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加速推进。
和前两年相比,杭州老旧小区改造有哪些精进之处?是否改到了居民心坎上?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生活。
放弃百万租金让利于民
有着32年“高龄”的翠苑四区,“高龄”的不只是小区。小区常住6500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就有1400余人。
这幢有着“三进”的超大建筑,位于翠苑四区的入口处,刚好将小区一分为二。
之前,这幢建筑一直用来出租,有餐饮,有小旅馆,也有网吧,每年的租金超百万元。可在小区改造时,翠苑街道直接让利于民,放弃了租金,而将这里打造成有着三大功能的民生综合体。
这里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养老床位86张,并建有中医馆、老年食堂、多功能活动区、健康评估室、老年辅助器具租赁、康复训练区等。
紧挨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是文化家园。设有书报阅览室、协商议事厅、健康小屋等。特别是迷你健身馆和阅览室,成为年轻居民最喜欢的场地。
“老小区户型小,没有独立空间,居家办公的时候很难专心。阅览室空调Wi-Fi齐全,安安静静的,来这里做事效率高多了。”居民楼女士说。
百姓健身房位于翠苑四区8幢,占地面积达200平方米。这里有跑步机、椭圆仪、坐姿拉背器械、单车、哑铃、双杠。健身房24小时全天开放,使用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每天上午9点至11点免费对外开放,还有专业教练实时指导,纠正动作。就算包年,费用也很亲民,两年费用999元。
“参加了三年评审,我感觉杭州老旧小区改造内容越来越丰富,方法更加多样化,成效更加明显。”评审专家、省建设厅城建处一级调研员郎利民说。
在他看来,此前几年的改造侧重于基础类环境优化,现在则着重从群众需求出发,以服务设施提升作为重点。
据了解,像翠苑四区这样打造一定规模的集中式邻里中心、构建“10分钟民生服务圈”的老旧小区不在少数。
运用市场化机制
推广“物业+养老”模式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适老化”“无障碍”成为关键词。
上城区采荷街道引入了宋都服务作为“金牌管家”,负责对辖区内的36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推出了一套可供复制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还打造出了闻名的“社区养老一条街”。
四季青街道钱景社区的三新路景芳东区段,原本是一条知名的“小区商业街”,但非机动车乱停放、周边沿街环境差、社区活动场地小。经过改造,引入宋都,成功将“小区商业街”改造成了“幸福养老一条街”。
“幸福养老一条街”总长100多米,设置了食堂、超市、理发店,活动室等,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在上城区采荷街道青荷苑的养老综合体——荷乐颐养园,居民们既可以在这里听曲看剧,体验智慧体检,参加宋韵荷风·诗词鉴赏讲座以及剪纸、绘画、朗诵等技能培训,还有邻里厨房可预约餐食,甚至能根据老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定制专属套餐并送餐上门。
小区打造了荷悦生活小程序、金牌管家驾驶舱等,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资本,率先探索“物业+养老”的模式,在物业服务方面,设置了社区养老的服务“菜单”。
公共空间“腾笼换鸟”
在小区内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无异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向哪里要空间?大关西苑社区在连片综合改造提升中,清除小区界限,利用闲置边角,腾出公共空间。
大关西苑通过点面结合提升绿化,改造提升18个口袋公园共4800余平方米,全力拓展居民休憩空间。为了挖掘存量、拓展增量,大关西苑社区巧借外力弥补配套不足。比如,积极争取大关西七苑国有闲置用房用于社区活动配套用房建设,满足老年居民休闲所需。
利用大关西四苑北侧空地,社区引入民间资本,建设了杭州首个老旧小区立体停车库,共配备了180个车位,有效缓解居民停车难。
“怎么在有限空间里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小区做了很大努力。”浙江省咨询委特邀委员蓝蔚青说,“千方百计挖潜力,把各种边边角角空间都利用起来了,加以整合统一利用,这点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提倡的。”
杭州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大比拼哪个小区最优秀?你的这一票非常关键!
