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的语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动物是怎样说话的。
地上蚂蚁忙搬家,
天上燕子往低飞。
大雨就要快来到。
水里蝌蚪在游泳,
春天已经到来了。
一群大雁往南飞,
秋季正是这时候。
在天上的小鸟看见那高高的白云,
小鸟会说:“
今天准是晴天。
真是妙不可言。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的了解逐渐加深,人们常把动物和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以及性格联系起来,或褒或贬。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同一动物的文化内涵一般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双方极易发生误解,进而产生交际的障碍。本文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进行分类研究,试图深入比较其在英汉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差异,意在提高我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最终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相同的动物词汇蕴含着相似的文化内涵
虽然东西方文化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某些动物身上具有的相同特征,不同文化群体中的人对于这类动物词汇也会产生相同的心理。
例如“狐狸”一词,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它通常都包含“狡猾奸诈”之意。汉语中,当人们指代老谋深算的一类人时,通常喜欢用“老狐狸”形容;同样的,英语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表达,如“Heisascunningasafox(他狡猾的像只狐狸)。又如汉语中“狼”被用来指代“凶狠残暴”亦或是“好色的男人”,而英语中也有相同含义的表达,如“awolfinasheep’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a-wolf-whistle(调情口哨)”。类似的表达还有:asvenomousassnakes(蛇蝎心肠),asbusyasabee(像蜜蜂一样勤劳)。
事实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相似,一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在两种语言中是相近的,意义是可以一一对应的。这也证明了不同文化当中,除了差异之外,还存在着文化的相似性。正因为如此,在跨文化流中,一般人们不会因为这类词发生误解而最终导致交际失误。
二、不同的动物词汇蕴含相似的文化内涵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还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即不同的动物词汇具有相似的文化含义。处于两种不同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由于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不相同,由此,尽管是不同的动物词汇,却可以承载相近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里,老虎是当之无愧的“兽中之王”。一方面,它是权力与勇猛的象征,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也是因其机智、骁勇而闻名于天下,又如词语“虎虎生威”“生龙活虎”皆是这一内涵的佐证。另一方面,老虎也是凶残暴戾的,如“苛政猛于虎”“虎视眈眈”等。相反,在西方文化中,老虎并没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取而代之的狮子则享有这一声誉,英国更是自诩其为“theBritishlion”。于是乎,当翻译汉语短语“拦路虎”时,译者根据西方的文化习惯,自然将其译为了“lionintheway”。
自古中国就是一个农耕社会,牛与人类朝夕相处,关系十分紧密。于是,在中国人的思维里,牛往往与“忠厚、勤劳”的形象相联系,短语“老黄牛”应运而生。可是在西方文化中,因为“马(horse)”承担着大多数的日常劳作,因此“马(horse)”具有了和汉语中的“牛”相似的含义。因而,汉语中的“壮如牛”应该被翻译成“asstrongashorse”。
当然,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表达:
ChineseExpressionsEnglishExpressions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leadadog’slife
如鱼得水likeaducktowater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whenthecatisaway,
themicewillplay
狂如疯狗asmadasawethen
杀鸡取卵killthegoosethatlaysgoldeneggs
公鸭嗓子ashoarseasacrow
热锅上的蚂蚁likeacatonhotbricks
这类词汇充分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交流双方应该高度重视这部分词汇,尽可能地多了解对方国家的背景文化,以减少交际失误。
三、相同的动物词汇蕴含不同的文化内涵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影响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中存在着这么一类词:它们基本意义相同,但有时人们由此联想到的文化内涵却完全不同。英语中,“熊(bear)”被人们认为是凶狠、残忍的动物,当它们被用来形容人时,往往包含着A-temperedorbadmannerperson(鲁莽之人)的意思;但是在汉语中,“熊”却没有了类似的意义,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对它的形象是笨手笨脚,行动缓慢,蕴含着愚笨的含义,因此也有了“瞧你那熊样”一说。又如人们常见的动物“狗(dog)”在两种文化中就有着截然相反的含义。西方人爱狗,把狗看成是人类忠实可靠的朋友,甚至有人将狗当成是其终身的伴侣。因此,英语中的狗大多含有着褒义,如lucydog(幸运儿)、topdog(优胜者)、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但是在中国,尽管人们也把它们当成宠物饲养,但是在汉语语言中,狗的形象似乎一直不好,人们常将其与“卑劣、”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可能会因为不了解对方所说词汇的文化内涵而产生误解,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这类词汇的学习对我们的交际是大有裨益的。
