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次的书单,依然是从我儿子读的千本绘本中选出20本,入选标准就一个:他看了上百遍。
事实上,确实也都是很经典的绘本,给孩子带来了许多欢乐,也让孩子受益良多。
3、这20本绘本,严格来讲,不止20本,因为有的是单本,有的是套装。比如宫西达也恐龙系列,有7本,汽车嘟嘟嘟系列珍藏版,共10册。
这套书小龄宝宝必读。
我是在芒果1岁3个月时给芒果买的,当时还在妈妈群里征求过过来人的意见,她们都推荐了这套书。
结果买回来后,芒果喜欢的不得了。每天都让给他读。
现在4岁了,回过头来看,这套低幼绘本依然给我和儿子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佐佐木洋子创作的的这15册绘本非常经典,很小巧,方便孩子拿,也很环保、安全,纸张尖角都处理成了圆角,不会刮伤孩子娇嫩皮肤。
15册书给了宝宝15种行为习惯培养,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刷牙、穿衣、问好、交友等,各项技能和认知功能完美地融为一体了。
想要孩子增长知识,开发智力,训练语言,引导养成好习惯,这套经典幼儿启蒙绘本不能错过。
市面上也有不少国内创作的,以小熊宝宝为形象的绘本,也可以说是跟风之作吧,跟这套比,从文字到绘图,水平自然是差了不少。
但如果孩子看完佐佐木洋子这套不过瘾,也可以买一两套别的看看,算是补充。芒果就是当时看不够,我就给儿子又买了好几套其他的。
逢人必推的书目。美国绘画大师艾瑞·卡尔的经典作品,被译成40多种文字,销量超过5000册,彭懿老师评价为“一本充满了诗情和创意的图画书”。
为什么这条小虫子能如此受欢迎?身为拼贴画大师的作者卡尔爷爷是这样解释的:我想大概因为这是一本充满着“希望”的绘本吧。
一条微小、不引人注意的毛毛虫,也能在生活的点滴积累中经历成长,最终化身美丽的蝴蝶,展翅飞翔。
除了诗意,这本机关书确实很有创意,也很有趣。毛毛虫吃的每一种食物都有小洞洞可以抠,对小孩子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和诱惑,也能帮他发展精细小动作。
一句话,必入绘本。
老爷子其他经典作品也值得入手,比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爸爸,我要月亮》《袋鼠也有妈妈吗?》《拼拼凑凑的变色龙》《小种子》。
对我来说,大师作品,必须收入囊中啊。
这也是我逢人必推的书目。
这套书总计12册,每次都要给芒果读好多册,每次他都开心的不行。
被誉为“日本绘本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不是没有道理。一个个角色轮番走上舞台,上演着无比美好的童年故事。
这套由著名绘本作家中江嘉男和上野纪子夫妇俩合作的经典,影响了日本几代人。
从儿童的小视角来描绘精彩的大世界,以简单重复的句子为孩子提供最佳语言学习机会,以出人意料的情节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又以简洁明了的图画让孩子获得纯粹的美感体验。
许多家庭应该都有这两本书吧。这是安徒生大奖得主安东尼·布朗经典之作。
两本绘本都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了孩子们心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的形象。
“我爸爸/我妈妈,真的很棒”在文中反复出现,把孩子对父母的崇敬表达的很到位。
《我爸爸》这本书是作者对所有父亲的献礼,也有纪念自己父亲的意味。安东尼·布朗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突发过世,因此备受打击,经过多年才走出阴霾。
《我爸爸》里面爸爸身上的黄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都是自己父亲的衣物,多年来收在箱子里,而睡袍上的格子图案不仅出现在爸爸身上,甚至还出现在扉页和土司上面。
在儿子眼中,父亲无所不在。
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一根黄色的香蕉……
第六天,好饿的小蛇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呢?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啊!
