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否认,伴随着宠物市场的快速发展,宠物医疗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宠物医疗已占据整体宠物市场的29.2%,是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但作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宠物核心产业,在今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给宠物看病贵”依然排在宠物主养宠痛点的第一位。
这说明,宠物医院在很多宠物主心中,依然是“价格高攀不起”的“新贵”。宠物医院如何甩掉固有的的市场印象?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破局?将是每一家宠物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卖粮、洗美、寄养......当这些宠物门店里的非医疗服务进入宠物医院,当宠物医院成为一个宠物服务综合体,也许宠物医院将会获得一次新的革新机遇。
而事实上,这样的趋势正在被市场验证。
首先,从购物渠道的偏好度看,《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宠物医院已经成为宠物主购买主粮的第二大渠道,偏好度为25.8%。
而在营养品销售上,60岁以上人群在购买宠物营养品时,宠物医院已超过电商成为首选渠道;而95后同样在营养品购买商同样对宠物医院展现出了“偏爱之心”,偏好度为59.2%,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其次,从洗美和寄养两个最常见的线下服务来看。在洗美方式偏好中,30.7%的宠物主选择宠物医院,这个数据比2020年增长了近3倍。
而在寄养方式偏好中,17.7%的宠物主会选择宠物医院,较2020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都在说明,宠物主通过“非医疗服务”接触宠物医院的频次正在提升。
这对于宠物医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进自身医疗“主业”的同时,更要升级非医疗服务体系。用高频的非医疗服务延展自己的业务范围的同时,也能提升用户对于医院的信赖度及依赖度,从而为后续相对低频的医疗服务打下基础,提前完成用户教育。
“线上宠物医疗”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产物在面对轻症诊疗的服务上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让用户在宠物生病应急时通过互联网直接触达宠物医院,完成诊疗服务。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在希望宠物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宠物主对“在线问诊服务”的需求度已超过1/3,达到34.6%。
可以看到,这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升级而来的宠物诊疗服务,可以有效增强线下门店触达用户的便利程度,也为宠物主提供了更快捷、方便、低成本的就诊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宠物医院在经营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市面上不同的宠物医院在收费上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宠物医院过度诊疗,小病大治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宠物医院的种种乱象在消磨宠物主对宠物医院的信任的同时,也在抑制行业发展。
而大型连锁化宠物医院体系下的标准制定,将会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在服务流程上,大型连锁化宠物医院可以提供整套的经市场验证的标准化就诊服务体系以及标准化的人才培训,避免出现个体连锁医院中出现的过度诊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同时,在收费上,大型连锁化宠物医院依托其规模化、标准化的运营体系完成了统一、透明的收费标准制定,在收费上可以更能实现明码标价,避免乱收费的发生。
和人一样,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不能意味要求医院降价解决,宠物医疗保险产品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依托。
而在宠物保险消费的痛点中,“销售宠物保险的公司太少”和“高发/常见病不保”是宠物保险消费的两大痛点。
这说明,目前的宠物保险依然难以满足当下宠物主们的就诊需求,“大病保不了,小病不给保”,养宠人获得感低、体验感差,这些因素也劝退了一些观望中的“潜在用户”,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一款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宠物医疗保险产品将是宠物医疗行业和保险行业合作努力的方向,也是解决宠物“看病贵”问题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