四、英汉语言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语言中的词汇内涵。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两种语言不可能在词汇和意义上产生完全的一一对应,从而产生了某一词义的空缺现象。如英语中有些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汉语中不具有的,如大象、猫等动物,对中国人而言它们不过是普通动物,没有任何联想意义。同样的,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是长寿象征的“鹤(crane)”在英语中也找不到对应含义。
在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品牌叫“白象方便面”,如果我们把它直译为“whiteelephant”,外国人一定非常奇怪,因为在西方,“whiteelephant”意为“累赘”之意。如果厂商不知道其中的差异,将其名称直译,那么这种名牌的命运可想而知。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鹤是一种喜庆的动物,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的许多字画中,文人墨客常将鹤与松树联系在一切,寓意为“松鹤延年”,讨其长寿健康之意。但在英语中“鹤”却没有了类似含义,对他们而言,鹤仅仅是种普通的动物,别无他意。
在实际的交流中,汉英语言中出现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迷惑交际双方。某些时候,由于听话者缺乏对该词语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从而使其接收不到说话者带有友好亦或是不友好的信息,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双方语言系统中词汇的大相径庭,如果学习者望文生义就极易闹出笑话,进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输入语言的同时也需要适时地输入其蕴含的文化含义,增强学生对于目的语学习的准确性,从而指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寇槐花.从英汉动物词汇的比较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5-66.
关键词东北方言;动物隐喻词;地域文化
一、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词
二、东北方言动物隐喻词所蕴含的东北特色地域文化
三、结论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能精准地反映当地的人文信仰、生活传统和民族习俗。在研究方言时一定要透过语言表征发掘其文化本质。东北隐喻词的形成同东北地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可以把方言词作为媒介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同样也可以从文化角度研究语言的形成因素,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互为倚助。
参考文献
[1][4]王清.动物隐喻的认知和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笨鸟先飞早入林。
2、又让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
3、猫捉耗子,多管闲事
4、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5、羊毛出在羊身上
6、虎毒不食子
7、风马牛不相及
8、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9、到处都有害群之马。
10、甘心做绵羊,必然喂豺狼。
11、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12、人是衣裳马是鞍。
13、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4、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15、不能请羊管菜园,不能请狼管羊圈。
16、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7、挂羊头卖狗肉。
18、好马不吃回头草。
19、牛头不对马嘴。
20、牛食如浇,羊食如烧。
21、马屁拍在马腿上。
2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3、和狼在一起,就会学狼叫。
24、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25、赊猪赊羊,无赊新娘。
26、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27、老牛拉破车
28、一燕不成夏。
2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0、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31、猪鼻子插葱,装像象。
32、爱叫的狗不咬人。
33、打蛇打七寸。
34、爱屋及乌。
35、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36、心急马秆迟。
37、马群奔驰靠头马。
38、懒羊嫌毛重。
39、落地凤凰不如鸡。
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1、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4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3、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44、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45、孤燕不报春。()
46、蜻蜓低飞要下雨。
47、人对人是狼。人心狠,人吃人。
48、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动物天气谚语大全:鸡风,鸭雨。
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蛇过河,大雨滂沱。
瓦块云,晒死人。
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到。
