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视障人数超过1700万,位列世界第一。作为视障人士最好的朋友,导盲犬可以让他们的出行更加自由方便。可在一些城市,由于社会对导盲犬的认知不充分,使得它们在进入公共场所时遭遇到重重关卡,给视障人士的无障碍出行带来了困难。
关于导盲犬,你应该知道
什么是导盲犬
导盲犬是为视障人士提供向导服务的工作犬,可以帮助视障人士正常行走,维持正常生活。
什么样的犬能成为导盲犬
所以,害怕导盲犬伤人而拒绝其进入公共场所,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导盲犬的一生
第一阶段:寄养期
幼犬出生后45天,会被送往爱心志愿者家庭中寄养,让幼犬适应人类生活,学习简单的服从命令并逐渐接受社会化的训练,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第二阶段:培训期
寄养幼犬满12-14个月龄后,将被送回基地进行为期6-18个月的专业训练,培训合格后将与视障人士进行配对,并在基地进行1-2月的共同生活和训练。
第三阶段:服役期
培训合格的导盲犬将免费交付给适合的视障人士使用,服役期为8-10年。
第四阶段:退役期
服役期满后的导盲犬将被送回原寄养家庭或基地养老。
可以说,导盲犬几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份工作。
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有法可依
残疾人保障法第58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国务院颁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16条也明确提出:“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各地出台的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更是明确了导盲犬可以依规搭乘公共交通。
路人如何对待工作中的导盲犬
四不
不喂食:不可以喂导盲犬吃东西。
不抚摸:请勿在未告知主人的情况下随意抚摸。
不呼唤:请勿故意发出任何声音吸引导盲犬的注意。
不拒绝:尽量不拒绝导盲犬陪同进入。
一问
主动询问:如遇视力残疾人带着导盲犬,无论是否有人陪同,请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提供协助。
希望大家提高对导盲犬的认知,让社会更加尊重导盲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