队的6名民警又出动了,带上补犬用的简单工具,他们沿街巡查,寻找着大型犬的身影。从6月份开始,城管大队开始了一场持续4个月的整治违规养犬专项行动。
长期以来,呼和浩特市不文明养犬、违规养犬现象普遍,犬伤人事件屡见不鲜,“犬患”已经成为影响百姓正常生活的一大顽症。2005年,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治理“犬患”由此开始。
记者调查了解到,“规定”实施7年来,收效甚微。“重点养犬管理区内不得饲养烈性犬、大型犬;不得携犬进入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携犬出户时,须束犬链;重点养犬管理区内,遛犬出户要避开主要街道和上下班人流高峰。”这些规定,对于很多养犬人来说充耳不闻。按照“规定”要求,居民饲养宠物犬和单位饲养护院犬必须实行登记办证和年检制度。但7年来,呼市只办理了6000多个犬证,犬证年检率、犬类疫苗注射率一直很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市各类犬已达3万余只。
“部分居民愿意养犬,但不执行有关规定;只有少数养犬居民严格遵守‘规定’。”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城管大队副大队长刘建军说:“类似的治理行动,我们经常进行。但由于不断有弃犬行为和流浪犬的无序繁殖,现在仅靠4名专职公安民警、1辆专用车、2只麻醉枪进行管理,实在是力不从心。”
按照“规定”要求,公安、工商、畜牧、市容、居委会等都有职责分别落实犬类的登记年检、经营监督、防疫和查处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等。但目前只有公安机关在单独开展养犬的管理工作,且由于人员、设备和资金等匮乏,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治理‘犬患’要从源头抓起。一要治理犬类无证照、无序经营行为;二要对养犬人进行管理、教育。”呼和浩特市一位人大代表表示,如果能积极引导和发挥居委会、村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使每个养犬居民都自觉遵守“规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犬患”有望治理。
违规养犬普遍流浪犬成隐患
遛犬不牵绳,任由犬咬人;深夜犬乱叫,实在睡不着;抱犬进饭店,美食难下咽;犬便满大街,处处布“地雷”。对犬患的种种表现,许多市民忍无可忍。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华园、新城区团结小区、电力小区、幸福小区等几个社区发现,违规养犬现象普遍,不办理犬证、不尽养狗义务者大有人在。
养犬者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7月15日下午,呼和浩特市幸福小区60多岁的张阿姨被一只大犬吓得浑身哆嗦。为此,她又和犬的主人大吵了一架。今年,她已经因为“犬患”和小区居民吵了4架。
“小区里经常会突然冒出一只大犬,不咬人也吓得人一身冷汗,每次我都被吓得哆嗦、头晕,实在可恶!再不解决‘犬患’问题,我就不交物业费。”一说起小区里到处乱串的各类宠物犬,张阿姨情绪激动。
“一天到晚就听见狗叫。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了,晚上老人都没法好好睡觉。”“大犬也都不拴链,在小区里乱跑,太吓人!有的犬主人还不以为然,真是没道德!”“走路得小心点,绿地和大街都成了宠物犬的厕所。”说到“犬患”,不少市民牢骚满腹。他们表示,并非不愿意让别人养犬,而是希望养犬者能够主动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文明养犬。
流浪犬成一大隐患
在呼和浩特市街头,流浪犬很常见,满地觅食、浑身污垢,过往行人避而远之。
“一些人把犬当成玩具,想养就养,不想养就随意抛弃。再加上不规范养犬,犬之间盲目繁殖,造成流浪犬激增。这些流浪犬招摇过市,到处乱跑,随意排泄粪便,还经常咬人。它们身上大多携带病菌、寄生虫,加上不打疫苗,潜在危害很大。”流浪犬收留者梁军说。梁军是内蒙古集通铁路公司职工,从2007年至今,他租了5间平房,累计收留流浪犬数百只,目的是尽量减少流浪犬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犬患’”实则是人祸。如果犬只主人有责任心、讲公德、遵纪守法,‘犬患’就不会存在。”梁军补充道。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胡芳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