鱼鳅静,天气晴。
雨中知了(蝉)叫,报告晴天到。
早蚯迎太阳,晚蚯落一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
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卡蚁(一种昆虫名)成团有“暴”来。
蝼蛄叫,晴天到。
蚂蚁搬家有大雨。
泥鳅跳,大雨到。
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池塘雨打花,天天有雨下。
冻惊蛰,晒清明。
蛤蟆氽,有“暴”来(风雨)。
youcanleadahorsetowat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牵马到河易,逼马饮水难。
Unabletofly,invainthebirdflapshiswings.鸟儿不会飞,拍翅也枉然。
Trustedaidsareeliminatedwhentheyhaveoutlivedtheirusefulness.兔死狗烹。
Thefoxmournsthedeathofthehare.兔死狐悲。
Pigsmayfly,buttheyareveryunlikelybirds.猪儿纵会飞,终究不是鸟。
Oneswallowdoesnotmakeasummer.一燕不成夏。
Oneswallowdoesnotmakeaspring.孤燕不报春。
Finefeathersmakefinebirds.人要衣装,马要鞍。
Earlybirdcatchesthe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Eachbirdlovestohearhimselfsing.鸟儿都爱听自己唱。
Birdsintheirlittlenestsagree.同巢之鸟心儿齐。
Betterbeafreebirdthanacaptiveking.宁为自由鸟,不作被困王。
Arunninghorseneedsnospur.奔马无需鞭策。
Arabbitisn’ttobeharnessed.兔子驾不了辕。
Ahorsemaystumbleonfourfeet.马有四条腿,亦有失蹄时。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但能给予用户最基本的业务支持,还可提供更加便捷的高科技业务。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相结合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1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与传统的3G网络相比,4G网络可以高效地实现语音、图像以及数据传送,将不同的无线平台以及不同频带的无线网络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传送的无缝连接,同时可靠地实现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快速数据传送。
图1中可以看出4G系统是一个集成广播电视网络、无线蜂窝网络、卫星网络、无线局域网、蓝牙等系统与固定的有线网络融为一体的系统结构,各种类型的接入网通过多媒体接入系统都能够无缝地接入基于IP的核心网,形成一个公共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平台。
根据目前对4G特性的研究,忽略具体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空中接口,将4G系统视为全IP环境下的通用无线网络。其抽象化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2物联网结构研究(如图3)
为了实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的有效结合,物联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需要整体且全面的对物体进行感知,利用二维码或是RFID智能标签实现对物体的实时信息读取。(2)能够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并能有效地克服距离的障碍,从而进行远端识别。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能够即时的传送各类物体的信息。(3)具备一定的可控性,通过智能识别功能,能够对物体实现精确识别,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为了充分地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具备相应的关键技术,比如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现阶段物联网公认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知层,用以连接传感器或RFID等电子标签;第二层为网络层,主要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传输;第三层是应用层,用于面向用户。
3融合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应用
一、语言对人物塑造的重要作用
在动画影片中对动画人物进行塑造的时候,语言、形象、服饰、道具和动作这五个要素独立于镜头语言之外,它们相对独立地对动画人物的性格塑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语言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工具,是本文研究的首要重点。
在视听语言的体系中,作为听觉的重要信息源,语言,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因素。每天使用着惟一一种到现在还广泛应用的象形文字,我们也许意识不到语言文字对我们的影响。但单从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几乎只靠对白魅力的影片对中国人的巨大影响力。另一个例子是周星驰的电影,我们可以发现其在《少林足球》之前的影片均为依靠对白和表演取胜的低成本片,几乎没有特技和宏大的场面。周星驰的电影在华语圈中取得的成功足可以从―个侧面说明语言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语言对人物塑造如此重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人与人的交流最常用的就是语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到了―个陌生的城市,当他找不到―个地址时,最快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问路。所以,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直接的工具,它可以把你的想法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别人,同时也可以使别人能及时知晓或认同你所表达的意思。
