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清理校园流浪狗称因连发咬人事件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内流浪狗集体消失,引发多名学生寻找。经了解,这些流浪狗最终被校方送往了北京犬类留检所。校方表示,流浪狗被送走的原因是发生了狗连续咬人的情况。据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在北京市多所高校内,存在着大量的流浪动物。到底如何管理争议不断。
事由
法大流浪狗集体消失学生四处寻找
据一张在法大学生朋友圈广泛流传的照片显示,三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把一条黄色小狗关在铁笼里送上了一辆执法车,这令很多法大学子难以接受。“小狗们在学校生活的好好的,学校为什么要这么粗暴地把它们送走,也没告诉我们把小狗们送到哪了。”
由于学校面积小,这些狗经常在校超市门口、图书馆外等地“溜达”,学生们对这三条狗都已“了然于心”,经常有爱心学生给它们喂食,其中最有名的黄色小狗被学生们亲切地取名为“小黄”。一名学生说:“我最喜欢小黄,它特别惹人爱,经常能在上课路上、宿舍附近见到它,我从大一进校起就经常给它喂食,没想到在我大三时它竟然不见了。”
校方称清理缘于连续发生咬人事件
一位老师介绍,在接连收到学生的报案后,学校对这些狗做了观察,发现小黄处于怀孕状态,“小狗们处在怀孕或者发情期会比较暴躁,一名受伤学生就是出宿舍时直接被狗咬伤的。”另外,小黄的配偶小黑狗也因护“妻”心切,咬伤了接近小黄的学生。
这些流浪狗现在身处哪里?北青报记者和两名学生来到松园派出所,工作人员称,法大的流浪狗已被转送到了位于昌平区沙河镇七里渠的北京犬类留检所。北青报记者致电犬类留检所,问及法大三条流浪狗的现状,工作人员说:“每天送到我们这的动物太多,不能为你们一一查找,你只有和派出所工作人员一起来我们这,才能查找。”
同行的方同学听了这个结果非常伤心,她说:“感觉现在找到小黄的机会好渺茫,它在那的伙食也许还没我们提供的好,想到再也见不到它了就很伤心。”
中国政法大学保卫处的一名老师说:“有的学生喜欢动物,也有学生不喜欢动物,我们不送走动物,担心动物伤害学生,送走动物又会引起学生反对,这让我们往往很难办。”
调查
高校内流浪动物多是人为丢弃生存现状恶劣
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北京多所高校内,都存在着流浪动物,其中以猫居多。有的学校甚至出现“明星”级流浪动物,常年“盘踞”一地,成为校园一景。
据此,北青报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发起“校园流浪动物”的数据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有193名学生参与回答。其中,近9成的学生在学校里看见过流浪动物。
北京市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的理事长刘朗常年与几所高校的动物保护协会联系。他分析,流浪动物“青睐”高校的原因一是因为有毕业生在毕业时丢弃曾养过的宠物,也有在校生为一时好玩养起宠物,最后不愿继续喂养而选择丢弃;二是常有校外动物“流浪”进校内,也有附近居民选择把宠物丢弃在高校,而且高校内会有学生给流浪动物喂食,这会吸引更多动物的“进驻”。另外,流浪猫的高繁殖速度也导致了校园内流浪猫偏多。
要安全还是要爱心?如何管理存争议
在学校,由于流浪动物多为野生,未注射疫苗,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在调查里,近70%的学生担心在喂食时会被动物咬伤,两成多的学生曾被咬伤过。
除了被动物意外咬伤外,学生受伤多是因为在给动物喂食时被抓伤。“有的学生不懂猫的习性,把猫从前面一把抓住,这样很容易被猫的爪子抓伤。”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的王姓工作人员说道。
对于校内的流浪动物,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黎安老师则认为,学校和学生对流浪动物的看法不能极端化,流浪动物在校内的生存有很大的伸缩空间。
文/见习记者李梦婷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记者程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记者蒋亦鸿
中国石油大学记者团记者鄢云枫
编辑:龙明洁
关键词:流浪动物;流浪狗;中国传媒;校园;流浪
2015-08-2611:00:40
秘鲁交警专救流浪动物-旅游图片库
2015-06-0512:40:46
正在乌苏市搞创作的中国著名雕塑大师楼春亭(左),专程从300公里外赶来,连夜装裱两幅画,这幅《帕米尔之鹰》现场拍卖了1200元。“太阳部落文化沙龙”由新疆知名作家、书画家、玉雕大师、收藏家、茶艺大师、歌唱家等自发组织(接近30人),定期相聚,举行文化知识、文学创作讲座,人人自拟选题,轮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