绘本大师宫西达也低幼绘本代表作,符合低幼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特点。如:图像简单,色彩丰富,故事人物不多、特征明显,情节简单、有趣等。
这本书充满了童趣,想象天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会变成什么水果的模样,幽默又很有创意,快乐阅读中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认知。
它的文字不断重复儿歌一样的语言,朗朗上口,象声词“啊呜——咕嘟”非常形象,经常逗的芒果哈哈大笑。
还有特别的翻页方式,重复而有趣的结局。
这本书帮助幼儿在认识水果、食品、色彩、形状等的同时享受乐趣,爱上阅读。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叠高高的游戏,也什么都想咬一口,这这本书,两个愿望都实现了。
波兰画家麦克格雷涅茨画的这个大月亮,画的确实“好吃”,薄薄脆脆的多像薯片啊。
谁都想摸一把、尝一口,为了这种质感,画家特意选了一张凹凸不平的画纸来画月亮。相信孩子们都会喜欢上它。
这本书的画面以夜色做背景,凹凸的画布、浮雕式的涂层,让人忍不住想上去触摸一把。厚重的色调,给人以心理上的依托。
作者另一本书《彩虹色的花》,画面一样富有质感和立体感,也很有意蕴,推荐阅读。
我跟芒果读这本书时,会把每种动物都用不同声音处理;在叫一个个小伙伴来帮忙时,还会故意用手遮住它,让芒果猜这次来的是谁。
通过这种互动,芒果每次都乐此不疲。
没错,看画面风格就能想到,这本书就是《好饿的毛毛虫》作者艾瑞·卡尔爷爷的作品。
小女孩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但她摘不到月亮,便要让爸爸帮她摘。
于是爸爸拿了一把好长好长的梯子,架在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努力地向上爬,但是月亮太大拿不下,爸爸只好等到月亮变成下弦月,才把月亮带回来……
这是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上下打开的多种折页变化,真的是巧妙创意啊!
让孩子惊奇感受空间延伸,了解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与形容词,还能从中观察到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对了,当长长梯子的拉页拉出后,相信孩子一定会惊叫。
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图画书,也是非常让人感动的一本书。
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短短的对话,浓缩生命中最伟大的情感。
小兔子认真地向大兔子表达“我爱你”,并用各种身体动作和看得见的静物,表达自己对大兔子的爱。但不管怎么比,永远也比不过大兔子来得多、来得高、来得远。
“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回到这里”,当读到这句,我一个大老爷们内心突然就被击中。
美国《出版者周刊》说:这是一篇经久不衰的睡前故事。
这么一本充满温情又富有想象力的书,这么一本充满浓浓爱意的书,值得珍藏。
四度获得凯迪克大奖的大师李欧·李奥尼的处女作,也是图画书史上绕不过去的经典。
获得1959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1959年的一天,一列火车上,李欧.李奥尼带着五岁的孙子和三岁的孙女,两个调皮鬼一刻也不肯安宁,他就拿过一本杂志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史无前例、极具创意,处女作,也是代表作。
通过蓝黄两色,给我们生动地演绎了一个关于友爱的温馨故事,把亲情和友情,通过画面很直观地表现了出来。
当然,孩子在看的过程中,也对色彩和空间有了直观了解。除了这个显见主题,还有一个根本性的主题,就是作者所说的“认识自己”。
这个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或许就能有所感悟。
《小黑鱼》是李欧·李奥尼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一部关于勇气和协作的杰作。
荣获1964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1963《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1963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1965年德国青少年图书奖图画书奖。
《纽约时报》不惜溢美之辞赞扬,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高度评价。
淡淡的水彩拓印手法,色彩运用成熟老到,不着痕迹却处处赏心悦目,堪称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小黑鱼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齐心协力的精神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小孩子阅读。而书里传递出的更深刻的主题——认识自己、发现世界,或许对成人也不无启发。
这本书是英国家庭首选的图画书,英国幼儿园必备的教学用书,还被改编成了舞台剧。
讲的是老虎到主人公家里大吃大喝,连她爸爸的啤酒和水龙头里的水都被喝光的故事,简单而有趣。
总觉得老虎是一个凶猛可怕的存在,这样一只野生动物来到一户人家,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但在绘本里,却是既惊讶又有趣的故事。
故事最后,虎粮买来了,老虎却再没有来,读到这里,留下淡淡伤感。
这本小书太有童趣了,也很有温情,主角大猩猩很像淘气贪玩的小孩子,孩子很有代入感,百读不厌。
我很喜欢里面的闪耀着宝石般的色彩,瑰丽又梦幻,唯美又可爱,仿佛进入童话王国。
文字不多,可以有更多精力用在看图上,因为里面有太多细节等着孩子去发现。
比如越飘越远高过月亮的气球,墙上和床头柜上的照片,每种动物和它的玩具,一直走着的闹钟指针,动物说“晚安”的对话框大小、位置跟动物体型、位置一一对应,小老鼠带着香蕉走的各种动作……
而且不少细节流淌着温暖的情感,比如管理员妻子拉着大猩猩回动物园,多像妈妈拉着自己的孩子;
照片上管理员妻子为大猩猩喂奶以及夫妇和大猩猩的合影,显示出管理员夫妻和动物们亲密的感情。
对于芒果来说,他最开心的一幕就是翻到管理员妻子关灯之后的画面,当看到黑黑的背景中露出两只吃惊的白色眼睛,就会哈哈哈笑起来。
他知道,大猩猩它们一伙被发现了!