今天起,杭州橙柿互动联合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展开2021年度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最佳案例群众投票。
赶快给心仪的小区投一票吧。
投票规则
投票方式:点击链接进入投票页面进行投票
附参评小区:
上城区
1.采荷街道青荷苑社区
采荷街道荷花塘未来社区是全省第一批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其中青荷苑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中坚持在平衡支撑上求突破、在旧改提升上求突破、在未来场景上求突破,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全力争创未来社区、共同富裕示范样板。
2.南星街道复兴南苑小区
南星街道复兴南苑小区位于南星街道南部,地处钱塘江畔,东起美政路,西至洋泮路,南临钱塘江,北到复兴街。社区面积0.2平方公里。复兴南苑小区2803户,常住人口6634人。此次改造提升实施范围为复兴南苑及复兴南街美政路至洋泮路段,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其中复兴南苑小区建筑面积约20.2万平方米,住宅50幢(其中涉及旧改42幢),共2775户。
3.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
1922年全省第一个党小组在这里成立,红色基因就此根植。小营巷社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内有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钱学森故居、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红巷生活馆等,并有民国时期杭州著名实业家胡迪生家族的聚集地——胡宅旧址、小营民居、杭州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历史建筑及小营巷、方谷园、银枪班巷等老杭州的坊巷散布其间,呈现一派粉墙黛瓦的“江南小巷”建筑风貌。
4.湖滨街道吴山路、岳王路社区
5.四季青街道景芳东区
四季青街道景芳东区于1994年建成,共12幢48个单元840户,因小区始建年代较早、前期管理欠缺、改造资金短缺,导致出现屋顶琉璃瓦脱落、楼道管线杂乱、违建拆除困难、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为全面解决问题,街道启动了景芳东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充分整合部门、社区、物业等力量,深挖小区空间潜力,利用1900余平方米闲置空地打造钱景公园,合理拓展生活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融合智慧医护、健康管理、红色党建、暖心公益等八大项目,构建医养融合、康护结合、文娱聚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幸福养老一条街”,形成老“友”所依、幸福钱景新生活共同体。
6.笕桥街道农科院
农科院东、西区为浙江省农科院建设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职工宿舍,合计有房屋18幢696户,建筑面积约5.04万方。笕桥街道努力创新老旧小区改造党建引领模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以“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推进闲置空间拓展、营造精致文化公园”为主线,通过“五个全面拆除”提升立面形象,在“空间扩展、功能优化、特色文化”上补齐短板,结合省农科院百年历史打造“时光印记、社区光荣榜、农耕变迁”3个宅间文化主题微公园及运动健身空间,使小区的整体面貌和消防安全有了质的飞跃。
拱墅区
7.大关街道大关西苑连片(西三四五六七八苑)
大关街道大关西苑片区改造涉及西一、西二两个社区共6个小区,68幢建筑,29.24万平方米,3900户居民。本次改造在完成必改项的基础上,建成了百姓书场、西艺空间、阳光老人家等配套设施,打破小区界限实现片区化消防通道规划;引进社会资本1000万元建成杭州市首个旧改立体车库;通过养老托育、邻里共享、便民服务等生活圈层打造,构建完整居住片区。
8.米市巷街道大塘新村
9.长庆街道田家桥、大营盘、体育场路176号
2021年,浙大御跸社区大营盘、田家桥、体育场路176号三个小区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工程共涉及3个小区、14幢居民楼,836户居民,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2466万元。改造以“体育家园,行画御跸”为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遵循“先保基础、后促提升、文化挖掘、共同缔造”原则,全力推进小区居住品质提升、环境卫生提升、配套设施提升、治理水平提升、文化底蕴提升“五大提升”。
10.和睦街道华丰新村