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作为展现性格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语言的具体内容不但是影片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也对塑造动画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不仅通过他的性情、气质、形态表现性格,而且其说话的口吻也能表现性格特点。如果将角色的塑造看成角色信息正确传递给观众的过程,作为人类在无数年的进化中获得的有别于动物的最高效的表达方式,语言本身的存在和进化就说明了它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优越性。
三、通过语言塑造动画人物的方法分析
1通过语言塑造动画人物的世界观
人物说的话传达的是他的思想,表明了他对人、对事的某种态度,我们通常说的“言为心声”就是指人物角色的话语可以反映人物的世界观、修养、审美观等一系列思想层面的内容。人们通过语言这种最为便捷而明确的方式,把他们的看法、判断和评价传达给他人,希望他人可以了解并且认同自己的观点。
正如动画连续剧《火影忍者》中,大蛇丸的名句“有形之物终将腐朽”,在名殿的訇然倒地中,大蛇丸轻松地飞下,抛出了这一句话。这句话将一个追求永生者的思想展露无遗。大蛇丸背叛师门,背叛“晓”,做出一系列伤天害理、人神共怒的事情,都是为了研究长生,虽然其作为反面角色,但其对事业的执著,使得观众中欣赏这个角色的人数具有相当的比重。作为这样一个人物,“有形之物终将腐朽”这句话正好晗当地点明和呈现了一个以长生为追求的人的世界观。
而《火影忍者》中一位配角鹿丸,更是出场不久就用下面这段语言直接表明了他的人生观。这段自白将一个天才的无奈表现得相当充分,塑造出一个处在巨变的环境中一贯养尊处优的天才所应有的思想来。
唉,我本来想随便当个忍者,随便赚点钱,
然后和不美又不丑的普通女人结婚,生两个小孩,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
等长女结婚,儿子也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就从忍者的工作退休,
之后,每天过着下将棋或围棋的悠闲隐居生活,
然后比自己的老婆还要早老死。
我就是想过这种生活,结果我却跑出来抢风头。
我真想普普通通地过完一生,
事情竟然变得越来越麻烦了。
2通过语言塑造动画人物的深刻程度
不同身份的角色思维的深刻程度自然是不同的,哲人说话一般让人觉得深刻、玄奥、有哲理、发人深省或是充满对人生的概括,而小丑说话则往往流于对事物的表面理解。就如上文中描述的大蛇丸,其语言“有形之物终将腐朽”反映出其思想的深刻程度远远高于旋涡鸣人等少年角色。事实上,在日本动画连续剧《火影忍者》中,大蛇丸作为前面部分的反面角色中的领军人物,其思想的成熟程度是正面角色中那几个少年所不能比拟的。动画按照塑造一个枭雄人物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正常的语言定位,使得其语言特征非常符合其身份,而不是像低幼动画片中魔王只会用最简单直白的语句说“我要毁灭世界”。这样塑造出的角色,其语言特征与角色定位更加符合人物定位,可以使角色被塑造得更加真实可信。
日本动画连续剧《火影忍者》中的第一主角旋涡鸣人是一个热情而坦率的人,他的梦想就是成为术叶村的火影,作为这样一个头脑单纯而且直接的年轻角色,简单明了的语言最能表达其思想的深刻程度,因此片中反复出现“我一定要成为火影”“有话直说就是我的忍道”等语句,塑造出一个执著的天真少年的形象。
3用语言来表明人物的态度
动作和表情虽然有一定表现力,但人们最容易理解的依然还是角色的语言。因此,如果需要表明动画片中角色的态度,语言是一个最为省事和有效的方法。很多动画片都会在角色设定阶段确定角色性格后确定一两旬角色的招牌语句。这些语句往往表明了角色对待人生和事物的态度。仍然以出场角色众多的日本动画连续剧《火影忍者》为例子,许多角色都有这样表明对人对事态度的招牌语句,来塑造角色的性格特征。角色的语句虽然简短,但却依然能有效地塑造角色的态度和性格。
4通过语言的多少来塑造人物性格
我们经常用语言的多少来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沉默寡言”“喋喋不休”等。通常情况下,话多的人热情。嗦、婆婆妈妈,容易用来塑造一些插科打诨的角色;话少的人简单冷漠,容易用来塑造一些老实憨厚的角色。
在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史莱克与驴子第一次见面时候的对话就通过语言的多少将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表露无遗。史莱克与驴子第一次见面时,史莱克无意中从士兵的手中救下了驴子,便被无处可去的驴子给缠上,他不停地向前走,驴子寸步不离地跟着他。驴子一直在喋喋不休地唠叨,语速很快,这正表现了他外向乐观且充满热情和表演欲的个性。而史莱克很少的几句话,简单但切中要害,表现出强硬、冷漠却不失善良的本性
5通过语言节奏的快慢来塑造动画人物的性格
在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国王与魔镜的对话,国王的语言节奏简短而有力,将一个不可一世、刚愎自用的国王形象塑造得很到位。魔镜的语言节奏变化较大,根据不同的内容,时而欢快时而躲闪萎缩,将一个贪生怕死、见风使舵的魔镜塑造了出来。
在《怪物史莱克》中,当驴子与史莱克翻过小山坡,在坡顶看到史莱克的小屋子的时候,发生的那段对话中,抛开角色说话的方式不看,仅从对话的具体内容来看,多嘴的驴子油滑而善于溜须拍马的特点在一开始就充分地表现出来。对话的一开始,他由贬低小屋子一下转到不遗余力地赞美小屋子,特别是实在找不到他喜欢的东西,甚至找了一块石头说,“我喜欢那块石头,那是块不错的石头。”将其见风使舵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之后史莱克说到喜欢独处,驴子也打蛇随棍上,“我也是一样,这是我们的另一个共同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性格特点。
最后几句话中,“我们晚点儿睡,一起讲故事。”这句话显然非常符合一个饶舌的话匣子的身份,将一个才获得了朋友和住处的角色的亢奋状态表露无遗。
6通过语言音量的高低来塑造动画人物
通常情况下,音量高的角色,都显得硬朗凶恶,音量低的角色者显得温柔懦弱。从前一个例子的视频片段中,我们可以听出。国王的语气强硬而短促,音调有力而高亢,魔镜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中音量较低。在动画片《料理鼠王》中,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组合,懦弱纤瘦的主人公清洁工的语言音量低,而处于强势地位的主厨不但人五大三粗,嗓门也大得可以,随时都以音量表明了在厨房中他的主导地位。
7通过语气的强弱来塑造动画人物