本书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创意就是“旧元素新组合”。在这里,“碰撞”给孩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能够引起好奇心,启动丰富的联想,为孩子带来思考的拓展性和开阔性。
我经常在讲完后,给孩子随机发散、延展问些新问题,启发他的思考,让他天马行空尽情想象。
比如,电扇和灯泡碰撞变成了什么呢?带电扇的吊灯。云朵和面粉碰撞变成了什么呢?云朵面包(来自绘本《云朵面包》的灵感)……
在互动中,有时候你会觉得成年人的想象力远远跟不上孩子,受限太多了。
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想象和思维练习,一起和孩子享受“碰撞”的游戏乐趣吧。
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简单故事。
两三岁的小宝贝开始渴望独立和尝试自己去探索这世界,但他们又很想确认妈妈是否足够爱自己,这本书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
几乎每个小孩子都曾经在游戏中幻想过离开家,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验妈妈对自己的爱,而小兔子的经历就像他们自己的游戏一样,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安全感。
《逃家小兔》总是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详宁静的愉快。孩子特别是低幼孩子很需要安全感,时刻要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本书能让孩子很有收获。
本书获得1972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童书,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本最佳童书。
大卫·香农的经典作品。
整套书共有《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大卫,圣诞节到啦!》《大卫,快长大吧!》5册,尤以《大卫,不可以》最为耳熟能详。
调皮捣蛋的大卫如同我们每个家庭的“熊孩子”,给生活制造了很多乐趣,也惹了很多麻烦。
但书中除了大量篇幅描写大卫淘气的行为之外,在收尾处总有贴心的安排,让大人和小孩都觉得温暖。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配合大卫·香农风格鲜明的大幅色彩浓烈、视觉冲击力强的插画,卡通书写字体,增强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家长可以通过此书引导孩子规避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同时建立起边界。
但需要注意,在共读的过程中,切忌以大卫作为反面教材不停说教。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调皮才不呆板更有创造力、想象力,所以作为父母还是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倾听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的问题,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
这是一个调皮鬼“为所欲为”的成长游戏,也是一个家长守护“熊孩子”的心路历程,同时我觉得也是一本暗含指导和教育意义的的“家教书”。
家长可以因此书而走进孩子内心、理解孩子,从而学会接纳孩子。
一本非常机巧有趣有创意的玩具书。
采用了特殊工艺,封面、封底上闪亮的金箔效果,色彩与镂空技术的结合巧妙,为孩子消除恐惧开拓了一个有趣的途径。
精彩之处在于作者构思很奇妙,让人拍案叫绝,打开每一页,绿色大怪物都会有一个与形状和色彩有关的变化:黄色大眼睛、绿色鼻子、血盆大口、鲨鱼般的牙齿。
巨大的绿色怪物就这样出现了,然后又走开,给孩子带来一次视觉上的奇妙之旅。
镂空的手法,带来了设计上的新鲜感。
在书页的翻动中,逐一把怪物的身体分解开,怪物灰飞烟灭,会让孩子产生是“我”驱逐走了怪物的胜利喜悦,并产生完全可以操控怪物的安全感。
这本书既能让孩子读绘本,了解到大怪物根本是不存在的,从而变得勇敢,又能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度过一段有趣的亲子时光。
还可以让孩子学颜色,学五官,学加减,还可以启发孩子搞创作。
这是一本生动有趣、意境优美的晚安书。文字鲜活,画面细腻温馨,想象力丰富。
绘画是由有“治愈系”称号的几米绘制,代表作有《地下铁》《失乐园》《我不是完美小孩》等。
几米在成人漫画中通常有一丝忧伤的底色,这本专为孩子而作的书不同,温暖、童真、梦幻,一如童年时光。
作为父亲,他用画面表达着对孩子的理解和爱意,满溢着父亲的慈爱。
孩子好像都不喜欢睡觉,总是精力充沛得让父母抓狂,《不睡觉世界冠军》简直就是大多孩子的真实写照。
让宝宝养成按时睡觉、踏实睡眠的好习惯很重要,但怎么来让孩子按时睡觉呢?这本书就是挽救“小睡渣”和抓狂父母的居家旅行必备“良药”。
这是一套融合自然之美与亲情之爱的世界经典图画书,总销量突破5000万册。
描绘的是其乐融融的老鼠一家的家庭生活,非常有爱的大家庭,通过作者细腻的画风展现在读者面前。
14只老鼠为了生活团结合作、发挥特长、互相照顾、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过着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这种不畏生活艰难、勇于自己动手,热爱自己家庭的态度,是现代都市儿童的最佳亲子读本。
