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杭州等地的繁华商圈,打着“免费领养”旗号的宠物领养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低门槛、活体展示等手段吸引消费者驻足,然而,所谓的“免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偿领养。据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调查,消费者在签署领养协议时,实际上被要求连续多年每月支付数百至千元不等的所谓“宠物生活费”,累计下来,一只宠物的总花费可达1万至2万元。这些费用名义上是为了保障宠物生活质量,防止遗弃、转卖,但实际上,它们更像是商家巧立名目的盈利手段。
二、捆绑销售:指定商城高价消费,消费者难逃“套牢”
三、信用威胁:高额违约金、不良记录阴影下的消费者权益
除了经济上的损失,消费者在“免费领养”过程中还面临着信用风险。如消费者单方面解除协议,商家不仅会提交违约申请至征信处,还可能设定高额违约金。这种做法无疑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剥夺了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的合理退路,使他们在被迫消费的同时,还要承受可能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压力。
在高额费用、捆绑销售之外,领养宠物的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许多消费者反映,领养的宠物存在皮肤病、传染病等健康问题,有的甚至在协议期内因病去世。商家承诺的疫苗接种情况与实际不符,出现问题后,商家并未积极履行救治义务,反而建议消费者重新领养。宠物的生命健康权被漠视,消费者的领养初衷被践踏,这无疑是整个事件中最令人心痛的一环。
五、监管缺失:新业态呼唤规范,消费者权益亟待保护
面对“免费领养”乱象,市场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显然未能跟上。这类新兴模式在缺乏有效规范的情况下野蛮生长,消费者在领养过程中面临重重风险,责任划分模糊,权益保障不足。对此,行业专家指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宠物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经营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