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小时候曾寄养在外婆家,这是一个江南的历史文化古镇。我印象最深的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缸缸甏甏。房前屋后的角角落落,大大小小的缸,铺天盖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们装满着清水,盛着稻谷、腌制着咸菜……浸满了水乡人家的酸甜苦辣。
②在我的眼中,这些缸甏,是伴随外婆一生的宝贝和功臣,让她的生活有了灵动的烟火气息。一担担水,由外婆从清澈的河埠头,颤悠悠地挑进厨房,倒入缸中,随着水珠的飞溅,将明矾放入其中。不多久,缸底积淀了一些黄白色的渣滓,让缸中的清水愈发澄白透亮。这时,外婆往往喜欢站在水缸边,笑眯眯地探照自己,让明净的缸水倒映出她朴素自然的脸庞,外婆说:照脸更要照心,让自己的心灵如清水般明净。
③米缸,更是盛放着外婆家的希望,那时,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紧张。精打细算的外婆总是担心我的米粥口粮,那盖米缸的木板,被她老人家移来移去,用手摩挲抚摸,精打细算,米缸的沿口更是被她摸得光滑锃亮。外婆用缸甏等器物,抵御了饥饿时代老鼠们疯狂的侵袭。
④每当秋末冬初,外婆总是从菜地里割下了一棵棵雪里蕻和青菜,用水洗净,曝晒在绳子上、竹篱笆上。当水灵灵的蔬菜蔫干了,她就一棵棵地叠放在缸里,让我洗净双脚,抱我进缸,踩在撒满白盐的菜上,用力踩踏,然后放进家中祖传的大石头压好。这时,外婆总是露出笑嘻嘻的期盼神态,虔诚地封存好菜缸口。外婆还用小缸,放进黄土,拌上盐水,和成黏稠的泥浆,把青青的鸭蛋埋进去。到时候,不管是金黄的雪里蕻,还是土黄色的咸鸭蛋,在缸里收藏之后,都能变成佳肴,让我尝到舌尖的快乐。
⑤外婆对家中的缸缸甏甏充分利用,养过黄鳝、鲫鱼和黑鱼等河里的水产品。有时候,她老人家也把洗净的茄子等蔬菜扔进水缸用于保鲜,犹如现时的冰箱。尤为稀罕的是,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外婆,会在家中天井的七石缸里,养上亭亭如盖的荷花,让家中增添了诗性和美感。后来,我知道外婆生于夏季,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⑥“穷灶门,富水缸”,“水缸里有水心就踏实”。水缸犹如江南人家中的一口井,是汩汩流淌的生命源泉,让外婆十分敬畏。外婆是一位亲近水缸的人,日子可以粗茶淡饭,但水缸必须完好,水质必须清澈无尘。她还定期要求清洗水缸,在歪到几近放倒的水缸中,让我将身子探进缸里,仔仔细细地擦洗水缸。
⑦平时,外婆的大水缸里,往往养着几只像我拳头大小的田螺。外婆说,田螺可以吸纳水中的杂质、净化水质。对我来说,水缸里有了田螺,便有了生机,当我看到田螺们伸展身子,沿着缸壁慢慢爬上来时,心中很是兴奋。外婆还给我讲述了美丽的田螺姑娘的故事,那是勤奋善良的化身,做好事不露声色的女神。
⑧爱干净的外婆,常常把水缸盖严严密密地盖好,防止灰尘和飞虫的进入。然而,每当夜色朦胧月圆月缺之际,我总是调皮地把那大水缸的盖子掀开,水中会倒映出月亮影子,时而弯弯,时而圆圆,阴晴圆缺,让我着迷。到了八月半,外婆还会对着天上的月亮仙子、水中的美丽倒影,供拜月亮,让枯燥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忘却了生活的劳累和烦恼。
⑨外婆的一生,总是把日子藏在缸甏里,把艰苦生活的心情浸泡出别样乐趣和光鲜,给我留下了一番不一样的文化记忆。同时,水缸也储藏了她对人间冷暖的感悟。那江南人家的殷实与贫寒,勤俭与期盼,在火与土练就的缸甏中,在外婆与缸甏打交道的生活中,我感悟到了她老人家温厚质朴、勤劳仁爱的传统人文精神。
⑩外婆家水缸里的乾坤世界,丰富而又多彩。
(摘自《文学报》,有删改)
母爱
①雨整整下了一个下午,到傍晚的时候,才停了,天色渐渐亮了起来。
③我犹豫着,刚下过雨,外面那么湿,回来就得给它洗澡。而点点越来越不安了,抓我的小腿,撕我的裤角,把我出门的平底布鞋也叼了过来。我终于投降了,放下手中的书,带着它下楼去了。
④刚下过雨,地上坑洼之处净是水,我不想湿了鞋子,绕着道儿走。点点全然不顾这些,它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自由,在草地上撒着欢儿,碰到邻居家的贝贝,不失时机地献媚,然而,没有得到预期的青睐,便失去了持久的兴趣,向着前面的绿地狂奔。
⑤空气湿漉漉的,弥漫着雨后浓浓的泥土味,以及沉年的落叶散发出来的湿热腐败的气息。我喜欢这种含混不清的味道,它潜藏着一种说不清的生机,总让我联想起“疯长”这个词来。一场雨过后,给草木的旺长酝酿出合理的背景。
⑥路上的积水里有法桐的倒影,还有白的云朵。成群的麻雀在浓密的枝叶间,全然没有理由地吵成了一团,它们欢叫着,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残存在叶面上的水滴被麻雀踩翻了,滴进了我的脖子里,冷不丁一凉。
⑦一只灰喜鹊站在一棵山楂树上不安地跳动,叽叽喳喳地叫着。我四下里找寻,突然看到了点点,在一棵丁香树下,它神情专注地盯着地上什么东西,发出粗野的、挑战性的“唔唔”声。山楂树上的那只灰喜鹊更加急迫地尖叫着。点点试探性地伸出了一只前爪,又迅速缩了回去。当它再次做出捕捉的姿势时,山楂树上的那只灰喜鹊子弹一样冲了下来,落在点点的近前,脖子上的羽毛全都竖起来了,发出绝望的、凄惨的鸣叫,一副决战的姿态。点点吓得一激灵,后退了一步,它立刻进入警觉的备战状态,发出了两声“唔唔”的低吼,与那只灰喜鹊对视着。
⑧点点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姿势,蓄势待发,它只需稍稍用力一按,那只灰喜鹊就将死于它的股掌之间。与灰喜鹊比起来,点点简直是个庞然大物,我不忍看到弱肉强食的厮杀,本能地大叫一声“点点!”