动画片中语气的强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行事是否果断,态度是否坚定,为人是否干练等。在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弗瓜亲王审问姜饼人的时候,是弗瓜亲王的第一次出场,通过严厉的语气,塑造出一个恶狠狠的没有怜悯心的亲王形象。
亲王拿着姜饼人的断腿,调侃:“跑跑跑!有多快跑多快。”
亲王恶狠狠地大声喝道:“你抓不住我,我是姜饼人。”
姜饼人微弱的声音:“你是个妖怪!”
亲王一边将手中的姜饼人的断腿扔向姜饼人,一边说:“我不是妖怪,你才是。”
亲王另一只手捏碎姜饼人另一只断腿:“你和其他童话故事里的垃圾毒害了我的完美世界。”
亲王一拍桌子:“那么,告诉我!其他的垃圾呢”
姜饼人吐了口口水在亲王脸上:“吃了我吧!”
亲王:“我一直在尽量容忍你们这群垃圾,但现在我的耐性已到达极限了。”
亲王大喝:“快说,不然我就……”
姜饼人哀求:“不,不,别弄我的纽扣,别弄我的橡皮纽扣。”
在这段戏中,亲王的语言音量不但宏大,而且语气强硬,其凶狠毒辣的性格被强烈地表现出来;而处于劣势的姜饼人不但语言音量较小,而且语气软弱,通过声音完全呈现了一个懦弱者的形象。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一、移动电子商务概述
与传统的通过电脑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拥有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为3.5亿,而中国手机用户总用户数为7.1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有3.6亿户。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新一代通讯移动通讯技术的逐渐普及,预期2011年移动宽带用户数将超越固定宽带用户数,可见移动电子商务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手机支付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形式的逐渐普及,移动电子商务也在慢慢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电子商务活动与物流管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移动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业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活动的兴起,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是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不高。这主要是由于物流过程中物品中转环节多,人工分拣效率低下;原始数据多数靠手工录入,检索困难;原始数据采集、传输手段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对包裹、邮件和货物全过程控制及跟踪手段落后等造成的。
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国物流业在技术和服务上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而物流信息化是提高物流服务能力的关键,移动电子商务的到来必将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移动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务活动的模式,也使传统物流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小至物流的各个功能环节,大到整个组织的模式都在产生变化。订购、仓储、运输、配送作为物流活动的主要阶段受到移动电子商务的影响尤为明显。
1.订购阶段
2.仓储阶段
库存管理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用尽量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库存量控制到最佳数量的管理活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保证了物流信息的通畅,加以物流条码、射频等技术,让库存管理变得更加精准、迅速。通过移动通讯技术使订单和生产信息及时被获取,可以合理安排生产和产品出厂速度,从而有效减少库存堆积,实现减少库存成本、加快资金周转的目的。
3.运输阶段
过去的物流运输过程一般都是暗箱操作,货物发出到抵达目的地期间发生什么了情况,出现了什么问题,物流公司和客户都很难知道。但是有了移动跟踪技术,我们可以使用GPS、GIS和移动LBS接收器对运行车辆、货物进行跟踪定位,实时监测货物运送情况。物流公司、发货方和收货方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还可以对车辆运行进行有效监管,合理调度车辆行驶,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配送阶段
物流配送是按照客户的要求,经过分货、拣选等货物配备工作,把最终产品从生产线的末端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移动和存储过程。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运送的货物有时需要暂存,借助移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自动跟踪系统能及时获取各地区库存信息,实现货物就近存储,这样就实现了跨区域的仓库合理调配,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了物流成本。
四、应用实例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任务教学是建立在语言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论文首先分析了商务英语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各种弊端,然后简要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与商务英语课程的联系。最后,论文讨论了任务驱动教学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显然,商务英语课程的实质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和语言三方面的综合运用,具有专业化、口语化、较强的针对性等特点,因此实用性应该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最大要求。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与目标相差甚远。