这套书魅力主要有两点,一是温暖的大家庭,前面已经说过,二是美丽的大自然。
为了表现美景,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个跨页,细节极多,文字极少,只有下面短短一行字。
画面丰富多彩、细腻唯美,春夏秋冬四季美景不同,可从图画中分辨不同季节动植物的生态,体验时序之美变迁之韵。
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作品,这是一个围绕着青蛙弗洛格展开的故事。
12册的绘本用生动幽默的文字、简单稚拙的图画、清澈明净的故事。
通过青蛙弗洛格和他的朋友小鸭、小猪、小熊、老鼠和野兔,一起向小孩子讲述着关于友谊、爱、生命、世界的故事。
而好朋友老鼠,这个沉稳、智慧、喜欢环游世界、总在重要关头出现的形象,是不是就是长大后的我们呢?
这是一套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的心理教育故事。
弗洛格在成长时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是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会遇到的。每个故事都自然流露出某种重要的主题:
故事充满了想象力,而图画则是鲜有的简笔画风格,被西方艺术家誉为“简笔画世界的杰作”。
大大咧咧的小猪,细心体贴的小象,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备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风靡美国众多家庭和幼儿园。
这套书是美国低幼孩子必读的入门读物。连续三年入选美国亚马逊“年度十佳绘本”,纽约公共图书馆列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绘本”。
这个系列一共8本,简洁明快的画风,诙谐有趣、富于想象力的故事,符合低幼读者的心理,父母和孩子都能从这个系列故事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莫·威廉斯是著名畅销书作家和插画家,创造了许多著名的卡通形象,被誉为“21世纪最突出的新锐作家”。
他曾三获凯迪克大奖,两次盖泽尔奖章,六次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等多个奖项,而《小猪小象》更是荣获了7次苏斯博士奖。
教孩子建立良好的友谊观,让孩子学会交朋友,识朋友,重视友谊、维护友谊,这套情商启蒙绘本绝对能帮到你。
1、书单仅供参考,每本书每个人看感受可能都不尽相同。
2、亲子阅读,孩子体验到阅读乐趣是首要目的。
优秀绘本都不会刻意说教,但蕴含在故事里的爱、美、真、善、安抚、治愈、勇气、愉悦以及其他教育功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大道理讲一百遍,不如绘本看一遍。
近几年,“空心人”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那什么是空心人呢?就是生活没有梦想和目标,内心空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人。
那么,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就是要重燃青年的理想与梦想。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绘本《想飞的熊》,就是一本让孩子从小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学会让梦想乘风起飞的书。
这本绘本的作者是佐野洋子,一位生于北京长于日本的著名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小时候,哥哥弟弟们相继去世,父亲很不开心。后来父亲也去世,母亲对她愈加严厉,再加上孩子多,没人关心她的内心。幸亏童书的陪伴,温暖了她孤独的童年。
因为童书伴作者长大,所以她懂童书,也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书。于是长大后的作者,创作出了许多如《活了100万次的猫》这样总是能深入人心,激发出读者对生命意义渴望的书。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想飞的熊》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熊和老鼠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时常一起出去野餐。
这天,他们又一起坐到河边一片舒服的草地上。
老鼠觉得春风的香味和奶酪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好闻极了。啃着奶酪,它感叹着此刻自己的幸福生活。
小熊觉得蜂蜜就着风中的紫云英花香,美味极了。但是,舔着蜂蜜,享受着春风,小熊的心里却很失落。
接着,他又一口气吃了六个甜甜圈,但是,失落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厉害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在小熊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飞上天。
此时此刻,即使蜂蜜再甜,甜甜圈再好吃,小熊也不会觉得幸福。因为他还没有在天上飞过呢!他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呢!