⑨一个箭步冲过去,我把它按住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在湿漉漉的草地上,瑟缩着一只小小的灰喜鹊,全身的毛湿透了,紧贴在瘦小的骨架上,可怜巴巴地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嫩黄的小嘴张张合合,却已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⑩我终于明白了,是那场雨和那场风合谋,制造了一个意外,把喜鹊温暖的巢穴掀翻在地。风吹,雨淋,小喜鹊在雨中挣扎多时,没有一点力气了,它已飞不起来,或者,它根本还不会飞。它的母亲,焦急地啼鸣,想救出它的孩子,不惜自投罗网,我从这视死如归的壮举里读出了一种惊人的力量,一种赴汤蹈火的勇气。
我想帮帮它们,可是稍一走近,更加剧了那只喜鹊妈妈的紧张,它不信任地盯着我,焦躁不安地大叫。我犹豫了,拽着点点,后退了几步。在生命对弈的瞬间,点点似乎也感受到了某种力量,它显得异常安静,向着那只灰喜鹊注目,眼神里有说不清的内容,然后,转身,离去。
我也跟着它离去,身不由己地回头,回头……
向一棵树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③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④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⑤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⑥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⑦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⑧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⑨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但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⑩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砖垛在这里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
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节选自《紫藤萝瀑布》)
【推荐3】那一团瑟瑟发抖的暖
朱成玉
①我珍惜身边陪伴过我的每一样小东西,它们是暖的,尽管那暖很微弱。
②一个雨夜,一只流浪猫贴着我的窗子,可怜兮兮地望着我,它在寻求一丝温暖。我打开窗子放它进来,它的身上发出腥臊的气味,很是难闻,我给它好好洗了个澡,才得以焕发了最本真的活力。第二天在仓库里,我竟然看到它捕捉到了一只很大的老鼠。它的皮毛被老鼠咬掉了好几撮,看上去有些疲惫不堪。它一边不停地舔舐着伤口,一边“喵喵”地向我叫着,似乎在向我炫耀着自己的本事。这种不自量力,我猜想它肯定不完全是在逞强,它一定是在报恩吧。
③它最终还是与我不告而别了,或许是找到了以前的主人,或许是发生了什么意外,都不得而知。我只记得,它第一天来的那一晚,就睡在我的被窝里,脚底下,盘着一团瑟瑟发抖的暖,仿佛一个抽泣着的撒娇的小孩。
④我暖着它,它又何尝不是在暖我。
⑥它不但没有融化掉,而且还断断续续地引回来一大群野鸽子,我的屋檐从来没有这般生机盎然过。倒是我被这一团团、一簇簇的暖给融化了。一颗心再不愿去追名逐利,变得柔软,变得慵懒,只想安安静静地享受阳光,享受风。
⑦妻子从垃圾箱里捡回来一根鸭掌木,看着这根光秃秃的棍儿,我开玩笑说:“这是谁家老头儿的拐杖吧!”妻子却执意说它还有生命,“你看这树根儿,还有很多须子在呢,那证明它还活着。”
⑧妻子细心地把它移植到一个大花盆里,精心照料,它竟然真的“起死回生”了!几乎是一天一个小巴掌,(2)慢慢地,那干巴巴的树身上就有无数个小巴掌在鼓掌了,似乎在欢庆自己重新复苏的生命。
⑨我想,万物都是有灵的吧。这棵老木,垂垂朽矣,可是竟然使劲儿地将自己抽巴巴的身体,再焕发出一次青春来。那是对我们善念的回报啊!
⑩那颤巍巍地冒出来的几丝柔绿,仿佛一团瑟瑟发抖的暖。借着那微弱的一团暖意,多冷的冬天我都不再畏惧。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