1.1侧重于知识的传授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地、单方面地向学生讲解词汇和规则,语法翻译成了基本手段。讲解课文,解释词语,说明专业词汇是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而练习也缺乏真实场景,过于强调语法,学生凭记忆答题,不需要更多的思考。这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其次教学任务缺乏真实性。课堂教学的任务应该注重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与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商务场景相吻合。只有符合语言使用的真实条件,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显然,教师和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而是为了表达实际商务活动的意义,这才是真实的教学任务。
1.3强英语淡商务
在商务英语中,英语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其最核心的要求是精通商务活动。因此,需要注重对教师商务知识的培训,也就是强调“英语强、业务强”的“双师型”。
2.任务驱动式教学
2.1任务教学法含义
任务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教学原则上提倡“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医学院、工学院、法学院等注重能力培养的学科有40%的课程采用这种方法或类似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教学法以解决某一与现实世界有联系的问题为出发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首先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然后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执行各项任务,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进行交叉分析和评价。
2.2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而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法以书本为中心,而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因此,以任务为本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并发展这种认知能力。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任务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响。当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任务后,学生往往会有较大的成功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而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2.3商务英语与任务教学法
3.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
3.1构建任务目标体系
在构建构成中,师生应当明确各自在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并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务的意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特别注意的是,设计任务时要注重如前文所说的真实性。
3.2构建学习小组
分组教学可以将学生任意分组,但应该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以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学习互动。一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质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二是各组人数适宜。每组以4-5人为宜,太多不利于交流,太少又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和交流。三是内部应有一定的分工,力求使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弥补学生的不同差异,可以定期进行角色变换。让每个成员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商务英语洽谈时,可以根据实习角色让学生分别充当生产商、经销商、供应商等角色,在各角色都掌握了自己的角色职责以后,再实行角色转换,充当另一个角色。这样一轮下来,学生对各角色的洽谈技巧都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了。
学习小组构建后,教师应检查每一任务组的想法,询问其所选择任务的原因并确定是否可行,确定每一任务组的最终任务。教师还应要求各任务小组在课后进一步分解和设计任务,即将任务具体到每一个小组成员。
3.3任务的交叉评价
各个任务小组在指定期间完成任务后,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叉评述。首先由各小组选出陈述手进行陈述,教师则可以向学生强调口头陈述所需要的技巧,例如眼睛的交流,手势的使用,以及音量的把握。其他小组则对其进行评价,教师则这个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任务的特点,介绍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交叉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则是核心,是使车轮转动起来的发动机,把学生的潜质发挥出来。当学生的话题和问题被小组认为是有效并被采纳的时候,很多学生感到加强了合作意识。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可以与老师探讨如何更深层次地解决任务中的问题,例如自我介绍任务使得他们感受到对表达练习的欠缺以及进一步提高能力的迫切。很多同学担心自己的表达不确切,或担心要陈述的问题由于表达不准确而影响了小组的发挥。这样一来,学生无形中促进了对于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有效地锻炼了商务英语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