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传染性上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在幼猫上发病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致死率。猫上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昏睡、厌食、打喷嚏、结膜充血、脓性鼻涕、多涎等,有时因严重的肺炎导致呼吸窘迫或者死亡。多种病原可导致猫传染性上呼吸道疾病,目前最流行的病原是猫疱疹病毒-1(FHV-1)和猫杯状病毒(FCV)。继发细菌感染的病例通常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如继发葡萄球菌、链球菌、多杀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原发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包括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犬属链球菌和链球菌兽疫亚种偶尔是猫舍等地放常见的病原菌。本文总结了导致猫上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猫上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原
1.1猫疱疹病毒
幼猫感染FHV-1的临床症状包括间歇性打喷嚏、结膜炎或严重的肺炎,或致死。虽然FHV-1通常在上呼吸道温度较低的部位复制,但新生小猫通常会出现导致全身感染的病毒血症。上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可能伴随着鼻甲骨的溶解以及复发鼻炎和鼻窦炎。睑缘粘连的幼猫,眼部感染可能导致脓液在其结膜囊聚集(幼猫结膜炎)(Fig1)。
Fig1幼猫结膜炎。结膜炎导致脓性分泌物在幼猫下眼睑积聚,通常提示存在FHV-1感染
如果发生睑球粘连(结膜角膜粘连)则可导致失明(Fig2)。病毒在角膜上皮细胞复制可导致一些小猫出现角膜溃疡和角膜炎。严重的溃疡或面部嗜酸性皮炎也与FHV-1感染有关(Fig3)。
Fig2幼猫FHV-1感染康复后出现的睑球粘连。可见结膜粘附于角膜背侧,第三眼睑结膜粘附相邻结膜,导致部分第三眼睑突出。
1.2猫杯状病毒
Fig3一只6月龄的猫感染FHV-1后出现面部重度糜烂(渗出性皮炎)
FCV感染具有多种临床症状,如溃疡性舌炎、鼻甲溃疡和结膜炎,但非所有FCV感染都有口腔症状,某些猫仅有眼和鼻分泌物(Fig4)。慢性增生性溃疡和淋巴浆细胞口炎(前臼齿和臼齿齿槽黏膜炎或口腔黏膜炎)与FCV持续感染有关。
Fig4一只6月龄母猫表现结膜充血水肿、脓性眼鼻分泌物(A)和舌溃疡(B)。PCR检测FCV阳性,FHV-1、衣原体、支原体阴性。
最近从患严重全身性发热猫上分离到强毒力的FCV毒株。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发烧(通常>40.6℃)、体重减轻、口腔和脚垫溃疡、眼鼻分泌物等。此毒株不仅感染上呼吸道和口腔上皮细胞,还可感染内皮细胞、肝细胞、肺泡壁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特征性临床症状包括皮肤水肿、脱毛、结痂和溃疡。水肿最常发生的部位位于头部和四肢,有时发展为广泛性水肿。结痂和溃疡最常见的部位是鼻、唇、耳廓和四肢远端。一些猫可能因肺水肿或胸腔积液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由于病毒可在内皮细胞、肝细胞、胰腺腺泡细胞,部分猫可能出现呕吐、黄疸或腹泻。此毒株还可引起血管炎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患猫具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瘀点或瘀斑,偶尔可发生鼻出血和便血。在急性感染病例中,猫可能除了发烧外无其他先兆而突然死亡。此外,强毒力FCV可导致健康成年猫或已接种疫苗猫感染。
1.3衣原体
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细菌,主要引起青年猫急性、慢性或复发性滤泡性结膜炎。最主要的感染原是猫属衣原体,但最近在结膜炎猫的眼拭子中检测到类似人肺炎衣原体的DNA。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结膜炎、结膜水肿、浆液或黏性分泌物和眼睑痉挛。如果出现鼻分泌物,则可能出现鼾声呼吸、打喷嚏等。衣原体还可导致猫其它系统疾病(如生殖系统),但临床症状通常不明显。
2~12月龄猫最常感染猫属衣原体,小于2月龄猫因母源抗体的保护而感染比例相对较小。衣原体小体是主要的生物体感染形式,在室温环境中下仅存活几天,易被大多数消毒剂灭活,因此它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多猫家庭、繁殖猫舍、救援站易出现衣原体感染。并发感染其它病原菌如FHV-1和FCV可加重临床症状。
1.4波氏杆菌病
波氏杆菌属是一种小而多形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能引起犬猫患病的波氏杆菌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分子分型表明,感染犬的菌株可以传染给猫,反之亦然。如同病毒感染,波氏杆菌感染常见于一些收容所、宠物店和寄养所,常与病毒感染或支原体感染一起发生。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十天以上,能在自然水源中生长,对大多数消毒剂敏感。
猫波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不一,与菌株毒力、宿主免疫因素及混合感染有关。常见的症状是打喷嚏、眼鼻脓性分泌物,偶尔咳嗽。幼猫较成年猫更易表现临床症状,并可能发展为严重的支气管肺炎,表现为呼吸急促、黏膜发绀。
1.5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粘膜中的细菌。感染犬猫的支原体种属目前不清。由于通常能从健康猫的上呼吸道中分离到支原体,所以很难评估它对猫上呼吸道的影响。某些应激,如过度拥挤、并发病毒感染及肮脏的环境,可促进支原体的增殖以及在猫之间传播。猫属支原体比其它类型的支原体更可能导致疾病。临床的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分泌物、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角膜炎。
1.6链球菌
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沿一条轴线形成链式结构。链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当机体正常免疫屏障破坏时,可入侵机体组织。链球菌毒力差异较大,高毒力的菌株能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在分娩期间,链球菌传播至阴道可导致小猫菌血症和脓毒血症。此外,链球菌还可通过脐静脉进入全身循环。猫收容所等爆发链球菌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肺炎、化脓性鼻头炎和脑膜脑炎。所以当爆发呼吸道疾病时,应考虑链球菌为致病病原菌。
2诊断
Fig5感染强毒力FCV猫的皮肤切片。在上皮基层内可观察到抗FCV的强烈免疫反应(棕色染色),真皮内皮细胞也有散在分布,这些地方存在着广泛的上皮坏死。
因上呼吸道疾病死亡或安乐死的幼猫应该尽快递交给兽医病理学医师进行尸检,尸检应鉴定呼吸道组织中的病毒包涵体。免疫组化、PCR检测、细菌培养或细胞培养皆可增加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灵敏度(Fig5)。
3治疗
重组人α-干扰素和重组猫ω-干扰素可抑制FHV-1复制,可通过皮下注射给予、局部给予(角膜炎)或者口服,但明显的临床效果未得到证实。赖氨酸是否在治疗病毒性结膜炎中具有临床效果,也需要深入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使用鼻内疫苗治疗URTD,希望能有预期的效果。
4预防
预防幼猫上呼吸道感染的措施包括避免过度拥挤、消毒和免疫接种。避免传播可将怀疑感染或感染的猫只隔离。应该使用对FCV具有效果的消毒剂消毒,如过硫酸钾、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溶液。FHV-1和FCV疫苗已经投入使用几十年了,但保护效果仍然稍有不足,并且不能阻止病毒传播。在母猫交配前接种疫苗效果优于怀孕期间注射疫苗,可以带来更好的保护力。四周龄的幼猫即可考虑注射疫苗。需注意的是,目前没有一种呼吸道疫苗能够预防感染,但它们可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当所有的措施都不能控制疾病流行时,可考虑早期断奶和幼猫隔离(4周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