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环境越来越个体化和互相疏离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自我”的意识逐渐崛起,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空巢老人和独居的年轻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不少人开始把宠物当作情感上的依靠。
宠物在人们心中这种情感价值的不断提升,让那些养宠物或者喜欢和宠物亲近的人更愿意为他们的“毛孩子”花钱。因此,宠物经济,也可以叫它“它经济”,站在了经济发展的风口。
“萌宠”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由轻飘飘的宠物角色逐渐转变成孤单都市中的心灵慰藉。
宠物业,迎来了发展中的**。
有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的宠物经济产业差不多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的规模。而且,随着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预计到2025年,这个产业的规模可能会涨到8114亿元。
其实,宠物经济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它形成了一条包括宠物生活各个方面,比如吃喝拉撒、生病照顾等一条龙产业链。也许你难以想象,但单单一只猫就能带动140种不同的生意,这可不是夸大其词。为了让宠物保持健康有活力,连人类抗衰老的概念都被用到了宠物身上。现在,养宠人群基数巨大,很多原本不涉足宠物领域的品牌也开始做宠物用品了,中间环节的市场竞争就特别激烈。
说到下游市场,那就更多了,从宠物医疗、寄养、再到宠物美容和培训等。
02#出海
说到中国企业纷纷选择出海这个选择,首先得归功于整个大环境和大行业的利好态势。
有国家政策和“双循环”策略的推动,我们现在正经历着一波新的出海热潮。这股热潮不仅体现在供应链上的优势,还表现在品牌对当地市场的深入了解和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不再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是着眼于在全球树立长久、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这些企业家的眼光也不再局限于欧美,而是放眼全球,“生而全球化”,这是他们独特的战略眼光。
从数据上看,2023年,超过八成的企业对海外业务有信心,对海外市场的潜力充满期待;更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更是把海外业务当作推动企业增长的重要策略,计划在未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争取更大的份额和机会。
同时,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新的动力。根据海关的数据,2022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7,000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同期,中国的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也超过了15万亿元。
它们构建的新商业体系在营销、物流等方面都更加自主、可控,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型,乃至在全球市场上形成独特的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而这些平台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和市场范围,也为更多的中国出海品牌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国际市场进入途径。更为中国制造进军世界,一步一步打下前进的基石。
除了国内行业竞争激烈和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的情况外,宠物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国门,更因为海外市场还蛰伏着巨大商机。
全球宠物市场的规模相当庞大,预计到2027年会增长到3500亿美元,每年平均增长6.1%。而且,海外宠物普及率很稳定,也比国内高很多。以美国为例,大约70%的美国家庭都养宠物,到2024年,预计52%的家庭会养狗,36%的家庭会养猫。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我国的宠物普及率只有大约22%。
在美国,养狗、养猫和养水族类是主流的宠物选择。大约66%的美国家庭至少有一只宠物。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养爬行动物、马、鸟等“异宠”的家庭比例在上升,这些非传统宠物的热度只升不降。根据美国宠物用品协会的统计,2022年,全美的宠物消费总额达到了1368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10.8%。而且,超过八成的宠物主人表示,为了让宠物过得健康快乐,他们愿意倾尽所能。
具体来说,宠物食品是宠物消费中的最大开销。2023年的数据显示,42.5%的钱都花在了宠物食品和零食上,接下来是兽医护理、产品销售和宠物医药。美国家庭对宠物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非常重视宠物的健康状况,会定期带宠物去做身体检查、打疫苗,生病时也会积极治疗。
此外,宠物清洁产品的市场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这同样是为了保持宠物的健康。另外,女性、千禧一代、环保意识、追求天然、品牌忠诚度等成为了美国宠物主人的消费特点,他们真正把宠物当作家庭的一份子,甚至会将宠物消费纳入家庭财务规划。
03#把握
宠物早已不是那种单纯为了干活或找乐子的“它”了,现在,我们好多自己的消费习惯和需求都能迁移、投射到宠物身上,宠物消费的方式和种类也有众多可以扩展的地方,宠物这块“情感市场”以后的火热程度可以想见。
2025年,宠物这行肯定会继续往更像人、更科学、更细致、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发展。就像“更像人”这点,现在大家养宠物就像养小孩一样,还有个词叫“育娃式养宠”,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投射。譬如宠物年夜饭、宠物饺子等,大家都抢着买,还有人给宠物挂上小春联,摆上鞭炮形状的毛绒玩具。有需求所以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更多的人铆足了劲往市场里钻,于是产品和服务都分出了好多新行业。
再说说细致养宠物这事儿,也推着宠物食品行业升级。普通的牛肉、鸡肉已经不能满足大家越来越细、越来越多的需求了。所以,宠物食品里用的肉也越来越多样,用上鹌鹑和鸽子了。除了肉,大家为了让宠物吃得更有营养,也更愿意选那种加了氨基酸、益生菌、蛋黄这些营养品的粮食,满足宠物各种营养需求。像不像小时候你妈想尽办法让你多吃点饭?
投喂的本质其实是人类的自我满足,究竟是填饱了它们的胃还是填满了自己的心,我们不得而知。有心理学家分析过这种现象,人类极有可能在长期驯服与**野生动物的过程中,不自觉中也进化出了一种“喂食本能”。这种愉悦感和看着别人美滋滋地吃下自己做的饭菜的满足感,也许真有相似之处。
再聊到异宠用品这个领域。在海外,养异宠的市场其实已经比较成熟了,很多人养各种各样的奇特宠物,比如蜥蜴、刺猬、仓鼠、蜘蛛等等,这个市场非常大。但是,现在海外异宠用品的市场情况有点特别,就是东西是不少,但没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品牌。甚至对于一些比较小众的宠物,连用品都还不全呢,市场上更是缺少一个能带领大家走的头牌。
这对咱们中国企业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抓住痛点,分析需求,然后提供既全面又专业的用品,就很有可能填补上这个市场的空缺,在海外异宠市场上打出咱们自己的品牌来。
最后一点,看脸的时代,连消费都贯彻这个真理,现在很多宠物用品品牌都觉得“长得好看才是硬道理”,以后,“高颜值”肯定是宠物用品发展的一个大方向。设计得好、风格独特的品牌,不仅能在国内火,还能卖到国外去,大家都会喜欢。这样的品牌,自然价格也能再上一个level。所以,要是哪个宠物品牌想走向世界,不妨在外观设计上多花点心思。不过,虽然颜值当道,但真正能维护顾客长期购买力的,还得是东西好用、实用。品牌要成功,就要颜值实用两手抓,才能实现名气和用户两手抓。
对于那些正在国际市场门外观望的品牌来说,光是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想着怎么“出海”已经不够了,得转换成真正的“全球思维”,站在全世界的角度上去考虑怎么运营,怎么管理,怎么研发新产品,还有怎么建立供应链。所谓“软服务”,就是要了解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习俗,要“入乡随俗”,产品也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调整。
归根结底,消费的本质,是寻求内心所渴求缺失的东西。萌宠经济出海想拿下欢心继而拿下钱包,就要对症下药,把握人心,就把握了市场。
原标题:“它经济”的未来,萌宠市场出海如何既拿下欢心又拿下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