香甜的蜂蜜可以让人快乐,但实现梦想才是幸福。
正如,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小熊家有一块红色的地毯,就收在他们家的衣柜里。
他家的一个先祖,曾经坐着这块红地毯飞上了天。但是,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一只熊飞上过。
小熊的父亲在去世时对小熊说:“就算努力了一辈子,也很难变得勇敢啊!如果你能再次飞上天,我会非常骄傲。”
从此,坐着这块红地毯飞上天,就成了小熊最大的梦想。
但是,小熊也如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一样,整天在屋里转圈圈。
这天,小熊在不停地向左转几圈,向右转几圈后,再一次扑通坐到地上。
原来,这么多年来,小熊一家都想像那位先祖一样飞上天。然而,他们只是每天在屋子里不停地转圈,直到把自己转晕。
小熊也一样,他总是在犹豫,在徘徊,他的梦想已经被他的圈圈困住了。所以,他始终无法抵达让自己梦想起飞的“停机坪”。
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不容易的,但,真正阻碍你实现梦想的,是数不清的犹豫。
小熊的犹豫与徘徊,就是困住他梦想的牢笼。
然而,飞上天的梦想夜夜灼烧着小熊的心。
他渴望飞上天,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渴望飞上天,让自己成为一只勇敢的熊;他渴望飞上天,让内心的失落被幸福充盈。
他渴望飞上天,即使是只飞一次也好!
这一天,又是一个好天气,老鼠来找小熊去野餐。但是,望着蔚蓝的天空,小熊流下了眼泪,他说,就是今天了。
他打开衣柜,终于拿出了那块红地毯——这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家除了飞上天的先祖外第一次拿出红地毯。
准备好一切的小熊,迈着大步向起飞地走去——那个小熊家那些舔多少蜂蜜,吃多少甜甜圈也无法幸福的祖辈们,都知道的地方。
这一刻,小熊坚定的决心在他的身体里乱撞,让他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那么,小熊是不是自此就不再犹豫了呢?
当然不是。来到起飞地,望着大海,他突然害怕了,坚硬的身体变得软绵绵的。但是,想象着飞上天,梦想成真的种种情景,他突然又不怕了,勇敢地把爪子迈上了红地毯。
是的,实现梦想的道路总是这样,害怕伴随着勇敢,忧虑伴随着激动。但是,只要心中的梦想不变,不忘初心,勇敢最终会战胜一切,你最终会迈出那坚定的第一步。
叶武滨说:决定出发,就已经完成了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
同样,迈出第一步,开始行动,你的梦想就正在乘风起飞。
写在最后:
当我们与孩子一起打开《想飞的熊》,读这个故事时,故事就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埋下一颗种子。
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让孩子从小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埋下一颗勇气的种子,当孩子站在梦想边缘时,这颗种子就会发芽长大,成为孩子逐梦的助力,助力孩子勇敢起飞,飞向梦想的彼岸。
当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时,他的内心就会变得充盈有力量。
当他一路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时,他就不会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
当他的人生随着梦想起飞时,他就成为了那个勇敢而幸福的人。
绘本《没有人是完美的》
我们会对图书进行简单分类,便于读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本期的分类为图画书、“特殊儿童”的图画书、科普绘本和桥梁书。
—1—图画书
《不完美总动员》
[美]特里·范、埃里克·范、德文·范/著·绘
阿甲/译
禹田文化|晨光出版社2022年2月
适读年龄:5+
这是范氏兄弟在2020年出版的绘本,也是老三范德文首次参与兄弟们的创作。特里·范(TerryFan,范扬华)和埃里克·范(EricFan,范扬夏)都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其成名作为2016年被选入《纽约时报》年度书单的《午夜园丁》。2021年他们创作的绘本《它从天上掉下来》(itfellfromthesky)在年底也得到多家媒体和机构的推荐。他们此前的作品还有《大海遇到天空》《鹿角舟》等。