和睦街道华丰新村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是百年老厂华丰造纸厂的家属生活区,现有房屋26幢(其中涉及旧改20幢),总建筑面积77365平方米,共有居民1143户,户籍总人口3100余人。小区内住宅分别为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存在着老房年久失修,老龄化严重、国企家属集聚、硬件条件差等现象。此次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涉及19个大项36个小项,特别是在外立面改造中华丰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合力攻坚,进行了一场“保笼革命”,此次改造使小区貌换新颜,并融入了老华丰记忆中的“红工房”色彩元素。
11.文晖街道流水东苑
文晖街道流水东苑小区位于大运河畔,突出地理优势,体现特色文化,2021年旧改涉及21幢房屋,1384户居民,总建筑面积8.55万方。整体拆除凸保笼1047个,成片电梯加装,累计完成12部,改造新建公园3座,改造提升绿化1万余方,升级地下车库5个,新建非机动车棚3个,增加智能充电桩310个,停车泊位扩容15%,升级版地埋式垃圾房投入使用,建管并举赋能智慧安防。
12.武林街道清远里
仙林社区清远里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是2021年市对区考核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也是街道精品亮点工程,旧改涉及建筑面积约3.61万平方米,共15幢居民楼,惠及居民家庭约600户。项目总投资额约1444万元,其中施工合同价为1013万元。
西湖区
13.古荡街道嘉禾花苑
14.文新街道德加公寓东区
文新街道德加公寓东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299号,住宅楼21幢,40个单元,共计463户,总建筑面积72303平方米。建造于1999年,绿化率49%。德加公寓东区通过各方主体协同努力,使得国家的惠民旧改工程落实落地,小区环境品质提升,居民业主的满意度、幸福指数飚升,基本实现了政府提出的“决策共谋、民情共议、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旧改专项目标。
15.翠苑街道翠苑四区
滨江区
16.西兴街道白马湖小区白鹤苑
白马湖小区-白鹤苑位于江虹南路以东、冠山路以南、江晖南路以西、白马湖路以北,由高层、多层及地下自行车库组成,总房源18幢,共有住户670户,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白马湖小区-白鹤苑因地制宜,在属地街道、社区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改造建议,完善改造方案,重点从建筑外立面整治、解决停车增量、小区内自行车库整修、沿街商铺整改等方面多位面进行整治改造工作,新增小区地面停车车位550个,总停车位数达到769个。
17.西兴街道缤纷北苑
缤纷北苑小区隶属西兴街道缤纷未来社区,建成于2006年,涉及改造34幢,住户1568户,总建筑面积22.18万平方米。在缤纷北苑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过程中,围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提升服务功能等主要改造内容,进行方案设计论证、施工作业和统一物业管理的整治“三部曲”。
18.长河街道长江小区
长江小区建成于2002年,共计53幢1151套住宅,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位于滨江区长河街道江三社区。长江小区共计87个单元已全部完成加梯,改造中坚持“加梯统基准,综合改一次”理念,打破电力、水务、燃气、通信等部门壁垒,将施工工序“由串联改并联”,实现各方有序衔接、无缝对接,“地下、地面、立面”更新有效统一。
萧山区
19.北干街道城建公寓
北干街道城建公寓建成于1999年,共计9幢、210户,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位于萧山区北干街道银河社区。改造项目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逐步探索出“党引领、问于民、保基础、促提升、可持续、强特色”六大路径,并取得了九大整治成果,改造中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级组织架构、“白+黑”深入调研法、改造过程临时咨询点、物业管理服务滚动退出制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将居民充分引导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当中,避免了小区改造后出现的诸多矛盾与问题。
余杭区
20.良渚街道花苑新村北区
良渚花苑新村北区位于良渚街道老城区内,建成于90年代,改造建筑共18幢,488户,总建筑面积5.17万平方米,改造重点打造适应老龄化社区特点、满足多样人群需求的公共空间,打造“全龄友好、颐乐养老、智慧共享”的花园式社区。通过基础设施完善、优化地面停车布局、增设服务配套、优化居住环境、安装电梯、智能智慧管理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小区如今正焕发出崭新生机。
21.余杭街道宝塔公寓