范氏兄弟创作的绘本有两个明显的元素:奇幻和动物。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们读故事,家中的地下室里都是父亲饲养的鹦鹉,家里的浅水池里生活着各种动物,这种生活经历对他们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不完美总动员》中也出现了多种动物,只是它们都“出生”于完美宠物店的地下室里,是基因设计后的“人造品”,被关在透明的小钟形罐里。更不幸的是,它们的基因设计出了问题,达不到完美的标准,被盖上了“失败项目”的印章,即将被处理掉。其中一位名叫”巴拿巴”的动物,它的一半是老鼠一半是大象,它决定引领这些不完美的动物一起逃跑,去地面上过梦想中的生活……
《没有人是完美的》
[美]大卫·艾略特/著[英]萨姆·祖帕尔迪/绘
文刀/译
天略|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2月
适读年龄:4+
同样是以“不完美”为主题,这本书要比上一本“可爱”“简单”和“日常”,尤其是用铅笔和水彩完成的图画,仿佛一位小朋友在纸上的随意涂鸦不经意间暴露了真实想法。
“我”知道什么是“不完美”,并认为,妹妹不完美,因为她太吵;妈妈不完美,因为她总是不听我的解释;朋友杰克不完美,因为他太爱炫耀。“我”在说自己不完美的时候,用了两幅画进行对比。一幅画是“我”打扫前的乱糟糟的房间,另一幅画是“我”打扫后变得更乱的房间。接着画风一转,但有时候“我”需要乱糟糟,妹妹吵得“我”很开心,妈妈也会听“我”的想法……
童书中以“不完美”和“做自己”为主题的绘本非常多。此前“童书新品”推荐过的《原来我也有优点》(心喜阅)、《独一无二的我》(魔法象)和《人人有天赋》(浪花朵朵)都是类似主题,但不同国家的创作者用到的绘画风格和讲故事的方法却不同。
比如《原来我也有优点》(童书新品2022年1月·第1期)的主角是“自卑”的,觉得自己没有优点,但老师帮他发现了他的优点。《独一无二的我》(童书新品2022年1月·第1期)的主角罗列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是这些才组成了独一无二的他。《人人有天赋》(童书新品2021年11月·第20期)通过一个类似于综艺节目的网络比赛来说明天赋就是你擅长做的事。心喜阅还有一本新上市的书,由三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的插画家克里斯·里德尔创作,名为《独一无二》,是以动物在穿搭上的互相攀比和模仿来讽刺“随大流”的行为。
大人总喜欢追求完美,仿佛是想弥补自己遥远的梦,还好有绘本,可以一再地敲醒他们。
《石头剪刀布》系列(共6册)
[日]濑名惠子/著·绘清泉浅井/译
心喜阅|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3月
适读年龄:3+
这套绘本,出版社为它包装了许多“功能”——“被欺负了怎么办”“怎么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保持好脾气的秘诀”,这样反倒让这套书变得“沉重”了,也看不出来它适合的年龄段,毕竟孩子长到多大都可能面对社交问题。其实这套书字数不多,人物关系简单,故事有趣,适合3岁左右的低龄宝宝阅读。
这个系列共六本,《石头剪刀布》讲的是两个人意见不一致时可以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听谁的。《讨厌的太阳》讲的是太阳生气后把脾气传给了小男孩,小男孩又把坏脾气传给了云朵,云朵又传给了恐龙……《走开,小乌云》讲的是小乌云走到哪里都下雨,很不受欢迎,于是几个小朋友冲它洒了一些水,把它的“乌”洗掉了。《隔壁家的坏狸猫》讲的是小兔子和狸猫互相看不顺眼,小兔子很想把狸猫踩成“肉饼”,月亮听到了小兔子的话给它出了个主意……《小幽灵吓坏了》讲的是小幽灵跑出来玩,碰到了来山里的小兔子。小兔子见到小幽灵后吓坏了,疯狂逃回家。等小幽灵来到小兔子家门口,他听到自己已经被描述成凶神恶煞的样子了……《好运气奶奶》讲的是一个笑眯眯的老奶奶很懂得知足常乐。
其中《小幽灵吓坏了》是一个“以貌取人”的故事,也能在一些给更大龄孩子的书中找到类似主题,比如李芝殷在博洛尼亚童书展上的获奖作品《棉花糖和大怪兽》(接力出版社),以及此前童书新品中推荐过的《巨人来了》(童书新品2021年6月·第7期)。《隔壁家的坏狸猫》传递的是“以德报怨,感化他人”的价值观,倒是不常在绘本中看到。
—2—“特殊儿童”的图画书
《熊会滑雪吗?》
[英]雷蒙德·安特罗伯斯/著[英]波莉·邓巴/绘
李剑敏/译
浪花朵朵|成都时代出版社2022年2月
这是英国听障诗人根据自己童年经历创作的绘本。
主角小熊起床很费劲,总是要爸爸叫很多声“起床了”才能睁开眼。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发现总有人问他:“熊会滑雪吗?”可是他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这么问。有一天爸爸带他去见“听觉矫正专家”,戴上助听器,他才知道原来大家经常问他的那句话是:“听得见我吗?”