宝塔公寓位于余杭街道安乐路与禹航路的交叉口,涉及小区住户427户,面积5.54万方。2021年余杭街道通过对私搭乱建的拆除,碎片空间的整理,共拆除违建111处,面积2200余平方米;对楼栋之间的非机动车库、构筑物等进行整治,建成专用非机动车停车棚;对小区外围土地盘活整合,新建含93个停车位的生态停车场;对老年活动中心进行室内外整体升级改造,为小区及周边老年人创建了一个“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健身休闲胜地。
临平区
22.临平街道邱山小区
邱山小区位于临平街道邱山社区,小区内房屋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距今已有30余年。本次改造涉及楼栋31幢,惠及居民560余户,总建筑面积4.3万方。临平街道“以综合改一次,一次改彻底”为原则,着力解决小区公共空间狭小、停车难、消防通道堵塞、管线杂乱等现象,共计拆除保笼近1万平方米,拆除储藏室195个,拓展公共空间1000余平方米,加装电梯10部,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23.南苑街道爱民小区
爱民小区位于临平区南苑街道河南埭社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本次改造涉及住宅9幢,居民324户,总建筑面积约3.2万方。小区改造过程中,破解加梯意见统一难,全力实现27个单元“全加梯”,建筑外立面呈现“高级灰”效果,充分挖掘小区文化内涵,为小区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建设面向大众的邻里共享客厅,凝聚社区居民的邻里温情。
富阳区
24.富春街道丰泽苑
丰泽苑小区位于杭州市富阳区蒋家桥社区北部,是2005年由政府建设的安置房小区,共有套房792套,住户2670余人。2021年,终于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主要设施道路修复、雨污分流、绿化提升、服务设施提升、增设充电桩、增设停车位、治安监控、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内容。
临安区
25.锦城街道五号区块
锦城街道五号区块改造项目结合该区块的实际情况,以完善配套、畅通交通、消除隐患为旧改方向,坚持以街区为单位全面改善区块内外道路通行能力,注重空间拓展,拆除违建546处,征收房屋4户;注重管网完善,雨水管、污水管、自来水管、强电管线、弱电管线、天然气管道等“六管”同“眠”地下,新建各类管网5.5万米;注重功能补强,实施“院改、棚改、门改、气改、电改、墙改、平改”七项民生工程;立面改造10.3万平方米,屋顶整治2.7万平方米,实现电动非机动车集中式充电桩200个;注重特色打造,深挖锦城本土文化,着力打造吕家弄古风商业街,延续吴越市井文化。
桐庐县
26.桐君街道洋塘小区
洋塘小区位于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占地总面积约42000平方米,含小区用房37幢,共924户,改造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工程投资预算4200万元。洋塘小区改造以“喜乐生活、幸福洋塘”为主题,全方位改造实施建筑整修、辅房拆除、室外道路、景观绿化、监控智能化、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车棚、地下给排水和强弱电管网等工程,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打造小区特色和强化长效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
淳安县
27.千岛湖镇火炉尖社区行岗路区块
淳安县千岛湖镇火炉尖社区行岗路区块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共有房屋32幢、居民647户。2021年淳安县政府投资1500余万元,对小区内部及周边区域进行了综合改造,改造重点为空间资源优化,利用台地、山地,通过挑台打造“休闲小院”,停车场等小区配套,并且将区块内消防、安防、供水排水、强弱电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序化和完善。
28.千岛湖镇江滨社区园林村区块
淳安县千岛湖镇江滨社区园林村区块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共有房屋8幢、居民263户。2021年淳安县政府投资800余万元,对小区内部及周边区域进行了综合改造,改造重点打通小区消防通道、拆除小区内破旧柴间,消除小区安全隐患,并且将区块内消防、安防、供水排水、强弱电管线、休闲活动场地、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序化和完善。
建德市
29.新安江街道翠微路区块
翠微路区块位于翠微路西侧,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本次改造面积约2.14万平方米,涉及楼房21幢,居民267户。小区位于青山翠谷之间,虫鸣鸟叫让人感受自然气息,环境优美适宜居住,文明城市创建让人享受“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睦邻友好关系。
30.新安江街道新电路小区
新电路区块位于江滨路与环城北路之间,本次改造面积约5.35万平方米,涉及楼房22幢,居民583户。新电路区块大部分房屋为建德市供电局的职工宿舍,供电职工们凭借团结奋进的精神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