小熊开始进行听觉治疗,并学习读唇语。有时候他很烦,会摘下助听器,把它们搞丢。有时候他不能清楚“听见”爸爸讲的故事,但能看懂图画书里月亮的表情。他快乐地长大,也学会了滑雪。
再回到封面,你会发现小熊的耳朵上戴着“助听器”。
《看呀》
[奥]玛蒂娜·福克斯/著[奥]妮妮·斯帕格/绘
陶盛源/译
未小读|海豚出版社2022年2月
这本书展示的是盲童所感知的世界,故事文本由玛蒂娜·福克斯创作,她是盲童老师,用十组对话比较了视力正常的人与盲童的世界,让我们看到盲童敏锐的想象力。
桑索是视力正常的人,他认为我们只有用眼睛才能看清世界。莱乐很清楚这些,但是他的眼睛看不见,只能用耳朵、鼻子、舌头、指尖和想象力去感知。他们聊起了树、太阳、雪、雨、草地、影子、火、大海、石头、夜晚的样子。
桑索说:太阳是天空中一个会发光的球。太阳能散发光和热。
莱乐说:太阳是散发光芒的女王。她笑着向你眨了眨眼,你也朝她眨了眨眼。
桑索说:雪从天上落下,由成千上万片白色的小碎片组成。雪带来了寂静和湿润。
莱乐说:雪是一位安静的画家,他默默地将冰点涂画在大地上,并对它们施了魔法。
桑索说:石头是冰冷的,是灰色的硬粗块儿。
莱乐说:石头是个有趣的老人,他的脸粗糙又有棱角,他藏着许多秘密。
……
桑索像一位科普作家,而莱乐则像一位吟唱诗人。不同的感官体验,会转变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分。愿所有“特殊儿童”都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快乐无忧地长大。
—3—科普绘本
《一杯水:多元观察与思维》
[日]迪诺萨托/著·绘唐亚明/编
小活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3月
这本书对一杯水进行了44种解读。书里的图画为静态,用计算机CG创作。
插入吸管,杯中水发生了折射;放些冰块,杯中水就像南极冰山;滴点红墨水,水和水杯的影子都变成了粉红色;用筷子敲打,杯子发出了不同声音……只是一杯水,但我们可以用物理知识观察水,用数学单位度量水,由生产体系认识水,从历史角度了解水,用文学故事想象水……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道“作业题”,在左边画了两个苹果,请读者用多元思维来续写故事。
《戈德堡的机械发明》
[美]珍妮弗·乔治/著[美]埃德·斯特克利/绘
韦萌/译
浪花朵朵|花山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
这本书的文字作者珍妮弗·乔治是时尚设计师,也是鲁布·戈德堡的孙女。她将这本书当成STEM/STEAM教育的一部分,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
绘本中,鲁布·戈德堡是一个小男孩,他把日常生活中的起床、吃饭、上学等事情都“机械化”了,虽然把生活变得更复杂了,但是对于鲁布来说这才有意思。他比较常用到的物理原理有弹簧、杠杆、滑轮和天平,对于他来说,小动物和家里所有的物品都可以是他机械发明的一部分。
—4—桥梁书
《怪物旅馆》
[日]柏叶幸子/著[日]高畠纯/绘
田秀娟/译
飓风社|新星出版社2022年2月
适读年龄:6+
这套书共十册,每一册是不同的故事,但主角都是怪物旅馆里的怪物。怪物中有骷髅怪、吸血鬼、幽灵、透明人、死神、僵尸兄弟、德古拉等鬼怪文学里比较常出现的角色,也有一些作者随意想出来的怪物,比如雨伞怪、背一背怪物、尾巴怪物、床铺怪物等。虽然他们的世界与人类世界平行,对人类不可见,但他们还是经常混入人类生活中。当人类的小朋友感到害怕时、缺少关心时,当老爷爷老奶奶寻找回忆时,他们便会出来……